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朱岳,俞国林,范晔,朱利伟,小隐,杨早,蔡皋,熊亮,粲然,吴雅慧,陈晓维,蜗牛和lulu,宁成春,何浩,薄英

导演:罗颖鸾,杨骊珠,王悦阳,郑苏杭,刘倩瑜,彭欣宇,林宸西

 剧照

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2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3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4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5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6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3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4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5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6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7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8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19但是还有书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10

详细剧情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长篇影评

 1 ) 片中的那些书籍(书单更新中)

我来给大家整理书单啦!

第一集 书海编舟记 朱岳老师部分 《往事与随想》 赫尔岑 四川人民出版社 《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社 《送行》 袁哲生 《雨》 黄锦树 四川人民出版社 《无伤时代》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北雨》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考》 童伟格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度外》 黄国俊 四川人民出版社 《隐歌雀》 不有 四川文艺出版社 《迁徙的间隙》 董劼 四川文艺出版社 《大河深处》 东来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余国林老师部分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郑天挺 中华书局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何炳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范晔老师部分 《马丘比丘之巅》 聂鲁达 (范老师开头在课上朗读的是第XII部分) 《万火归一》 科塔萨尔 《八十世界环游一天》 科塔萨尔 《克罗诺皮奥与砝码的故事》 科塔萨尔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致未来的诗人》塞尔努达 片尾出现的书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奥尔加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奥尔加 第二集 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旧香居部分 《和菓子图鉴》 布衣书局部分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鲁迅编 《晦庵书话》 唐弢 《蜜柑》 沈从文 《边城》 沈从文 《书贩笑忘录》 陈晓维 中华书局 《买书记历》 陈晓维 中华书局 《好书之徒》 陈晓维 中华书局 乐开书店部分 《小王子》 李继宏翻译 《日本MOA的自然农法》 《俺爹俺娘》 焦波 华艺出版社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片尾出现的书 《陈映真小说选》 陈映真 第三集 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蔡皋老师部分 《一蔸雨水一蔸禾》 蔡皋 《宝儿》《荒原狐精》 蔡皋 《百鸟羽衣》 蔡皋 《孟姜女》 蔡皋 《花木兰》 蔡皋 《晒龙袍的六月六》 蔡皋 《月亮粑粑》 蔡皋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月亮走我也走》 蔡皋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桃花源的故事》 蔡皋 松居直 《小房子》 维吉尼亚.李.伯顿 熊亮老师部分 《寻暗集》 熊亮 新星出版社 《小石狮》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兔儿爷》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灶王爷》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悟空传》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二十四节气》 熊亮 天津人民出版社 《变形记》 熊暗(熊亮) 《饥饿艺术家》 熊亮 新时代出版社 《点点点》 埃尔维.杜来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屠龙族》 熊亮 《梅雨怪》 熊亮 《京剧猫》 熊亮 《游侠小木客》 熊亮 《湘州记》 庚仲雍 《 管子.水地》 管仲 粲然老师部分 《小夜熊》 酒井驹子 《骑鲸之旅》 粲然 片尾出现的书 《野兽国》 桑达克

昨天才看到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今天整理了前三集出现的一些书。

基本上是按照在片中出现的时间顺序整理的。如果有哪里欠缺,欢迎大家给我指出来。

那些标出版社的都是在视频里出现的确定的书籍,我去找出了他的出版社。没有标的就是,在片中没有出现或者时间久远没能找到。

 2 ) 《但是还有书籍》第一、二集导演手记(第二集已更新)

大家好,我是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总导演罗颖鸾(大家可以叫我挪挪)。谢谢大家喜欢我们的片子。荣耀归于所有的被拍摄者。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以外,还拥有无数个平行世界。我们希望以这个这个片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

片长有限,展示的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阅读图景的冰山一角,也无法道尽这些爱书人、做书人的有趣可爱,但希望我们的片子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作为一个资深豆瓣潜水员,看到好多我关注了很多年的友邻都在看这部片子,真的有些紧张呀)

以后每一集播出的时候,我都会在这里分享一些花絮和感受。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讲的是编辑、译者这些书籍幕后工作者的故事。

在第一个故事里,我们原本想拍的是一个像《重版出来》那样燃的故事,没想到最后拍了一个特别丧的故事。豆瓣秃顶会会长、后浪文学主编朱岳老师,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丧、整天精神恍惚,但内心却始终有一腔热血,怀抱并坚持自己文学理想的人。他也是我豆瓣上关注了很多年的豆红(?),一开始是看他的小说,后来是看他在豆瓣上各种花式卖书(也因此头昏脑热购入不少书(-_-))。决定拍他是因为2018年年底的时候,在豆瓣上看到他写了一篇日记《我们分到了土地》//www.douban.com/note/701393707/,写得非常好,建议大家都去看看,是那种可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文字,看完以后真的有一种浑身打满鸡血的感觉。看完以后我就想,这就是我想要的《重版出来》的故事。

