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1983

剧情片中国香港,中国大陆1983

主演:刘晓庆  梁家辉  陈烨  项堃  周洁  张铁林  

导演:李翰祥

播放地址

 剧照

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2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3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4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5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6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3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4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5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6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7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8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19火烧圆明园198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1 00:14

详细剧情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刘晓庆)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梁家辉)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陈烨)外,无人可及。   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国屡次发兵侵犯,胆小怕事的咸丰在肃清等八位大臣的规劝下,丢下举世闻名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以“秋猎”之名携带众嫔妃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行及时乐”的奢淫生活。

 长篇影评

 1 ) 在反思中前行

推荐这部影片,不是因为这部影片拍得好,也不是这部影片有悲壮或者阳刚之气,而恰恰是因为它反映出的苦难的悲情。我不喜欢看这种风格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要看、要推荐,是为了让国人记住历史。但是,记住历史,并不是抓住一件事不放,而是反思历史,从中汲取教训。
生物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难道我们人类社会不属于生物界吗?昔日,德国首相俾斯麦对到访的日本首相大久保利通说:“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表面上是仁义道德,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一点,在当今这个秩序已经规范了许多的世界上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的表现着,就不必说在那个可以明火执仗的发动侵略和掠夺的时代了。
我们为什么挨打?是因为我们弱小。人与人之间尚有感情存在,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的关系。强国想要掠夺海外资源,怎么办?那就拿弱国开刀,因为弱国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想当初,大清对西方列强是一败再败,那么多土地被割出去了,那么多财富被掠走了,那么多人民被杀了,甚至连许多大清的关员都被侵略者恣意杀害了——要知道,官员可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主权啊!时光一晃就过了一个多世纪。今天,我们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有了英勇善战的军队,外国势力不敢像对伊拉克、阿富汗、伊朗那样动辄以武力威胁或者直接发动战争了,但是,他们对我们明里暗里的遏制停止过吗?一刻也没有!想想不断发生的贸易摩擦,想想不断出现的反华提案,想想国外总是压迫人民币升值,大家难道不明白吗?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互都不希望别人过得太平,都希望别人的力量不如自己,这是国际政治中很残酷的一个规则。
面对威胁,我们怎么办?首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今时代,这不是要我们时刻想着打仗,而是要让我们时刻有一种危机意识,要明白:帝国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他们时刻都在觊觎着我们的美好生活。由危机意识推理展开,我们就必须要有发展意识。我们要从经济上、科学技术上、人才培养上着力,建立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建设一支堪为大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才能让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顺带说一下,爱国、反抗侵略与压迫,并不是天天高喊口号,或者动辄恶语相向,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干。日本被美国佩里舰队打开国门之后,日本人也面临着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同样的处境,但是日本是怎么做的?他们没有高喊口号,没有盲目排外,而是向西方学习,很好的应用了中国人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最终,日本发展了、壮大了,取得了和世界强国平起平坐的资格。日本的这个经验,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古人的教诲值得我们深思。

 2 ) 娛樂化的愛國主義

小時候很多歷史知識來自於電影電視劇,愛國主義教育也通過電影電視劇實現。比如電影《火燒圓明園》就是以“優秀愛國主義題材電影”的代表受萬人敬仰。

《火燒圓明園》我看了數遍,當年不知何為風月片,當然就不知道李翰祥的大名,更逞論梁家輝的演技和劉曉慶的風情,只是深深地記得僧格林沁的蒙古鐵騎與英法聯軍先大戰於新河,僅剩七人七騎,後又戰於八里橋,全軍覆沒。如果說戰爭是最好的愛國主義的表演舞台,那麼這場曾經被我用小兵人擺擬過無數次的戰鬥,就是中華式愛國主義的直接寫照。在這裡,蒙古鐵騎就是中華民族的殉節者,那僅剩的七人七騎就是最後的愛國者。既然是殉節者,既然是愛國者,既然是我們現在所要表彰的行為,那麼這個“節”與這個“國”,也應該是我們的“節”與我們的“國”。於是,中國就成了滿洲帝國,蒙古鐵騎既是滿洲人最後的榮耀,那麼也就成了中國人最後的榮耀。

