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参政论者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凯瑞·穆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布莱丹·格里森,安-玛莉·杜芙,本·卫肖,梅丽尔·斯特里普,萝玛拉·嘉瑞,杰夫·贝尔,萨缪尔·韦斯特,摩根·华金斯,娜塔莉·普莱斯,玛瑞沃拉·嘉沃斯卡,理查德·班克斯,李·尼古拉斯·哈里斯,亚当·那加提斯

导演:莎拉·加芙隆

 剧照

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2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3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4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5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6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3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4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5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6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7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8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19妇女参政论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6:07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妇女为了争取选举权而不懈斗争的故事。斯特里普在片中饰演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一位著名的妇女选举权倡导者。她与几位同盟者发起成立了“妇女议会”,在国会开会时,她们也开会,与议会唱对台戏。由于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措施,潘克赫斯特同她的同盟者们曾多次入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反响。(时光)

 长篇影评

 1 ) 潘科赫斯特:和平的奏鸣曲

1913年6月8日,妇女参政论者埃米莉·怀尔丁·戴维森(Emily Wilding Davison) 冲进埃普索姆德比赛马比赛的赛道,拽住乔治五世的缰绳,被正在全速奔跑的赛马撞翻,四天后死亡。此事一出,举世哗然。英国女权运动影响力最大的领袖之一,埃米琳·潘科赫斯特(Emmeline Pankhurst),称她是“我们当中最勇敢的战士之一。”这起蓄意的公众事件是对1906年自由党重新上台执政以及首相阿斯奎斯的傲慢态度的回应,在国际社会上博得了足够多的关注。

埃米莉·怀尔丁·戴维森(Emily Wilding Davison)

英国的女权运动,最早可追溯到布尔战争时埃米莉·霍布豪斯(Emily Hobhouse)创立的“南非妇女儿童救难基金会”,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民间女性对国内政坛产生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响。霍布豪斯在南非与总督米尔纳周旋、在国内与劳合·乔治发表反战演说,她甚至还在南非结识了当时是个律师的莫罕达斯·甘地,并为后者的非暴力信条深深折服。不过,论及英国史上最伟大的女权领袖,潘科赫斯特家族是一座绕不开的大山。

潘科赫斯特一家:埃米琳·潘科赫斯特(左)、克里斯特布尔·潘科赫斯特(中)、西尔维娅·潘科赫斯特(右)

作为家族的领袖和核心人物,埃米琳·潘科赫斯特1858年在曼彻斯特出生,40岁那年成为寡妇。她的丈夫去世后,潘科赫斯特发觉自己突然要孤身面对还不完的债款还有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她靠在曼彻斯特某工人社区作生死登记员谋生,而这份工作使她接触到了许多可怜的妇女,这在她的脑海中埋下了平权的种子。她在后来的自传中写道:“我开始思考为妇女争取投票权,这不仅是权利,更是迫切需要。”1903年埃米琳创立了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并规定只有妇女才能获准入会。

埃米琳·潘科赫斯特有两个同样使当局烦恼的女儿,大女儿克里斯特布尔·潘科赫斯特(Christabel Pankhurst)一直是母亲的忠诚盟友,她的气质同母亲一般高雅,并策划了WSPU的一系列暴力活动。妹妹西尔维娅·潘科赫斯特(Sylvia Pankhurst)在政见上则与姐姐和母亲很不合,她不仅反感母亲的暴力行动,还在后来的一战中彻底与母亲决裂。潘科赫斯特家族在公开场合通常身着WSPU主题颜色的服装:绿色、紫色和白色混杂的裙子,这几种颜色分别代表了纯洁、希望与尊严——妇女联盟的美好理想。战前,规模更大的妇女权益团体——比如,夏洛特·德斯帕德(有意思的是,这位反战者、社会主义者和妇女参政论者同时也是一战前期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弗伦奇爵士的姐姐)支持的名为“ILP”的左翼独立工党——通过更大规模地参与英国政治运动为妇女争取了更大的长期效益,但热衷于激进暴动的潘科赫斯特一家拒绝与其合作,主要原因是WSPU不支持任何党派的男性议会候选人。为了与之分庭抗礼,德斯帕德在1907年9月组成了“妇女自由联盟”,并于次年在全国发展了53个支部。

