士兵突击

大陆剧大陆2006

主演:王宝强,陈思诚,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国强,李晨,范雷,高峰

导演:康洪雷

播放地址

 剧照

士兵突击 剧照 NO.1士兵突击 剧照 NO.2士兵突击 剧照 NO.3士兵突击 剧照 NO.4士兵突击 剧照 NO.5士兵突击 剧照 NO.6士兵突击 剧照 NO.13士兵突击 剧照 NO.14士兵突击 剧照 NO.15士兵突击 剧照 NO.16士兵突击 剧照 NO.17士兵突击 剧照 NO.18士兵突击 剧照 NO.19士兵突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16:10

详细剧情

  木讷的许三多(王宝强)没进军营,就因看见坦克时“举手投降”招来以“不抛弃、不放弃”精神闻名全团的“钢七连”连长高城(张国强)的反感,入营后,班长史今(张译)成为他的依靠,副班长也是老乡的伍六一(邢家栋)却因他的笨拙将其视为肉中刺。新兵训练结束后,许三多被分到偏远艰苦的后 勤管道维护班五班,一同来部队的老乡成才(陈思成)则去了钢七连。  被现实打垮的五班班长老马(范雷)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被许三多当作命令接收,凭借憨厚的执拗劲,他用六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件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令五班整体感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己也因此来到钢七连,重见班长史今。喜悦过后,一个个看似不可能跨过去的槛在他脚下一字排开。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从史今、伍六一、高城、老A袁朗(段奕宏)及吴哲(李晨)等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从一个“孬兵”变成了一个“好兵”。

 长篇影评

 1 ) 其实我们可以进入死循环

前些日子还跟老公说,我们把电视停了吧,所有的频道都是一个台。然后当晚有同学来玩,他掌控了遥控器,停留在一个频道上,我看了看剧名,士兵突击。对于主旋律的国产剧,我基本不看,况且名字还土不啦叽的。所以我眼睛根本没往电视上瞧。
后来过了两天,老公说要开始看《士兵突击》,而恰好那天,我喜欢的一个歌手(名字不说了,并非是因为选秀出身,而是因为这首歌版权已经被另外人拿走)为她学校老师的作品《他在那里站岗》唱了一个小样,属于军旅作品,所以搜集了很多士兵突击的图片做了一个视频,想看电视剧的贼心就这样调动起来了。所以就跟着老公看了前四集。
感觉挺搞笑的,傻根从军记。而且也没看到什么帅哥,就成才还算得上“下榕树之花”,班长挺瘦挺黑,还有些暴牙,班副很黑很横,身材很好,连长很冲还算帅,挺骄傲的。总之感觉还是很平淡。
结果第二天老公休假,自己看到了十几集。我靠,一下子到了老A,没办法只好跟着看,被袁朗勾引上了,丰神俊朗,凡事举重若轻,又智慧又幽默外加扮酷和热心肠,算得上一个极致男人,与这种男人使上女人十八般武艺挺过瘾的,斗智斗耐性斗感性,实在不行就跟木木同学跟他理论成才的问题那样,死缠烂打。
唯一缺点是,看到他性感的嘴唇我总想起《东成西就》中的粱朝伟的“香肠嘴”。
于是我这个没看完全的人,也跟朋友讨论了一番士兵突击,朋友却是个史今迷,我在脑海里搜索史今的形象,除了开头在木木家里喝了半瓶白酒后歪倒在地上,坚决不要任何人扶一个鲤鱼打挺挺起来,收了许木木这个孬兵,我对他并没有深刻印象,朋友满脸幽怨地对我说:你这个没感情的人,今儿多好一人,简直让人哭得柔肠寸断。
我只好承认,前半截电视剧我没看,于是换来朋友一声“你滚吧你。”
于是抓紧时间补课,从第五集开始看到十三集,可惜我没有木木同学过目不忘的本领,看得脑子里一片糨糊,比如前后的甘小宁,以及马小帅,还有成才混过的几个地点,我都没法分清他们的来龙去脉。
于是找了一个周末,决定,老娘再从头开始看。

重新再看,把感情融进去很多。特别喜欢班副和班长在一起的画面。不是同人女,不过看到史今选兵回来,伍六一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样跟他讲:你的班副我,小升半级……(我太不厚道啦,总是想起,武林外传里,佟掌柜的那个朋友跟自己老公说:老韩啊,你就答应你那娇滴滴的妻吧)。史今对着伍六一唠叨“又没钱买烟了吧……又听见钢蹦响了……我就不知道烟那东西有什么好抽的你左一根右一根……”这样的场面总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又心满意足。当然,许木木同学出现之后,“纯爷们”的伍六一,暧昧得不像话,骂许木木臭不要脸的跟在史今身后,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
“纯爷们“的伍六一,因为我是北方人,所以见得太多,但正因为如此,伍六一的那些暧昧温柔以及醋意十足或者伤感十足的时刻,才让我喜爱,所谓铁汉柔情最让人难逃。于是下面这句话我认为是伍六一最柔情似水的时刻。因为我听到他说这句话,心里都酸楚楚的。所以许木木同学还在呆呆问“是谁”时候,忍不住想双手掐住他的脖子,晃晃晃晃之。
“照顾我的人,让我照顾你的人,让我成了现在这样的人,让你成了现在这样的人,被我们挤走的人,还能有谁啊。”
这份情谊,甚至比爱情更加持久,多年耳鬓厮磨以及战场演习结下的情谊,真正的“兄弟如手足”,后半句我就不说拉。
但是迷上史今不是因为他是“军中之母”的完美无缺,而是他吃下大白兔在老七的肩膀上哭得肆无忌惮,脸差不多都皱成一团了,按理说我应该心疼才对,可是我就像看见董存瑞顶住炸药包一样,感觉悲壮:史今,你的使命完成了。
最优秀的班长,因为许木木的到来,班成绩成了垫底的;因为许木木藏了热鸡蛋导致七连伪装演习失败,因为要激起许木木的斗志,掌钎被许木木的锤子砸伤,因为要留住许木木和连长还有最好的朋友伍六一都掰了。更重要的,这个班长,在掌钎受伤后,在考核中射击名次排了第八,差一点也要去做“绝情坑主”了。
看多做多想多,但从来不多说。
他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第一个要消失在剧中的角色。
也幸亏张译没有演得“高大全”,否则会很不讨人喜欢。温柔中带着血性,坚定中混着搞怪,形象还算立体。暴牙看起来很白,小眼看起来很眯,声音听起来很具有磁性,仍然不肯承认他英俊。
只是后来看他的博客,算是真真切切喜欢上了他。说他有才气,他还挺幽默;说他很可亲,他还挺端的;说他挺正统,他还挺蔫坏;说他挺成熟,他还挺鬼马。
当然也是在后来才看到他建立“士兵突击”贴吧初期,与249的狗屁倒灶。