大家在这个片子里看到的朱岳会长,是一个有点丧、有点尬,浑身上下充满冷幽默细胞,偶尔又很燃的人。所以在他这个故事中,我们设计了很好玩的两段动画(第一段的自画像出自灵魂画手会长本长之手),在剪辑上也有别于其他故事。看到一些观众对会长和豆瓣书店老板卿松打招呼尬聊的那个片段有所质疑。不用怀疑,这段是我们故意放进去的,因为我们都觉得,读书人在镜头面前这种局促不安的状态,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呀。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事就是,大家知道,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而这个作者作品的国内出版方呢,正是后浪。公布得奖的那天晚上,后浪一时风头无俩,被戏称为最大赢家,而作为后浪文学主编的朱岳也于当晚在豆瓣秃顶会(恰逢豆瓣广播关停时期)发了一条豆瓣,而他第一时间说的,却是:托卡尔丘克的书大卖以后,“就有钱可以多做点原创新人”。我们都知道,做纯文学的书,尤其是文学新人的书,是一件费力不讨好、困难重重的事,而朱岳会长这种身负使命感、心系文学未来的精神,在这个一切向KPI看齐的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诺奖当天

我们的拍摄对象就是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呀!

第二个故事,我们拍的是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老师,他能编、能写,还能制定国家级标准,40岁刚出头,就已经是“圈内” 知名的老编辑,还在2017年获得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编辑奖。但是呢,他并没有要这个奖金,而是将10万元奖金,直接捐给了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这个举动,简直不要太酷。

第三个故事里的北大外国语学院老师、《百年孤独》译者范晔老师,也是我喜欢了多年的男神(另一个是胡续冬老师( ̄▽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他写的《诗人的迟缓》,文笔这样好,却一直勤勤恳恳从事翻译,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所以最开始联系他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粉丝般紧张羞涩的心情。而范晔老师呢,当时说的是要考虑一下,几天以后,我们等到了好消息。但他同意拍摄的原因却让我们意外又惊喜,他说是因为看了我们之前做的纪录片《书迷》的一版猫迷版预告(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观看),因为他本人和他偶像科塔萨尔一样,都是猫奴本奴。又有才华,又率性可爱,能借拍摄之名,接近这些神仙人物,这是我觉得做纪录片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吧。

可可爱爱的范晔老师

所以呢,在这里我要以一个粉丝安利的心情,摇头摆尾、臊眉搭眼地请求大家看看这个片子,看看我的爱豆们有多么地可爱有趣,也希望我们的片子,真的能帮会长多卖几本书,让他“有钱多做一些原创文学”。

P.S 昨晚在豆瓣上看到一位很支持我们的豆友发了一条很用心的长评,让我们都很感动。但他言语之中也流露出一点失落。在这里,我借用朱岳老师的话遥相回应一下:十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片子而重新拿起书,重新点燃起对阅读的兴趣,那我们做这个片子就值了。那也是我们作为纪录片工作者的高光时刻了。

—————————————————————————————————————————————

更新了超长版花絮 //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01126

看到评论里有说没看到范晔老师正在翻译的书有点可惜。其实范晔老师正在翻译的《三只忧伤的老虎》,还有俞国林老师做了十几年的另一本书《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刚出版不久》我们原本都有剪进正片,但因为时长关系不得不忍痛删减。现在一次性放出来满足大家。花絮里有范晔老师讲到对书名的斟酌(为何最后放弃了《苦虎图》),真的很期待这本“哈瓦那夜店版的《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据范晔老师说,这本书明年年初应该能出版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还有俞国林老师晒他搜集的各个版本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会长跟“野生作者”们的尬聊(真是名副其实的“内向世代“编辑部啊)。

—————————————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导演手记分割线————————————

对不起,因为最近都在赶片子,所以第二集手记现在才放出来。

看到很多观众在看第二集的时候都提到了多抓鱼。是的,没错,我们最开始策划《二手书的奇幻漂流》这集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多抓鱼(我们导演们都是多抓鱼的忠实用户),而且也联系上了多抓鱼,但因为他们库房正在升级不便拍摄等一些原因,最终错过了彼此。没关系,以后也许还有再合作的机会吧。

第二集是我们美丽又厉害的杨骊珠导演做的。这集不仅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镜头,也有着非常扎实的纪实内容,尤其是第三个移动书车的故事。现在想来,我们的片子也像一辆移动书车,在某时某地不经意出现,成为你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也让你猛然想起——自己是不是很久没看书了。

下面是珠珠导演写的手记:

有时候做纪录片跟淘旧书很像,你能买到什么书和你能拍到什么、遇上谁、碰上什么事一样,真的很讲缘分。但我相信与这几个故事的缘分也是念念不忘之后必有回响的结果。

作为本集导演,我也曾因篇幅太短而懊恼,因为与这几位主人公相处之后,我发现这集里的每个故事我都有把它们做成长片的冲动。

旧香居是台北各路文化名人经常聚集的地方,也是许多人获取文化信息的一个窗口。只要这里稍有动静,他们就会前来一探究竟,其中也包括我们这次的到访。旧香居的常客们汇聚在此,不仅是为了获取书籍信息,也会聊各种文化八卦,探讨学术问题,有时会为了一个观点不同吹胡子瞪眼、争论不休。但即便前一天刚吵完架、隔天不说话,他们也能待在同一个屋子下,各看各书。而店主吴雅慧,是一个类似主持者的角色,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包容心,她在其中懂得如何平衡这些微妙的关系。作为书店的第二代掌舵人,她也懂得如何在传承和革新上取得平衡,比如她和弟弟做的旧书展览。除了片中的那几个故事,我感触的最深的还有一个故事:吴雅慧说之前有一个老先生看完展览很感慨地对她说,这里头有很多很棒的书,现在可能快被别人遗忘了,现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书重新被现在的人看到、重新受到重视,非常感动。吴雅慧说老先生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都泛起了泪花。

