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剧情片法国2011

主演:让·杜雅尔丹,贝热尼丝·贝乔,约翰·古德曼,詹姆斯·克伦威尔,比茜·图诺克,佩内洛普·安·米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小狗乌吉

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播放地址

 剧照

艺术家 剧照 NO.1艺术家 剧照 NO.2艺术家 剧照 NO.3艺术家 剧照 NO.4艺术家 剧照 NO.5艺术家 剧照 NO.6艺术家 剧照 NO.13艺术家 剧照 NO.14艺术家 剧照 NO.15艺术家 剧照 NO.16艺术家 剧照 NO.17艺术家 剧照 NO.18艺术家 剧照 NO.19艺术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00:11

详细剧情

  1927年,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 Jean Dujardin 饰),是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其他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 nice Bejo 饰),尽管后者抢镜出风头,但是他还是儒雅以待。不过,这则头条新闻却压过了他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这令他心神不宁,演戏频频NG。后来,与老板闹僵的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与此同时,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的契机迅速蹿红,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明星。最终,他的默片与她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一场在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争夺战拉开序幕……  本片获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 64届戛纳影帝。

 长篇影评

 1 ) On "The Artist"

1、迄今最佳影片9部提名作品看过6部,无疑,作为韦恩斯坦片,本片在最佳影片上赢面最大。然则这货根本不是一部默片。怎么说呢,每一个镜头,构图、机位、角度、用光,都跟真正的20年代电影差那么一点点,更不提运动了,累积起来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举一个我比较熟悉的例子,影片结尾两人模仿金姬罗杰斯和弗莱德阿斯泰尔那一段,按照Mark Sandrich的拍法,绝对不可能有那个升降镜头,另外,如果一段舞中间要换镜头,绝对是同机位的全景跳接,景别稍有变化而已。这个例子不甚合适,是有声片段落的,默片的比较就要看截图党了。
所以我觉得,伍迪艾伦或者索德伯格看到这部片子一定会笑的。前者是戏仿高手(虽然没拍过默片,但是在[变色龙]和[开罗紫玫瑰]里模仿30年代电影惟妙惟肖),后者是技术狂人,且看[德国好人],完全照40年代电影的工业标准来做,包括背景放映、录音技术等等。
不是说你夸张一点,不说话,打字幕就是默片了。

2、但是[艺术家]确实有优异之处,这种后台故事本身就讨巧,而默片向有声片转换这个历史时段,[雨中曲]作为所有大学的入门级电影,已经普及了这个后台故事以及其中人物的位置可能,所以不存在任何的观影障碍。本片略带感伤的小情怀还是蛮戳人的,从最内里的情感线讲,本片拍得是“怀旧”,新与旧,发展主义,会成功地唤起观众(尤其是奥奖评委们)的年龄危机(饭店采访那一段)。然后包裹在一个爱情故事之中,再包裹在一个自指式的电影故事之中。
而在这个年代拍这样一部电影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已经足以让人脱帽致敬。

3、极为精彩的戏有两场:其一,瓦伦丁做的那个梦,对声音的处理真是妙极。问题在于,这货到底是不能说话还是不愿说话——这也是影片最大的问题所在。如果它不是顶着一张默片的脸,我只好认为瓦伦丁是哑巴,或者声带有问题。这个故事本身是不适合用默片拍摄的(尼玛,最后不还是有声音了么,这个梦不还是有声音了么!你要怎么用默片形式表现有声片啊),而更合适的是用比如30年代电影来做。这个梦拍得极好,正凸显了影片的这一矛盾之处。
其二,瓦伦丁在家中独自看电影那一场,银幕上自己的影子忽然消失了。显然,用一点麦茨,银幕作为镜子,瓦伦丁观看自己的影片显然是照镜子,自恋也罢,但他是可以看见,或者照见自己的;而影子消失,正是“在镜子中照不见自己”,所谓无法被询唤,新的电影秩序之中,已经不再有默片演员的容身之处。

