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2

主演:王庆祥,王亚楠,杜雨露,聂远,王海燕,杜志国,李倩

导演:吴子牛

 剧照

天下粮仓 剧照 NO.1天下粮仓 剧照 NO.2天下粮仓 剧照 NO.3天下粮仓 剧照 NO.4天下粮仓 剧照 NO.5天下粮仓 剧照 NO.6天下粮仓 剧照 NO.13天下粮仓 剧照 NO.14天下粮仓 剧照 NO.15天下粮仓 剧照 NO.16天下粮仓 剧照 NO.17天下粮仓 剧照 NO.18天下粮仓 剧照 NO.19天下粮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6 16:10

详细剧情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围绕国仓粮食,接连出现“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令25岁的乾隆(聂远 饰)认识到大清国生死存亡全在“国粮”之上。此时朝廷内权力纷争仍旧激烈,仓场侍郎米汝成(杜雨露 饰)仕途通达,其子米河(王亚楠 饰)却苦读之后决定只身行走江湖,阅尽民间苦难,立志做一方清官救民于水火。机缘巧合之下,米河受到刑部尚书刘统勋(王庆祥 饰)赏识,又和浙江巡抚卢焯(杜志国 饰)结为忘年,为巩固大清国粮仓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米河的奇志一步步实践的过程中,与他有过情愫的美丽女子柳含月(王海燕 饰)、卢蝉儿(伊春德 饰)、小梳子(李倩 饰)却相继离他而去……

 长篇影评

 1 ) 《天下粮仓》 :“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上看春秋”

“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外看春秋”,这两句话出自吴子牛导演的电视剧《天下粮仓》的第22集。刘统勋送男主米河去挑战最后一个大困难时赠与他的话:“当放则放,当敛则敛,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与高天之上看春秋”。很久都没有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引人深思的台词了。以前很多文化精英参与了很多影视剧的创作,这些片子在至今看起来仍具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上的社会价值。《天下粮仓》不是其中最优秀的,相比较于《大明王朝1566》,它对制度的理解要少很多,即使相对于《雍正王朝》也太多个人情感的纠葛,但《天下粮仓》的主创极富艺术才华,作为一部电视剧,它已经将绝大多数电视剧远远甩在身后;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它也排在前面。当岁月匆匆,还有人拿出它来看,它就很同多经典的国产电视剧一样,永远焕发着生命力。

一 极富电影感的电视剧

《天下粮仓》的优点很明显,就是极富电影感。吴子牛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在节奏的拿捏上完全按照电影的节奏再走。虽然整体三十一集,但分为漕运大案、火龙烧仓、阴兵借粮、河南丈地、浙江救灾五个单元,中间穿插着男主米河的个人成长和感情纠葛,男二刘统勋一心为民为天下奔走办差,虽然人物众多,地理张力、故事张力极大,但始终围绕乾隆元年的大灾和救灾,导演的节奏把控能力可见一斑。一部三十一集的电视剧能讲这么多事情,让人感觉和长大后惊讶于《西游记》只有二十五集一样。

编剧高峰,197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政治系,体制内成长起来的专业作家。他的剧本是整个电视剧的基础。吴子牛导演也是被剧本打动,才决定拍摄电视剧。整个剧本整体上有一定史实基础,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然而更多的还是文学意识。《天下粮仓》虽然格局很大,有意展示的东西很多,但编剧显然把中心放在了人物塑造和刻画上。正面的人物很多,有初登大宝,一心为民的年轻皇帝;有官员的理想化身的刘统勋、米河、卢焯、高斌等人,也有米汝成、苗宗舒、潘世贵、王世俊等贪官污吏;尤其是米汝成、卢焯、田文镜、李忠、顾琮五个角色,忠奸难辨,好坏难分;即使是三个主要女主,每一个都是极富特色和魅力,哪一个都让人为之心伤。这点上,高峰很像自编自导的郭宝昌一样,在向曹雪芹学习。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在人里。前期疯疯癫癫出世自由,后期大仁大义入世出仕的米河,就如同贾宝玉和白景琦一样,是一个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人。虽然米河不如后两者,但能够接近,已是不易。最后化身红烛的柳含月,也是用传奇化手法浪漫化的一个人,文学作品里常见,但影视作品能视觉化成这样,也是很不容易。

