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欧美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2022

主演:詹米·多南,达蒙·海瑞曼,奥拉维尔·达里·奥拉夫松,阿利克斯·迪米崔德斯,莎罗姆·布龙-富兰克,丹妮尔·麦克唐纳,达米恩·斯特劳索斯,斯蒂芬·亨特,戴维·科林斯,拉札勒斯·雷图勒,Mark Fantasia,吉娜维夫·莱蒙,珍妮特·克罗宁,Rhonda Doyle,Kamil Ellis,维多利亚·哈拉拉比多,娜塔莎·旺加尼恩,本尼迪克·哈迪,Peta Shannon,Shane Dundas

导演:克里斯·斯威尼

 剧照

游客 剧照 NO.1游客 剧照 NO.2游客 剧照 NO.3游客 剧照 NO.4游客 剧照 NO.5游客 剧照 NO.6游客 剧照 NO.13游客 剧照 NO.14游客 剧照 NO.15游客 剧照 NO.16游客 剧照 NO.17游客 剧照 NO.18游客 剧照 NO.19游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2:10

详细剧情

该剧讲述了一名英国男子身处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心地带,他被一辆庞大的坦克车追赶,坦克车试图将他赶出公路,一场史诗般的猫鼠追逐战展开了。这个男人后来在医院醒来,虽然受伤了,但不知为何还活着,不过他不知道自己是谁。在过去无情对手的追捕下,这个男人在广阔而荒凉的内陆地区寻找答案。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游客

故事的起点很简单:一家四口到滑雪胜地度假,第二天途中发生了雪崩,父亲迅速“拿起自己的手套和iPhone”跑开了,留下要顾及儿女走不了的妻子。雪崩没有预期严重,雪雾散去之后,父亲若无其事地回来。一家人什么都没说,却再没有了滑雪的心情,默默地回酒店。房间中那只看不见的大象——雪崩砸出的矛盾越来越大:儿女看父亲的眼神是失望,是不解,是夹杂着道不清的怒气。妻子等着丈夫道歉,或者至少给个说法,但丈夫没有。他还问妻子是不是生气,妻子说没有。他说OK,妻子也说OK。

电影开始时,导演用了几个冷静、看起来毫无感情的片段来描述这一家的日常:初到白雪皑皑的滑雪胜地配合着摄影师的指导拍全家福,全套的滑雪装备武装下一家人愉悦地滑行,回酒店的路上父亲护着小儿子教他要注意什么,一家四口穿着宝蓝色的保暖内衣在一张大床上醒来,一家人用同款电动牙刷刷牙,洗漱完毕两夫妻还亲吻了对方。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片段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跟家人在一起安全感自然流露,感到轻松愉悦自己却不自知。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去滑雪胜地住舒适豪华的酒店度假,装备齐全去做一项运动。生活富足,相亲相爱,好像什么问题也没有。一场雪崩把一直存在,一直没有被发现的矛盾砸开。然而看到了,再也躲不开。

妻子作为独立自主、理性的人觉得这也许是人性的本能,所以没有指责,没有争吵,丈夫问他是不是生气,她说没有。她不想争得道歉,她需要丈夫主动地承认错误和真心地悔改。小孩子就不管这么多了,看父亲的眼神是自然流露。回到酒店再也不想跟父母说一句话,不想跟父母呆在一起。奇怪的是,被儿女赶出房间的夫妇面对面莫名地笑了。对于一对爱着彼此又生活在一起多年的夫妇,这个事应该可以翻篇吧?

但不能。

晚上,夫妻跟在酒店遇到的一位独自来度假的女人及她今天刚勾搭上的男伴吃饭。饭桌上聊天谈起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丈夫讲起的今早雪崩的经历。他很自然地描述,没有丝毫的歉意。妻子忍不住,说丈夫雪崩时“拿起自己的手套和iPhone”拔腿就跑。丈夫像失忆了一样不承认自己丢下家人跑开,妻子觉得这样这件事实丈夫怎么可以矢口否认。饭桌上的小争执,冲突欲发不发。争执被旁边桌的生日惊喜打断了,两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在饭桌上失态,尴尬地停止了争论。

回到酒店房间又谈起此事,丈夫认为是两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不接受妻子的角度,觉得妻子不应该把自己的描述强加给别人,不应该试图说服饭桌上的所有人。电影进展到这里,我心中已经骂了男主角一万遍。他用“逃避”这么幼稚的方法来推卸责任,还用“看问题角度不同”这种让人忍不住翻白眼借口,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妻子“试图说服别人”。既然丈夫这样说了,纵使不认同,也不打算跟丈夫争了。怎么可能通过争论去说服或者改变一个头脑已经有成熟自我理论的成年人?只能等对方自我反思,然后自己决定去改变。她选择求同存异——“我们经历了一场雪崩。我们都很害怕。但后来没事了。”——两人达成了这个共识。然而一家人穿着那身让人安心的蓝色睡衣刷牙的场景不见了,画面只剩下两人穿着灰色的睡衣在刷牙,丈夫的眼神试探地看着妻子,妻子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又是一次自己退让达成的共识,这么多年的家庭生活中这样的退步肯定不是第一次了。

半夜还是睡不着,夫妻走出房门想在楼道谈谈。那个昨天雪崩之后回到酒店,遇到那个在他们房间的清洁大叔又出现了,在楼上抽着烟看着夫妻俩。两夫妻说:“能否麻烦回避一下,给我们一点私人空间?”这位清洁大叔其实就是我们这些观众:无意中见证了这个家庭矛盾,忍不住去看,去想,去以镜自审,去评论,去给意见。然而夫妻觉得这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他们自己可以解决。

但是他们自己解决不了。

度假第三天,雪崩发生后第二天。妻子说今天自己想一个人滑,问丈夫能不能今天带孩子滑。丈夫说可以。妻子在山上滑雪场的树林里蹲下小便时,听到丈夫和孩子不远处传来的声音,还隐约看到家人滑过的身影,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觉自己这么爱的人怎么会是这样?自己的付出和妥协到底是对是错?心中滋味说出来,别人听起来好像也没那么严重。但是自己就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孩子也一样,小儿子闷闷不乐,父亲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怕你们离婚!”

回到酒店,妻子和度假第二天晚上一起吃饭的女人聊天。这个女人有丈夫有小孩,却一个人来度假,跟对上眼的男人约会。妻子问你生命中好像有很多男人,那你丈夫怎么办?那个女人你说她跟丈夫的关系中都各自为自己负责。妻子问你们彼此不妒忌吗?那个女人说不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丈夫和其他女人过得快乐,为什么不让他享受呢?妻子说那如果你有朝一日老了,丈夫把你抛弃了怎么办?那个女人说被抛弃当然不好过,但是我的生命中重要的人很多,不止丈夫和孩子。她觉得,不能把整个人的自尊建立在成为一个恋爱中的女人,或是成为一位母亲之上。妻子问难道不觉得和一个人建立一段关系、结婚生子、共度一生,要比在法国的酒店里跟各种的男人勾搭值得多吗?女人说为什么要选?我可以同时有长期的和短期的关系。妻子说现实没那么简单,你想清楚了吗?女人说那我就没想清楚吧,不可以吗?