仅仅到目前为止,女权运动和欧洲的和平事业看起来都过于顺利。西尔维娅1906年与独立工党的领袖詹姆斯·基尔·哈迪(James Keir Hardie)坠入爱河。此前,哈迪1904年在阿姆斯特丹出席第二国际代表大会,他目睹了俄国与日本代表的拥抱,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日俄战争激战正酣。后来的哥本哈根代表大会上,哈迪在法国人让·饶勒斯的支持下提议,一旦全面战争爆发,所有国家的工人们应立即宣布罢工。第二国际拥有超过30个会员国,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欧洲各地的工人都会涌上街头举行游行。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一直是议会第一大党,其党员中的女性占比之大曾令基尔·哈迪咋舌。在美国,乘“红色特快”列车进行巡回演说的尤金·V.德布斯赢得了90万张选票。下一次全面战争貌似离世界还很远,让·饶勒斯口中“自由地散步、歌唱与展开沉思”的乌托邦看起来触手可及。

詹姆斯·基尔·哈迪(James Keir Hardie)

当1914年的初夏降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俄国无政府主义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狂热追随者——扣下了手枪扳机,打中了斐迪南大公的颈动脉。他没能预见的是,他也打中了欧洲由爱德华七世小心翼翼维持的外交平衡。和平主义者嗅到了空气中令人不安的味道,他们做出了开战前最后一次挣扎。布鲁塞尔的“民众之家”迎来了哈迪、饶勒斯、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和其他国家的社会党同志。7月28日奥匈帝国宣战当晚,饶勒斯在愤怒的比利时工人面前挽着德国社民党主席胡戈·哈泽(Hugo Haase)的胳膊怒吼,七千多名民众涌向街头,他们高唱《国际歌》,“向战争开战!”的口号回荡在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

他们没能阻止战争。

德皇七月底正式宣战,同日法国下达动员令,尼古拉二世也已经下达战争动员……和平主义的泡沫破灭了,引用几段历史学家芭芭拉·图奇曼对开战前夕几乎是涌动的狂热情绪的描写:

在比利时,阿尔贝国王发表过斗志昂扬的演说后,“街头巷尾热情高涨,如痴似狂。一向为人瞧不起的军队现在成了英雄。人们高呼:打到德国佬!处死杀人犯!比利时独立万岁!”;在巴黎,林荫大道上行进的志愿军纷纷打出自己的横幅“卢森堡人绝不做德国人!”“罗马尼亚忠于自己的拉丁裔母亲!”“意大利的自由是法国人的鲜血换来的!”“西班牙和法国亲如姊妹!”“英国人愿为法兰西而战!”“希腊人热爱法兰西!”“巴黎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斯拉夫民族和法兰西站在一起!”“拉丁美洲人誓死捍卫拉丁美洲文化的母亲!”“阿尔萨斯人打回老家去!”;在柏林,帝国国会议员们齐聚一堂,德皇站在首相边“提高嗓门宣布:从今日起,我不承认党派,只承认德国人!然后要求各党派领袖,如果同意他的意见,就上前握他的手。……所有领袖都从命不误,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人爆发出一阵欣喜若狂的欢呼声。”

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

基尔·哈迪仍然没有放弃,他在周末的反战集会上吼道:“你们与德国人无冤无仇!德国工人与他们的法国同志也无冤无仇……有人告诉我说,是国际条约让我们不得不宣战。条约又是谁起草的?条约里根本没有人民的意见!”他可能要失望了。前几周还宣称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的德国社民党作了表率:111位参与战争贷款投票的社民党代表中仅有14人投了反对票;法国当局原本还在担心反战者掀起的和平主义运动会威胁预备役人员质量,结果只有1.5%的人没有出现,法国政府起草的颠覆分子名单上有80%都进了部队服役;在另一场哈迪参与的集会上,人数远比反战者多的人群高唱《不列颠万岁》,最终集会被迫解散。

向战争低头的不止他们。开战后不久,埃米琳·潘科赫斯特和克里斯特布尔·潘科赫斯特在政治态度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们仍然呼吁妇女平权,却也在号召年轻人走向战场。埃米琳向WSPU下令:终止一切活动;新一期的《妇女参政论者》取消发行;潘科赫斯特母女甚至开始发行军国主义杂志《不列颠尼亚》。她们的种种有利于战局的行为博得了当局的青睐,最终还拨专款给她们用以组织活动。就是在这时,仍在积极反战的西尔维娅彻底与母亲和姐姐切断了联络。在听过一次母亲为战争造势的演讲后,西尔维娅沮丧地写道“我心情悲痛地听着她的讲话,然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加紧为和平事业著书立言。”她用行动印证了她的许诺:超过一百名英国妇女在西尔维娅的组织下向德奥两国的妇女寄出联名信,信中提到“让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将我们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痛苦过去……我们必须一起推动和平的到来……在这令人悲痛的时刻,我们就是你的姐妹。”

