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π计划加更版

综艺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6-27 00:10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这一届的大vocal就是妙莎了吧

一个纯新人,但是带来很多惊喜。

从第1期的《寂寞先生》开始,再到二公的《皮囊》,不管是纯唱舞台还是唱跳舞台,妙莎都完成得很好,每一首歌都能唱到我的心里,怪不得是吴宗宪力挺的人,还被吴宗宪称为他的第四个女儿。

能力很全面,各种风格都能驾驭,各种曲风都能很好地完成,live现场就需要这样的实力啊。而且看节目觉得她人也非常可爱,台上是火力全开的霸气御姐,私下里性格就非常的软妹,很萌,有一种很奇妙的反差感。

妙莎总能把她的舞台变成歌手的感觉,她能把高音唱到了G5,这个技能真的非常恐怖,而且她还在挑战更高的难度,这点真的非常帅,再加上很棒的台风,所以整体又美又震撼,真的感觉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艺人了,完全看不出是新人,唱歌的时候太绝了,希望妙莎能够被更多人看到,希望妙莎能够得到第1名。妙莎我已经被你秒杀。

 2 ) 来π世界,感受什么是派!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观众心中也有一千个π

在你眼中,π所代表的是什么呢?是3.1415926......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还是各具风格的派头;亦或者是尽显能力的核心技能。关于“π”,看了《青年派计划》这个节目后,你或许还能产生更多联想。

在《青年派计划》的舞台上,三十位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怀揣各自的梦想,登上青春热血的舞台,用音乐新力量唱响自己的π世界。他们的服装风格、舞台风格、歌曲演唱风格都各有特色,各式各样,恰恰应证了“π”—没有规则,自由创造以及无限不循环。

在“派”世界,所有青年都可以用音乐表达自我,如第一期的“我自己”,第二期的“回收站”,这群音乐弄潮儿将点燃自身的独特性与激情,把冉冉活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现场的人群感受到的是朝气十足、活力四射的“派”青年。在公演中也将有新人不定时发起突袭,为“派”世界不断激起全新挑战,让“拒绝陈旧无聊”的活力展现新音乐力量的无限可能。

马上就要播出下一期舞台对决,不知道他们还会使出什么“派”技能?已蹲好板凳,坐等播出

 3 ) 吕彦良沙一汀二人组,主打一个peace&love

说起吕彦良和沙一汀的pk过程,真的是抓马又搞笑。别人都在兢兢业业组队搞事业,这两人倒好,因为沉迷台球完全忘记组队这回事,等到别人组完队,就剩下他俩只能被迫组队pk了,就说离谱不离谱吧?!

本以为这两人对战会非常紧张,万万没想到,他们主打的就是一个peace and love。

吕彦良评价沙一汀:舞台非常炸,自身很有魅力,会成为歌迷的那种!!而沙一汀评价吕彦良:年轻,音乐十分有特点,不需要那种很燃的控场,即使安静地弹琴也很有气场。哇!这一顿夸赞直接把Matt整害羞了,台上的导师看到这一幕脸上都洋溢着慈祥的笑容。

更搞笑的是,本来是剑拔弩张的拉票环节,谁知这两人都只顾着鞠躬答谢了,尤其是Matt,由于pk输了,英子就害怕他被淘汰,着着急急地催Matt去拉票,最后更是与何老师合唱《雾里看花》为他加油打气,英子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总的来说,沙一汀和Matt都是我喜欢的选手,一个偏向R&B的慵懒随性的曲调,一个偏向hold现场气氛的rap,而且两人的性格都好好,有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这两人都不要给我淘汰!好歹给我走到争夺冠军的时候!

 4 ) 《青年派计划》好坏都有,浅析一波

个人感觉《青年派计划》这个节目目前的点播量没有达到它的预期值,原因如下: 1.受众圈层没有普及到 2.请来的这些选手有些的确过于小众所以吸引不来节目关注度 3.稍有名气的选手就算有名气值也达不到让节目大火的量级 4.选的曲目太多都是原创,观众认知度不高。这个可参考《乘风2023》,这个节目不仅仅是选了一些众人熟知的女艺人、在选曲上也是回归经典,选择了大家都能跟唱的曲目,这样才能引来大众的讨论度。 5.芒果想要借这个节目搞创新,但是创新就是先锋就会有些鹤立鸡群,若想要让这个节目被更多人熟知就要考虑一下雅俗共赏,不要一味去打原创的招牌,适当的考虑让一些有人气的歌手带一带或者选一些好的经典曲目让选手演唱,先把热度做上去再搞原创也不迟。 但也有几个做得不错的点: 1.给予选手充分的音乐自由性,目前看到的舞台至少是百花齐放的,多元这一点真的做得很好 2.舞美真的很顶,对知名度不高的选手来说,有这样的舞台设计去配合他的音乐表达,是难得的机会 3.选手除了音乐,都很有自己的个人魅力的特质,特别能代表现在的年轻人的人生观和音乐审美,当音乐和人是一体的时候,就会散发特有的磁场,找到自己的听众 4.真人秀+纯舞台,两部分比重拿捏得挺好的,音乐性和趣味性都有了