两种对爱情关系的态度,个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谁也不该评断孰优孰劣。只是这一段对话让我们知道:妻子对一段稳定、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的追求。这个追求是她妥协的原因,也是她对丈夫 “拿起自己的手套和iPhone”拔腿就跑举动的失望和愠气的来由。

电影快进展到一半,出现了一对嬉皮感的情侣,他们和妻子在雪场缆车巧遇,然后决定一起吃饭。整个饭桌的画面都没有出现妻子的正面镜头,主要以声音参与整个用餐过程的谈话。看起来和乐的用餐,妻子的心却在别处想着自己的问题。幸好没有正面特写,不然也是强装出来的笑意,不看也罢。反而用声音和背面镜头参与更能让观众理解妻子的心绪。

饭后谈话,嬉皮情侣说着让人无聊至极的故事。妻子没忍住,大家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又提起了雪崩这件事。丈夫的眼神一瞬间的不解和愤怒跃然脸上。作为观众,我也有一瞬间的不解和愤怒,仗着自己作为第三方客观公正,觉得妻子怎么跟祥林嫂一样不断地说同一件事。你不是主动和丈夫达成共识了吗?然而作为观众,忘了妻子也是人。作为一个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地说服自己去跟错误的事情妥协?丈夫已经听不下自己说的话,那么就请嬉皮情侣作为第三方来评断一下这件事吧。

听完雪崩描述的嬉皮情侣又尴尬,又意外。再次听完妻子描述整个雪崩世界,丈夫的眼眶似乎满溢泪水。嬉皮情侣也令人意外地理解和评断能力都惊人。嬉皮情侣开解妻子,说人在这种突发的极端情况下本能地求生是正常、可以理解的。突然丈夫的新玩具飞行器向嬉皮情侣直冲过来,虽然是儿子误操作的举动却着实是一个吓人的镜头。其实导演是想借这个贯彻了丈夫情感的玩具来表达丈夫不想要任何人参与讨论这件事的心理。

丈夫和儿子待了一阵,同时听了隔壁嬉皮情侣对妻子的开解后,决定出来谈谈这件事。他说他很意外他们俩对这件事看法的差距这么大。自己没有意识到妻子是这样看这件事的,妻子一直没有好好地跟丈夫谈过这个心路历程。作为观众突然想起来,整个不解、失望、愤怒、妥协、退让都是妻子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妻子从没跟丈夫真正地沟通过,丈夫问它是否生气她说没有,她主动提出的达成模糊共识。妻子觉得自己作了巨大的牺牲,然而丈夫根本不觉得这是个事儿。

妻子让丈夫分享一下对这件事的描述。丈夫说我怎么看无关紧要,关键是显然这件事这个对你来说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嬉皮情侣问丈夫是不是不同意妻子的描述?丈夫说他不同意。妻子说雪崩前他们一家人在拍视频,所以整个过程都有视频记录,一起看看视频便知世事如何。妻子的描述是事实,视频为证。看完视频,丈夫萎了。他说看起来像是他在跑。嬉皮情侣开解丈夫,也许他这个举动就像是飞机舱失压是父母要先自己戴好氧气罩再帮小孩戴,也没那么不能理解。

嬉皮情侣在回自己房间的路上讨论起这件事。二十来岁的嬉皮女觉得四十多岁的嬉皮男这一代人就是这样,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比如说嬉皮男跟前妻离婚,孩子一直是前妻带,自己却和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人去度假。嬉皮男不能接受自己被情人这样描述,一夜不能眠地跟困倦难耐的嬉皮女讨论。

这一夜不能眠的不止嬉皮男,男主角独自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思考着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难过地哭了。

似乎时间把一切抹平了一些,清晨丈夫和嬉皮男相约去滑雪。在另一个男人面前,丈夫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力。在嬉皮男的建议下,放声向白白的雪山呐喊。之后两人去雪场露天酒吧喝酒,正享受啤酒的时候,一个美女走过来打招呼,说是帮对面的朋友转告觉得丈夫是整个露天酒吧最帅的。丈夫听了飘飘然。然后高兴没有持续一分钟,美女又走过来跟丈夫说不好意思,是她看错了。她朋友觉得帅的那个人不是丈夫。你看青春易逝,不要一直觉得自己still got it(还有料)。

回到酒店,丈夫忘了带房卡。敲门没人回应,到处去找找不到,于是只能坐在房门口傻等。这给了他孤独的时间思考妻子对自己的重要性。睡醒的妻子打开房门的时候,丈夫似乎找回了一些东西。丈夫看妻子的眼神变得温柔和深情。是夜,夫妇又到楼道,前一秒还笑着的丈夫突然就哭了起来,而且哭得不能自控,自己也停不下来。然后一家人抱着哭得停不下来的丈夫。这一刻达成了无声的和解。

翌日清晨,一家四口又去滑雪。雪在下,天气不佳,丈夫还是坚持一试。迷雾中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看不清前路,果然妻子的前进中走丢了。白雪皑皑的雪中,怎么呼喊妻子的名字都没有回应。丈夫让孩子在原地等待,原路返回去寻找妻子。大雪飘飘,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远处,雪地里是两个孤独的孩子。爸妈能否回来?呼喊爸爸也没有回应。呼呼的风声下是白茫茫的荧幕。然后,茫茫雪雾中出现了父亲抱着母亲的身影。父亲兴奋地说,我做到了。这时候母亲很干脆的起身,拍拍沾雪的裤子,淡然地往回走。原来这是父母为孩子演的一场戏。重塑孩子心中父亲的形象。

然后一家四口愉快地走出酒店,回家。

以为故事完了,并没有。

电影中出现的角色都同时乘着由一辆由技术生涩的司机驾驶的大巴。崎岖的山路加上车技生涩的司机感觉每一次前进都是死神的召唤。母亲的极力要求下司机开车门,全车人也争前恐后地要下车。这争先恐后的场景正好切合了嬉皮男在之前安慰妻子说起的沉船海难中幸存者踩着死者的尸体逃生的场景,原来真的是本能。嬉皮男冷静地让大家镇定,按次序下车,欲发的踩踏事故警报才解除。

除了那个与妻子聊天的独自来度假女人,所有人都下了车。女人鼓励着车技生涩的司机,留在车里让司机安心开车。然后司机在旁人的指挥下倒好车,顺畅的延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下山了。众人看到顺畅下山的大巴,有一刻安静地意外。