邢佳栋是唯一一个脱了军装与穿着军装同样英挺的男人。张译总归有些清瘦,无端地平添了一些书生意气,而且平日生活里看起来面白唇红的,偶尔又穿花衣服。但邢佳栋居士就沉稳许多,不似伍六一那般“纯爷们”脾气直耿。
伍六一看起来坚硬,其实内心还是柔弱的。
他说你那么伤心,害得他也伤心得象死了的样子。他让我告诉你,人是可以很有意义地生活下去的。他说有些事,受点伤才能明白。他让我们到了那时候想想这些话。
他太依赖史今,剧里演出来的哭过两次,其他暗地里的,只有他冷暖自知。其实挺想看看249写一个《士兵前传》,那时候的伍六一是怎么样的“烂泥”,史今又是如何青涩,高城肯定更加“天天向上”,不过这些,只能自己去想象吧。
书里和剧中,对于史今和伍六一退伍之后的情况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对于小说和电视剧我一般喜欢小说,但这次,我更喜欢剧中安排——没安排,就让他们象一滴水,在剧中在你眼前消失得干干净净。
因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陪许三多走一程。所以,当史今消失之后,钢七连开始解散,伍六一也因为冥冥中早就注定的原因韧带拉断自动退伍。
然后高城,这个自命不凡的虎门将子,幽默而好强偶尔有点磕巴,铮铮铁骨钢七连的主心骨,在许三多去老A之后悄无声息,在许三多因为亲手杀毒贩而内心彷徨时候,他带着一脸伤疤出现在许三多面前,给与他力量。
而袁朗,许三多亦对他讲“你是帮我最多的人”。亦因此,有史今粉丝而对许三多颇有微词,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些光辉配角的存在,都是为了衬托许三多,在他成为兵王的路上拉他一把,而这些,其实也不能磨灭许三多本身的优越条件,包括过目不忘和许百顺嘴里的“龟儿子能跑”,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单凭刻苦与他人的相助,许三多亦不可能成为兵王。所以,我也不会因为那些闪亮的配角,而觉得许三多一无是处。
这都是宿命,当然,这些宿命都是249安排的。《艺术人生》我没看,听闻249讲如果再写剧本,会让伍六一进老A,于是众人激动哗然。而我却觉得,对于文艺作品,完美不是必需的,因为某些悲壮而给人更多或感慨或唏嘘的力量,才是作品要追求的。另外,当然,249也不会再去修改了,他的话,只是给予盼望完美的人们一些安慰。
如同我们都渴求完美世界,但现实一般都是支离破碎。
幸好,那个有时看起来非常讨厌的许三多,在一本正经地说“整整齐齐,平四方,侧八角,苍蝇飞上去劈叉!蚊子飞上去打滑!”也会惹得人开怀而笑,在他满脸单纯地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也会惹得吾等整日奔波忙碌疲于生计的人脑袋里开始思考一下“甚么是有意义的事情”。

除了许三多,另外一个主角,“下榕树之花”成才,对于他,同情甚至理解多于厌恶。有这么一种人,家庭条件优越(他爸爸是村长,同村之中也算优越吧),自身又聪明而有才能,而且又很会交际,注定是“宠儿”,他比现实中很多人都可取的是,他为自己目标努力或许有时候手段并不高明,有时候喜欢哗众取宠成为焦点,但至少,成才从未主动伤害过别人,从未踩着别人肩膀去获得甚么。
包括他对27号的赌气未加阻拦,至少我个人认为没有袁朗说的那么严重。原因很简单,成才自己也说了,他不喜欢27号。他帮助过许三多,虽然他看不起他;他也在队列中拉住冲动的吴哲导致自己被袁朗扣掉五分。所以,如果,靶场上冲动的那个如果是吴哲或者是许三多,我猜成才会拉住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点上,我不认为成才有甚么大的过错。
和一个朋友聊过成才,他说他很象成才,而且他不认为成才在最后有了质的改变,他认为,成才在某些方面是有改变,但是成才的骄傲资本以及性格脾性等等,还是成才,只不过,他隐藏得更深,更加知道给予别人的应该是甚么,甚至更加了解袁朗想要的是甚么,这些,他给得起,他愿意将让自己显示出谦卑,而将锋芒低低隐藏。
成才不是坏人,一点都不坏,无论他的改变真实与否,我都如此认为,而且他是这个社会的高层人才,就如同袁朗最后跟成才所讲的那样,成才会成为一个指挥官。
也是后来才知道,陈思成居然也是78年的。这部电视剧,除了王宝强,没有一个演员是我之前就认识的。尽管剧中被网友指出三十几处bug,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着这部剧,也为那几个有真才实学却一直没有红起来的男人祝福,而立之年,甚至之后,他们总算得到认可,不是因为年轻帅气才被关注,而是因为他们沉淀积攒了多年的功底终于在这里爆发出来,惊鸿只一瞥,爱到死方休。
只是让我诧异的是,偶尔看他们活动视频,看着他们并不年轻并不偶像的脸,看着下面的粉丝如同哈年轻偶像一般地狂叫着,说实话,我很迷茫。
我本来很欣赏张译和他的fans的保持距离。但是前几天看见一个去腾冲探班的女粉丝,上传了她和张译的合影,非常令人惊恐地做着哈韩族常做的那个桃心的动作,我惊魂未定,接着又看到她和邢佳栋的桃心合影,呜呼哀哉,两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做出这种恐怖动作,真的让人很想把那个女粉丝拖出去毙了。
不能毙也让许木木同学给她们上一个月的思想政治课(窃笑中)。
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做了一个测试,你是士兵突击中的谁?我的结果很光荣。
我是许三多,看了看,周围许多做测试的同学们,他们都测出来是许三多。我在qq或者msn上跟他们拥抱:我们许三多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许三多的名言就是: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我更想说,这是一个死循环,读书时候初学程序,老师教导编程切忌进入死循环……但是,生活里,我想说,老师,我们可以进入死循环……有意义……好好活……好好活……有意义……无休无止)