如此一來,我們愛的國豈不成了滿洲帝國,我們的氣節豈不成就了滿洲人的殖民主義?愛國主義在一部電影之後成了愛他國主義和為殖民主義背書,豈不貽笑大方?並不。愛國主義是意識形態的娛樂化手段,意識形態又是合法性的文字遊戲。於是我們會看到指鹿為馬的歷史,但終究迴避不了圖窮匕見的真相。

 3 ) 火烧圆明园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外,无人可及。 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国屡次发兵侵犯,胆小怕事的咸丰在肃清等八位大臣的规劝下,丢下举世闻名的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以“秋猎”之名携带众嫔妃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行及时乐”的奢淫生活。这个我们永远不能忘!勿忘国耻!

 4 ) 记忆里的声音

在 VeryCD 下载了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正在下《垂帘听政》。李大导(邵氏时得的诨名)的清宫戏自不必说,在邵氏的一部《倾国倾城》,摄影棚搭出来紫禁城的万千气象,胡同里五更清寒吃早点等候上朝的大臣,华贵处又满是细节,我见得世面太少,于是被征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中港合拍的,内地政府大开绿灯,李导有幸紫禁城圆明园实景拍摄,后来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也就是意大利的贝托鲁奇拍《末代皇帝》。



我下载这两部片子的目的,不是看,是听,听配音。听在大陆听不到的京片子,听共和国之前的世俗原声。



邵氏国语片时代的配音,和电影的布景一样充满戏剧的感觉,然而又没有话剧腔,无论电影内容怪力乱神荒诞简单,但用这种语调叙述出来,总是风流的一塌糊涂,有京剧昆曲(传统戏)的气质——天真写意又世俗世故。



老一辈的港星上海来的居多,国语不错,囿于同期声技术受限制仍要配音。《倾国倾城》里饰慈禧的卢燕北京话一级棒,仍需老牌的国语片影星红薇(姜大卫、秦沛和尔冬升的母亲)来配音。红薇是旗人,口里威严华贵,字字入耳,没有北京人口音的含混和小市民,撒泼骂人也满是教养和道理,后来看《往事并不如烟》讲最后的贵族,两下相比,信然。红薇在《火烧圆明园》里配慈禧的奶妈,俨然又是干练的家庭妇女。饰演奶妈的郑振瑶也是好演员,《我爱我家》饰胡伯母,是前清格格,但台词还是脱不了舞台的味道。



《金瓶双艳》里饰演王婆的是著名演员王莱,第一次看便迷上了她。同学看此片时大呼王婆居然“京片子”,大概他认为所有的香港演员只会“王”“黄”不分的。王莱是北京人,《金瓶双艳》里自己给自己配音,只听那把声音,就是贪心的市侩,“你们在床上是要死要活,弄得我老婆子是不死不活”,“行了,你们接着唱二本儿吧”,这种俏皮真真令人绝倒。其实看此片之前,幼时看李安的《推手》,脑子里就有这么个老太太的影儿。重温《推手》,简直为王莱击节叫好。看打扮,分明是港台同胞,然而一张嘴,正经是北京胡同的老腔儿老调儿,但仔细听,又没有革命高音喇叭的烟火气,唉,苦苦寻了好久的声音,简直是配音界的“木心”先生!也算看了不少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茶馆》《左邻右舍》《万家灯火》《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骆驼祥子》,也算见识了不少人艺老艺术家的表演,于是之林连昆牛星丽朱琳李婉芬蓝天野朱旭任宝贤谭宗尧,可是都有遗憾。这遗憾,是他们身上历史造成的局限性——革命的意识形态注入了血液里,北京人艺风格的诞生也是局限性的成形。他们的台词一流,不缺激情,缺的是世俗的潇洒,缺的是与传统相承接的气质,缺的是见惯世事无常后的淡然。我听他们台词时永远有种刺耳的感觉,他们在疾呼,在表演,在表达主题,在革命,在完成政治任务,在为人民服务。这种腔调遗传给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演员,至今年轻演员仍然不会说话,弄得我都不知道国语怎样讲才好,所以学粤语,说粤语时,感觉自己在说话。王莱的声音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还有这么鲜活的中国人,从民国走过来。《推手》里的父亲郎雄也好,北京话有力气,可惜逝世了。走一个少一个了。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做了两期配音演员的节目,请来一些幕后英雄。考完研后在网上看。当给 83 《射雕英雄传》黄蓉配音的廖静妮喊出“靖哥哥”时,我死死咬住嘴唇,百感交集。她放下了遮住面孔的牌子,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我好像看到了明星真正生活时的样子,然而所有的明星在镁光灯下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表演,包括偷拍得到的举动,所以你不会看到明星真正不演戏的样子。配音员只有在配音时是表演,其他时刻没有必要秀。我没有听过他们不念台词时的说话,他们只活在戏里。