然后大家也顺着山路步行下山。一车的游客三三两两地走在下山的路上。一家四口走在一起。嬉皮男走在一家四口的身边,还帮妻子抱起困觉的女儿。嬉皮女走在他们前面有一两米远。同一件事,对一个经历了多年家庭生活和感情深厚的夫妻的影响会消退,会在争论和理解中自愈;而对一对年龄差距大,时间和感情深厚度都不够的新情侣,能起到致命的作用。

游客们走在下山的路上,一直走。电影结束。

 2 ) 《游客》

一直还是对北欧此类影片倾爱有加,锡兰、萨金塞夫是自己发掘叙事之外的空镜当做语言留白,而北欧的大雪、极昼、人淡色调的虹膜自然而然都成为其辅佐的工具。

鲁本·奥斯特伦德 Ruben Östlund的《不由自主》是最早看到他的一部作品,当时也比较喜欢,但本片明显进步了。对两个主人公以及旁观者的性格特征与弱点都有一定挖掘。唯意志论的爱情、家庭都是靠不住的。而对于爱情、家庭等人生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笼统的经验之谈也是决不可能的。

 3 ) FIFF26丨DAY3《游客》:雪崩席卷而来的不止自然灾害,更是人性危机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无人知晓单元的《游客》,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大钊

不仅是画面,在心理上也成功营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时影片就成为一片疗愈“本我”的净土,重新建立“自我”。雪崩那段,和雪崩后下电梯那段的视听十分出彩,还有索道的白噪音,这些音效的使用都相当必要,让观众感知到一个独立的内在空间,属于男主内心的空间。母亲失足的和解确实让人有些无语,但片尾因惜命众人在冷风中步行的点子很妙,先保自己命和先保家人命已经没有区别,大家都只是在惜命罢了

Michel_le

对中产阶级的讽刺,雪崩带来的婚姻危机,不同观点碰撞下的不信任,人物的设定很象征化,打扫卫生的窥探者,中产家庭,以及兄弟和遇到的游客,视听让整个旅行赋上惊悚感,最后结尾游客们迷茫的行走,也是不信任和本我的惜命

折射入网

中产阶级婚姻生活被动物本性打破。既不能让我共情也觉得平淡

松野空松

很笨拙又很小聪明……没有布努埃尔和伍迪艾伦在解构中产的灵性

神盾局仔龙

有自尊的男性不愿承认自己基于本能的惜命行为,通过一场大哭审视自我,最后在雪地里救出爱人得到了灵魂的救赎。

#FIFF26#DAY3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 灾难来临时,你跑不跑——剧情全解析

未成想,我的2020第一部五星电影,竟是2014年上映的瑞典电影《游客》。

最初看名字、海报时,以为是家庭冒险片,偏喜剧风;

看着看着,发现是剧情片,围绕着家庭与人性,较为沉重和复杂;

影片过半后,总是不住地笑,发现很多桥段非常有喜感;

全片看完,意识到,回归本初了,这还是喜剧片,只不过往往悲喜交织在一起时,才是最伟大的。

影片讲述了一个瑞典家庭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地就餐时遇到雪崩,丈夫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子儿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影片从一家四口在雪山拍照开始——

摄影师热情善谈,连珠炮一样的要求像极了婚纱摄影,而一家人也配合得极好——全程僵硬与尴尬,估计每个人在那一刻,都不想再听到那没完没了的“再来一张”了。

而这种明知尴尬、却装作不知、而且还配合,也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雪景那么美,可是看到一半,背景突然响起《四季·夏》极尽疯狂的小提琴声。

那种突兀感、紧迫感、无可适从感,确立了整个滑雪假期的基调。

片名出现,深觉“不可抗力”才是本片核心,而“游客”听起来确实很适合市场。

下山后,妻子艾巴看看儿子和女儿的照片时,喜欢得不行,看到与丈夫托马斯的合照,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下。此处不做过多解读。

儿子发脾气,托马斯安慰他、鼓励他,艾巴说是因为饿才会这样。

艾巴醒来在卫生间吹头发,一边吹一边问托马斯是不是在看手机。

托马斯依然镇定自若地看手机,并说没看。

艾巴继续吹着风,侧身到卧室看。

两人相视一笑。

此处细节:

一、托马斯能够一边做一边否认自己的行为,说明言行不一已成习惯。

二、艾巴知道托马斯会在自己看不到时偷看手机,能够如此确定,也表明托马斯长期如此。

三、艾巴不愿托马斯如此,但托马斯能骗则骗,骗不过两人就彼此一笑而过,两人都习惯如此。

画面切至雪景,背景第二次响起《四季·夏》。

演员部分至此一直很平静,生活也是简单。

但是再一次突然出现的急促的提琴声,预示着表面平静下的波涛汹涌。

第一天的平静过去了,仿佛是狂风暴雨降临前的宁静。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在餐厅吃饭,雪崩了——

天空一声巨响,艾巴马上问那是什么。

托马斯很兴奋,让儿子快看,并且用自己的手机录像。

艾巴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托马斯表示这在控制范围内。

雪落下的速度飞快,托马斯觉得很刺激。

艾巴直接询问那是否安全,托马斯再次表示无妨。

这时儿子已经开始呼喊爸爸,艾巴觉得那不在控制范围内。

托马斯依然安慰儿子。

艾巴已经本能起身做预防姿势了,儿子撕心裂肺喊爸爸。

托马斯依然感觉没事,跟着站起来并揽着儿子一起看,这时后方已经有人准备开跑。

终于,雪势太大了,托马斯几乎是最后一个感到害怕的人。

他先是把揽着儿子的手顺势往自己身上用力抱了一下;然后放下儿子,拿起手机和手套;这时旁边有一个男人正在奔跑,他像抓扶手一样揽住那个男人,扣押一样地押着那个男人跑出了画面(妻儿的视线)。

与此同时,艾巴先是把坐在里面位子的女儿抱了出来,然后想用另一只手抱儿子却抱不动。

艾巴大声喊着托马斯,孩子大声喊着爸爸,场面一片混乱。

画面中是半分钟的雪白色,和片中人一样,观者也被雪雾笼罩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此操作实属大胆,也非常奏效。这么长时间的“白屏”,会让观者有无力感、不可把控感,而这种感受,跟片中人物所体会到的一样。

艾巴声音颤抖着,跟孩子说我们没事了。

女儿问艾巴“爸爸在哪”。

人们悉数回来,托马斯也回来了,原本想说一下关于这次“雪崩”,但没说下去,尴尬地结束了对话。

下山时,四个表情把微妙的气氛传递得淋漓尽致。

先是托马斯试探地回头看着艾巴,而后儿子回头好奇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再然后女儿担忧地看着他们,而艾巴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