乐开书店的蜗牛和lulu是一对神仙眷侣,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必须在路上,他们却想把两个都带上。在线下,他们去各个地方摆书摊;在线上,他们做图书漂流活动。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得好玩又有趣。还有把收藏当成业余爱好的陈晓维,我被他感动的地方在于我看到了他是如何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慢慢做成专业。3万元拍到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不是谁都能轻易捡漏,这是陈晓维凭着多年知识的积累,做出的别人做不了的决定和判断。

短短的二十几分钟,很难将这些人故事全部呈现出来,他们的精彩远不止我呈现的这些。我深知拍摄者和被拍者的互相信任对拍好一部纪录片有多重要,感谢的话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说,这里我真的要谢谢吴雅慧、陈晓维、蜗牛和lulu这四位主人公对我的信任及付出。虽然目前呈现出来的内容有些许遗憾,但我想这个片子至少为很多人开启了一扇门,从外面看能看到其中一角,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走进去探索更多好玩有趣的故事。于我而言能拍到这三个故事非常地幸运,世界那么大,能通过拍纪录片认识世界上这些有趣的人也是我做纪录片最大的动力之一了。

 3 ) 纪录片里的书籍

《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在BiliBili独家播放,共五集,每集25-30分钟, 12月11日(昨晚)开始播放,每周三晚19:00, 由哔哩哔哩和北京小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但是还有书籍》出处:

前几期预感篇,在蘑菇酱朋友圈看到有布衣书局胡同老师的经典答谢词:感谢感谢,感谢花钱哈哈。 一·《书海编舟记》 今晚在贵阳站看了一半,K739检票,上车,继续看,纪录片大概讲了三人,俩编辑一译者,后浪文学编辑朱岳,中华书局编辑俞国林,《百年孤独》译者范晔。 每个人都值得做一个深度挖掘文,但是由于时间或精力关系,个人算是以报书名的形式试图贯穿他们的脉络。 (一) 朱岳,作家,编辑,豆瓣秃头会会长等多个头衔。 作为作家的他,作品有《蒙着眼睛旅行》《睡觉大师》《说部之乱》。 误打误撞应聘公司法务变身为编辑,作为编辑的他,多年后推出后浪·华语原创文学丛书,其中黄锦树《雨》,袁哲生《寂寞的游戏》多部作品入选前几届单向街文学奖年度好书/新京报年度好书榜,今年第五届单向街文学奖亦有《度外》《王考》获得提名。 更多详情可阅读做书公号关注朱岳豆瓣号文章:我们分到了土地。 (二) 长得像明星王迅的俞国林觉得,成为一名好编辑,除了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甘于做冷板凳的耐心,还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 《西南联大郑天挺日记》的出版,俞国林的功不可没,从十多年前看到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偶遇一页北大教务长郑天挺日记,便开启了一场寻日记之旅,每年都去南开大学与郑天挺儿子郑克成聊天,几经波折才促成了该书的出版,该书在西南联大史,学术史上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俞国林亦参与策划陈寅恪,顾颉刚,陈梦家,容庚等近代学人书籍的出版 (三) 与《后汉书》同名的范晔,《百年孤独》译者,还是高中生的他,考入北大后,因为翻译家晓振江的一句话:拉美文学大有可为,便笃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幸运偶遇并翻译了马尔克斯大师的《百年孤独》。哪怕多年后,范晔翻译波拉尼奥(《未知大学》)等人的作品,为大众所熟悉的标签依然是《百年孤独》译者范晔。在视频里,我们还可以看见早年他翻译科塔萨尔的《万火归一》。 范晔还有一个身份成为北大西葡语系系主任,在课堂上他寓教于乐的创意课程也是学生们最爱的课程。 Ps: (1)视频出现过的书店,豆瓣书店,三联书店三里屯书店,中华书局伯鸿书店,倘若如有疏落,请补充,谢谢。 (2)老派编辑的办公桌真的好整齐,新编辑人的办公桌基本上都是各种乱中有序哈哈。 二·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鄙人目力所能及之书影 (一)台北旧香居书店吴雅慧视频出现的书影 片头:《给小川的札记》?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 《半生缘》《怨女》《秧歌》《惘然记》《流言》《余韵》《同学少年都不贱》《对照记》《红楼梦魇》《第一炉香》《倾城之恋》《赤地之恋》《易经》《小团圆》等 以上皆是张爱玲作品 胡兰成《山河岁月》 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货币史》《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清代考选制度》,三毛《雨季不再来》,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超人》《西方文明史》《国菓图鉴》《宋诗纪事续补》《南京大屠杀》《督政丛谭》《西行日记》《尖端恐惧》《八月炮火》《俄罗斯鼠尾草》《雨中的3分58秒》《当教授变成学生》《名侦探柯南》《风语》《四库丛刊初编缩本》《大戴礼记》《广韵》《大唐西域记》《曾文正公诗文集》《话匣子》《剪影集》《爱眉小札》《春天的信号》《平民千字课》《春水》《茅盾散文集》《水经注研究史料汇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集》《顾廷林先生遗书》《养吉斋丛录》《助字辨略等六种》《杨惺吾先生年谱》《孔府内宅轶事》等 (二)陈晓维视频出现的书影 周作人《苦竹杂记》,鲁迅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集》,唐弢《晦庵书话》,《剑桥中华民国史》《江浙访书记》《清籍琐议》《中国著名藏书家传略》《中国藏书家考略》《中国著名目录学家考略》《书林琐记》《晚清文艺报刊述略》《晚清戏曲小说目》《籍海拾珍》《赵定宇书目》《周子美学述》《嘉业堂抄校本目录 天一阁藏书经见录》《新订清人诗学目录》《书前书后》《中国藏书票史话》《著砚楼读书记》《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书城琐记》《旧书笔谭》《萨伯森文史丛谈》《知寒轩谭荟》《鲁迅回忆录》《呐喊》《史家陈寅恪传》《生死场》《猛虎集》《前驱者》《湘行散记》《沈从文子集》《沈?冬如蕤集》《一个女剧员的生活》《阿丽思中国游》《旅店及其他》《蜜柑》,创作文库《边城》《旧书笑贩录》《买书记历》《好书之徒》《我的老虎尾巴书房》《书衣百影》郑振铎《藏书日记》《聂鲁达诗文集》《偷生》《刘荣恩诗集》《黎锦熙?破垒集》等 (三)乐开书店蜗牛和lulu视频出现的书影 《古今图书集成96》《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莎士比亚戏剧集》《西游记》《封神榜》《儒林外史》《蔬菜切雕艺术》《巨人三传》《狂人日记》《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血刺》《吾国教育病理》《褚时健?》《寻路中国》《喧嚣与骚动》《我城》《海德格尔与布洛赫曼通信集》《生命的跃生》《梵高手稿》《毒木圣经》《毛姆传》《水云在:英若诚传》《我可以咬一口吗》《小王子》《说谎》《带孩子旅行》《自然农法》《俺爹俺娘》《疑问集》《追忆似水年华》《救救水八仙》《云雀叫了一整天》《爱书的小狗》《陈映真小说选》…… 期待更多补充…… 三·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目击所能及之绘本书 (一)蔡皋图影片段 《一蔸雨水一蔸禾》《荒园狐精》《宝儿》《百鸟羽衣》《孟姜女》《花木兰》《晒龙袍的六月六》《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桃花源的故事》《小房子的书》等 (二)熊亮图影片段 《寻暗集》《小石狮》《兔儿爷》《灶王爷》《悟空传》《二十四节气》《变形计》《饥饿艺术家》《月亮上的筵席》《和风一起散步》《梅雨怪》《大鸟的自行车房》《一园青菜成了精》《武松打虎》《我们要第一》《点点点》《屠龙族》《京剧》“我们的故事系列”,《游侠小木客》《湘州记》《管子·水地》等 (三)粲然图影片段 《小夜熊》《中国神怪》《米米遇见书》《腊八节》《莫里斯·桑达克的艺术世界》《骑鲸之旅》《中国的运河》《中国的街市》《物理大爆炸》《儿童太空大百科》《了不起的世界名人》《妹妹的大南瓜》《水下》《小白兔和苹果树》《我家是动物园》《你好安东医生》《海盗男孩》《给给和拿拿》《茶壶小弟的桌上奇遇》《柠檬不是红色的》《你6岁啦》《小小消防员》《蓝色时间》《哭了》《123!冠军动物》《我换了一颗牙》《圣诞前夜》《魔法公主》《在森林里》《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野兽国》《小黑鱼》《石头汤》《我有多爱你》《永远永远爱你》等 四·设计师的纸上王国 目力所能及之图书 (一)书籍设计师宁成春视频图书 北三联御用书籍装帧设计师 《根》《傅山的世界》《人在欧洲》《纵情之痛》《一洗澡》《源氏物语》《书和人和我》《好文章:工农兵学哲学讲用选》《城记》《吴宓日记》《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章程》《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辛亥革命时期的期刊》《谍海求生记》《苏联当代小说选》《交城晨曦》《一个革命士兵的回忆》《桑戈尔诗选》《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莲池》《阿Q正传》《神枪镇恶魔》《拖拉机手》《砸碎铁锁举红旗》(宁成春设计的第一本书)《跨国公司剖析》《南昌起义资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神雕侠侣》《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锦灰堆》《古代的中国与日本》《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内幕》《自珍集》《柳如是别传》《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美源》《我的藏书票之旅》《中国纪行》《明式家具研究》《将门男女》…… (二)独立设计师何浩视频图书 《徐冰版画》《戴汉志的宝丽来照片》《六里屯》《感伤之旅》《堕落园》《苦命天子》…… (三)薄英(张充和学生) 《桃花鱼》《夜的华章》《鸟的精神》《靠近他们终将想通之处》《地平线的片段》《蛎鹬和珍珠色羽毛》《栖居》《植普兰飞蛾》《恒心之星》…… Ps: 范用 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 杉浦康平 平面设计大师、书籍设计家、教育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 亚洲图像研究学者第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 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建筑师。 五·快时代阅读指南 目击耳听能及之书 (一)朱利伟视频段图书 《我讨厌女孩儿》《宇宙之?》《权力与影响力》《童年与社会》《美的曙光》《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洛克菲勒自传》《少年读史记》《叫魂》《资治通鉴》《韩国语语法》《汉语语法的认知与功能探索》《中国心理学年鉴》《耶路撒冷三千年》《上帝掷骰子了吗》《图解时间简史》《人类简史》《巴黎圣母院》 更多图书详情可以浏览豆瓣《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 (二)小影视频段图书 《莎士比亚全集》《浪漫主义的根源》《巴黎评论系列集》《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孤独》《孤独的?》《战争的文化》《变量》《小说药丸》《奥威尔传》《轻舔丝绒》《西方政治传统》《漫长的告别》《猎魔人》《死神的遗言》《思维的形状》《天生幸存者》《铁浆》《》 作者系列:以赛亚·伯林,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威尔,赛博? 图书书系:新知文库…… 更多图书请看小隐up视频 (三)杨早视频段 《醉里挑灯看红楼》《繁花》《作家水手士兵间谍》《骆驼祥子》…… Ps: 图书书系:理想国M译丛 公众号:早茶夜读 请眼尖的书友尽情拍砖勘误补充,感谢《但是还有书籍》,期待第二季……