还是得夸一夸赵季平的配乐和刘欢的片尾曲,整部剧的配乐都极为优秀,不管是主旋律一出那种天下苍生的磅礴大气,还是每到不同情节时配合的小乐章,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各种传统乐器轮番上阵,仿佛炫技一般的展示传统乐器的魅力。片尾曲词曲俱佳,刘欢的演唱片尾曲《热天热地热太阳》也为整部剧增色不少。

最后再夸一下选角、表演。所有出场的人物都个性分明,男女老少甚至是群演都非常用心,能看出来大家都能感受到作品沉重的内核。尽管没有字幕,每个人的台词都是字正腔圆,重音语调及时在表达激烈感情时都拿捏的很到位,让人根本不需要字幕。反观现在的多数电视剧,如果没有字幕,我实在听不清演员在讲什么。吴子牛导演在剧中还夹杂了一些自己的私货,几个片段仿佛在拍恐怖片一样。而开场的筷子戳喉自杀、杀人取肉、砍刀劈自己等很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真就是吴导演驾轻就熟的了。

二 “太阳底下无新事”

最早学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着不是和高中时学到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有冲突吗?这岂不是唯心主义,哈哈!后来学了很多东西才知道这句话是在说什么。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讲了一个很简单却又极为重要的道理,人类的心理结构从200多万年前从智人进化成现代人类的过程中就已经奠定。尽管之后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但远没有改变人的心理结构。人类对外界真善美的追求和所有内在的欲望需求都没有改变。虽然我们不主张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人性论,但也要注意人类内心结构也是客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以简单的社会实践分析代替对具体人物内心的挖掘,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奉俊昊在拿到最佳电影导演时说起那段马丁斯科塞斯的话:“越是私人的想法,越是有创意的想法”。

回到剧中,为什么刚才在解释“太阳底下无新事”,是因为每次发生类似剧中的事件时,《天下粮仓》总会被提起,最近一次也没有多远。这就是文艺作品的价值,所有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最后都在展现人类生存面对的困境,这些困境很多是外部的苦难,很多也是内向的选择。当这些作品在揭示人心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的展示现在,展示当下的每一个人。

三 “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上看春秋”

古装国产正剧绝对是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因为中国文化确实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有人总是阴阳怪气的讲,为什么古装正剧里面有很多官员为了百姓奔走,百姓也在期盼一位好的官员。讲这话的人往往立场已经有问题,在按照另一套标准思考问题,似乎那套标准才是正确的。这次疫情过后,估计整个世界都会明白,其实那套标准有太多的问题。

自由和权利是价值,可是秩序、安全、效率也是价值,这些价值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同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又相互排斥。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具体的时间空间中有不同的展现。疫情期间,有个好官员就是能解决很多问题,“因人成事”也能“因人费事”,好官员对甚至能够超越原来制度局限,干出好的事情,实现好的社会治理。即使制度设计的再好,没有良好的人去实施,也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古代中国选人用人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运行中的重要方面,现在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会有很多中华文化自身的传统观念,不管是天下有责,还是江山社稷,不管是黎民百姓,还是以食为天,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运行的原则。赈灾救人,从古至今都是国家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从传统到现代继承下来的,电视剧中展现为了拯救灾民不惜牺牲自己的官员群像,现在不也在发生,不能按老一套搬来的标准来评价我们。

余论

“于禁忌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上看春秋”,这种讲述官员心里的话能够被观众所理解,就是一部文艺作品卓著的意义。作者借着刘统勋讲了做官与做人,尤其强调了做官与做人都要在禁忌之处守住自己,保持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在遇到问题时要跳出问题去解决问题,从更广阔的视野和高度去理解所做事情的意义。官员还要比普通人要求更高,谁让你是承担着责任,你做的事情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公家的事,大家的事,你当的是公家的差。每念及此,真希望更多的文艺创作者,能够多出些精品,能够有更多的值得讨论引人思考的作品,观众都是有审美能力的,但凡是有内容的作品,都不会被埋没。

 2 ) 不行

前半部分大案奇案众多,人物个性鲜明,叙事格局庞大,十分精彩。 但是,如何从一个圈在阁楼里的书呆子,很快变为一个极能揣摩圣意的老油条,米河的成长过于出乎意料。 后半部分感情戏过多且突兀。很多情节没有铺垫,令人难以置信。且与前半部分情节脱离,实乃狗尾续貂,有凑数之嫌。试举三例。 柳含月怎么会喜欢米河?她是米汝成的智囊,怎么会对少爷米河产生感情?做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她也应知道这样的感情不会幸福。 柳含月怎么会跳入熔炉、化为红烛?即使米汝成死后被揭露为巨贪使她理想破灭、米河对她极为冷淡,这样的做法也实在极端,以至于令人惊悚而非同情。 米汝成怎么会是巨贪?剧中“为了给米河一个大义灭亲、从而平步青云的机会”的说法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总的来说,后半部分人物的行为有太多的匪夷所思。前半部分(直到大案结束),可以打8分;后半部分太雷人,能有4分?