艾巴下山后,就一直一个人往前走。

到了房间,让孩子先进去,她想和托马斯谈谈。

托马斯试探艾巴是否生气,艾巴说没有。

片刻,艾巴又反问托马斯自己该生气吗,托马斯认为不应该,她也接受了。

平静的对话,语言极少,但在那数次沉默中,却仿佛有千万句话,只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先这样吧,什么都别说了。

回到房间,艾巴想和孩子谈谈,结果两个孩子怒目而斥,让他们两个走开。

这里,艾巴说了一句:想要知道孩子们为什么生气。

但孩子们不说,只想让他们走开。

这种反应其实和艾巴是一样的。

发生了那件事,就算不是生气,心理也一定是很复杂的,而这种复杂根本没办法说清,也没有交谈的必要,有的只是厌烦,所以不如分开,暂时不要相处在一起。

晚上,一家人在房间里玩飞行器,托马斯让它飞出去还能让它飞回来,艾巴感叹他操作得太好了,于是又有这样一段对话,又是关于“谎言”。

晚餐跟朋友一起,托马斯讲述今天遭遇的雪崩。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崩”,这句话挺关键的。

托马斯面对朋友的询问,避而不谈自己跑掉一事,妻子却脱口而出,托马斯迅速反驳。

这一刻,极其尴尬。

首先,能感觉到两个人都在尽可能地维持着体面,哪怕反复纠结着到底跑没跑,无论用英语还是瑞典语,都是平静地说着,甚至微笑。

其次,能感觉到艾巴其实非常在意这件事,此前她想要把这件事忽略掉,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但当托马斯如此当众撒谎时,她根本没办法忍受。

再有,能感觉到艾巴内心的纠结,她想说清楚,却又不想打破她与托马斯之间的这种状态,其实第一次在房间外交谈时,她就在等着托马斯先说出口。

如果单就这一件事来看,确实应该由托马斯自己说出口。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而且很重要,没有人能真正忘记。但是,如果由别人说出的话,比如由艾巴说出,会很难看,会变成指责,而且两个人关系会更尴尬、更难以收场。如果托马斯先说出了,解释清楚了,而对方表示不在意,这件事才能以两个人习惯的“体面”状态收场。

还好此刻,导演安排了餐厅突然有人过生日,唱生日歌,帮两个人处理了尴尬。至此,导演的意图开始呈现,荒诞喜剧正在上演。

晚餐回来后,两人第二次在房间外交谈。

艾巴一番话是她此刻真实的内心,其实,她是不知所措的。一切太突然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只知道托马斯说得不对。

然而托马斯却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没必要一致。

托马斯建议忘掉那件事,只有雪崩以及大家都没事。艾巴接受了。

两个人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平静地生活。

然而这个时候,背景第三次响了小提琴声。

导演在告诉你,这事根本就没完。

两个人第三次在房间外交谈。

但是酒店清洁员在附近,艾巴想让托马斯叫他离开,然而依然是艾巴先开的口。

之后谈了什么,导演给了黑屏,我们不知道,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依旧像他俩之前那种谈话,不深不浅,说了好像也没说。

据此分析,此处关于清洁员的情节,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及处事方式的不同,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艾巴总是先发现不利因素,然后快速解决,而托马斯总是慢一步,且没那么有效。

第三天,艾巴想要一个人去滑雪。

一方面,是因为心里郁闷,想要一个人冷静。

另一方面,是不想和托马斯在一起,想自己过这一天,甚至以后。

只是托马斯好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如果可以,也想自己去滑雪”。

这里也体现了,婚姻中的不自由感、不适感是双方的,没有人能幸免。

艾巴滑雪中间休息,又跟昨晚一起吃饭的朋友聊天。

昨晚已知晓朋友的生活是非常随性、自在的,今天与艾巴的交谈更证明如此。她认为,自己首先是自己。

艾巴则认为这样会造成伤害。

朋友表示艾巴现在不适合谈这个话题。

这确实涉及到了不同的价值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也不是谁可以说服谁的事。

托马斯这边,儿子又生气了,他又追问,这次儿子说出了原因。

艾巴躲在树林里上厕所,恰巧看到家人从旁边滑下去,眼里充满泪水。

从发生雪崩到现在,好像谁都没说什么,但是两个细节,就把一切交代清楚了。

妈妈突然不跟他们一起滑雪了,连小孩都感觉不太对。

艾巴看着他们眼含泪水,面露不舍与难过,为何会难过,因为在想离别。

只是导演啊,非要让艾巴偷偷上厕所时看到这一幕,这个设计也真是……

托马斯的朋友马特带着女友范尼来滑雪,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艾巴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变得很奇怪,还希望明天托马斯和朋友马特一起去滑雪,她带孩子。

这是已经开始让孩子适应单独跟爸爸或妈妈相处了吗?

吃完后闲谈,艾巴一直在喝酒,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雪崩的事。

场面瞬间又陷入尴尬。

托马斯的内心,估计******但依然安静地听艾巴讲述,一言不发。

当艾巴讲到托马斯抛下他们跑了的时候,马特这个表情的镜头持续了数秒——

从此,开启了爆笑。

马特真是神来之笔,当然,形象特质也的确加分。

艾巴缓缓地讲述,每一次沉寂都有千斤的重量。

每个人,好像连喘气声都要好好控制。

场面极度尴尬。

与马特的呆滞不同,范尼一个个细微的转头和眼神,将内心的尴尬和无所适从暴露无遗,同样很有喜感。

艾巴这次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关于事情经过,还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她等着托马斯的回复,只是,或许托马斯自己都无法解释。

马特出现救场,其实他说得很对。

包括托马斯和艾巴昨晚跟朋友一起吃晚餐时,托马斯的那句话:“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崩。”托马斯的确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一直以为没事,但真的瞬间到了自己的眼前时,就只做出了本能反应。

艾巴表示能接受本能,但要求托马斯承认。

马特也说不下去了,转接地非常流畅,同样向托马斯提出质疑。

马特喜感,浑然天成。

托马斯还是没说话,这时,尴尬解局者又来了——

儿子操作飞行器直冲沙发,吓了马特一大跳。细节处,马特拽着范尼的胳膊,衣服都快扯掉了。

艾巴相对淡定,托马斯更是直接用手把飞行器拿走,告诉儿子不能在屋里玩。

刚刚,马特是怎么解释托马斯逃跑的?下一秒自己就做了个亲身示范。

戏谑啊,荒诞啊。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当托马斯和艾巴暂时离开的时候,马特和范尼也决定离开,托马斯觉得没办法解决这件事,他们两个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托马斯在卧室陪儿子,艾巴继续回到客厅与二人交谈,托马斯接下来说的一段话,非常好,扩展了他前面的第一次论述——