欧洲不乏像西尔维娅和哈迪一样不忘初心的和平主义者:饶勒斯险些被沙文主义者砸死;罗莎·卢森堡在国内不停地组织和平集会;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为玛格丽特·霍布豪斯写了代笔信《我要上诉》,控诉战争的无理和愚蠢;埃米莉·霍布豪斯参加了1916年在瑞士召开的民间和平会议,她甚至孤身会见了德国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贾高,幻想着自己在布尔战争时的胜利能够重现;艾丽丝·惠尔登被污蔑锒铛入狱后呼出绝唱:“世界就是我的国。”沙俄的临时政府被推翻后,欢欣鼓舞的伯特兰·罗素写道:“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这个国家正有一千多人身陷囹圄……如今,那些在世界一片黑暗之时被迫开始战斗的人已经意识到……这个世界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黑暗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获得的新的喜悦与希望,狱中的他们也感受得到。”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这种种过后,埃米琳·潘科赫斯特和她的大女儿就真的不可理喻吗——并不见得。她们或许怂恿了数十万英国青年奔赴战场,但她们的女权事业从未停息,在获得政府默许后,英国的女权事业可以称得上是急转直上。劳合·乔治曾派遣克里斯特布尔·潘科赫斯特前往革命后的俄国。在彼得格勒,克里斯特布尔见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军长及其带领的女兵团,时年25周岁的玛丽亚·波琪卡丽娃(Maria Bochkareva)组建了“黑寡妇营”,这支部队曾成功占领数座德军战壕。时至今日,我们不免反问,如果没有潘科赫斯特母女突然转向战争的决心,英国政府能在战争结束后宽宏大量地赋予妇女投票权吗?如果没有潘科赫斯特和政府取得的国际声誉,战后德、奥、法、美还能在短时间内赋予女性普选权吗?这些答案都是不可知的。但唯一肯定的是,时至今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仍然还只是个理想,偏见和迫害从未消除。和平从来都只是泡沫。

1928年的一天——这一年大战中的英军指挥官道格拉斯·黑格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埃米琳·潘科赫斯特的棺椁被超过10000名她的追随者包围,她死在了自己的家乡。

克里斯特布尔·潘科赫斯特在战后来到了美国,并将余生都投入到了宗教工作中,最终于1958年在圣莫妮卡去世。

西尔维娅·潘科赫斯特余生在埃塞俄比亚度过,她被海尔·塞拉西一世授予了各式勋章,并最终于1960年在亚的斯亚贝巴去世。

 2 ) 当我们谈论女权的时候 我们在谈论什么

英国14年交出了pride,15年交出了suffragette. 感觉好像很难想象,女性获得选举权不过百年来的事情而已。(片尾字幕显示:最早的是新西兰1893,美国在1920,英国在1928)更令我震惊的是,在影片描绘的1912年,尚没有选举权的妇女们,还没有对自己孩子的权利。(In 1925, the law recognised a mother's rights over her children.)

现在的网络环境里有些话题永远无法好好谈论,总是无休无止的党同伐异。当我们谈论女权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到现在这个程度,前人已经付出了什么吧。

一些记下来的台词:

"You want me to respect the law, then make the law respectable."

"It's deeds, not words that will get us the vote."

"The finest eloquence is that which gets things done."

"I would rather be a rabel then a slave."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We break the windows. We burn things. 'Cause war is the only language men listen to."

"We are in every home. We're half the human race. You can't stop us all. And we will win."