童年是听 TVB 和 ATV 港剧和新加坡剧的国语配音长大的。天生对声音敏感,一人配多个角色立刻分辨出。央视放《水浒传》时,我听出李雪健的宋江用了配音,父亲不信,说李雪健这样的演员还用得着配音,他故意用得那种语气。后来电视报报道李雪健对宋江的配音不满意,我没告诉父亲,自己一个人得意。我看剧也对配音挑剔,至今对 83 《神雕侠侣》(刘德华,陈玉莲主演)不能释怀,原因是当年看的国语版本是台湾配制,嗲得很。



批评香港国语大有人在。然而港片引进来让大陆演员配音,马上不是那个味道。好像酒勾兑了水或者“弗搭界”的龙井和巧克力一块儿吃。他们的不标准是不如邢质斌罗京们的标准,如果标准是“不生活”的话。好多国际大公司的华语广告都交给香港配制,就是因为“不标准”。虽讨厌台湾很嗲的配音,但一些光艳的韩剧和日本动漫如果是大陆配音,马上老了十岁,我们不会活泼,五十多年单一现实主义的审美教育让大家都不会夸张和狂欢。



前几日搜了个配音网站,才知道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幕后英雄,挑几个我喜欢的:



唐菁

第二届金马影帝,在邵氏时拍片,后做配音领班,声音沙哑苍老,适合城府极深毒辣老道的江湖老大。上世纪 90 年代由 TVB 转入 ATV , 90 年代末 ATV 国语配音组解散,淡出配音界。唐菁的声音听见就忘不了,简直是老头儿的代名词,但偶尔配中年人也很有说服力。 84 《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岳不群(曾江)和任我行(刘兆铭),自己跟自己说话,照样配,这是本事。经典人物:《上海滩》的冯敬尧(刘丹),《千王之王》的罗四海(谢贤),《千王群英会》的屠一笑(谢贤)仇大千(刘兆铭),《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肃顺(项堃)。



王逊

可塑性强,可配油嘴滑舌大奸大恶雍容华贵低三下四。最爱听的还是油嘴滑舌的王逊,像唱戏一样。 84 《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田伯光(刘丹)戏弄仪琳“小师傅,这个水这么凉,不如我们洗个澡吧。”绝倒,配东方不败(江毅)口呼“莲弟”有妖媚之气。王逊咬字轻,有玩世不恭之气,似京剧丑角儿,我最会模仿他配 ATV 《秦始皇》的吕不韦(王伟)口呼“阿政”“赵姬”。经典人物:《上海滩》聂人王(黄新),《大侠霍元甲》霍恩弟(董骠)。



黄法勤

人称 FUCKING HUANG ,公鸭嗓,照理说可塑性不强,但“扮乜似乜”,可配《楚留香》,也可配丁力。经典人物:《上海滩》丁力(吕良伟),《陆小凤之凤舞九天》陆小凤(万梓良), 84 《鹿鼎记》(梁朝伟,刘德华)康熙(刘德华)。