 4 ) 33个镜头,论编辑工作的优美感与崇高感——第一集《书海编舟记》结构与细节详解

编辑出版,相对小众的行业。 但是还有《但是还有书籍》这样的片子出炉, 不能不让编辑们提神振气。由此萌生了动笔的想法。

以编辑之眼去看《书海编舟记》,职业病是免不了的:首先就会尽力去看,这个片子,都有什么书被推荐,什么书上镜了(有没有自己单位的书)……

我主要聊三点:一、片中被推荐的书;二、片中“入镜”的书;三、片中其他有意思的细节。

两种思路贯穿其间:“书究”思路,找寻片中书的镜头及相关细节;编导思路,排片的人有意用书的镜头表达什么,无意间又有哪些亮点细节。——我的想法是,不只是盘点罗列出现了什么,还要看出现的镜头背后的东西。

【第一节 朱岳——后浪】

问题 一:朱岳老师推荐什么

(一)外国文学

根据朱岳的言语,再看后浪版的译者,可推断当年让他着迷的《往事与随想》旧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这两本,推荐的地在片尾作了推荐(彩蛋?)。个人也有印象:书先出了,豆瓣推了一阵《太古》然后作者获诺奖,书才蹿红的。有时爆款就是这么“不期而至”。

(二)中国文学

度外这本,从排片角度,值得一提。该片描绘朱岳编辑生活时,朱岳在豆瓣“打(刷)分”的,就是《度外》。此后,在拍摄后浪编辑室书架时,又几度有《度外》的影子。

远处红黄色的《发条橙子》很突出

(三)原创文学

“火之组”三本,是他们主推的。其他“无意”进入镜头的,无法一一细聊了。其中下面这本值得一提,朱岳不只是编者,也是作者。

这本书是朱岳在抽出《寂寞的游戏》时出现的。

问题二:朱岳和他的编辑们读什么

《象征、交换与死亡》

《西洋世界军事史》

……

(不由地摸了摸头发)

左手边:《儒林外史》

左边出现了老版本的《儒林外史》(话说,朱老师《说部之乱》都出了,那除了《儒林》,“说部”之书《聊斋志异》等等敢情也要看起来?)

【第二节 俞国林——中华书局】

问题一:俞老师他们编什么书

孟森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2093

容庚学术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12441

陈梦家学术著作集//book.douban.com/series/12379

其中,孟森是两度被提到的。

好字!

“西南联大”,成为了这本书的一大卖点,让小众的学术事业有了大众化的关注度。片中提到郑天挺的书受各大媒体推荐,而我们再从镜头看,郑天挺的日记,是平摆在书店的——可见这类书,还得到了线下实体书店的推荐。

销量开心ing

而绝大多数的书的“待遇”,如上图(架上是中华书局的古籍书系)……学术终究还是寂寞的事业,还有很多学术精品在架上等待着懂它的人们去发现

销量开心ing+2

像上面,书店平摆的书,更醒目。郑天挺、梅贻琦的书信,能进入推荐之列,是幸运的。(细看,还有台湾郭廷以的书)

我们看看俞老师的案头《仰顾山房书信集》——仰顾山房,就是俞老师本人。

该片还有一处给了俞老师档案的镜头,涵盖了《文献家通考》《孟森书信集》《陈梦家书信集》《宋云彬文集日记》《徐旭生文集》等各类已出、未出图书资料档案。正如片中所说,背后都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

问题二:俞老师读什么书?

一个细节:俞老师从书柜里拿出这本书,翻到书信的那页,可以看到,早就脱胶了——可见平时这本被翻了多少次。

另一个细节,很考究。俞老师在图书馆书架中逛。先拿了本线装书,——以镜头语言彰显他编校学术经典的身份(渊博的学识)。

这本线装书没看出来是哪本

然后,俞老师又拿了一本翻阅。有意无意间,他挑的书,就是和中国近代学术史相关的书——《吴宓日记》!