 2 ) 善者因其善行而亡

很难想象我能在几天的时间内看一部电视剧两遍并且会有写一些评论或者是观后感的冲动,虽然我是一个热爱八卦的人.
        一部正统的,主题乐观向上的军旅题材电视剧.
        一个让所有人痛恨的主角.戏里戏外.人人都恨许三多.他就象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所有的人吞噬.虽然时时有着一副无辜的面孔,却不能妨碍大家看到他的本质.所有的人都有预感,所有的人都排斥. 然而,一个致命的例外成了悲剧的根源.因为境遇相似,因为承诺在心.史今同学,选择了靠近,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 偏偏是史今,谁也不能放弃的史今.那么,他最好的朋友/一辈子的知己,心疼不已的上级,就只能被迫地参与到扶助许三多的行动中来.纵然百般不愿,纵然毫无遮拦的表现出对于许三多同学的痛恨,也无法阻止一切的发生,终于到了离别,许三多同学终于用自己的行动造成了所有人的毁灭.面对史今的离去,他可以尽情的哭泣,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痛苦,却没有给其他人机会,受伤最深的伍六一与高诚,只能沉默,或者拙劣的不安.到了最后,无辜的许三多同学又轻易的见证了伍六一更加悲壮的受伤,却没有看到痛苦的离别.刚强如铁的人们,弯曲,折断,熔化.看似幼小的许三多同学依然在茁壮的成长.
        更早以前与之后的故事,不是重点,一样精彩.全剧接近完美.
           仇恨许三多,无法比拟的好运气,在前进的过程中能遇到诸如老马,史今,伍六一这样的人.一个如此令人不爽的人,居然是由"傻根"同学出演,让人在无论如何想冲上去揍他一顿的时候下不了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围的人不公的命运. 中国一直都是有很好的演员的,这样看上去极限煽情的剧情,居然能演绎为真实,仿若身边.国产剧是有未来的.
         无论怎么仇恨许三多,却总在想,如果自己能成为他,那会是何等幸福的事.不过,史今才会是自己一生想做的人.牺牲,以及拥有.
         最完美的两个片段,装甲车旁,许三多,伍六一以及史今同学.开始了三多向超人进化的第一步. 还是装甲车旁,只剩下了许三多与伍六一,关于离别与仇恨.
        真的是喜欢伍六一,史今,高诚,以及,老马.实实在在的仇恨一个名为许三多的人.

       <士兵突击>.会红的吧.

 3 ) 好一部描写中国当代军人友情和爱的Gay片!

以七连长来说,七连长喜欢史班长,史班长心里却只爱许三多一个。五六一暗恋连长,又喜欢又嫉妒得宠的史班长,爱恨交加,把气都撒在长相不佳的许三多身上。后来史班长为了爱人许三多,忍痛离开部队,汽车开过天安门时扑在七连长怀里涕泪横流。一生只爱史班长一个的许三多万念俱灰。成才也拒绝了七连长,离开连队。无奈之下五六一便成为七连长情感替代品。这时候老A队长出现了,揶揄许三多。此时连长对老A队长情有独钟,在得不到对方之爱的情况下一怒和许三多分手。之后连队散了,五六一受伤,虽然七连长苦苦相求,仍然坚持退伍。七连长见到最后一个爱人也要离开自己,和五六一抱头痛哭……

 4 ) 舍我其谁。谨记七哥。(十二年后的声临其境,我们又见面啦)

 貌似第二轮的全民突突阶段又到来了.睡觉前的时刻彻底变成奉献给上海台的士兵突击,只能在广告间隙瞟两眼书,不过在突突中睡去的感觉真是好.  昨天演到七连解散,那是我认为衔接最有美感最值得玩味的段落.当老七执拗得强忍眼泪散掉七连后,他对着许三多坚定地说“你这是蓄谋已久的报复你就是我的地狱.”最出彩的无厘头剧情便开始了(虽然有老七的场景一向无厘头). ——晚饭号吹响的时候,许三多站在高城门外,轻轻敲门:“连长,吃饭了.”   “炊事班都没了,吃锅盖呀!” ——老五:老七,老七……   高城:火化了!   老五:我们来接受七连的物资.   高城:食腐动物!秃鹫!蛆虫! ——高城:“我想抽烟.连队已经没了,再撑着就可笑了.我想找个能说话的人,可全连除你都剩不下第三张嘴.跟我聊天,许三多!”   许三多:“我不会说话.”   高城:“也许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话.许三多,瞧咱俩多可笑,你是某个不存在的连队里最死心眼的兵,我就拼命想摆脱连长大人说话的口气……哈哈,惯性,咱们多像两只想挣脱粘蝇纸的苍蝇.”   许三多:“这么说不大合适,连长……”   高城:“我没有保住七连的本事,还没有耍嘴皮子的自由?”   许三多:“有.”   “今晚上什么烂糟事我都做过了,现在我不是连长.什么都是,就不是连长.”   高城咬着烟头跟自己生气,一时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宽慰.   高城拼命想让许三多把那现在来说可笑的内务条例抛开,拼命地想让许三多能很轻松地和他聊天……可是许三多却平静如常,甚至回答他的话都没有超过三个字!   他气呼呼爬起来,给自己倒了杯水,大口地吹着,边瞪着那个平静的人.“真就聊不起来吗?你那么讨厌我?”   “不是!”   “那你给我超过三个字!” ——老七:许三多,让我看见你的表情!你是不是特幸灾乐祸?   许三多没动,老七站起来看了看躺在上铺的三多,然后挥了下手:“缩回去吧.” —— “算了算了!”高城把自己又扔回了铺上,“我不信我们聊不起来.”   “跟你说个事吧,跟别人都没说过.”高城缓和着气氛,并存心吊着胃口,“我是别人叫做将门虎子的那号人,先声明我从来没靠过我爸,全团没几个知道他是谁……其实我爸是……”   “咱们军的军长.”许三多接话.   “你怎么知道?”高城愣住了.   “全团都知道.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全团不知道?也就是连长您自己以为别人都不知道……”   高城大声呼气和吸气的声音让他意识到不该再回味下去了:“这么说我像只猴子?对着太阳活蹦乱跳地觉得自己天天向上,其实别人看我不过是发人来疯,跟自个飙劲?”   许三多:连长你接着说.   “说什么说!说某军长的某儿子和某猴子阿!不说了!挺尸!”高城用被子捂住了头呻吟着,“你是我的地狱。”  这段落彻底被老七给演活了,包括加入不少原著中没有的对话,比如火化、食腐动物和某猴子等等.细节动作表情的处理更不用多说,比如他躺在下铺,一急了就直接踹上铺床板,隔着床板都把许三多踹得一颠一颠的,还有他看三多的眼神,如同真看到地狱一般.虽然男人喜欢史今,女人喜欢袁朗,但我从始至终一心扑在老七身上.找爷们儿就得找他这样的,因为我再未见过另一个人能把军衬衣穿得如痞子如善者,再未见过谁能把运动蓝裤衩穿得那般性感.  最致命的是,他的眼神无可复制无以复加.那是怎样一个纯洁混蛋似的眼神,无辜而又不吝.那种眼神就像透过你的大脑忽略你的智商,直盯盯地无视你,然后对你说:我就操你了,你能把我怎么地!嗯,你能怎么地!