冯雪锐

声音最是潇洒,简直港片风格的代表。经典人物:《倩女幽魂》宁采臣(张国荣),《英雄本色》宋子豪(狄龙),《青蛇》许仙(吴兴国), 83 《射雕》杨康(苗侨伟)黄药师(曾江)。



张济平

全才,可配曾志伟,也可配周润发。大气磅礴。经典人物:《英雄本色》小马(周润发), 83 《射雕》杨铁心(谢贤),《豪门夜宴》曾志伟。



叶琳

最忘不了声音的优雅,似断似续,幽然明灭。经典人物:《上海滩》方艳芸(林建明), 84 《笑傲江湖》任盈盈(陈秀珠),《霍东阁》陈士超(郑佩佩)。



    这些声音只在记忆里,传递了一个时代的画面。因为这些记忆,我才选择国粤双语的碟片。老旧的画面配上不老的声音,看着我们在老去。

 5 ) 意识形态电影?以史明鉴罢了

好一部历史影片,国仇家恨必不能忘!看我大天坛,大故宫,圆明园,锦绣辉煌!可怜了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真汉子,前脚战场硝烟滚滚,后一个镜头就是桌上桌旁的锦衣玉食,人的生命却不如盘子里的一颗花生米,布菜的奴才在咸丰的注视下成为被操控的棋子,家国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抵抗的义士又怎能抵挡得住热枪热炮,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恶可恨!在湖南旅游也看过当地的表演,壮士出征,热血男儿却是冰凉的尸体归来。还有开头那一段登基大典太有气势了,末代皇帝也不过如此,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是自己拍得更好,没有媚俗之味。旁白也是声色俱备,配乐非常应景,演员和角色非常契合,还有那些古玩和道具,多么精致还原,这怎么不是一部好电影呢?清王朝懦弱无能,奢靡享乐,逃难时鬼子六还不忘捡起那西洋玩意儿说什么如意吉祥!遥想当年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我看到了多少被抢去的文物,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哭是叹,英国籍的演员拍摄时有何感想?这段历史如此不堪,必须引以为戒!最后拍卖的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乃是我国的瑰宝啊!被抢走就算了,却因英国人没有常识,用保存其它画作的方式,活活的让此图剥落毁坏,当真令人痛心!!还有大火中的《永乐大典》,圆明园遗址到现在都是荒原一片长不出东西来,居然还有人嫌这是意识形态电影,说旁白过于做作,当真可怕!并非道德绑架,可为什么bbc和hbo可以拍摄历史纪录片电影,可以拍古罗马,维京人,Tudor王朝;nhk可以拍日本战国时代,大河剧;德国人可以拍二战反希特勒电影,我们却不可以拍摄八国联军侵华?不可以拍摄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这么用心的导演和演员,评分却比不上宫斗剧吗?

 6 ) 那座曾经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

想必大家都知道万园之园——圆明园吧!曾经的圆明园有多么的璀璨辉煌,如今就有多么的破烂不堪。那片废墟在中国人的心里埋下深深的耻辱,挥之不去。这一部《火烧圆明园》就记载了万园之园被火烧的事件。

咸丰年间,英格兰和法兰西等“强盗”觊觎中国的土地和财产,于是便打着详细讨论条约的旗帜强行来到北京。胆小如鼠的咸丰皇帝听从了一众大臣的规劝下,抛下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借着“秋猎”之名带着嫔妃们逃到了热河行宫,继续奢靡的生活。留下了城中的百姓们独自面对可怕的英法联军。而英法联军们却闯进了圆明园“文明地拿”走了圆明园中的珍宝,并举行拍卖会,将中国几个世纪的宝物全部夺走,还放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圆明园烧毁以掩盖他们的罪行。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历史把额尔金这个名字,永远钉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上示众。这个英国的勋爵,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三千五百名士兵纵火焚毁了人类一座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无数能工巧匠付出了几个世纪的辛勤,终于把乾隆皇帝下江南带回来的一个园林之梦在北国的田野上建成了。