4、大萧条和金融海啸无疑有一种互文关系,这也是片中瓦伦丁自导自演的[Tears of Love]票房惨败的直接原因(有趣的是影片极大地淡化了资本运营层面的内容,即制片人的角色),尼玛经济都这样了,你丫还敢拍悲剧给我们看啊。这是隐含的文本,所谓电影的功能,在那么个或者这么个时代,抚慰是第一位的。即使你有奇观,有异国风情,是大制作。
进一步来看,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读法,这一次是女人拯救男人,而且不仅是报恩,而且是迷恋。这一条线写的也有问题,瓦伦丁的老婆除了cos公民凯恩里的苏珊,说两句“talk”的双关语之外简直就是个活动人偶,而米勒妹子对瓦伦丁的感情也铺陈不足,基本是戏一过半豁然就对他爱的死去活来。所以这个故事呈现为一个女演员以一种变通的方法(歌舞片)拯救了一个男明星,一个女人拯救了在金融危机中落魄的男人,换喻则是拯救了电影(电影艺术?),或者父权结构。
问题在于,瓦伦丁真的可以代表“伟大的电影艺术”么?显然不是。从一开始到最后,所有的片中片都是再通俗不过的商业电影。“艺术家”看起来简直是讽刺。从这个角度看简直在说“过时的就是艺术”。如今谈古典好莱坞,谈到的那些都是最优秀的电影。这里面还有个命名机制的问题。而如瓦伦汀这样的演员,不知有几部能名列其中。

5、而联系颁奖季其他几部影片就很有趣了。[后裔]是一个单亲家庭,父女之家关系修复的故事,母亲,或女人,为自己的出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很有意味的是,当她成为骨灰之后,竟然难得地拥有了视点(克鲁尼扮演的马特在船上捧着骨灰的那个反打镜头,以及水下的镜头)。与[盗梦空间]和[在云端]类似,如果这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艺术家]显然与之有别。而magasa谈到的那个有趣的观点,[午夜巴黎]和[雨果]都是美国大导演跑到欧洲去歌颂“欧洲传统”(尽管我以为[午夜巴黎]根本不是欧洲传统,但起码是一个表象上的欧洲),[艺术家]反而是法国人来为古典好莱坞唱赞歌,这个悖反实在太有趣了。三部影片都主打怀旧牌,而且无一例外,选择的都是冷战之前的年代。这似乎说明了某些问题。如我前文指出,[艺术家]显然联系着金融海啸之后的世界状况,我想真正说明问题的是戛纳的奖项归属:更为美国主流价值(修复的是经历六十年代的父子关系)的[生命之树]拿了大奖,不管是不是主席票,但它说明某种法国或者欧洲内部的“美国情结”,更何况这确乎是部艺术片,戛纳也向来喜欢表彰好莱坞体制内的“他者”;[艺术家]则仅仅收获影帝,而它在美国的好评度甚至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尽管它与美国主流叙事仍有这样那样的微妙差异。
所以我想,最终起作用的还是强大的怀旧力量,即使观众们没有看过什么默片,但是他们可以去想象默片,正如[午夜巴黎]去想象20年代。而这部影片实在太过讨巧,甚至可以说是乖巧,一如其中那只小狗(其实cos的不是丁丁而是1905年的默片[义犬救主]啦)。默片确实是个很好的噱头,不过应该只此一次,不可模仿。
但愿[艺术家]拿下最佳影片的同时,把最佳导演和影帝都让出来吧。允许学院评委们怀一下旧(我真想看[雨果]啊),不过适可而止吧。

 2 ) “艺术家"与“爱的眼泪"——别忘了还有一个"The"

固然有声片的出现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也让绝大多数人都将有声片与无声片的讨论搬上最前线,从而变成了影片必须或唯一要讨论的元素。

若从一个编剧的角度来看,有声片的出现(或者默片时代的终结)只是一个背景。最重要的是乔治拍了一部“爱的眼泪”,用他高傲自负的“艺术家”的坚持。

“爱的眼泪”这个名字取得很妙,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流行文化。这样一个片名及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行为将主人公的自负概括到了极致。因为你能预想到它的失败。这跟电影技术革新是没有关系的,仅仅与人物有关。一切都再清晰不过。