艾巴打断,说——

这次艾巴才真正表明内心最在意的事,她依然无法接受托马斯逃跑,即便刚刚第一次马特论述人性本能时,她表明可以接受本能但不能接受撒谎。

实际上,她内心还是过不去这个坎,所以每次瞬间触及到,都会绕回最初。

这种观点,跟她上午同那个随性的朋友聊天时如出一辙,她没办法接受“自己第一性”,她是“孩子第一性”,她也希望托马斯是“孩子第一性”。

而关于艾巴的这种想法,托马斯在雪崩当天晚上、与朋友晚餐回来时第二次与艾巴交流中就已经感觉到,所以他当时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没必要要求彼此一致。

艾巴坚持自己的观点,马特不再尝试改变艾巴的认知,换了一个角度,让艾巴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此刻艾巴纠结的是托马斯那个瞬间反应,但如果托马斯真的很讨厌也好,艾巴或许会果断离婚,难就难在托马斯平时确实还不错,而且我们不知道托马斯和艾巴此前具体的经历、他们的工作等,所以不能割裂地看这一件事。

而马特的提醒,便是给艾巴一个选择,你是选极端情况下的反应,还是选平日里很好的生活。

只可惜,艾巴也没得选,她总不能在结婚前给每个人安排极端环境,然后考验他的反应,而且其实她已经理解马特关于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表述了。

托马斯出来,依然不认同艾巴的话,也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只是,艾巴这次也做到极致,拿出当时手机录像,让大家一起看。

尴尬,已经溢出屏幕了……

托马斯说,“我看上去是跑了。”注意,是“看上去。”

在托马斯的潜意识里,或许真的不觉得自己跑了,即便知道也不敢相信。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更无法解释。这也是他希望选择遗忘的原因。

片刻安静过后,马特小可爱又上线了——

马特说的这段话是在缓解尴尬气氛,给托马斯台阶下。

因为马特的观点一直都是:人在极端情况下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只能本能逃跑。在这样的理论下,瞬间救人都来不及想,怎么可能还去思考留下的利与弊、先出去再回来救人之类的呢?

这次马特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合理的解释就是,当他看到这个画面,也震惊了。他实在无力,作为好朋友,别让托马斯太难看吧。

离开后的范尼开始做自身假设。

范尼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是由于马特对于托马斯逃跑合理性的数次阐述,二是由于飞行器突然出现时托马斯的反应。

背景第四次响起急促的琴声,镜头由远及近,好多的鞋,寓意——这种思考,是所有人的。

马特和范尼睡前一直在辩论,简直爆笑,节奏太好了。

第四天托马斯和马特一起去滑雪,这里导演突然给了一个雪崩镜头,然后接艾巴醒来,原来是一场梦。

导演一方面虚晃一枪,让人差点误以为真的雪崩,另一方面呈现艾巴雪崩梦境,表明此事影响之深。

马特再次提到心理治疗,他说没用,建议托马斯大喊一声。

其实有用,马特每次对托马斯说的话,都比较客观理性,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能做到这样,要么是本身就有极强的理解力及同理心,要么是做过心理方面的咨询或研究。

而关于大喊,也是有用的,尤其对于马特这种什么都懂的人。

我们不知道马特此前的经历,只通过范尼知道他离婚了。马特算是很明事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但自己的婚姻也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说,“理性”和“看清”是两回事。人生就是很多事情没办法看清的,想不清,说不清,所以会苦恼、悲伤、压抑,再理性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通过诸如大喊的方式去释放。

马特所说的“生理性”、“在体内”,也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因为你是人,所以有些东西没办法解决。

滑完雪,两人喝酒休息。

一个女孩过来说,她朋友觉得托马斯是最帅的人。没过多久又过来说,她朋友说的是别人。

这里真是哈哈哈了,生活尽是荒诞啊。

好不容易发泄了,然后被夸长得好,再然后被收回,心情大起大落。还不如不听到第一句话呢。

导演对于荒诞的把握太好了,清新不腻,含蓄刺骨。

托马斯滑完雪后回酒店,自己的房卡不见了,艾巴也不在房间里。

此时,背景第五次响起提琴声。

紧接着,托马斯身后突然跑来一群人,托马斯再现“本能性”奔跑。

关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本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从众性。国外这方面的测试太多了,虽然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就是会受到周边的影响。

这一段是托马斯局促感的强烈展现,他内心的折磨感、尴尬感,就像穿着厚厚的滑雪服在一众赤膊醉酒的人中间一样。

而这些人疯狂的呐喊,和托马斯白天在山上的叫喊又有何分别呢。再次表明,人的内心感受,是普世性的。

托马斯终于进了房间,又是卫生间构图。

这个构图十分精妙,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内容呈现。

同样的框架下,人物每次的心理不同,表情不同。

这次的托马斯眉开眼笑,而艾巴依旧一脸死灰。

第四次房间外交谈。

托马斯捂脸哭,艾巴说“别装了”。果然,托马斯没哭。

尴尬。

也印证了最初对二人的猜想,艾巴对托马斯撒谎实在太了解了。

接下来,托马斯突然真的失控——

我想,正是那一句“别装了”刺激到了他。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才是最大受害者。前边我也说过,他其实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做了,他不知如何解释,也不知该如何挽回自己在艾巴和孩子心中的形象。

当艾巴只看到他撒谎、而没看到他撒谎背后的折磨时,他终于彻底崩溃了。

而这个崩溃依旧极富喜感,在楼道里大哭无法自控,艾巴都要去捂住他的嘴——

更悲惨的是,两人进不去房门——

于是清洁员再次出现,帮他们开门(解局)。

关于清洁员的几次出现,有时是关键的衬托作用,有时像打点一样串联,有时,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喜感。

回到房间里的一家人,看似终于回到了一起。

第五天,一家人再次一起滑雪。

这次艾巴笑容满面,特地问托马斯是否安全,托马斯依旧给了安全的回答,并带着一家人滑下山。

又是十几秒的白雾,和最开始雪崩时一样,什么也看不清。

首尾呼应,刻意且高级。

再看清时,画面上只有托马斯和两个孩子,妈妈不见了。

这镜头太有喜感了。

托马斯听到艾巴呼救的声音,奔跑,消失在白雾里。

镜头回来,两个小孩对视。

又熬过十几秒的白雾,托马斯抱着艾巴出现。

伴随着第六次提琴声。

恢弘着,可笑着。

艾巴冷淡。装一下就好了,毕竟自己明明能走。

哈,两个小孩一定很蒙。

回家了。下山路上,大巴车司机几次转弯处开不好,有点吓人——

艾巴马上表现出担忧,她看着司机,又看着车旁的峭壁,再看着身旁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大声跟司机讲话——

在此期间她有一次回望,那个角度正好是托马斯——

托马斯只是看看周边,什么也没说。

当司机再次卡顿的时候,艾巴忍无可忍,让司机开门下车——

此处艾巴的表现显得异常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觉得危险,另一方面是她真的濒临崩溃。