【来自2019年的分割线。再次写给老七】

2019年2月,《士兵突击》开播的12年后,在芒果台综艺《声临其境》第二季第五期中,高城回来了。

是的,当张国强在那段熟悉的配乐声中从升降台上走到台中央时,他就是我们的老七。

十二年啊。

你过得咋样啊七哥?

应该是很好的吧。你看你这幸福肥,是我们老七党想象中最好的幸福肥的模样了!

12年前你虽然先是连长后是副营长,可“团里威,营里横,16个连长我老大 ”,就是个大孩子呀。现在应该早不纠结自己有个大官儿老爹了吧,按你的实力加背景,现在是副师还是正师级了?扬威耍横的打击面肯定更广了。

但不管升了多大的官,你的眼神还是没变——赤诚,不吝,义气,纯洁小混球的眼神,不曾老。

我们一眼就能认出你。

十几年前既没什么追星的条件也没现在饭圈这套东西,我记得我从报纸上剪过一张寸照大小的老七的定妆照,在钱包里放过好几年(捂脸)。这么多年,只要电视台放就会跟着看,士兵突击的迷弟迷妹们都真情实感地刷过至少三四十遍。

现在想想,《士兵突击》仍然是个奇迹——无论是大角色老七561袁朗史今许三多成才、还是小角色老白马小帅吴哲,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是超越原著的神选角(虽然老A党人数也很可观,但我们老七党是不会认输的,我们七哥必须C位,打架估计打不过,打投见)。看过越多影视作品就越明白,全员严丝合缝的戏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最迷《士兵突击》的时候,我正大学毕业在找工作,而它确实影响了我对工作的选择:辞掉了全家都看好、稳定但自己不喜欢的“铁饭碗”,执拗得像是腿断后的561。在随后的第一份工作中,遇到了现在的老公;第二份工作虽然是小公司,但至今已待了十年,甚至几年前我需要随夫驻外准备辞职时,老板竟然留了我、笑称是公司开了“驻外办事处”。两任老板都像是老七老A和史班长的合体,运气简直好到爆——也许托了士兵的福,真是他们给的好运呢。

十二年啊。

谁能想到有生之年又能看到老七活生生地又出现在荧幕上呢?

听你再念出那段“钢铁的意志钢铁汉”时,谁又能不泪目呢?

你和许三多也许永远不会在“做兵的这份尊严”上统一意见,但面对“伤痕累累”的生活,就算“钢熔了,铁化了”,就算“倒”过,但你们都愿意再站起来、继续突击——每个真心爱过这部剧的人,也都想这样。

所以,在平行世界里,你们都别抛弃别放弃,一定要幸福!

你们,可是士兵突击呀。

 5 ) 员工突击

Blog配图版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90.html

<士兵突击>一再热播,粉丝大军热议剧情和人生,我就不狗尾续貂了,换个角度当作案例,讨论一下职场和管理。

艺术人生节目最后,主持人问导演康红雷和编剧兰小龙,现实生活中许三多和成才谁会成功,康回答每个人都是许三多和成才的合体,兰则坚信是许三多。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从管理的角度,也是许三多的赢面更大,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像剧中那么成功。

七连散伙时连长高城拿许三多出气,你只有兵的表,没有兵的里。表里都是军人的共性,但绝非千篇一律。本剧就为我们展示各军事单位之间的显著差异。用来衬托许三多这朵大红花的绿叶也全都个性鲜明。军队是大型组织,我军有约二百万官兵。要整合如此多的单位和个人,能战能胜,对管理是严峻的挑战。

许三多PK成才

许三多的口头禅“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是个循环论证,实际上没什么意义。有意义地是被这句话激励做了什么。许三多在三连五班坚持勤务、训练和修路,改变了落后集体的精神面貌。也许就这样到复员,回家种田或出来打工,一直有意义地好好活。

但编剧派出一架直升机,接着是团报记者,许三多就此进了七连,完成职业生涯的首次提升。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原来好好活和有意义还是不够地,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剧中许三多就是喜欢修路,修成就是最大和最后的奖励。但现实中如果有额外的收益,动机就不纯了。

编剧显灵不只这一次,在招兵家访时派出慈悲的史今,而不是生猛的伍六一或高城,肯定把许三多拒之门外。在演习中派出袁朗“击毙”成才,再被许三多俘虏。又及时解散七连,既成全许三多的忠义,又让他攀上老A的高枝。许三多确实很努力,但如果没有这些机缘巧合,本剧就无从演起。

高城对许三多还有个评价,大意是说他抱紧每一根稻草,不知不觉已经抱住一棵参天大树。如果说成才是短期机会主义者,那许三多就是长期机会主义者。难得才叫机会,现实的许三多更能把握地住。老A在化工厂的演习,成才就提前放弃,许三多在“绝望中尽了最大的努力”。成才被老A打回原形,也被发配到五班,发扬许三多精神,终于卷土重来。

导演说人人都是许三多和成才的合体。中国人确实有种普遍的心理,得志的时候像成才一样急功近利,不得志时其实内心并没有像许三多一样淡定,只是用有意义、好好活之类的空话自欺欺人、搞行为艺术,一面幻想有什么东西从空中嗡嗡地飞来,把自己捞出眼下的困境。