Jean Dujardin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只需要用笑容就可以涵盖这个人物所有复杂或简单。当他在电影公司楼梯上与佩蒂相遇,那笑容与他们第一次碰面几乎无异,风度翩翩的轻蔑与倨傲,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乔治走下楼梯,依然是巨星的风范,然而他的处境也随之急转直下,自己都来不及思索;佩蒂充满朝气,快乐而开放,一个新的签约演员,步伐轻盈地走上台阶。

纵然,无声的“爱的眼泪”已经无法打动新一代的观众,人们涌进影院接受新的面孔,让耳膜辅助视网膜去理解故事情节。甚至乔治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人遗忘;他才相信人们已经厌倦了老一代演员的挤眉弄眼。

之后的故事完全就是“爱的眼泪”——流行文化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而至于默片还是有声片,艺术家还是明星,全都与关紧要。



 3 ) 无声到有声

看到《艺术家》(The Artist)演员名单上的让.杜雅赫丹(Jean Dujardin),我着实吃了一惊,这也是最终促使我赶了一趟周末夜场的原因。我想看看“花园里的”让究竟有何种能耐,摘了戛纳又摘金球,现在还提名了奥斯卡。印象里和花园(Jardin)沾边的人物往往诗意翩翩而不贴实际,电影《芳芳》(Fanfan)、《怪胎》(Le Zèbre)后面就矗立着一座,亚历山德雷.雅赫丹(Alexandré Jardin),他的文字不是不好,但总是哪里隔一层,以至于电影也是,好像还悠着一口气高潮就混过去了。他的文坛地位我不了解,但于我呢,他就适合小小人群偶然欣赏。

让.杜雅赫丹这个演员,之前我一直和丑角、谐星划等号。最有名肥皂喜剧《男孩与女孩》(Un Gars et Une Fille),充斥着细碎黏糊,过度夸张的笑料,他和他太太的扮相、妆容也十分惊悚,法国人虽然纯天然地歇斯底里,但我对他的接受力很有限,更喜欢老辈,如棕肤潮人那一拨。再就是在无数场合看到这颗事实上五官深刻、可以称得上英俊的怪味豆,明明很有型,却永远安定不了眉眼,我捉摸不透他要表现的性情,观感跟着过山车,委实谈不上舒适。法国虽然丑男当道,男女失衡,我却从来没有为帅哥杜雅赫丹抱有一丝幻想。

而第一眼看《艺术家》的海报,我曾想这不是肖恩.康纳利年轻的时候吗。影片中间,他的侧脸无数次让我想到罗伯特.泰勒,更不用说那道克拉克.盖博式的微笑弧度了。至少从造型上,他稳健、含敛了许多,嬉皮喧闹烟消云散,定下来,帮你聚拢,然后发散到他周身,专注他的演出。

杜雅赫丹演了一位如日方中的默片大明星从尖峰滚入谷底,又不尽然地缓缓拾起自己。故事其实很单线,会怎么走向,人物会跌得多惨,观者一目了然,掺入的扰动元素,是爱情。与明星桃花春风、眉眼情牵的正是他的忠实粉丝,另重身份,则是拼力追赶他的强劲后生,更了不得,她说话,而他拒绝说话,她顺应时代,而他顽固得要死。爱情的绳索,时而挽留着他颓败的江山,时而重拳出击,伤透他的自尊心,把他逼入死角。原本程式化的人生必经路,因此走得留情,拖沓,复杂。

电影抽析的元素呢,是人声。杜雅赫丹无言地饰演乔治.瓦伦汀(George Valentin),乔治进而无言地展现银屏上各路好汉。这双重的无言里,后者似乎更倚重传统的杜雅赫丹,他的喜剧功力释放无余,你会觉得他多么轻松自如、愉悦优雅地抖包袱,无论挑眉,轻笑,还是展臂,猿身,或者风流倜傥的舞步。他的乔治呢,则更符合现在观众对“自然”的要求,虽然轻度笑场,仍然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人物被他阐释得非常立体,甚至当他一步步坠落时,我会以为他一步步升华了,顺风顺水的时尚宠儿与生活磨难千锤百炼的小市民,如此巨大落差,如此辛苦调适,都在他的制动范围内,而且他不得发声,却轻易牵动观众的笑容和泪点。他的乔治最最颓丧受伤、几无生意的时刻,我由衷赞叹,杜雅赫丹多么投入多么稳啊,那一刻我感谢老天让我见过《男孩与女孩》里的他,感谢他不曾稍离地努力着,我为乔治难过的同时,也在惊艳花园让的感染力,一边坠落一边涌起,好像形成波峰波谷抵消的直线,可是在心底,则是双向感觉的扩大,互为撞击。