左上角书眉,可知是《吴宓日记》

当时,俞老师提到:别人提到的一句话,他就去寻。《吴宓日记》正是这一类的好资料。

中国近代学术史,作为这一节的主线,通过前前后后出现的书串了起来:《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吴宓日记》、《读史阅世六十年》、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等,前后呼应。

关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编导可能唯恐梁启超署名太小,用了下面更形象地方式做了展现。

地国家图书馆北海古籍馆?——印象模糊——刚得到网友指正,不是国图

但其实细心看,俞老师生活中处处有梁启超,从他的档案袋,再到此处《梁启超手稿精粹》,均如此。

问题三:俞老师他们怎么编书

其一,核对原文。

片中提到,俞老师他们常常编一本书,要去比对多个版本,经常要跑档案馆图书馆。可能为了看观众对他们工作辛苦,有更形象的理解。编导挑的俞老师工作场景,是查微缩胶卷。很累,很费眼,也可见俞老师的耐心与细心。

地点:国家图书馆老馆

这种镜头很能让人感受到“工匠精神”。

此处,俞老师核对的是《万斯同先生传》,核对后,他说:漏抄了“人受其”三字!

刘文武《清文精选》

那么,俞老师为什么要对《万斯同先生传》?最大的可能,是片中提到的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书中提到了钱大昕或者万斯同。(近三百年,自然主要是清代)

其二,录入尊重原文。

有一处,俞老师提到某个字不能类推简化。

关于“类推简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些字,就被类推简化了。比如赵孟頫,现在右边要写成简体的页;智yi高僧,左、右两边现在也被类推简化为(岂页)。

此次他们谈的问题,可能是,遇到的生僻字,偏旁部首里面有繁体,词典里也找不到,可不可以按照国家《一简表》里对一些偏旁部首的简化方式,类推简化。

另一处,对比郑天挺先生日记原稿,和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版本,可见,原来汉字数字的写法,被保留了。

其他细节/花絮

巴黎贝甜和编校工作,出入古今中西之间……

【第三节 范晔——西语译者】

一、主推的书

最近看到图书馆上架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又看到此片谈《百年孤独》,不由感叹拉美文学的热度。我在地铁上,就看到有人在读这本(范晔译本)。

二、问题:范晔老师读什么?

右上那本,是八大爷的

他的书,目前南大社、拜德雅出的比较多,大家可以去看下。

《百年孤寂》,是《百年孤独》的台版,豆瓣找不到和这本书封面一样的版本。因为范晔要翻译《百年孤独》,所以这个版本摆在案头。(或者,这本是范老师译本的台版?)

【总结:三节之间的关系】

这部片,是个三角(环形)的结构。

先华语/现代/小众/文学(策划),后中华/近代/小众/学术经典(整理点校),再外国/现代/大众/文学经典(翻译)。三节看似相对独立,实则前后呼应。

先看——从第一节到第二节,从后浪到中华的过渡。

华语/现代/小众/文学(策划)VS中华/近代/小众/学术经典(整理点校),编导选取了两者间的共同性——看稿子——来做前后镜头过渡在连续的旁白中,悄悄地从后浪编辑的改稿镜头,切到了中华书局编辑改稿。

再看——第一节与第三节的联系。

第一节,朱岳说:如果我发现一个《百年孤独》,那我觉得我做编辑这个职业也值了。

而第三节,聊的正是《百年孤独》!聊的还是文学小说。我们看了第二节,不会忘了开头。

这是编导的“有心之笔”。而无意间,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朱岳等编辑也关注拉美,看西语文学。

这一摞老书,除了著名的《马丁·伊登》,还有《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书已经再版),以及西班牙作家的作品《君走我不留》。阅读面,是朱、范二人的又一交集。

最后,三位老师的联系。

细片中重点展现的三位老师共性所在是“编书”,但细究起来三位老师不只是编辑,其实都是作者。

朱岳除了编书,自己也写小说;俞国林做古籍整理点校,点校是一种著述方式,而不只是出版社的编辑校对;范晔做翻译,而有一说法是“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即创作?)”。

总之,他们所做的其实超越了狭义的“编”(编校修改),都在参与创作……

三个板块,三十几分钟,彼此交织,“编”出了编辑们的日常,与理想。

【按】写这篇时,是按我旧文 《影寻踪:《大江大河》,那代人的书,那代人的路》的思路去走,写完才对比发现《书海编舟记》已有下列文章,盘点片中的书。不过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的立意也不在于详尽列举所有出现的书(因为没有买B站会员,享受1080p的画质……)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哈。

//movie.douban.com/review/12092404/

//movie.douban.com/review/12091728/

//movie.douban.com/review/12092244/

 5 ) 看书,一生所求。

首先分享一段话: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抱怨什么,不如读书。——詹伯侯。现在看来,读的书越多,你和身边人价值观差异越来越大,读书人和不读人人交流常常会很尴尬,这或许就是书本与现实之间的一道深渊,不可跨越。 现在能真正静下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毕竟从书籍中获取信息的手段已经不那么重要,而且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信息媒介对很多知识的传播更容易让人接受;还有就是人们通过以书交友也变得越来越奢侈,不再像古代那样,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有一副对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现代人交友更多地通过社交媒介,游戏,喝酒等,读书交友很少了。

但我现在为什么还一直喜欢读书,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为了多学习知识,毕竟还是学生时代,学习还是很重要的。其次,可能看书现在也算个爱好,对内向的人来说,也算个消遣的方式。当然,读书也能从中发现新大陆,可以体验写书人的心境,有时也会自我代入,感觉就很有意思。也有种炫耀的光环,有时别人说这个书,然后说我看过,看过多少书,感觉很有成就感。