电影里那个支持妻子,帮助女权运动的男士太令人敬佩了。这世上多的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比如小本演的那个丈夫,我实在也骂不出口,他也是做了多数人会做的选择,不显得奇怪的选择。

记得之前去NY City Museum,有一个展厅专门记录的是平权运动,从同工同酬、黑人、女性、到LGBT,那些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斗争。 不知道多少年后我们的教材里也会有这样一章。

题外话。 编剧Abi好像很喜欢女性视角哪。当时追着这部路透,想着我们Bel和Freddie又演同一部啦还是差不多的时代背景,结果并没有对手戏XDD 用的梅姨演女权组织首领也是挺合适…梅姨还演了她编剧的铁娘子。

 3 ) “体面”的男人们

主演是穆里根,梅姨就出来一小段。片子结构挺简单的,我觉得意义大于形式。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虽然有一些警察殴打抗议者的镜头,片子里男性对女性的直接暴力其实不多,对女性的控制手段更多的是羞辱:入狱时脱光抗议者的衣服,用警车押送女主回家交给她丈夫,在报上刊登照片,同事避女主如瘟疫,丈夫把妻子赶出家门,禁止她探视孩子,等等。这片子里的女性被殴打,血流满面,大哭,挣扎,绝食,以命相搏,而相对应的是衣冠楚楚高视阔步的男人们,因处于权力的绝对优势而从容不迫,甚至鲜少高声嘶吼。这种对比最终由Emily向奔马纵身一跃推至最高点。弱者如能以血唤醒世界,竟然已是最好的结局。

 4 ) 《妇女参政论者》从低贱泥沼里发出的微光

“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 在200年前 说句话的女疯子被抓起来,判了罪,最后砍了头 《妇女参政论者》电影很好看 豆瓣评分达到了8分 很多人没看,估计是被这个翻译名给吓怕了 <图片1> 《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 字里行间渗透着无聊 这种名字谁会去看啊 台湾版翻译成了《女权之声》 还是有种千里之外,我送你离开的感觉 我可能会翻译成 《女人要投个票咋这么难呢》 <图片2> 电影讲的内容和现在的“女权”相差很远 那个时代,女权还没有走到男性的对立面 只是在争取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权利 以前的女人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呢 我拿电影里1910年代的英国举例 <图片3> 有段子手说 现代社会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 其实在那个年代,女人才像牲口一样地位低下,不,应该说是地位低贱 你想工作?你想逛街?你想有自己的财产? 你想写书?你想离婚?你想讨论社会新闻? 当时的回答就是 “你咋不上天呢?” 那个年代的女人根本做不到 女人的世界只能有三样东西 1.教堂! 2.烹饪! 3.孩子! 要不然你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女人 外出工作的女人更是倍受盘剥 工时长、工资低、待遇差 在工厂主眼里 你都出来工作了,肯定不是“淑女” 不需要体谅你照顾你 使唤你折腾你非礼你 你能把我怎么样呢? <图片4> (海伦娜·伯翰·卡特 饰演一名支持女性投票的“女医生”) 当时的女人被认为 “智力低下,能力欠缺,需要男人的协助才能好好工作” 大部分在工厂的女人 命运轨迹是这样的: 8岁当童工 12岁当全职 30岁就生病病死了 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 只能重复妈妈的生活 8岁当童工 …… 自由、平等、博爱? 天赋人权? 这里的“人” 说的都是男人 rights of man 跟女人没关系 父亲去世留的遗产 没有女儿的份 只能留给儿子或者别的男性亲戚 如果你老公不想养孩子了 把孩子继养给别人 根本不用跟你商量 <图片5> 这样的生活,你能忍受吗? 当时99.9%的女人都默默的忍受了 而且她们认为那些在街头演讲,为妇女投票权斗争,甚至被抓到警局蹲监狱的女人们是“女人的耻辱” 没财产权、教育权、工作权、儿女抚养权、 不能受教育、薪资不平等、家庭暴力…… 这一切的解决关键都在于 女人投票的权利

民选政府虽然看似平等民主,前提是你有资格“选”。 参加竞选的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选票,就会提出更好的政策、福利、制度来满足选民的要。 “政治家?就是找有钱人要钱,找穷人要选票, 还会让有钱人和穷人都相信,自己会维护他们的利益” 你没有选票,竞选者会替你考虑吗? 那么你和路边的动物、石头、大树,有什么区别呢? 没有人会考虑你的利益,你只有被不断剥削压榨的份 打个极端的比方 女人是不带镣铐的奴隶 被性别歧视锁死在生活里 4000年历史的非洲割礼 1000年历史的中国缠足 印度强J案、严禁堕胎的宗教时代…… 在中国,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女婴被遗弃,重男轻女 对女性的压迫有漫长的历史,遍布世界各地 但是奋起抗争,并且取得有效成果的 最初就是英国的这支女权运动力量 所以这部电影真值得每个女性好好看看 《妇女参政论者》结合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没有过多的表现领袖人物,而是深入刻画了一位参与女权斗争中底层的普通女人 <图片6> 最让人感到痛心的 是女性和平的争取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女权斗争只能靠越来越激进的行动 才能引发关注 也导致了电影最后惨剧的发生 (电影最后那段 被国王的马踢死的女人,是历史真事) <图片7> “战争,是男人唯一能懂的语言” 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有没有感到一丝绝望? 介绍一些女权斗争的关键人物、关键词 ❶埃米琳·潘克赫斯特