电影的初本形态,我是罕有观看经验的。应该说一开始有点被迫,不住地追问,就这样无声到底吗?直至末梢听乔治法音极重的一句‘With pleasure’,仿佛云开月明,松了一口气之余,竟又有点怀念云霭尘霜、无法张扬的沉默了。大概我有惯性的强迫症吧,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无声的时候,你才意识到有声的可贵。比如单打独斗的乐声,它们的急缓沉扬叙述着故事,你会竖起耳朵去捕捉它们的情绪,又如慢一拍黑屏上的字幕,休止后浮现,拉扯你的好奇心然后填满,比之同声同气,增添了多少曲折呢,原来每个音节每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呀。然而在我们熟悉的视听嘈杂的电影环境,这些我们最依赖的,显然最被轻怠,于是诚意笑容便需要极高的技术伺应,绝不至于这么朴拙而宽容。从无声到有声,《艺术家》似乎也在告诉观者,你们也走过一个完整的有得有失的零和过渡。

电影模拟人生,人一开始是不会说话的,人的爱情也鲜有轰轰烈烈开场的。尽管这部戏的爱情和事业撞车,于无声处的爱情,却似乎更润泽千愁,悠心难忘,同时,稀释其余生存苦难的能量更强大。不得不再表扬一下杜雅赫丹,初遇时电眼和怦动,化妆间里了然、跃然、微失落,真相后苦笑、不堪,新影吃瘪对佳人漠然、冷嘲,看她的对垒戏是叹笑、自嘲,自尊心被撕裂急怒攻心而强自镇定,等等等等,这一切幽微变幻,他都不温不烫表达出来,唯其静默,气场贯彻,尤其悬在人心上。从无声爱慕到有声伴侣,从至少我这样观者的视线盲区到国际大舞台,我很感激没有放弃的让.杜雅赫丹,真为他高兴。

 4 ) 艺术家?大明星?