连日来一些列的事情无数次折磨着她的内心,而每次当危险来到的时候,托马斯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发声。

雪崩、清洁员偷听、最后一次滑雪、大巴车……每一次,每一次。

看到艾巴下车,车上的人瞬间混乱起来,而马特让大家保持冷静,有序下车——

此处情节:

一、人们在艾巴下车后,争相下车。

一方面,艾巴没下车时,人们只是抱怨甚至调侃,艾巴下车后,人们却瞬间也要下车。人类的恐惧有时不是来源于实际情况,而是他人的表现,这体现了从众性。

另一方面,人在感到恐惧时,会丧失理智,哪怕此刻车是停的,哪怕车上大多数是习惯于排队的北欧人,也争抢下车,证实了马特的观点,逃生是人之本能。

二、马特和托马斯没有像车上大部分人一样惊慌失措。

一方面,这个情况没有雪崩那次突然,有思考的时间,尤其对于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跑不跑这事的马特和托马斯而言,已有了心理准备。从自身心理来讲,不算是瞬间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车一直在卡来卡去,但确实不是那么危险,至少没有雪崩到眼前那么强烈。从事件危险程度来讲,不算足够。

下车后的艾巴还未从惊恐的状态中抽离,一直在说着危险。

托马斯,一句未说。

女儿走累了,艾巴让马特抱她。

此处,孩子累了没让爸爸抱,让朋友抱,而这个朋友,正是刚刚在大巴车上勇敢发声的马特。

旁边人问托马斯抽不抽烟,他开始拒绝了,然后又接受了。

儿子问爸爸抽烟吗,爸爸说是的。

如果爸爸常抽烟,儿子为什么这样问呢?

问了之后,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肯定的。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看手机时说没看手机、玩飞行器时说以前没玩过飞行器、雪崩逃跑时说没逃跑、没哭时装作哭……

说谎是一种习惯,习惯到足够从容淡定、波澜不惊,甚至连危险都感知不到了,不管是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家人的。

下山之后,这一家人会怎样,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艾巴内心的纠结一定是过不去的、忘不掉的。

以前再多的事糊涂着也就过去了,这次关于生死,实在太难了。

这种纠结对于观者来讲,也是一样。

托马斯到底是不是绝对的“自己第一性”?如果有足够反应时间。

艾巴到底是不是绝对的“孩子第一性”?如果没有足够反应时间。

再进一步,艾巴与托马斯之间的问题,到底是把谁放在第一性的问题?

还是托马斯生活中种种行为都是艾巴所不能接受的问题?

比如撒谎、比如与自己不一致、比如对危险的感知力差,如此种种通过此次雪崩事件集中展现,像雪崩一样爆发,从而导致艾巴丧失安全感、再也无法信任对方。

艾巴到底纠结什么,可能她自己也没办法完全理清。

她只知道自己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解决,那是一种莫大的无助感、困惑感。

关于托马斯,我们也无法评判。

雪崩发生前托马斯一直以为安全,他没有反应时间,只在最后的瞬间意识到危险,然后他本能逃走。

可艾巴从一开始就在担忧,她有很长的反应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雪崩发生时她理智的动作。

大巴车上的托马斯也可算是如此,在担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急于逃走。

鉴于此事实在复杂,即便要批判托马斯,也只能批判他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善于发现危险,而不能批判他瞬间的行为。

关于最初提出的问题。

如果是你,面对突发灾难,跑不跑?

当下说什么也无用,只有发生时怎么做才是答案。

而人性是不值得被考验的,这点难以令人接受,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不要遇到突发事件,并且尽可能地对危险保持警觉,当灾难真的来临的时候,尽量多的留给自己反应时间,仅此而已。

所以,此题,无解。

回顾整个故事,它给我的感觉和北欧的冰雪一样,冷冷的、淡淡的、静静的。

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少有冲突的、静默的,只是每一次的沉寂,都有十足的味道。

复杂的情绪在沉默中,不会少,只会多。

影片中处处是高级的刻意。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纪实。既然在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刻意行为,如果刻意得十分“明显”且“高级”,那么这种“刻意”也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喜剧元素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刻意中显现。

对称的构图、突兀的配乐、恰切的黑屏、从容的节奏、大量的留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妙。

看似细腻地描绘着婚姻与家庭,实则戏谑地探讨着生活与人性。

人生尽是荒谬,这就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必须承受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幽默。

人类需要优雅,也需要发泄。

优雅的发泄,这是我能给这部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喜剧啊,悲剧啊,交织吧。

如雪雾般细腻的情绪,就这样深深地弥漫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5 ) 《游客》无解的情感灾难

 

    滑雪镜里阿尔卑斯山的妖娆是幕布,五天的假期有五天的晴雨表,一个相亲相爱的四口之家,在一天一幕的五幕剧里,因一场雪崩引起的“信任危机”,在他们自己的时间绳的记号里留下了和谐——突变——矛盾——修复——息争的剪影,他们的生活因此有了一个愈合的疤痕。而在与别人产生交集的分区里,他们或许仅仅留下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身影。
  
  我以为,一家人照完全家福,就会遭遇雪崩,要不就会出现未来有人缺席,在此存照纪念的悲剧。一开局便打出来的“惊悚”牌,这就像是扇燃观影情绪的风箱,它让人时刻记挂着,莫名其妙地紧张。茫茫雪山,过分热情,被他人摆布合照,仿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难在前方等待。又编又导的鲁本.奥斯特伦德一定很会讲野外露营时的篝火故事,别人的情绪是怎样的,他一开始就了如指掌。
  
  来自瑞典的游客,一对父母带着一双儿女,到法国阿尔卑斯雪山滑雪度假,第一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第二天这对父母带着女儿、儿子在雪山下的露天餐厅就餐,雪崩突然来袭,母亲的本能是保护两个孩子,父亲则一个人逃跑了。有趣的是,这场雪崩是在受控范围内爆发的自然现象,可能吞噬生命的阴霾一扫而空。
  
  随之带来“人性惊悚”秀,夫妻二人对这次“变故”有了不同的理解,而且是不可调和的。第三天第四天,妻子不断地在朋友面前还原真相,丈夫由誓死否认到愧疚自责,妻子从不可置信到无助迷茫。第五天,上帝丢下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丈夫得以擦拭污渍,日子仿佛可以恢复如昨,但是印迹真的会消失不见么。
  
  事实上,我觉得《游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人性讨论空间。虽然这部电影用了最简单最传统的格式划分法,让时间与背景音乐把剧情划分得一清二楚,把故事的矛盾冲突单单集中于男女主人公。可是就像巴洛克音乐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夏》的柔板转急板,是暴风骤雨来临,欲驱走夏之一切焦躁苦闷,且终将拨开云雾的音律变化,十分复杂。另外,鲁本选择“红发神甫”身份的维瓦尔第的音乐,在解读如此复杂无解的人伦困境时,电影试图从宗教的神秘力量中获取人类精神的寄托,他是否有这种意图,对解读者来说都是若隐若现的暗示。
  