(左一,这是她和女儿穿囚服的照片) 这部电影中的女权斗争领袖(梅姨扮演的),在她的激进政策努力下,女人终于逐步获得了投票权。可以说这个“疯女人”的一生,就献给了这个事业 <图片9> ❷奥兰普·德古热 <图片10> 文章第一句话,就是她说的。 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也是人类第一份《女权宣言》的发表者,她也为这个宣言被判有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❸第二性 女权进展里超级关键的一本书 波伏娃有很多精彩的名言 绝对可以增进脑力、提升魅力 ❹玻璃天花板效应 这是一个美国梗,后来被世界范围使用 指一种无形的、人为制造的困难 最初就用在女性员工升职问题上 你们懂的 “这世界终于温和的待你(还给你过节) 是因为你不知道,它曾经有多冷酷无情” 感谢每一位女权勇士的付出 祝大家“女人节”快乐 — END —

 5 )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虽然是背景是1912年的伦敦,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女人看应该都会有代入感。

“We don't want to break the law, we want to make the law."
没有刻意的狗血和煽情,只有沉重。
这个电影提醒了我,现在的我们在享受着的权利根本不是理所当然,是靠着少部分人的奋斗和牺牲争取来的。

她们的工时比男人多,得到的工资比男人少,回家后工资被丈夫收管。
她们无法学习,无法作为独立个体做决定,只能被父亲,丈夫,兄弟,儿子代表。
她们被老板性骚扰,被丈夫家暴,没有人听她们的申诉。
她们站了出来,想用和平的方式呼吁平权,却换来一次次的失望,被威胁,被暴力镇压,被关进牢房虐待。
而社会回报她们的,是冷眼和奚落,这其中还包括了本该亲近的丈夫家人,和其他的女人。
所以她们只能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砸窗户,炸邮筒,因为只有掀起WAR,才能让自己被听到。

女主Maud Watts的心态转变一点也不突兀,从一开始不想惹麻烦,在警官审讯时强调自己不属于Suffragette,再到决定加入Suffragette的行动时,她写信给警官(不确定职称):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看之前我以为电影里会有胜利喝彩的场面作为高潮,然而错得离谱…
电影从始至终只有她们遭受的痛苦,压迫,最后以Suffragette的成员Emily的葬礼结尾。
为了让国王和记者们注意到,Emily冲进了赛马场,她的死亡在全世界范围被报道,最终英国一步步通过了女性投票权。


电影刚开始不久还和小伙伴笑着说Suffragette成员们拉Maud Watts进去说的话好像邪教,慢慢就笑不出来了。
没有那样“邪教”一样坚定的信仰和坚持,她们的女儿依然会在12岁进工厂开始工作,被性骚扰而不能发声,她们的孩子依然会是丈夫的物品,由丈夫随意处置。

为了本来就该有的权利,她们suffer,甚至死,才换来了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right。


所以,如今看到有人上街举着条幅呐喊,呼吁平权,游行,饥饿抗议,如果做不到加入和支持,也不要站在一旁说风凉话笑ta们歇斯底里。
随意把ta们边缘化妖魔化,就等于站在了压迫的那一方。

 6 ) 以另一种方式过此生——关于英国电影《女权之声》

以另一种方式过此生
                                                                     ——关于英国电影《女权之声》
                         张泠

        2015年,关于二十世纪初英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电影《女权之声》(Suffragette)上映,引发系列争议。有人批评几位主演(凯瑞·穆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梅丽尔·斯特里普)穿的T恤衫印有“我宁愿反抗也不当奴隶”伤害非裔人感情,也有人认为影片“洗白”女性主义抗争史,只关注白人女性运动者而忽略其他族裔参与者(这些批评主要来自美国)。一部电影引发如此多话题,很可细述。我的观影经验及听到、读到的经验,这几乎是“泪与火的旅程”,有悲哀的瞬间,也有坚定抗争的力量。情感表达不至于滥情,一个世纪前的历史在当代听到回声。