但机会带来收益,相应就有危机带来损失。天屎眷顾你就掉你田里,厌弃你就掉你头上。统计成千上万人一生,机会和危机概率相等。破坏又比建设容易,所有好坏机会的损益相加,必然为负数。长远和整体来看,不管哪种机会主义都注定失败。但人们总是对失败健忘,只记得少数一步登天的幸运儿。

排除机会的负和,实际上是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较劲。增长来自扩大投资而不是提升生产率。通过拐点以后,也许比别人“成功”,但与投入越来越不成比例,是巨大的浪费。中国几千年“精耕”农业,几十年计划经济,直到今天的“世界工厂”,始终跳不出这个怪圈。

个人单项许三多惨胜,但团体赛稳赢。本剧大力渲染同袍情谊。史今的牺牲自不用说,昔日七连的弟兄帮助许三多摆脱心理的阴影,重回老A。老A的弟兄则慷慨解囊,帮他渡过家庭的危机。经典西方战争片,如<兄弟连>、<黑鹰坠落>突出同样的主题。

既是深厚的感情,从理性的角度,也使组织的产出远大于分散的个人之和,不矛盾。十九世纪欧洲的军事理论家将军队称为“集体人”。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也隐含这样的认识。现实的成才从一个小蛋糕分得一大块,多半不如许三多从一个大蛋糕分得一小块。

成才曾在演习中被袁朗甩狙,知道他的厉害,却没提醒二十七号,后者公然挑战袁朗,惨遭开除。袁朗就以这个理由把成才扫地出门,大意是说你只当他是竞争对手而非战友。不只这一回,老A初选的终点,许三多和伍六一互相扶持,伍六一最后拉开放弃的信号筒。成才却丢下他俩飞奔而去。

很多国内企业推崇员工相互竞争,因而误读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末位淘汰法。在他们眼中,成才是优秀员工。但上面的事例显示,这种竞争更多造成内耗而非自强,因为破坏比建设容易。GE同时实行团队计酬,包括员工持股,是全公司的团队计酬。那配套的末位淘汰法也应依据团队而非个人业绩,竞争地就是合作。袁朗采取了正确的做法,成才才是末位员工,对团队贡献为负。

看似相反的行为也是同样的精神。七连改编不只是完成裁军任务,所承担的尖刀职能分散到各连。袁朗拆开了自己、齐桓、吴哲和许三多的完美组合。显然这些安排都能提升更大团队的效能。

同期的两部电影<集结号>和<投名状>,分别被网友戏称为组织靠不住和兄弟靠不住。九连掩护主力撤退,全体阵亡。团长当时未必料不到自己将一生有愧,还是没有下令吹集结号。谷子地也最终原谅了他。或许这正是组织比个人可靠的原因。我军历史上屡次以弱胜强,胜在集中兵力,我专而敌分。往往有九连这样的部队浴血阻击援军。

当组织成长到一定规模,确实兄弟靠不住。<投名状>是清末民国一系列军事集团的缩影。今天民企群体也处在相似的历史阶段。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基于人身关系的企业失败,另一些正艰难地尝试建立愿景和体制。

短期和长期、个人和组织,都属于战术和战略。局部最优不意味整体最优,反之亦然。主持人的问题就很成问题,换了我,会反问:“怎么才算成功?为什么要成功?”袁朗则有句对白:“那些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们,为此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你知道吗?”

组织突击

许三多生在一个郁闷的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和大哥是一对活宝,就二哥还有点血性,也就不奇怪“天生一副熊样”。村支书的儿子成才却是人精。本剧就是两人在军队的奋斗史。史今,许三多命中的贵人,作为军队的人力资源主管下乡家访。本不想招他,但感同身受,毅然承诺。成才父亲则在别处走后门。多少代农民的儿子就这样通过参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穿上军装,学习各种技战术。但更重要的变化,兵的里,直接看不到。军人和平民是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军队总是最现代化的部门,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我军自诞生起,就以改造社会为己任,而不是消极适应。史今家访的尴尬,许三多转士官,平生第一次跟父亲叫板,七连和老A同样排斥成才的小聪明,这些都可以当作“文化冲突”理解。

如果不好好说话,夹英文单词就算白领,企业没有军民这样的分野。但理论上中国企业广泛存在文化冲突。大部分人三代之内都是农民,中国的城市历来作为政治中心,后来计划经济,至今尚未进入商业或市民社会。毕业生相当于企业的新兵,冲突更强烈。中国的教育体系是现代的表,科举的里。旨在将社会分层,根本不培养实际能力。虽然灌输集体价值观,始终以个人进行残酷的学业竞争。

但据我观察,似乎没有企业正视,进而处理这个问题。当然,他们常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但正统的管理学,这个词指不同企业文化不同。而这里说的是,所有企业,专指市场企业,与农业社会和国营企业文化不同。所谓处理,不用也不能上升到“灵魂革命”的高度,至少招聘时排除文化过于保守或激进的人。

外企和国企可能因为受到更大实体制约,但那些拥有全权的民企也不在意。我们妄加揣测,他们只有企业的表,没有企业的里。管理者西装革履下面,还是成老汉那样的村干部。背负传统的员工才能如鱼得水。

集训完毕,许三多表现欠佳,被分到三连五班。五班看守驻训场和输油管,驻地远离大部队,位于荒漠深处,枯燥而艰苦。最多曾派驻一个排,显示该任务有其重要性。但没有业绩,也就没有职业发展的空间,因而被军中戏称“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各方面都与七连、老A这样的精英连队有天壤之别。

每个企业都有相对核心和边缘的部门和职位,有时委婉地分别称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几乎必然厚此薄彼。管理学就对前者长篇大论,对后者轻描淡写。剧中三连指导员选择一种外紧内松的管理方式:批评了五班长老马,却没有采取具体措施。严管理不能改进不存在的业绩,只会打击本来就低落的士气。连部为五班通自来水,说明应尽可能提升边缘部门员工的福利。现实中,还可以让新晋员工轮换,或者指派史今这样有爱心的管理者,创造家庭气氛。

许三多修路,显示边缘部门管理的另一个难题。没有人甘于边缘地位,都会努力发起新项目,创造业绩接近核心,相应核心部门拼命保护自己的地位。剧中皆大欢喜,但现实要棘手地多。上级当然不应该打击前者的积极性,但新项目会占用旧任务的资源,现实中边缘部门经常满负荷,不可能像五班那样天天打牌。还可能与其他部门特别是核心部门职能重叠,引发冲突。