关于电影片名,有说它就不该叫《艺术家》(The Artist)。就像今时今日,如果哪个国内电影明星被称作艺术家或者德艺双馨,那基本是调侃,再不然就是挖苦讽刺。诚实来讲,影片要是改叫《演员》(The Actor)或《大明星》(The Big Star),似乎更符合故事内容。台湾人更夸张,索性往前面加一个大,《大艺术家》。多个大字,广告效果就来了,堪比大片、大电影。 那演员明星和艺术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我想,这就是《艺术家》的命门所在。放当时来看,拍电影的恐怕都不是什么艺术家。更何况,主人公乔治没落不谈,他还导了一部失败作品。艺术的分门别类中,电影一直是位居最末。原因不外诞生时间短,再者它融合了很多项艺术的表现手法,占了其他艺术的大便宜。最早的电影是魔术杂耍,后面慢慢纳入商业放映,进而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剪辑、蒙太奇。所以,《艺术家》把电影演员抬升为“艺术家”,那更多是站在了后世人的观点上。别的不管,先就把致敬的旗杆杵在那了。 《艺术家》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间,那也是电影从默片(无声片)转向有声片的关键阶段。1927年,有记录在案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了,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把电影工业撕成两半。如同电影诞生后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推动这一次变革的原因仍是技术,音轨录制和电影拍摄可以分离开来。很显然,有声片的成功不在默片大导演和大明星的预料当中。就连默片败下阵来的速度,那也远比黑白电影败给彩色电影的速度要来得快。不仅好莱坞如此,以当时另一电影大国德国为例,1928年有声片所占比例仅为7%,到了1929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86%。 有声片的出现不仅淘汰了一堆默片明星,就像《艺术家》里的乔治,当时连在戏院演奏的乐队和辩士(讲解电影剧情的人员)也失了业。对于这一变革的惨烈,黑泽明在自传里就有提及:大批辩士冲入影院,捣毁导致他们失业的声音设备。由于压力,他的哥哥(辩士组织的负责人)更是选择了自杀。因而,如果有人认为乔治的落魄反应过于夸张,那么,他们当真不知道默片时代的薄暮之歌,更不理解这一改变曾经深深影响过那么多的人。 好在惨烈归惨烈,如果《艺术家》往惨烈的方向走,它一定会被奥斯卡打入冷宫。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擅拍喜剧,这一回借得默片的壳,套上一个通俗浪漫爱情剧的壳,弄得皆大欢喜满堂彩,当真是没啥难度。电影主线是一个默片男星的没落,另一边是有声女星的崛起。两人不断对位,内心情感的反差、地位境况的强调。说到底了就跟跷跷板游戏一样,不管谁上谁下,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游戏(电影)。《艺术家》没有把他们的关系做成最俗气和大路货的男欢女爱,比如插段床戏。更多时候,两人好像若即若离,却又被电影的魔力给吸引着。好比在电影院里,她看他的电影,他看她的电影,互相欣赏。好事者当然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也是现代人眼中默片和有声片的依赖关系。尽管取代了默片,但有声片一直“深爱”着默片,始终没有忘本。 除去明星光环和显而易见的影史关系,《艺术家》更是一部立足于电影本身的片子。众多的戏中戏(乔治演的片子大多有出处)、片场拍摄(选角、NG和实拍)、幕后制片人(他们对金钱利益有着灵敏嗅觉)甚至是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他们都再三出现。就单说乔治,导演在他身上安放了有趣的细节设置。和妻子的感情有如死水,对方恳求他说话交流,结果他就是不说。包括那个噩梦和打趣小狗,观众都开始纳闷,他为什么不说话。或许,声音不好是一个原因,但对当时的大牌明星来说,要他们开口说话,那就有如小丑表演,损害了他们业已树立好的形象。同时可以看到,默片时代的明星更重视肢体语言,略带浮夸更好。饰演乔治的让·杜雅尔丹本是肌肉型男,他在片中的形象,静有克拉克·盖博的影子,动起来又沾染了吉恩·凯利的风采。当然,后两者都是有声片时代的明星。类似看上去很和谐,实际上却又跳脱的细节,《艺术家》里还有很多处。它所引用和致敬的对象(包括电影配乐),经常不在1927年到1932年的时间范畴。事情到最后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艺术家》真的不是一部默片,它只是拿默片说事。 好在,即便说了这么多,甭管搬用了《公民凯恩》还是影射了《一个明星的诞生》,它们都阻碍不了普通观众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观赏体验。因为即便《艺术家》致敬了一大堆的片子,它更像是丢给影评人和老先生看的,讨个巧罢了。对多数人来说, 它只会被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待——一部看上去有些不一样的爱情片。已不多见、被等同为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字数长短不限、可以妙用的字幕卡,旧式画幅比和动作稍快的诙谐人物,当这些东西和一部爱情片发生关系,那么,《艺术家》至少是讨喜的,活跃气氛,不用商量。对吧?没有3D,不是飞机撞轮船的大场面。这样的年头,已经很少见了。去年奥斯卡推结巴国王,今年索性来个哑巴影帝,谁敢说不可能呢? 总而言之,面对《艺术家》,那绝没有凭吊默片般的肃穆沉痛,再者,它也没有承担讲述经典爱情故事的义务和必要。围绕《艺术家》的争议都出在姿态高低上,如果你觉得哈扎纳维希乌斯摆出了高姿态,用糖衣炮弹去迷惑了美国人,那么《艺术家》恐怕会是变质的味道。如果你熟知好莱坞和奥斯卡的游戏法则,那么再看法国人鼓捣的《艺术家》,或许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更何况,谁说入围奥斯卡拿了奖就名垂青史,其实未必。不见戛纳时候,《艺术家》还是给竞赛单元打替补。影史多少事,到最后,若能跟那条活泼有爱的小狗一样,都付笑谈中。我想,这便足够了。【国际先驱导报】