    英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运动和平进行了五十年,被嘲讽、忽略,收效甚微,直到“女性社会与政治联盟”(WSPU)创始人、女性投票权运动倡导者潘克赫斯特(Pankhurst,1858-1928)夫人号召女性要使用激进和暴力手段,令掌权者听见她们的声音。《女权之声》故事便始于此时此地,1912年的伦敦,从一位劳动阶层女性的视角叙述(这人物并非历史上实有其人,却也并非虚构,而是几位真实人物的合体,如女工安妮·肯尼Annie Kenney、裁缝与社会主义者汉娜·米切尔Hannah Mitchell与康斯坦斯·利顿Constance Lytton)。24岁的洗衣女工莫德(凯瑞·穆里根饰),与丈夫和儿子过着清贫但尚称得上满足的生活,直到偶然卷入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运动,被警察殴打和羞辱、被丈夫训斥、被邻居侧目而视,她更意识到自己自7岁起在洗衣工厂超时劳动、超低工资、被工厂主性骚扰敢怒而不敢言、兢兢业业只为作贤妻良母……有改变的可能性,如她在国会作证讲述自己工作状况后所言:“我可以另一种方式度过此生”。

然而,这代价对于劳动阶层的女性尤其惨痛:莫德被丈夫扫地出门、被拒绝探视儿子、因反抗厂主而失业、屡次被捕入狱、在狱中绝食而被强行以吸管插入鼻中鼻饲……她与女性战友支持和鼓舞彼此,所有不公对待都令她们成为更义无反顾的战士。她们打破窗玻璃、炸邮筒、破坏电讯系统、炸政要官邸。莫德对警探讲的话振聋发聩:“我们打破窗户,烧掉房子,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听得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在千家万户,是人类的一半,你们无法阻止我们!我们最终会胜利!” 她们使用激进手段唤起注意,但需要强调的是:她们破坏财物,从未伤害和恐吓过人,有些英文评论将她们的行为称为“恐怖活动”是极不恰当的。她们集会、出狱时,总带着、传递着小花,在手中、胸前、帽檐,美好的生命的希望。无人因她们而伤亡,运动中流血牺牲的,是她们自己。

最终,战友艾米莉·戴维森(Emily Davison,1872-1913)在1913年的德比赛马日冲向国王的马,要将条幅“votes for women”悬挂其上,被疾驰的马踏而丧生。这一景象被当时的默片拍摄,也被世界媒体广为报导。她的牺牲,使得女性投票权运动为更多人关注。遗落在现场的条幅,被一位父亲拾起,裹在新生女儿身上,参加了戴维森的葬礼。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戴维森,受过良好教育,因是女性,就业机会受限,加入抗争后,曾被捕9次 。她以生命践行了潘克赫斯特倡导的宗旨:“行胜于言”,也宣称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女性抗争者们在狱中绝食,为狱友争取更人道的对待方式,为怕闹出人命对政府不利,狱方强行通过她们的鼻子喂食。这一过程极度痛苦而屈辱,她们的痛苦喊叫(戴维森曾被强行喂食49次),触目惊心。屡次入狱、也曾被鼻饲的潘科赫斯特在回忆录里写道:“在我有生之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尖叫回荡在我耳膜引起的痛苦”。这段落被《女权之声》重现,声音慑人,久久回响。而戴维森在赛马场一场,通过喧闹音景、震天马蹄声与她倒地后的突然沉默对照,令人窒息……摄影师Eduard Grau以晃动的、迫近的手持摄影,传达混乱的及时性和紧迫感,使片中影像粗粝、充满新闻纪录式的当代质感及感官性。

1918年,英国规定:男性21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有投票权;1928年规定,21岁以上女性可以投票。争取女性投票权的运动告一段落,而期间,曾有超过一千位女性被捕入狱。在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抗争中,“一战”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影片中被省略)。战争期间,潘克赫斯特提议结束武力抗争、支持政府、一致对外(德国),战后政府为安抚为国服务的各方,突破社会阶层和性别偏见,形式上做到政治权利的相对公平。《女权之声》结尾字幕,出现女性获得投票权的国家与年份。世界战争和权力格局重组,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改变不公带来机会,如俄国(1917)和中国革命(1949)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女性、“二战”和反殖使得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和前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女性有投票权。而被西方人视为“文明”的瑞士,女性在1971年才有投票权。我听到后排的美国观众惊呼,他们一定不愿意相信,中国女性怎么可能比瑞士女性更早获得投票权……