 7 ) 《火燒圓明園》簡評

終於看了李翰祥導演1983年的《火燒圓明園》。鼎盛時期的劉曉慶,朦朦朧朧間真的有點像謝安琪-多了些寶寶肥。

整齣戲由同治御極、兩宮垂簾說起,回溯慈禧入宮、英法侵華、咸豐離京、火燒名園,半是旁白,半是戲說,條理分明、亦莊亦諧。 開首近九分鐘同治登基大典的描寫,在故宮實景拍攝,在沒有電腦合成的技術動用了近千的臨記重現大典盛況,氣象恢宏,要前前後後、裡裡外外互相兼顧、同時運鏡,相信在當時是極高難度,可見其匠心獨運。後來的《末代皇帝》溥儀登基一幕與之相比,也只顯得後來者簡潔保守。 另一場值得看的是慈禧與肅順等人在咸豐帝面前就如何應對英法的爭辯。言語衝突安排得十分妥當,進退有度,人物角色鮮明:咸豐帝對慈禧的寵讓、肅順等保守派的怯懦、慈禧對外人的不肯妥協、恭親王對慈禧的另眼相看,既推動劇情,亦埋下伏線。 最後,英法與僧格林沁的八里橋之戰亦見導演功架。史實上滿蒙騎兵仍在冷兵器時代,要與有大砲火槍的英法聯軍作戰,簡直就是雞蛋撼高牆,但導演有意要突顯中國人浴血奮戰的精神,於是連續拍了五六次衝刺交鋒場面。通過一位多次中槍仍摃住軍旗不倒的兵士的特寫、英法主將由趾高氣揚到搖頭嘆息的描繪、還有重重複複的衝擊與倒下,令觀眾百感交集,既會激起民族憤慨,亦不禁為其做法愚昧,總而言之就是「國耻」二字。 影片到最尾以感豐出狩作結,留下尾巴,接不上開首,於是我查了一下,原來還有一部《垂簾聽政》,是上下二部曲,後來還接住一部《一代妖后》,可以說是李翰祥的「晚清三部曲」了。 張鐵林、梁家輝也憑此片發跡。二人演技難分高低;但張面貌較老成,現在也沒怎變,梁那時後生白淨,現在明顯老殘多了-這點上張鐵林跑贏了。 ps. 聞說劇中的圓明園,是導演根據現存資料重新搭建,美輪美奐,然後再以一把火燒淨。Kubrick與Ridley Scott都有類似「癖好」。

 短评

83年国庆前后跟着大人去四川路上的永安电影院看的第一遍,那天还下小雨。两部(后一部是《垂帘听政》)连着下来确实有点晕,不过还是被李翰祥给震住了。刚才对着完成台本拉了开头的一场,开篇到小皇帝登基,一共八分钟,103个镜头,这个节奏是当时大陆故事片所绝对没有的~~

9分钟前
  • Tyger Tyger
  • 推荐

李翰祥眼神儿有点儿涣散呢,张弛不够有度啊。刘晓庆不愧是基佬领袖,演起这些心狠手辣的女王角色来真是得心应手,值得广大男女基友学习。梁家辉的妆化得真心娘,演得也娘,不过当年的他真是很嫩啊。马背上骄傲的民族最终亡于该死的儒家思想和奴性思维。也怪不得谁。

14分钟前
  • Irgendwann
  • 还行

细节没问题,整体进退失据

17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拍「火烧圆明园」连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都不提,直接一句「英法联军已经打到广州」就完事了。前面1/3慈禧的部分,一股李翰祥一贯的宫闱片与风月片气息扑面而来,和正片毫无关系!

19分钟前
  • 山微漾
  • 较差

有些矫情,尤其是旁白!慈禧主张打洋人那段,就算是真的,也很是反感!~

23分钟前
  • 槛上人
  • 推荐

如果只看前半段,我以为还是相当不错的清宫戏,即便放在今天也还是不错。可惜,自从慈禧跑出来义正辞严一通演说之后,我就郁闷了,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

28分钟前
  • 推荐

据说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导演找来的真东西 啧啧

32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很多年后知道咸丰其实是梁家辉当时狠震惊!