 3 ) 另类经典《天下粮仓》

 
《天下粮仓》是不可多得的电视精品。2001年电视界即使只有一部《天下粮仓》,也可算是丰年。它的成功在于其拍摄得精致:在众多垃圾影像中能找出这样精雕细琢的画面是电视观众的幸运。该剧对于艺术的执着与严肃也给电视人以警醒:电视剧的粗糙也许不是电视剧本身的问题。
同样是反贪剧,《天下粮仓》不停留在经济犯罪的表象上,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挖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腐败。腐败决不仅仅是贪污受贿、生活堕落这么简单。田文镜从不受贿,但为斗倒刘统勋不择手段,为自己的势力壮大拉帮结派;米汝成一生清贫,可他为自己的儿子仕途坦荡,不惜收受巨额财产,亲手毁掉一世清名。这当然不能叫经济腐败,但我们可否叫它政治腐败?这种腐败对政权的危害同样严重,同样需要惩治。它与经济腐败外观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出于一己之私心。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腐败。人皆自私,这是天性,在一定范围内自私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且没什么坏处。而掌权者的自私就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卢焯无疑是个为民鞠躬尽瘁的好官,可他更是一个深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他的下马又能怪谁呢?
本剧对人物的塑造决不停留在一个侧面。难忘米河对李忠的评价:人品有望,官德无存。李忠被斩时,漫天飞舞的纸钱留给所有人无穷的疑问,人品、官德孰轻孰重?情理、法理何去何从?人往往会陷入矛盾,而编剧让李忠陷于一方百姓的安危与江山社稷的大义的矛盾取舍中,其悲剧的命运在所难免。同样,米汝成、田文镜、卢焯与以往塑造的贪官或清官皆有所不同,如前所述。
同样是历史剧,《天下粮仓》与枯燥无味无关,其丝丝入扣的情节设置让人欲罢不能,其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让人感慨万端。不过,这也使该剧“宫廷之外的戏有些虚”,有了些戏说的味道。这也许就是它没能摘得“飞天奖”的原因,可《神医喜来乐》的戏说又该作何解释?
剧本的文学性较强,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有文采的对白了,现在的电视剧都比白话还白话。
可以看出导演对该剧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感情,使该剧贯穿着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戏剧张力,几乎集集催人泪下。每集都有兴奋点和感人之处。每个镜头都不敷衍。有这样一个镜头,高斌决定杀李忠时,全城百姓纷纷跪下,镜头缓缓摇下,画面出现了高斌官帽上的红顶子,血红血红,与百姓的褴褛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如此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镜头怎能不令人刻骨铭心。
导演的功力还可见于对演员表演的驾驭上。他可以让演员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哪怕是从未显露出的潜力。他能让田成仁从憨厚的农民变成刁老头,让聂远从戏谑的闹剧中走出,成为心忧天下、年轻有为的一代明君。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让王海燕从胡椒面变成了小神女,展示了扎实的演技。看过《天下粮仓》才知道,海燕对吴子牛强烈的感激之情乃是发自肺腑。当王海燕遇上吴子牛,是王海燕的幸运,也是观众的幸运。
当然对人物的准确把握主要应归功于演员。王庆祥从台词到形体功底都十分深厚,这点值得海燕学习。他现在所要做的是把自己变得可爱。米河的可爱之处在于他的率真,王亚楠很好的展示了这种率真,但他忘了表演不但要真,还要美;不但要放,还要收。于是《天下粮仓》一不小心成了他的“癫疯”之作。编剧让他处于三个女人的情感旋涡之中,虽说这是电视剧“戏不够,爱情凑”的惯用伎俩,但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有这样的老套实属败笔。许三金、小梳子或沿袭以往表演技法,或本色演出,起到了穿针引线、减缓压力的作用,可如果调味品放得太多,也会使整个作品变味。
柳含月是全剧写得最有光彩的人物。老爷去世前,她是足智多谋的小丫头;老爷去世后,她由花旦变为青衣,最喜欢她身披月色衣衫,如云中月若隐若现,“声如细丝却语惊四座”的样子。这个转折从演员的造型、表演都可看出,可见是有意为之。因此我收回原先的话,海燕开始的“放”是为了以后的“收”,先前的轻松不过是以后凝重的铺垫,先前的欢乐不过是以后悲剧的前奏。如此处理使人物命运更牵动人心,人物形象更丰满。
海燕几场没有台词的戏常为人称道,因为演好不容易。而我最欣赏的还是向米河吐露心绪的一场戏,演得张弛有度,怎一个“帅”字了得?(我一般用帅形容有魅力。)我认为“硬”其实是“稳”,不同的人物应有不同的处理。柳含月就应该语速放慢,步子放稳。古装戏的表演“舞台”一些很正常,这也正体现了海燕的表演才华,无论担任主角还是配角都能驾轻就熟,无论扮演喜剧人物还是悲情人物皆可收放自如。
2004-02-09