  说句玩笑话,编导鲁本实在“太坏了”。把这样一个根本治愈不了的信任危机空降到原本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完全是来找茬的,是搞破坏来了。你看,这不是普通的婚姻危机,不是普通的爱情瓶颈,也不是普通的几年之痒。这是一个严肃的“人性问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辩论课题。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不论哪种情感关系,一旦有了信任危机,那就是冰面上的裂纹,若不用诚信修复,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这关系终究要破裂。妻子从丈夫本能的“不好”推及至她所看到的一切“好”,那是否是假想?从丈夫不顾真相毫无底线地撒谎、辩解,推及至过往生活里他“无伤大雅”的各种欺瞒、谎言。这种矛盾才是最惊悚的。
  
  用现代文明人的思维论证,本能的“不好”才是那个人真正的人性,现在他所作的一切文明的举止不过是受过教化的理智的判断与选择。真相是丈夫逃跑了,而妻子她没有丢掉孩子跑掉,这就是人性的不同。由此就有了信任危机,这种灾难完全可以吞噬人与人的关系。妻子内心的不安永远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安慰,因为那可能是人之初的本能。
  
  像那种背叛情感的负心人,一个到处寻花问柳,一个天天查电话查短信,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虽然与诚信脱轨了,但这至少有“是非判断”的标准,畸形的关系能够维持,那是不在信任的范围内了,依然要维系那种痛苦,两个人都有责任。但,若那是本能诱发出的“自私”,简单地审判它的罪恶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本能激发出“良善”的正确性人格是不是要为别人的“自私”本能承担责任呢?朋友关系可以一拍两散!夫妻关系,父与子女的关系,这灾难要如何面对呢?
  
  鲁本的意思是,或许接受人性的个体差异,才能比较轻松地接受这个世界荒唐、无辜、不解的光怪陆离。即便一家人穿一样的蓝棉睡衣睡裤,一起洗漱,凡事同步。当然,他也不确定。他只是传递那样一种讯息,如果人们把自己渺小化再虚无化,把人的一生看成是上帝布置好的棋阵,那么所有的灾难似乎都有可解决的办法,包括情感的灾难——信任危机。过去的不要回头遥望,未来的也不要费心思预测,能真实感受到的便是当下。我们所有人都是迷途的羔羊。
  
  就像电影一开始设置的“全家福”插曲,那是被神秘力量驱使的和睦画面,并不是他们能永恒守护的和睦。到结尾,故事设计的那么一场旅游大巴“险情”,它的意图就更明显了。鲁本似乎一直在说人与人的差异,不同人之间反应的差异。妻子一直是积极主动对抗“危机”的角色,丈夫一直是在不做“预判”的本能状态内,大胡子朋友表现出了顾全局的“领袖”气质,大胡子的女朋友也处在被那对夫妻事件波及后的思虑状态中。

      从餐厅回来,夫妻俩把孩子们塞进客房,之后再进入房间时,对两个孩子也有微妙的记录观察,当家庭的和谐被破坏后,两个孩子对父亲虽有冷漠与不解,但对母亲“寻求解决办法”的状态是反感痛恨的。还有一处,小男孩用飞机模型打破客厅里凝固的对话气氛,这其实就是小孩子的本能,是弱小的孩子要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是孩子们要维持他们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本能。在解读如何处理孩子与父母关系时,鲁本的思考方式给我上了一课。
  
  人性若是像人体内的器官一样照一下X光扫描一下变能明辨形状、色泽、质地、性能就妥了。事实上,人性的好坏善恶可以有基本的判断标准,可是这与探雷器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对于单个人的人之初本,只有事实真相,却很难评判,到底是怎样的?大概上帝都不能立即下结论,否则不会有最后一天的拣选。
  
  没有“绝对的定论”这是《游客》的另一话题。丈夫与大胡子朋友在滑雪场休息时,偶遇两位女士,由夸赞“帅哥一枚”到收回“夸赞”的乌龙戏,引出了看待事物本质的理念,不可绝对论,同时我们能看到丈夫与大胡子朋友的不同的处事方式,性格也是截然不同。这里也存在“本能”与“教养”的辩论空间,可是我必须停止引申下去的想法?因为说下去了也是无尽的分叉,这实在是太复杂了。
  
  另外,我觉得这部电影有“虎头蛇尾”的局促感,看出鲁本要草草收场的迫切心情了。临近结尾的最后一组高潮部分,丈夫救助妻子的戏,太过轻描淡写了,不想拖泥带水的代价是,修补良心的分量上轻了,那么“能量守恒”就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可能一点都不深入人心,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
  
  我真心觉得《游客》值得拿到咖啡店,就像《杀戮》《狩猎》《不朽的园丁》等等,邀几个朋友畅快淋漓地讨论,这部电影自身有这种娱乐思辨的功能。男人的思维方式与女人有很大的不同,价值观一样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可能不同,若不属于同一类人种就更加难梳理彼此对待问题的思路。于是,话题会纵横交错。
  
  很多电影人希望他自己就是一个世界,他能承载一切或有或无的存在,只在他想要秀给万物生灵时,才从口袋里拿出他创造出的东西,有次序有层次地,他可能更喜欢创造人类未曾见过的魑魅魍魉。
  
  其实还有一部分电影人,他们更愿意拥有深沉的吟怀,像荆棘鸟那样为他眼中的世界歌咏,成为诗人、散文家、记录者、故事大王,他们并没有列错队,不过是用摄像机与画面代替了他们的笔歌墨舞而已。他们的电影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他们不会闭合谢幕后的电影故事,台前展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打开故事之外的思考通道。
  
  我们要做好随时表态的准备,我们当然可以摇摆,搬着屁股底下的凳子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也可能左右为难,举中立的牌子只需要转动脑袋随时冲着说话的人以示礼貌。我们也可以对编剧导演的认知嗤之以鼻,可是如果我们有心,便挥不去这种电影的缓释影响,有没有意识到都不是问题,它已经辐射进我们自己的人生了。
  
  我们谈我们所理解的爱情,若不掺杂进我们曾拥有过并想要传奇化的爱情,那爱情的形与影或许都是“道听途说”的。那些先达名士留下的有关爱情的智库,不能包治百病,但有问必答是最基本最全面的功能。“爱,就是行动。”的豪言,那正是雨果自己的爱情婚姻。他的风流,他与阿黛尔相互性坦诚的婚姻模式,仿佛说的正是《游客》里妻子不能理解的那位女性朋友的所言所行。一些人是这样不同,然而另一些人又是那么想象。
  
  在《游客》里,那位妻子显然是一位“传统”的需要信任与责任感的女人,她给予丈夫爱的安全感,也必然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被爱的安全感,信任与爱维系着她的认知世界。我个人十分认同她,也愿意站在她的立场上想问题。
  
  其实,不纠缠于本能的反应,那位丈夫和他的妻子是可以交流的相类似的人,至少不是秀才遇见兵,不是各种观相悖的人。导演这样编排了,他作为本能的最大受害者,他的痛苦与羞愧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他坦诚自己曾经也做过各种各样的错事,但婚姻似乎没有步入危险的境地,那里或许有妻子的无视与纵容了。但我更愿意相信男女有别,自律性有别,羞耻感有别,但能否相识相知的确需要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必须一致。还是莎士比亚用戏剧表现出来的爱情生动透彻——“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 婚姻亦如此,情感的互通之路需要起码的同一水平线。

 6 ) 输给本能该咋办?