《女权之声》是几乎全部女性团队的制作,编剧艾比·摩根(《铁娘子》编剧)、导演萨拉·加芙隆(曾执导《砖路》Brick Lane)、两位制片人及主要演员皆为女性。回应关于种族问题和“洗白”的批评,导演萨拉·加芙隆解释,根据她们十年来所做的历史研究,1912年左右的英国劳工阶层女性抗争者中,白人女性为绝对主体,“二战”后的五十年代,因移民政策的改变,英国的人口才更多元。当时有两位亚洲女性参与其中,但她们是贵族,被官方更客气地对待,与劳动阶层女性不同。英国演员海伦娜·伯翰·卡特扮演自制炸药炸毁邮筒的药剂师埃迪斯,坚定的反抗性别歧视的战士,而她祖母的父亲,正是曾激烈反对女性投票权的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海伦娜说:“我要以这种方式跟我的长辈谈谈。”

加芙隆提及影片的当代相关性:全球仍有6200万女孩因性别歧视无法受教育、英国只有22%议员是女性、多数行业有同工不同酬问题、三分之一英国女性遭受各种形式的性暴力。而电影行业内部的性别不公、薪酬差异等近年也被更多女性从业者批评,至今,全世界只有1-10%的电影出自女性导演。历史由强力男性书写,关于女性的历史被抑制、抹去。很多出身底层的勇敢女性终年劳作,识字率低,也无暇写自传,无法书写自己的历史,但她们是推动变革的先锋。加芙隆愿意继续挖掘那些被历史遮蔽的女性的故事,令她们的声音被听到。

从年轻到年长的男性对此片的反响,也耐人寻味。在伦敦,一位13岁男孩看完《女权之声》后在电影院里站起来大喊:votes for women! 制片人艾莉森·欧文14岁的儿子与男校同学去集体观看,回去组了个女性主义社团。片中饰演爱尔兰警探的男演员布莱丹·格里森慨叹:“我这辈子从没进过雌激素这么高的剧组,感觉很好!”当然,也有轻佻的男性网友写道:戴维森闯入赛马场被马踏而丧生,不知那匹马后来怎么样了?居高临下的讥笑、嘲讽一直都在,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依然如此。女性成长期间接受的教育通常是“别找麻烦,别出风头,作个好女孩”,而《女权之声》中的女性,为了抗争歧视和不公、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惜使用武力,被污名化,她们说:我们不想成为违法者(law breakers),而要成为立法者(lawmakers)!1979年,英国出现第一位女性首相,不远的未来,也许美国会出现第一位女性总统。但日常的与结构性的各种暴力、歧视,并不会因这些标志性的事件而消失(也如《女权之声》导演所言,希望影片有更广泛的意义,抗争的不仅是性别问题,包括一切族群、阶层等等不公)。这些是一个个未完成的故事,应有权益的获得,并非通过上层开恩施舍,而是旷日持久的抗争,甚至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争取公平正义的抗争会持续下去,街头、家里、电影银幕,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短评

不出意外地编剧导演全是女性。很难相信女性活得如此被动、卑微只是一百年前的事。女生该看看,看看今天的我们是站在了谁的肩上。男生更该看看,看看女性走过怎样的一段路才争取到对他们而言天生就有的权利。这不是性别的对抗,只是对人造的不公发起的反抗,只是一群人向另一群人要求平等的生存权利。

7分钟前
  • 蘇靜喜
  • 力荐

女性的权利要男性批准,同性恋的权利要异性恋批准,社会还真是公平呢。台词写的很棒,意义比内容更好。小本为此片贡献出了演员生涯中最直的一个角色,个人感觉把他自带的基佬气质遮盖的很好,为本老师的突破点一个大大的赞。

9分钟前
  • 安己
  • 推荐

Your mother's name is Maud Watts, don't forget that name, cause I'll be waiting for you to find me. Will you find me George?