34分钟前
  • 螺丝இ
  • 还行

太意识形态了,很平庸的作品,考虑到梁家辉演得不错,加一星

37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小时候看的啦,记忆里是很不错的。也许现在重新看一遍再来评论更合适吧,不过,暂时偷懒了。。

40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在当时应该很震撼,但现在看来布景服装道具化妆以及最最重要的剧情都不行了,尤其剧情没起伏,看起来像是纪录片不是剧情片~不过刘晓庆那时候还挺好看,水嫩嫩的~

42分钟前
  • 战神小姐。
  • 推荐

半文献纪录片,现在的香港对大中华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导演怕是不多了。真景实物正典野史正是李翰祥的拿手好戏。梁家辉与刘晓庆的分寸极好。尸阵战场接锦衣玉食也很有力,最后忽拉拉大厦倾,劫掠焚烧,能感到导演的心痛(不怕抢就怕毁)

44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艳阳天,艳阳天,桃花似火柳如烟

46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梁家辉啊~~那时候觉得这皇帝的模样好病坏,捂脸,后来才知道是他,顿时觉得这片好豪华(并不,当时他还不出名,照说应该是不贵的),现在五分给情怀,毕竟不记得好不好看了,当时看得蛮焦虑的,天朝这么大曾经这么光辉的国家这么弱,被人压着欺负~。偶是在电影院看的,当时相当卖座的片了~出名的很~。从此刘晓庆就当了一段时间慈禧专业户~,当时真的觉得她演得好,跟皇帝恋爱的时候很纯洁的味道,后面权斗宫斗又心黑手狠~,皇帝死前往她手心塞了个印,皇帝对她挺真心的。那时候西太后无论官方还是坊间都是批定她是坏人祸国的。

50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力荐

8/10。李翰祥确有民俗风情的考据癖,红毯、舞鞭、大鼓等气派的入宫仪式,太后初次干涉朝政应皇上要求下跪于后门的礼节,假山假水、长廊停阁的构图安排和旁白解说“凤在上龙在下”石雕,以及京城群众反抗外敌驱屠的高旋踢腿这种超前打法,每一处每一景都照顾观众的审美视觉。PS:短评居首的路痴请绕回。

5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慈禧升职记与国运没落之始。真没想到影片中取景的圆明园竟然是真实搭建的实景,最后一把火把实打实建起来的“圆明园”烧了,真是大手笔,还原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屈辱。梁家辉的表演真是无可挑剔,不愧是当年回国拍片第一人。

58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推荐

小学老师给放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清军和英法联军打仗那场戏,真人怎能敌得过大炮?清朝的落后暴露无遗。看着一个个勇敢的士兵倒下,圆明园在大火中毁灭,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心痛。要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无需讲很多大道理,此片足以。

60分钟前
  • 压力山大
  • 力荐

有一个镜头是英法联军的统帅看着清兵“不顾生死”的冲杀而来,摇了摇头,这个镜头真的精髓;我看到这战斗场面都气死啦,前面已经有过战争场面,是同样的战斗法,上一次大败亏输,这次又是同样的战术——同样的傻,tnnd谁指挥作战的,拖出去斩了,兵书看到哪里去了,大战中敌方死的人,还没有敌人进村被巷子里的游击乡勇杀得多!!!! 洪武大炮呢?火绳枪呢?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故事性,但历史的沉重让我不得不打五星。

1小时前
  • 蓝色幻想星球
  • 力荐

电影真实叙述了英法联军侵入中华大地以后犯下的滔天大罪 横行无忌 任意抢劫 残杀无辜 一幕幕血与火的惨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激起满腔怒火 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创造是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 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 它是美的化身 然而 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 是世界的悲哀

1小时前
  • 李小庫
  • 推荐

開場夠恢弘,李導專擅的走路調度相當適合圓明園的視覺美感。就是後半段那粗俗的民族主義刻寫壞了一切,那凡洋必糟的旁白寫得更是讓人懷疑劇本是從十九世紀穿越來的保皇黨代筆。

1小时前
  • 焚紙樓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