这是个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问题,也许应分配边缘部门一个小而独立,且具有成长性的项目。现实不能像剧中那样处理,许三多的高升开了先例,后来的员工会花样百出地“创新”。或许正确做法是只奖励荣誉。但也不能忽视,对管理而言的少数情况,对创新而言的多数情况下,创新总发生在边缘区域。IBM大型机的黄金时代,服务也只是个小部门。

接下来的七连拥有极强的荣誉感,激发全员战斗力,但也并不完全是好事。除了前面讲到,局部最优并不意味着整体最优,当七连在演习中遭遇更强的精英连队老A,战损高达九比一,以及最后被战略裁员,士气都受到沉重打击。换作普通连队,也许反而表现稍好。

战略裁员波及广,并非员工过错,因而执行非常困难。参考几年前联想战略裁员时的著名网文<公司不是家>,让许三多留守绝对是明智决定。七连已不复存在,他还坚持做卫生打开水,两人成列。此时高城却失魂落魄,非常失控。他显然更适合开拓而不是善后工作。

同为精英连队,老A的管理方式与七连又大有不同。如果说七连还是大工业时代的组织,以伍六一为代表的员工勇猛顽强,高城为代表的管理者简单粗暴、行之有效。那老A就是信息时代的组织。作为特种部队,招募多元背景的员工,应对复杂的战情分工协作。袁朗在训练场上将部下逼入绝境,在生活中却是人性管理,非常风趣体贴。

袁朗煞费苦心地策划化工厂反恐演习,希望创造实战的体验,迫使许三多和成才展现自己的本质,却骗不过高智商的吴哲。但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之后与毒贩的战斗中心理难以适应。剧中其它单位也存在同一问题。这是由军队的性质决定。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 Wilson)在<官僚机构>一书中指出,军队的效能只有在战争中检验,但战争不是想有就有。

因此在和平时期,军队对程序一丝不苟,称为程序型组织。“如果它动,就向它敬礼,如果它不动,就捡起它,如果它太大,捡不起来,就在上面画画。”许三多在五班修路,在七连狂练腹部绕杠,在老A反恐演习伏击毒贩。谁也说不清这些活动有多大作用,但使军队保持适度紧张,真正的战争到来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企业并非如此,每天在进行商业的战争。但商学院面临相似的困境,再精彩的案例也远不如商业实践复杂,学习效果只有在毕业若干年后才能验证。但至今没有更好的办法,免不了被批评“重分析轻实践”。

据说观众们强烈要求<士兵突击>拍续集,复员后继续有意义地好好活。我们不妨意淫下企业版的续集。一个梦幻组合:史今管理边缘部门,招募许三多式的员工。高城管理工业型核心部门,招募伍六一式的员工。袁朗做CEO,也能胜任信息型核心部门,招募吴哲式的员工。市场高涨时,多招募成才式的员工,突击业绩,等到市场下跌,再把他们全开掉,节省成本。

企业的生活、同事的情谊也许不如军队和战友简单直接,但我们同样会五味杂陈地回想很多:在职场的每一小步,看到或帮到我们迈步的人。老马说:“别混日子了,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高城说:“日子就是问题叠问题。”袁朗说:“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伍六一说:“当兵最怕一件事:人来了人又走了。”

2008.2.27

 6 ) 《士兵突击》:商业社会的寓言

2007年,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观众的广泛赞誉,许三多这个虚构人物甚至成为许多观众心中的英雄。这当然与电视剧的精心制作有关:流畅精炼的编剧、简约粗犷的影像风格,都让它获得了吸引观众的魅力。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它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士兵突击》代表了新一代主旋律影视剧的特征,它是市场经济时代的缩影,是商业社会的寓言。它的创作经验值得分析。

从"奉献者"到"失败者"

和其他士兵一样,许三多的军人生涯是从新兵训练开始的。新兵训练是从一个普通人到合格士兵的转变,但《士兵突击》对这一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着墨。只是有一次当许三多犯了错误以后被罚抄保密手册时,成才向许三多展示了日后的军营生活可能的两条道路:或者当一个前线战斗的真正军人,或者去喂猪;而喂猪则意味着连枪都摸不着。显然,在成才和许三多的认知中,这两种道路的差别是重要的。这两种前景的差别第一次呈现了《士兵突击》和传统主旋律影视剧的分野。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喂猪的士兵和前线战斗人员都是革命战士,只是岗位不同、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经典的文本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就学过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与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对话。成才口中两条道路的差别,为《士兵突击》奠定了基调,这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不再把爱国、忠诚、牺牲、奉献等等作为核心价值,而把成功作为了核心价值,因为喂猪和摸枪的差别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差别。只有首先在新兵连获得成功,得到良好的成绩,才能成为一个可以摸到枪的真正的士兵。就这样,通过成才的口,编导第一次给了成功与失败一个简单而清晰的定义。
《士兵突击》把成功作为核心价值引入了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中。成功,是在商业社会流行的价值,也是只有在商业社会才有可能成为核心的价值。在商业社会里,个人作为竞争主体进入市场,不再是集体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个人价值的实现超越集体利益成为最高目标,因为商业社会相信"看不见的手"可以把个人的成功自动转化为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所以在商业社会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励志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把对成功的信念和信仰放在很高的地位。
然而,许三多的成功来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新兵训练结束后,笨手笨脚的许三多没有获得良好的成绩,不过他没有被派去喂猪,而被分配到了红三连五班,一个在草原上看守驻训场的班。五班的生活比传说中的喂猪好一些,在这里许三多可以摸到枪,但不配发实弹。这个班驻守在草原上一个孤立的营地,他们没有具体的任务,因而也没有立功的机会,无论做了什么都很难为外人所知。营房里的电视看不到图像,只能听到信号串频的广播声音。孤独、条件艰苦、生活无聊。在传统的主旋律作品中,这些甘于寂寞、坚守岗位的士兵会被塑造为伟大的牺牲者、奉献者。然而,在这里他们被清楚地刻画成了失败者。班长老马是全连任职时间最长的班长,但领导想给他个立功受奖的机会都实在找不到理由。李梦爱好写作,计划写一部两百万字的小说,但写了几年都没写完几百字的序言。其他人也都过着松懈懒散、完全不像军人的生活。
当许三多在广阔的草原上、开放的空间中独自一人走正步时,导演不断向我们展示着寂寥、荒凉、落寞的景象。当许三多在去往团部买花籽的路上遇到坦克部队时,音乐突然变得高昂激越,仰拍的镜头使得坦克显得特别高大雄伟。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甚至从坦克的侧上方向下俯拍,使得坦克与坐着老乡马车的许三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在坦克的映衬下许三多显得十分渺小。导演用视听语言再次确认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什么才是成功,同时也为许三多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做了铺垫。
五班的战士们之所以以失败者的方式生活,是因为意义的缺失。在以军功、训练成绩为追求目标的军营中,不能参加军事行动、不能参加比武,就不再有任何目标可以追求。领导和外人都难得光临这个草原上的营房,因此他们的内务和纪律也很涣散。这清楚地显示了意义的缺失对一般人生活的影响。
但是许三多不会永远陷于失败中,他具有别人没有的一种素质:他天生可以容忍意义的缺失。