虽然最近读了挺多的书,很多书只是随手一页一页翻过,留在脑海里的记忆微乎其微,但我依旧坚持,不问前程,一直读吧。活到老,读到老。

接下来对但还有书籍第一季做简单的梳理及感悟: 一、书海编舟记:编辑、译者,如朱岳、俞国林、范晔等人,他们隐身于书的背后,在字里行间里都浮现这他们的身影,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二、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书从书店到读书人,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历经多人,与人有着神奇的故事。我也很喜欢二手书,特别是那些很老的,年纪越大约好,感觉就像古董。现在城市里也有些许旧书摊,有时会去淘淘,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满意的。如影片中所说,有时故事不仅仅是来买卖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念念不忘之后必有回响。前几天在网上淘了基本鲁迅小人头的二手书,年代也挺就远了。好羡慕影片中的蜗牛和lulu,不仅能享受旅游,同时在旅行中摆书摊,一举多得。

三、绘本中的奇妙世界:绘本,联系儿童与成人的世界,让孩子从小喜欢上阅读。

四、设计师的纸上王国:书也是一种艺术品,好的版式、字体等都会让读者更加想去读的动力

五、快时代阅读指南:如何在当今快生活、碎片化时间中更好地阅读。编辑朱利伟,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如在地铁上(流通的图书馆)阅读,同时寻找同样的爱好者。小隐也分享很多读书视频,推荐各类书单,带领观众一起阅读。现在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模式,是现在很多人的阅读模式。杨早开创的“走读”计划、线下读书会、“早茶阅读会”等各种阅读行动,为了让更多人深度阅读。深度阅读不可少,虽然也是反人性的,趋难避易,但也需要人们去做。

视频短小精悍,涉及书的各个纬度,是爱书人值得看的一部纪录片。

 6 ) 第四集《设计师的纸上王国》导演手记

这一集讲的是书籍设计师的故事。在这集里,我们并非要表达读纸质书就是一种”政治正确“,而是让更多人了解,纸质书在记录和叙述功能之外, 被赋予的更多内涵、美感和意义。

本集由最“艺术范儿”的导演王悦阳执导,在她的镜头里,三个做书人的故事,也呈现出一种似水流年的意味。下面是她写的导演手记。

—————————————————————————————————————————————

2020年的第一天夜里和团队的朋友们一起看了我拍摄的这一集,虽然已经看过很多很多遍,但是想到这一遍过后,它将不再有什么改变,永远留在那里了,还是觉得很特别。

在决定这一集的主题是设计师后我兴奋地(瞎)想这一集在视觉上绝对是非常有表现力的:想象一摞洁白赤裸的稿件经过设计师的手改头换面,这就和那些教人穿衣或者装修房子的节目一样总能吸引人耐着性子看下去……可是临了才发现,原来那些最富有魅力的变化场景都发生在这些设计师的脑子里,而且它们大都已经发生过了。因此现在呈现出的状态大部分是拍摄对象对设计思路的陈述,这也就成为了我的一个遗憾。

还能想起很多琐碎的细节,宁成春老师工作室播放着古筝曲的cd机,何浩老师工作室卫生间马桶旁诡异的塑像,薄英的工作室里那个沉重的来自他祖母的小木桌。这些细节不合适变为影像放入片中,但正是这些细节让这些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立体,也让这一集片子成为它现在的样子。

我对宁成春老师的大露台印象深刻。至今记得他在那个空旷的露台上,看着眼前的北京,告诉我们他记忆里北京的样子:“这儿是平地,那儿是菜园子”。那时我清楚感受到时间。回到屋里,他总客气地要给我们倒茶。他翻着自己整理的他设计过的书封,从60年代的开始,一直给我们讲到如今的设计。关于片中所提到的网格设计方法,宁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了三四遍,我花了很久去理解,因为考虑到篇幅的关系,没有放在片中。我不是专业人士,也尚不能对此作出评价,但这种方法一直为宁老师所用,他也颇为推崇,如有需要可以了解看看。

何浩老师是位非常低调的设计师,在网上能搜到的关于他的报道非常少,可是他的履历却很有震慑力,与他合作的都是非常卓越的艺术家。认识之后,发现何浩老师是个特别幽默的人。有一次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你说现在为啥没人谈恋爱了,都养猫? ”走在路上,他问我:“很多人学纯艺,你说说,纯艺可咋学呀?”我们去公园拍摄的时候,我请他去草地上蹲着拍一些意象式镜头,拍完他说:“这镜头我感觉会显得特寂寞,跟那(nei)相亲节目男嘉宾vcr似的。” 因此我没胆用那个镜头,我从此也没胆再拍那种镜头。

在与他的交谈的过程中我想那些恰到好处的设计真都“事出有因”。他说冬天的湖面上,在某一些时间会泛出各种各样微妙的色彩,他总爱散步到那里去观察那些色彩。

薄英是我们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中的陈晓维老师的朋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陈晓维老师带来的,在这儿再次感谢他。在他的那篇《薄英,充和,桃花鱼》中,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立体、丰富、动人的故事。它不仅讲书,也讲人,是我们第一个确定下来要拍的故事。