 5 ) “非典型默片”的电影语言创新

《艺术家》当真是近年来少有的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倒不在于其中蕴含多么深邃的内涵,而在于形式上有一个漂亮的艺术创新。回想过去,当电影还只是一个伟岸的哑巴时,都是谁在扮演着德艺双馨艺术家的角色?主人公George Valentin的扮演者让·杜雅尔丹,也是哈扎维纳西乌斯导演的法国间谍剧《里约谍影》里的男一号,有着光泽的头发、上挑的眉毛和结实的肌肉,一看就是大众情人般的范儿。公众的崇拜也让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自我陶醉者,每日带着他“爱演戏”的小狗周璇在无言的妻子和其他演员之间,在贝利佛山的红毯上展示着属于他的荣耀。但仅仅是两年之后,有声电影的兴起给了这个默片时代的英雄当头一棒。有声片中优美的音乐和明亮的颜色很快便让观众不再怀念属于默片的那个“摩登时代”。正如《日落大道》的主人公一样,George也不得不被新的电影浪潮流放到好莱坞古典时期那座褪色的万神殿中。与此同时,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名叫Peppy(活跃的人如其名)的女演员顺应了有声电影时代的要求,从默默无闻的粉丝、龙套,到“好莱坞甜心”的演变,如法炮制了《一个明星的诞生》式的成名之路。George毁于他的顽固和骄傲,即便是最潦倒的时候,他依然拒绝“说话”,最后只有狗和司机仍跟随着他。主人公的遭遇领人同情,更令人同情的是,不仅在好莱坞的影史上有许多这样真实的主人公,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中国。大家都知道阮玲玉之死和她留下的那句“人言可畏”的情殇,却鲜有人知,彼时,默片中的“神女”因为国语不好在事业上也遭受着江河日下的折磨。所以,比起那些向“经典默片致敬”的通俗说法,我觉得《艺术家》毋宁说是导演在用一种失传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方式,在向观众表达着自己对电影的爱意。为什么是法国导演和法国演员排出了这样一部电影?恐怕其中还有着法国人作为电影鼻祖的那份同George一样的骄傲和固执。其实严格说来,《艺术家》并不是一部默片。大量的音乐被铺在了声轨上,同时在个别段落也实验性的加入了环境音、动作音甚至台词(最后一幕)。为了让观众产生更多的共鸣,导演在复制早期电影的视觉效果上也破费心思,甚至让胶片的转速从每秒24格降到了16格(人物动作加快)。片中大量的音乐取自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而George和妻子吃早餐一场戏的蒙太奇场景,则是明显效仿了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事实上,就连故事线也是好莱坞影史上屡次被翻拍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和著名的《日落大道》的混合体。《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忠实的默片的复制品,它更像是一个再造的经典老爷车上被安装了GPS导航系统。这部情怀制作无疑会是怀旧者的心头之爱,亦如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雨果》(致敬梅里耶的《月球旅行记》)。可惜,导演似乎有点得意于他的这种小伎俩。的确每一个细节看起来都很不错,演员夸张的肢体语言、双关的对白、傲慢与偏见的世俗价值观以及那只比人还爱表演的小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艺术家》是一部高明的“伪默片”,但也许离伟大的电影还有几分差距。但值得肯定的是,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电影语言都始终缺乏必要的革新。《艺术家》这部“非典型默片”的出现确实是给观众带来了一丝新意——但并不是革命,因为,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默片永远不会复兴,否则,那些新建的大量的3D-IMAX影院的老板们要如何适从?毕竟,电影说到底,还是一笔生意。

 6 ) 怀旧是情

《艺术家》是一部让很多好莱坞巨匠脸红或者诡笑的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2D到3D,从手绘到CG,从柔焦到高清,电影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从这座电影城开始

这是一个情怀至上的年代 兴许,这是一个情怀至上的年代吧。 我们热衷于细数童年的各种回忆,那时儿的玩意,那时儿的歌谣,那时儿的所有

特别是在电影界热衷于追逐音画声效的今天,法国人用无声的形体语言颠覆奥斯卡是一件很有想象力和令人意外的事情

 短评

好电影就是看的过程中完全不会考虑祖国的安危 人民的未来 !!