许三多的"意义"

许三多的军人生涯有两个低谷,一个是他在新兵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草原上的五班,另一个是钢七连解散后他被留下看守军营。在这两个阶段,导演都用许三多独自一人的全景镜头表现他的孤独,突显失败的气氛。这两次低潮有一个共同点:都表现为意义的缺失。在五班,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既无事可做,做了也得不到肯定,因此任何作为都显得没有意义。在看守军营的阶段,同样无法得到任何军功和成绩。
在这两个阶段,许三多都以超常的坚韧赢得了或者等到了成功的到来。在五班,他每天坚持以高标准整理内务、练习军姿、走正步。后来,他甚至以一人之力在营房前修了一条路,尽管这条路没有多少人走。在看守钢七连营房的时候,他每天坚持跑步、打扫卫生,保持了良好的体能,还获得了卫生先进集体的奖励。这些事从实用的角度看都没有意义,但颇具偶然性地为许三多日后的成功准备了条件。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让别人总说他"脑子缺根筋",但却是许三多度过低谷迎来成功的关键素质。
特种兵A大队是步兵的巅峰,也是许三多军人生涯的巅峰。A大队的训练和考核方式,再次确认了许三多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在A大队的入队考核阶段,教官袁朗和齐桓故意装扮成完全不讲情理的魔鬼教头,想尽办法折磨这些候选队员,甚至践踏他们做人的尊严。这让我们想起了库布里克电影《全金属弹头》中的那个教官。考核结束后,队长袁朗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希望他的队员在完全没有理想和希望的情况下也能生存。袁朗的解释强调了对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是重要的素质。而许三多正是顺利通过这种考核的最佳人选。
其实,在剧中许三多经常提到"意义"这两个字。他说他的生活意义是"好好活着",而"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这是循环论证,本身没有显示出任何真正的意义。"好好活着"是许三多的父亲许百顺叮嘱他的。"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是许三多精神上的父亲史今班长告诉他的。其实,许三多生活的意义很简单,就是他血缘上的父亲和精神上的父亲(除了班长史今,还有连长高诚、队长袁朗等),以及他们指给他的道路。他只需要朝着简单的目标走下去,他没有能力也不需要反思这目标。对许三多来说,他没有属于自己的目标,他对意义的期望和认知本来就是缺失的。对一般人来说,当自身对意义的期望和认知与外界给予的承认不相符时,会产生精神上的不适,最终可能陷入颓废。许三多对于意义本来就没有期望和认知,所以他对意义的缺失具有超出常人的容忍度,他可以完全不计得失。
有的观众认为,许三多这样的人物显得不真实,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傻"的人。这些观众讲的可能就是许三多对于意义缺失的高容忍度。然而,仔细想想,我们总是比许三多"聪明"吗?我们生活在商业社会,在我们生命的某些时刻,一定曾经为了生存或者额外的欲望、为了得到主流社会的承认而奔波忙碌,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反思我们所做的事究竟有什么价值。我们可能比许三多懂得更多的道理,但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却很难逃脱社会主流价值的塑造,我们的反思能力不见得总比许三多强。我们也是在做着我们被告知应该做的事,我们也生活在许三多的状态。有的思想家认为这种状态是人的异化。笔者这里不想做价值判断,只是想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像许三多的一面。商业社会需要这样的人,需要他们不假思索地为了主流价值、为了成功而奋斗。《士兵突击》给了许三多这样的人,也就是给了我们,一个肯定。
成才这个人物是作为许三多的对照组出现的。他与许三多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生活的意义虽然并不高尚,但是非常明确。他的目标就是立功、受奖、升职,他的一切行动以此为目的,决不做与此矛盾的事,所以他对意义缺失的容忍度很低。他的行为非常契合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成才往往比许三多更容易成功。但是他这样的行为方式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原子化,集体无法在统一的认同下、为了统一的理想而奋斗。所以在通俗文艺作品中,成才这样的人往往被否定。《士兵突击》遵循这样的规律,让成才经历了很多曲折,只有当他在许三多的影响下补上了真诚、信任、团队合作这一课以后,才让他走上成功之路。在全剧的末尾,袁朗对成才说:"你的路还很长,比许三多要长得多。"是的,成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一句对成才的肯定,把整个故事向现实的方向拉近了一步。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既有像许三多的一面,也有像成才的一面。只是,我们像许三多的那一面更需要安慰和鼓励。《士兵突击》善解人意地给了我们这样的温暖。