我在出发的前几天,忽然想起来去查所谓“桃花鱼”究竟是什么。一查才知道它是一种淡水水母,据说张充和在重庆嘉陵江中见到这种生物,因此写下《桃花鱼》。在正要退出那个网页时,我瞥到它们的照片,才恍然发现我竟然见过桃花鱼!在我还只17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学校的小池塘里出现了一群指甲盖大小的透明水母,那些日子我每一天午饭后都去那里看它们。曾有一次我甚至明确地想到: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忆起此时此刻。这件事令我开始神经兮兮,怀疑着是否有神有话要对 我说。但至少可以确信,这件事让我对这个故事更多了一份喜爱。我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若是没人把关,我很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弄成一个唯美乡村mv。

在薄英家的后院,种着几棵他为了纪念对他来说重要的人们的小树,其中有一棵就是给张充和的。薄英说张充和对墨的喜爱深深地影响了他,在他的画作中,墨是极为重要的元素。薄英有一只纯黑色的小狗,名字叫做“inky”,这个名字来源于“ink”,也就是“墨”。

我想从某种程度上,是我的拍摄对象自己导演了各自的故事。只荣幸我能拥有这样的机会,走进属于他们的空间去和他们交谈,再截取他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呈现给大家看。

 短评

第一期,后浪文学,中华书局,《百年孤独》译者范晔。

3分钟前
  • 吃饭坐小孩那桌
  • 力荐

第一集打个5星不为过吧。

4分钟前
  • 河洛越河
  • 力荐

一个纪录片,B站同时在看人数4000+,只能说胡歌牛逼!

5分钟前
  • 孤雁
  • 力荐

第三集最后那段话说得太赞了:绘本的力量不是征服一个王国,不是造就一个成功的人,它总在微小的事物上呈现它的力量和魔法,就像小草萌芽一样。只要孩子的心灵被这样的事物润泽过,这样的魔法就会支撑着他们,在最叛逆的时候,在心里有失败感的时候,在遇到孤单和死亡阴影的时候,支撑着他们去选择近乎心灵的一面,选择最光明的那一条路,这是成人世界传递给孩子的最大的祝福。

10分钟前
  • 九四一方
  • 力荐

但是还有书籍作 者:米沃什 [波兰]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杨德友 译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米沃什

11分钟前
  • 景瑞工作室
  • 力荐

必须五星,第一位就是朱岳老师,然后是中华书局的这位,然后是范晔老师,最后是范晔老师桌上非常耀眼的霍加狓手办。书和手办都要去下单!

12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力荐

哔哩哔哩你倒是把购买链接放网页上呀 还可以给个哔哩哔哩礼品码在后浪打折 节目中重点出现的图书都可以获得折扣 啧啧 你们文艺人搞营销真是太不灵活惹

14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生无可恋,幸好有书。唯有书能方便人大小解,小解为解惑,大解为解脱。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语言乏味面目可憎急解。如此功利浮躁的时代,阅读者心中自有一把火,那是昭路阅世指明灯。(中华书局那位干了18年的编辑,13年才编辑一本个人日记,瀚海编舟不过如此。后浪承包了我的很多专业书籍,最近又购入几本。范晔老师,本尊原来如此年轻,拜读其翻译的《百年孤独》真是享受。书店经营和旧书藏书者,一生的情怀吧。比如视频里照例是要放个购买链接或地址啥的。上海文庙那个书市,只有一家旧书店其他早就关了,现在很多手办店。面包车流浪买书那对夫妇是知识传教士。最后表白胡歌配音,润,很润。B站太让我感动。)

2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为了书籍,我推迟了死亡。

28分钟前
  • Frances
  • 力荐

“开一辆书车,走遍中国。”浪漫的过份了吧!!!

32分钟前
  • 代木白
  • 力荐

这是视频的胜利,也是书籍的胜利。

34分钟前
  • 仓廪一间
  • 力荐

请列个书单,让我成为那万分之一哈哈~

37分钟前
  • 终日梦鱼🐟
  • 力荐

两句掉泪——我来是为了国王的葬礼。象寄门下临深履薄堂仓皇右使。第一句是为了那种热爱直接催生的强烈的目的性,学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第二句是为了那种使命感。深恨自己读书太少,不配称爱书人。

40分钟前
  • Yinanaa
  • 推荐

明星看书的没几个,出发点是好的,什么时候不用这些明星来代言和推广了,可能也就真做到读书细无声了。

44分钟前
  • 字母大大
  • 推荐

假如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干成,但看了两小时书,我就觉得这一天没有荒废

49分钟前
  • 哎呀
  • 力荐

选题超赞。去呈现书籍背后的挖掘者、翻译者、整理者,这种呈现本身,就在重塑大众对于书籍、对于读书的欣喜和敬畏。

52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坦白讲,这套片子从拍摄编导角度来讲谈不上什么水平,每一集好不好看有没有料主要取决于受访对象本身经历的深度或广度。第一集,10分;第二集,6分;第三集,8分;第四集,10分;第五集,6分。合起来,每一个参与做书(编辑、画师、设计师)的人的故事我都很喜欢,而绝大多数参与“传书”的人的故事我都觉得没劲,未必是故事本身没劲,而是编导没挖掘出味道。

5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佩服像朱岳老师、俞国林老师这样的编辑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书籍才得以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还要感谢每一位用心的译者,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是了解各语种文学作品的媒介,第一期的几位都非常喜欢。

59分钟前
  • 虫虫
  • 力荐

五星预订!朱岳老师、百年孤独的译者、胡歌的配音,第一集我就开心坏了!!!

60分钟前
  • 嘹亮的小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