8分钟前
  • CHEN
  • 还行

只有袖管仍能拥抱,没有嘴巴还能发声。我收获了你给的幸运痣,你却弄丢了自己的影子。我在台下为你的默片尖叫,在楼梯为你的相遇起舞,在台座为你陷入流沙抹泪,在街口为你的失意买单。砰的一声是枪响还是车鸣,一卷胶片是表演还是真心,都不重要。观众厌倦了挤眉弄眼猜来猜去,可是真爱从来不用说话。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默片不是电影史上的时代划分,是一种类型,是光影存在的某种状态,是某种表演的方式,它代表的是温柔的心碎、幻灭的痛楚和细腻的情感;女主眉目和配乐都过于现代,非典型默片年代。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首先,导演火候不行,影片整体显得浮躁;二,女主角还真没默片时代的感觉;最后,那个《芝加哥》式的结局真没意思...

22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没有一句台词,却比那些用言语堆砌起来的电影精彩的多。

25分钟前
  • Simple
  • 力荐

是复古情怀亦是装模作样,是匠心独运亦是投机取巧,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部精致而美好的电影,尽管这是基于一个无甚惊喜的故事蓝本。

3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听说你很自恋?巧了,我也喜欢你。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3.5 我很少打半分但这片怎么说呢,真的有那么好吗?!这种投机取巧动机不纯、形式大于内容的造作感。以为整个黑白片加一声道噼里啪啦的配乐再让演员模仿当年夸张过力的表演就能还原到默片时代了。NO!

32分钟前
  • A L E X
  • 还行

不能说没缺点,但法国出这样一位捧得稳又拎得清的导演真不容易。楼梯相遇是近年看过的爱情桥段中最动人的,泪了好几次,唉。欣赏导演讨论默片和有声电影二者关系的方式和论点。这电影非常推荐!

33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电影真伟大!

38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Cut!Perfect! 这是一部伟大的时光机 请给小狗颁个最佳男配吧

39分钟前
  • 凹凸代餐
  • 推荐

经典默片的剪辑,两处画龙点睛的音效处理,杜雅尔丹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有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神韵,这都无法满足你吗?导演以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暗语出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演员,同时又向永不褪色的他们致敬,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被打动。八十五年一瞬间,电影这台时光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41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对平均年龄60岁的奥斯卡评委来说,“艺术家”是怀旧;而对习惯了有声彩色的我们来说,“艺术家”是新奇。然而100分钟的长片无论用来缅怀还是猎奇,都有哗众取巧的投机之嫌。男主对有声电影形式的抗拒和现代观众对黑白默片形式的抗拒构成通理。 最不卖座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恐怕要一语成谶。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如果到 BANG 戛然而止的话,我将毫无保留地给五星。

51分钟前
  • 胡天翼
  • 推荐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2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在当代,这样的表现形式着实新颖,这样的致敬方式也值得赞赏。但整体而言,太多的现代视角、配乐以及女主角的眉目,不太能够感觉到典型默片时代的情绪,而片尾突然出现的声效也并没觉得高明。其实,并不是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

56分钟前
  • Q。
  • 还行

同行的朋友说这片子和茂瑙1927年的【日出】很像,完美再现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电影叙事手法,对当年的那些来到好莱坞发展的欧洲导演,对好莱坞经典叙事,对黑白“无声”电影,几乎都是一次的完美的致敬!坐在电影里仿佛自己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2011年注定属于【艺术家】!一切完美至极!★★★★★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八十五年一瞬间!其实剧情很俗套但是我居然哭了好几次,电影中的电影,默片的文艺复兴,复古得十分完美!男女主角皆太闪耀,表现精彩!狗狗的表演更是功不可没!看电影的时候情绪一直跟着主角们波动,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阿姆斯特丹电影周上唯一一部集体起立鼓掌的电影!原来美丽,也可以不需要语言!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给小狗个奖吧。用经典默片作比较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时代不同,创作心态和视野都变了。从当前来看,影片的看点在于与众不同,看惯了视觉与台词大片,用黑白默片换个口味。轻松且略带感动的爱情电影。最深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对白真的都是废话。三星半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对于这样一部复古、致敬,而又感人温暖的电影,让人笑中带泪,影片过程中掌声响起来好几次,除了不可思议以外,真的难找到其他合适词汇。看的时候,导演和主演就站在我旁边和我一起看,正巧里面也有一样的场景,真唏嘘,八十年时光流转,喜欢电影的心情并无不同,妙不可言。哭得稀里哗啦,感谢NYFF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