励志的乌托邦

显然,《士兵突击》在军旅题材的表面下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把一个励志的故事放在军营中讲述?仔细比较一下军营和我们所身处的现代社会,就可以得到理由。军营是相对封闭的体系,它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都与外面的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在更本质的层面是一致的。军营具有相对单一的价值体系,每个人都在为了相同的东西--军功、训练成绩、更高的等级而奋斗。商业社会也有价值单一化的取向,每个人都在追求财富和地位。商业社会里虽然没有以命令和服从为表征的权力位阶,但自有按财富和地位形成的权力结构。也许正是在类似的意义上,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近代军队的权力结构和组织方式正是现代社会的雏形之一(《规训与惩罚》)。在军营的环境中,可以更单纯、更集中地展现对成功的追求,这确实是一个励志故事展开的理想背景。军营正好可以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
有经历过军营生活的朋友对我说,《士兵突击》的故事过于温情脉脉,现实中的军营更加残酷,许三多这样的人应该会被淘汰。但相反的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观众恰恰是被这些温情深深地感动。的确,《士兵突击》的编导对战友间感情的呈现很下功夫,有些段落甚至是用传统上刻画男女间爱情的方式来表达的,因此让这种感情显得格外浓烈。许三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领导和战友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班长史今、班副伍六一等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推动他走上成功之路。这种感情是现实生活中非常难得的,因此显得更加珍贵。每当出现展现战友感情的段落,配以久石让作曲的著名电影配乐,很多观众都被感染得热泪盈眶。同时存在着两种感受--一方面质疑情感的真实性,一方面被情感打动,它们的冲突其实并不新鲜。回想我们在看好莱坞电影时,仔细想过之后总是感到惊讶:为什么到处是温情和笑料,资本主义的残酷竞争乃至藏污纳垢都到哪里去了?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很容易被这些精心制作的电影感动。这些流行文化作品制造了一个个商业社会的美丽幻境,让我们至少在看完电影的一星期内保持信心和希望。所以,"无论是谁只要努力都能成功"成了好莱坞电影一次又一次重述的主题,也成了"美国梦"、"英国梦"等等身处商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梦想。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后,这个主题自然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
励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三种人:一个终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主角,帮助主角成功的人,以及作为对比、因人格缺陷而不能成功的反面人物。但绝对不会出现一个好人,努力过了,但始终得不到成功。因为这是谁都不愿面对的真相。
显然现实更加残酷,但既然我们不得不身处商业社会之中,那么不妨让励志的作品帮助我们维持一个乌托邦,保护我们脆弱的信心和希望。

《士兵突击》是近年来少见的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但它的成功也许不仅仅是单一作品的成功,而有着更大的意义:它反映着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它代表着主旋律影视剧的新形态,它极可能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在我们市场经济蓬勃发育的背景下,一定会出现更多和时代精神相连接的影视作品,与这个时代的人们展开心灵的对话。不知道《士兵突击》是不是第一部关于商业社会的寓言,但它一定不是最后一个。

 短评

在这个善恶美丑扭曲的时代里,它树立了一种男人的标杆和品位——顶天立地,泾渭分明,举重若轻,永远怀揣一颗赤子之心。让我左拥袁朗,右抱史今吧!

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大陆唯一一部没有女人的电视剧。制作精良。

6分钟前
  • 飞天PP猪
  • 力荐

戈壁哨所是全剧极具象征性的一个场景。五班战士上演的是一场《等待戈多》的活剧。许三多修的那条路,用老马的话讲是“一个人修墙,四个人拆墙修起来的”,这让人联想起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所论述过的人生的荒诞。许三多的金句——“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基本上是对“存在先于本质”的翻译,提炼的正是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如何在“被抛弃,被放弃”的绝境之下,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这是该剧另外一层深意。在文艺思潮中,“现实主义”关注的是物质焦虑,多表现人与金钱/社会的矛盾,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现代主义”更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多表现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追寻,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危机。虽然相比起《团长》,该剧“现代主义”表达相对更淡,但这足以为《士兵突击》涂上一抹鲜艳的亮色。

10分钟前
  • 山微漾
  • 力荐

特别爷们儿的戏。除了许三多和成才,其他人都爱死了。特别爱袁朗和史今。会写一篇长评。

13分钟前
  • 福鹿
  • 力荐

看时人人都是许三多,过后人人都不是。

14分钟前
  • 力荐

头一次看连续剧看的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又开怀大笑。

15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明明是个童话,却非常残忍。明明非常残忍,却又是个童话。

20分钟前
  • souvent
  • 力荐

看这部片子是因为舍友的强烈推荐~她特别喜欢团长!我个人最喜欢史班长,他退伍的时候,我是真的哭了……许三多的经历很励志,从村子里走出的纯朴少年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一路走来的艰辛、欢笑,还有浓浓的战友情,都深深刻在我心里~不抛弃!不放弃!!

21分钟前
  • 墨语悠然
  • 力荐

很不一样的士兵形象,没有女性角色,纯爷们的戏。喜欢高诚,他评价许三多的话一针见血: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

26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这是我唯一从头到尾每集都看的军旅剧,真是太经典了!里面每一个人的角色都那么鲜活那么饱满,演技也是无可挑剔!特别是班长离开时的那一集,看一遍哭一次,那种士兵之间的兄弟情太感人了!这都几年了,这剧还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30分钟前
  • 天气不错
  • 力荐

十年后重看,依然感动。三多和成才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走过不同的路后都在成长。班长,伍六一,七哥,小宁,袁朗,齐妈,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活。最爱说平常心的吴哲,清秀俊朗的双学士+光电学硕士,曾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十年之后,实在不愿把他和如今的大黑牛联系在一起。

35分钟前
  • 荷清橙
  • 力荐

喜欢得不得了

36分钟前
  • 明珠一颗孙小美
  • 力荐

561,班长,连长!!!!!!!

41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力荐

许三多修的那条路,给了我非常大的感触。修路,每天的活动就这么简单,可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一直坚持做下去,日积月累,它就会变得非常了不起。我也想在我的生命中成就这样一件事,非常普通的小事,坚持做下去

43分钟前
  • 小葱
  • 力荐

两字,牛掰片。写其他都多余,啊,我写多了。

47分钟前
  • 砚小朵™
  • 力荐

百看不厌的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可以说剧里许三多的成长几乎映射了王宝强的成长。有不少人是看了这部剧来选择参军的啊。

51分钟前
  • grace-xhu
  • 力荐

最好的励志剧和偶像剧。如果你因为不热爱军旅题材或者出于单纯的逆反心理而错过它,那就太可惜了。

55分钟前
  • 乔阿酥
  • 力荐

班长让我不能释怀,完全不能。觉得又心疼又委屈,满脑子都是凭什么啊,凭什么是他啊。今晚看到在军事演习时,他抬头看见升上天空的信号弹,感叹说真漂亮啊,人人心里都开着花,一朵一朵的。当时心都软了,这个人怎么会这么美好认真,这么浪漫天真。春风不及他的笑,我简直要为他病了,不想治疗。

59分钟前
  • 明太鱼团子
  • 力荐

好久没有这么痛快的哭过了。。。

60分钟前
  • 犀牛
  • 力荐

对俺的影响很大,很大,很大,非常大~~

1小时前
  • 钢蹦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