推荐这个剧,一开始我是犹豫的。不推荐的理由太多,故事发展不够跌宕起伏,没有神奇的翻转,没有血淋淋的撕扯,过程中快感不多。希望看一个不动脑子从头爽到尾的片子,可以关窗口了。没戏,有些闷。

可不推这个片,你会错过一场貌似平常却无比奇怪的遭遇。当着他老公的面,女主喝着酒向你倾诉:雪崩了,我护着娃,他拿起手机快速的从娃身边恬不知耻的逃开,最后幸亏没事,可他像没事人一样,还特么不承认自己逃跑了。你说日子咋过?先别回答,喝一口压一下,看完这片再回答。

再说个事情,有个日本女孩在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很想救出被废墟压住腿的母亲,可是她觉得如果继续待在这里,就会被水冲走,她选择了对着向她说“不要走”的母亲说了“谢谢,我爱你”后,便游到附近的小学。四年里,每当想起家人的时候,她都会忍不住哭。先别回答,再喝一口压一下,看完这片再回答。

看完这个片,有种莫名的情绪,特别想问问别人的看法。就好像接种了一个病毒,很想传染给别人,看看别人的症状是否和自己一样。如果能遇到医生妙手回春,那就更好奇治疗的手段是什么样的。尤其是想问问夫妻双方,如果遭遇对方如此处理这样的事情,另外一方会做什么?关键是,你如何面对做出选择的自己?有N个更合理的办法对不对?关键不是面对别人,而是自己。

有一种电影,看的时候爽,当片尾曲响起了,就几乎把剧情忘光,只记得刚才沉浸其中,时间浪费的颇为愉快。有一种片,却会在体内酝酿,好像触及了什么很想表达的点,让你不得不面对下真实的自己。B站弹幕里有句话形容的很到位:尴尬的都癌变了。为啥会产生这么奇怪的感受?导演的方法是:只给你画面,不给你意见,思考属于你。

片子里有各种小小的细节,比如空空的大山,远处爆炸的声音,无边无际落下的雪,还有反复响起来的维瓦尔第的G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好像充满着各种暗示,在这个沉默的时间里,给了你充分的时间去想,如果我遇到这个情况,或者对方是这样的人,我该咋办?

虽然你在屏幕外面,但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好像故事就发生在周围,通过屏幕形成的“安全距离”荡然无存,我特么该如何面对呢?超人满天飞、怪兽推大楼、床底下的女尸、精密的骗局。这些桥段不叫可怕,因为我们再傻也知道,这不可能发生在真正的生活里。男主说:我沦为了我本能的奴隶,我也是受害者啊。我们何尝不担心会深受其害?

这个获得获得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的电影,给了你好像置身事外的角度,又近又远。遇到这对普通的游客,看到这些片段,脑补着着对白,彷佛已经进入了这个情节,参与了这个讨论。可是电影却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他甚至不屑于引导你去做什么判断。就是让你自己去面对这安静的尴尬。

电影把表达给你,恰如其分,没谁的对错。

微信公众号:liaoliaopian

 短评

尽管最终躲过了雪崩,但这一家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托马斯究竟怎么样才能挽回妻子的心,并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重塑他的威信

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想到奇葩说的一期辩题

6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事件在两人内部无法解决,女人便会试图向外界寻求助力。已发生过的无法当做幻觉,男人抵赖,女人势必要咄咄逼问。他的一再否认,激发了她的一再确认。结尾处女人抛夫弃子逃下大巴,使本已岌岌可危面临崩坍的婚姻重又回归了荒谬的平衡。男人抽了颗小烟,知道这件事总算彼此扯平,可以过去了。年度佳作!

1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5/10。屁大点事折腾了两小时,节奏慢的接受不了。婚姻没有那么浅。可以赞美为“以小见大”,也可以批评为“匠气”。

12分钟前
  • 乍暖
  • 较差

北欧式冷冰冰的小片,探讨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话题,让所有人都跟着它一起反省,男女对于亲情关系之别,最后却让人哭笑不得。剧作非常的工整,优点是主题的绝妙,导演还一直用维瓦尔第的G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夏”来制造故事的仪式感,对于中产阶级的故事,古典音乐总是万能的灵药。★★★★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很有深度的一部片

1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影片不错,加一星给剧情的深度

1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中产阶级的玻璃心啊,如果我是女主,就两人独处时直接问他:“你刚才为毛要跑”,让他解释不就完了。非要两次都当着朋友,突然把男人逼的下不了台,朋友也搞的无比尴尬。这两人的情商都低的惊人,居然还能维持十几年的婚姻,也是醉了。

20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我任然相信爱情!我任然憧憬爱情

24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突然觉得不要结婚比较好

29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还行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电影就不必细看.....

3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婚姻题材真是越掘越有深度,很难想象鲁本·奥斯特伦德将这种婚姻问题推向普遍化,甚至超越婚姻关系讲述普遍问题的能力。可以与《消失的爱人》《爱的就是你》合称“2014婚姻暗黑三部曲”!固定式镜头的安稳肃穆感,冰雪世界的冷清美丽,都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34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我也是我本能的受害者”。

3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爸跑跑

36分钟前
  • 绿豆酥
  • 推荐

逗我

41分钟前
  • .
  • 较差

剧作致胜之作:布局精巧、细节精准、对白精妙。影片中的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同样的遭遇或处境,早已经存在于你我之间,只是还没有被“一件小事”引发而已。当托马斯崩溃的时候,我有一种梦魇附身之感,而男性的自私和女性的隐忍,同样带给我切身的体会。

45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中产阶级寓言故事。无产阶级乐呵呵的旁观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

5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去年的FFF团大作实在太多了,这部更是黑得不动声色,什么家庭体系,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总会被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舍弃或破坏掉,几处危机时不同反应带来的aftermath以及不同观影者占据道德制高点时所获得的快感都暴露着我们的本质缺陷。片尾太带劲了。

5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中产阶级的婚姻危机

52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