12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这个电影告诉你某些"西方价值观"在人类历史上是怎么得来的。当然,这跟你和你"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祖国"并没有任何关系。

13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认为现在“田园女权”四处重拳出击,让人反感,加剧女权污名化的,建议看这部电影了解下到底何为激进。要我说,打拳还是打太轻了。

17分钟前
  • 岁静小胡
  • 力荐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穿裤子,你剪短发,你进学校,你读大学,你当众说话,你开车,你有自己的孩子,你免于被强奸和骚扰……直到你投票,都不是免费的,而是有人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将你从强权中赎出来的。让你的生命发光,照亮更多在黑暗中的人。

18分钟前
  • 午后的水妖
  • 力荐

妇女节当天看得汪汪大哭。我也曾像女主那样自称“温和女权”,有过否定和想要割席的阶段,如今却非常怀念当年那些曾被称作“极端女权”后来在网络上被消失的女性们。感谢你们砸开的窗,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21分钟前
  • 柳夏
  • 力荐

除了一众英国女演员的精彩演出,本老师出色地演了个直男癌,跪下了……

26分钟前
  • Magpie
  • 推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牺牲而成。妇女选举参政权的争取,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一场仍将继续的革命。妇女参议政地位之艰难,离不开千百年人类社会之男女分工,宗教观念之束缚羁绊,文化礼法之旧习沉疴,然而人类社会之进步,就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上的不断解放,妇女如是,残障人士同性恋亦如是

31分钟前
  • 上上
  • 推荐

这部电影带给观者的启示是:看到有人上街举着条幅呐喊,呼吁平权,游行,饥饿抗议,如果做不到加入和支持,也不要站在一旁说风凉话笑ta们歇斯底里。随意把ta们边缘化妖魔化,就等于站在了压迫的那一方。(by:豆友阿不思)

36分钟前
  • 冉笛
  • 推荐

国内不引进太可惜了。如果不发声,不流血,不去斗争,而是只是祈求上位者的怜悯——这个世界永远不会为你改变。被捕的五位女权斗士,被关闭的妇女法律咨询事务处,就是最好的佐证。

37分钟前
  • 锄禾
  • 力荐

豆瓣8.0,IMDB6.9,这个评分的差距,似乎就是两个文化世界对女权的渴望之间的差别。

41分钟前
  • 无非
  • 还行

女权主义者现在依然被人们当作瘟疫,尤其在国内。女主刚开始拼命强调“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最后呢,身体很诚实的发现,女权是女性争取人权的必经之路。我们诉诸暴力,是因为战争是男性唯一肯听的语言。

45分钟前
  • 豆友179879397
  • 力荐

片子里Suffragette这个词就像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一样被人当作瘟疫,女主起初拼命强调“我不是妇女参政论者”,最后却发现,这是女性争取人权的必经之路。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是不想用和平的方式,我们诉诸暴力,是因为战争是男性唯一肯听的语言。

50分钟前
  • 兔安叽
  • 推荐

电影最后按时间线滚动着女性开始拥有选举权的国家,到1949年那里出现天朝,听到旁边一个人蛮吃惊地说了一句China?。。呃 实力尴尬吧。 ps:Carey演的真好

52分钟前
  • Little Friend
  • 还行

明天就是妇女节了,想起这部电影。看着票圈里一片女生节的气氛,觉得悲哀。女生节的本质就是age shaming,认为“妇女”意味着“老女人”,意味着女性的“价值折损”。很多女生竟然也乐得在众星捧月的假象里被消费被剥削。姑娘,你的价值,只有年轻的脸蛋和身躯了吗?那我们和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其实这部电影我本不想打五星,情节比重安排有些不妥,主角的光芒被众多配角淹没。但在此刻,我愿意给它满分。我希望这种主题的电影能够为更多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希望它是世界平权之路上的一个小小的力量。希望我也是。

55分钟前
  • Wildfire
  • 力荐

哭死了。不打五星对不起女权先驱,对不起自己。前些日子女同事好心提醒,不要总在朋友圈公开谈论女权。我理解,不诧异。但女权不是邪教,不崇尚女尊、争夺绝对化的女利,何需隐瞒?会遭打压、排挤、嫌弃?还是得罪几枚直男癌?如果一个地方需要压抑真实属性才能活下去,那它可能压根并不适于长期生存。

5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反抗并不是成为对抗者,只是想成为参与者;奋身呐喊并不是想得到更多,只是争取本该拥有的平等;抗争并不想付诸暴力,可这是男权社会唯一会被聆听的语言;每一代弱势群体的权益都伴随着无尽的鲜血和牺牲,事到如今,你问我为什么依然感同身受,因为如今的现状并未改变,希望我们不负我们已拥有的一切。

1小时前
  • 巨米雨
  • 力荐

但是我们不能对桌上的剩菜残羹心存感激,若不能求得一席,那就把桌子掀了。

1小时前
  • 交一
  • 力荐

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的直男癌就跟现在的中国一样严重

1小时前
  • 虾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