 4 ) 充斥着文艺气息的历史剧

六月份看的剧了,给五颗星,满分好评。

谈到历史剧,或者准确的来讲历史正剧的话,脑海里浮现《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等。但是这又是一部特别的历史剧,如果说其他历史剧有的是历史的厚重感,那么这部剧除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带有一些诙谐的气息,可能是和电视剧本身是讲关于粮田有关吧,民以食为天,而粮食,是最底层不过的事情了,在电视剧里,很难登大雅之堂。观以往的历史剧,无非是讲人物的一生,其间由一些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历史事件组成。而这部剧,则聚焦粮食。几起大案,也均与粮食息息相关,这个切入点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了。

从最开始的粥场由于‘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而让刘统勋怒杀沈石,到后来的火龙烧仓,阴兵借粮杀李忠,再到后面的一系列事件,无时无刻不感受导演的良苦用心。相比于其他的一些历史剧,这部剧抛开了人物的脸谱化,使得一些关键人物鲜活饱满,粥场沈石咬下自己的肉喂母亲, "茧手为官" 的浙江巡抚 卢焯 为了自己的盲女儿卢蝉儿能安稳度日,向商人借出一万二千两纹银而犯了索贿罪,按律斩首 。还有 谨小慎微 、一生俭朴的米汝成管理大清粮仓二十余年,却是“空心粮仓”的一手缔造者!他的所作所为,为的是儿子米河有朝一日揭发他而谋取仕途上的巨大回馈!一生与刘统勋为政敌的元老田文镜死后,刘统勋依然亲自赴添加吊唁 。还有“阴兵借粮”的清河知县李忠,不惜违反大清律私自开仓救民的官粮。李忠与手下被斩首于河畔,纸钱纷扬洒落如雪飞。所有的这些情节,都塑造了那个时代饱满的人物性格,有忠臣,有直臣,也有乱臣。

看剧的时候我就猜想,本剧的编剧和导演大概是个古龙迷,也还是王家卫的铁粉。台词、对白无不充斥着满满的古龙小说的气息。以记录的一段台词为例,觉得写得真好。

“小梳子告诉过我,你小时候在自己怀里孵过一只鸟,后来这只鸟飞走了,是吗”

“是”

“这只鸟飞走了,可是这只鸟,却让你记住了"

这是什么神仙台词啊,简直不能再好了好吗?大爱之。

 5 ) “爱民但不爱国,爱一方百姓不爱天下百姓”

中国历史大多为帝王史而鲜有大众史学,如此浸淫之下皆为帝王论亦即今天所谓“大局观”。米何在清河一案中所表现的,就是此种学说。他怒斥李忠爱民而不爱国,把民与国放在对立的位置,而实际上民即是国国即是民,国民乃一体,如何爱民而不爱国,他所没有做到的是没有爱当权者即皇帝;他又说李忠只爱一方百姓而不爱全国百姓,古语云,不扫一室何以扫天下,爱全国百姓正是从爱一方百姓而始,把一方与全国对立实则大错特错!这种思维的内在逻辑是帝王统治为出发点,忠君为先,当与国与民冲突时,就开始要讲大局观了,牺牲的却是无数小民的利益。情有可原而法理难容,法与情发生根本冲突时,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法与情的深层次关系,实际上二者是同一根系上结出的两朵花,本质都是维护公序良俗,只是那个年代的法不同于今日之法,本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要遵法而又不能宥于法,处理此类表象冲突而实际统一需要大智慧与勇气,比如说是不是可以少砍几颗人头,亦或者可以坐监偿罪,曹孟德马踏青苗可以削发代首,我觉得还大有可以商榷之处。彼时年代自有其认知局限,但我们作为当代人应该有所突破,以更大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处之。好人不长命,清官难善终,好人难做好官,弹幕此类言论比比皆是,反应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深藏于骨髓的流毒,世界对于一个民族的精英与忠魂如此对待的实在鲜有,我们进入现代,应该冲破思维藩篱,保护好民族之精华,如此,才能屹立不倒!

 6 ) 雍正的新装:评《天下粮仓》

雍正十三年,清河县涝灾,因为没有朝廷赈灾粮食,饿死人口超过三万六千,几乎是全县的三分之一,逼得县令李忠擅自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迫于无奈,乾隆元年,阴兵借粮,补充官仓不足,引起乾隆雷霆震怒,对于李忠没有丝毫怜悯,下令斩立决。

阴兵借粮一方面意味着雍正的新装已经荡然无存,另一方面等于是利用鬼神等神秘力量对抗朝廷,从意识形态方面直接威胁皇权,又是在地方灾年之后,新君登基之初,容易诱导民意,更加危险。所以,乾隆强硬处理,目的是以儆效尤,防范于未然。

简单地说,乾隆真正最关心的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的死活,而是自己的权力,所谓的天下粮仓,只是乾隆进行政治清洗的契机而已,因为雍正朝最大的内政工程是摊丁入亩,当然也就成为利益集团最庞大,贪官污吏最集中的领域,终于成为乾隆政治清洗的最佳突破口。

老戏精田文镜是雍正朝摊丁入亩的最大功臣,也就是雍正朝利益集团、贪官污吏的最大后台,敏锐地意识到了乾隆的杀机,不但进献《千里嘉禾图》、五谷树,而且,张嘴闭嘴都是“先帝”,个中三昧,昭然若揭。从这个意义上说,乾隆在耕藉大典上的难堪遭遇很可能也是田文镜等人搞的事情,通过警告乾隆,想要达到的是反对乾隆政治清洗的目的。

乾隆只是封锁《千里饿殍图》,而不是焚毁,说明只是暂时妥协,而不是改弦更张,于是,调整策略,从地方包围中央,用基层撬动中枢。

浙江也是雍正朝摊丁入亩的重点地方,由雍正心腹李卫主持,与河南平分秋色,不算是田文镜的基本盘,在雍正朝末年就已经暗流涌动。因为上万言折而被田文镜搞得罢官的宋大秤就是喊出雍正一丝不挂的小孩子,连剃头老板都知道宋大秤上万言折等于是骂雍正不公,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雍正的新装的牺牲品,却成为乾隆政治清洗的关键人物。

用钱塘县令王干炬、杭州知府孙敬山等浙江官吏,牵出仓场总督苗宗舒、漕运总督潘世贵等中央权贵,剪除的是田文镜的外围党羽。在这个过程中,乾隆批示,钦差巡视,贪官污吏,忏悔哭泣;经典的套路,熟悉的味道,在浙江有效,到河南也管用。因为河南是田文镜的基本盘,所以,乾隆对于河南官吏也就更加不留情面,纵容刘统勋、米河等人发动群众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暴打河南巡抚王士俊致死,在河南彻底肃清田文镜流毒,从而在中央正式瓦解田文镜集团,逼得田文镜差点服毒自杀,宣告乾隆政治清洗获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在事实上实现改朝换代的政治局面。

天下兴亡,从1999年的《雍正王朝》到2002年的《天下粮仓》,百姓呼唤的总是皇帝,于是,河南百姓山呼万岁,打死雍正皇帝的王士俊之后,终于等到了乾隆皇帝。

 短评

我只是喜欢那个小梳子。

10分钟前
  • 明珠一颗孙小美
  • 还行

本剧说的是治贪腐,只怕意在彼时的朝政,老演员出彩,反转也有力……但男主这个美国英雄式的塑造,使之不安于线索人物地位,抢戏太过抢砸了……PS一定要吐槽男主未婚搞大卢小姐肚子的行为,私德如此的男人,将来未必不是第二个巨蠡……柳才女有那个智商却被他累死,再次说明男性视角文本的病态偏执。

14分钟前
  • 埃莉
  • 还行

这两天粮仓烧了跑这里看看的

17分钟前
  • Bingo
  • 推荐

哈哈哈,上海那个仓库。。。这剧可不是预言么?

22分钟前
  • 福喜女生
  • 还行

虎头蛇尾。我竟然也看完了!要是能沿着主题歌的路子一直走下去该多好,理想中,这个电视剧应该讲粮食和老百姓的关系,吃饱肚子和天下的关系。谁要看什么米河的爱情纠葛啊。煌煌天朝万千气象,江山坐在百姓身上。敬天敬地敬爹娘,敬的是一粥一饭一件好衣裳。

23分钟前
  • xun
  • 推荐

浪漫主义官僚片,中国的老百姓永远在求天降好官,而好官们总在祈求天降好雨……结果就是“看老天爷的安排吧……”,死胡同。里面几个老头的角色极赞!首推田文镜米汝成和陈老头。主角就是用来吐槽的,屁都不懂。白爷可惜了,好男人啊……

27分钟前
  • LIAR
  • 力荐

每次我爹妈看见王海燕都会说,哎,就那个跳蜡烛缸的!

31分钟前
  • 濛濛
  • 推荐

煌煌天朝万千气象 江山坐在百姓心上 九州方圆四野苍茫 大江南北人丁兴旺 热天热地热太阳 热的是一粥一饭一件衣裳 敬天敬地敬爹娘 敬的是富国强民好主张 煌煌天朝万千气象 江山坐在百姓心上 热天热地热太阳 热的是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一件衣裳 九州方圆四野苍茫 大江南北人丁兴旺 敬天敬地

34分钟前
  • 该隐
  • 力荐

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5月31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损失近亿元。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称系配电箱短路引起,9名嫌犯已移送警方处理。

39分钟前
  • 宁十三
  • 力荐

结局是好奇特的反高潮啊,全程的好人都成了贪官,田文静最后也没和刘延清正式交上手,死得真冤。

41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2016-06/07复习,前面挺好的,后面不知道为何没有一气呵成看完,好像哪里泄气了。——简单说,hold住的话会觉得挺好,古典传奇人物冲突,但是翻过来看台词好啰嗦和装逼,不好好说话,拿腔拿调和重复唬人

46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大气,美工和摄影,都有大片的感觉,情节虽然过于主旋律,但是不错。剧本也买来看了,基本忠实于原著。米爷爷和柳含月是最出彩的人物。

47分钟前
  • 巴黎之火
  • 力荐

看了2/3。本质上是反腐剧,能看出编剧很想写成寓言、史诗,但实际效果刻意、生硬,剧情、台词都神神叨叨,甚至有猎奇之嫌。

50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此生看过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

55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那时候的聂远啊也演乾小四。我还记得他第一个镜头是在紫禁城城楼上放炮仗,盛世之君初登大宝的意气下,是与满朝文武共同拉开的弘大格局。君君臣臣的横眉冷对之间念的是天下苍生,怒的是饿殍遍地。所有的争执不为了一己私欲,而关乎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崇高理想,大到高位者的天下之忧乐,小到黎民百姓一粥一饭一件衣裳的朴素心愿。戏中的女子也尽是深明大义有才有识,真正是“作为树的形象站在一起”。现在的清宫剧啊,除了一屋子莺莺燕燕在情情爱爱腻腻歪歪磨磨唧唧汲汲营营之外还能干啥🙄

57分钟前
  • 大暑
  • 力荐

7月23日,国办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的通知》,之后出现了全国多地粮库失火的传言,包括黑龙江林甸、河南焦作和江西贵溪的中央储备粮直属库。

58分钟前
  • 霏雪恋天
  • 还行

首先是对人吃人的鲜明印象,其次是对化烛的赞叹,最后是对片尾曲的热爱。

1小时前
  • 冥王星的灯笼裤
  • 力荐

米河对国无忠,对父无孝,对爱他的女人无情,对救他的人无义。看似清官棺中藏银,看似大贪良犬相伴,皇帝杀良臣,管家人不如狗,才女成蜡烛,四无之人守粮仓。刘统勋太爱秀,演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还做什么官?做官做到连家都没有,何谈胸有王气?何谈百姓?黑的白的都踏马一样,无非看谁先翻谁后翻,先做个人吧。

1小时前
  • 仁慈的父
  • 还行

我居然忘记标这个剧了…宫廷腹黑启蒙剧,剧情比后来的1566好看,但原著就不如后者耐嚼。最喜欢的角色死得最惨,当年看过那集哭了一夜,第二天醒来接着哭。今天翻出原著读到那儿,这么多年还是鼻酸

1小时前
  • 玄辂Hyunlu
  • 力荐

一出很有神经气质的古装剧……

1小时前
  • 。。。。。。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