 5 ) 也想去环游奇思妙想的世界

刻板自守的人,永远对古灵精怪有着奇思妙想的“小魔女”有着极其强烈的探求欲。 早在《青年派计划》官宣选手的时候,就被这个自我介绍吸引到了,然后跟着这个自我介绍进入了一个吊诡、怪异的思维怪圈,像极了姬无命自尽而亡的“逻辑和现实”命题,仔细思考一番最后晃晃脑袋,自以为是理解了下“人类有棱有角真的很重要”。

从她的笔触中你是可以看出这个女孩的“诡异”的,然后她用她的舞台再一次告诉观众,我,你拿捏不透。 这首《青杉路古堡》编织了一个未知哥特(?)的中世纪世界,怪诞又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氛围感塑造的让人头皮发麻。

私下的她,想法也非常的天马行空,她说自己是一个抽象少女,怪诞是她的音乐风格。

独特的标签好像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成为她的一部分,你不知道这想法从何而来,只会在她做出这样的行为的时候,满心诧异。 大概有很多人对沈川绮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吧,想知道这奇奇怪怪得脑壳里到底装着些什么东西。 其实我想,我们只是将自己内心的那些不好意思拿出来的小叛逆和怪诞小想法寄托在了这个“小魔女”身上,希望在她那里看到一些自己藏起来的影子,毕竟我们也都曾想去环游一下奇思妙想天马星空的世界,想去探索一下不一样的独特人生。 谢谢沈川绮带来了一个如此冲击震撼的舞台,也谢谢沈川绮把一个如此冲击独特的自己带到观众面前。

 6 ) 鸡肋节目

看过的综艺太多了。要我说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节目的定位以及用户画像不明晰,然后就是编导的不上心,拿浪姐的节目套路做新人的音综。举几个我比较喜欢的近期的音综的例子。

第一个是大千去年自制的《朝阳打歌中心》,开头简明扼要点出主题,内鱼缺少打歌舞台。这里快速切换不同参演者的采访,就是为了突出这个主题。之后进入正片,以单个乐队作为视角切入,重点刻画嘉宾之间的互动,并由他们引入了后面不同嘉宾的性格特点和音乐风格。采访仅仅是作为必要的解释和介绍作为点缀,这样不会让观众在大量的新人和语言面前迷失这个节目的主旨。而安排哪个嘉宾作为这个轴承,恰恰是编导在统筹的时候应该做的功课。

第二个是浪1,开头一样讲了一堆概念,但是不一样的点在于,这个节目的功课在节目外。早在开播前,浪姐就已经大大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女性如何乘风破浪,中女如何掌控人生。所以大家对这个片头是有感的,而后面出场的一位位性格各异的女性更是拉高了观众的期待。更别提看知名或者过期明星采访的窥私欲满足,是这个节目能大量运用前采还能吊住观众胃口的原因。更别提,这个前采的剪辑是非常有质量的,很好的树立了每个人的人设。

最后一个是明日之子乐团季。同样是缺乏宣传的新人比赛节目。但是龙丹妮就能很好的抓住她节目的核心用户,所有的片头,花字,选角都是在选秀的基础上,沉浸式打造一个校园乐队选拔的氛围。当观众带入了这个视角,自然不会太过于苛责学生的音乐素养,甚至还能有点惊喜。而因为几乎是全新人,大量的前采就显得累赘,利用编剧和剪辑,整理出现场一个交朋友,少年期的故事线才是重点。

回到这个节目。开场一段不明所以的形而上价值,没有办法让我共情Π和音乐的关系。加上大量装13的前采提问,很多过于行为艺术的音乐人风格,让观众自然代入,他们很狂所以他们很牛,他们能继承华语乐坛。这个风险是极大的,就算是音乐水平不差的华晨宇,大众都是不买账这个华语乐坛继承者的,何况这些新人。而过高的期待,并没有在后续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后,就会转化成对节目本身的厌恶。话不要说得太满,明日之子5和我的音乐你听吗,只是尝试拓展听众的收听风格,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不要说一上来就给一个这么宏大的命题了。

最后一点是近年来很多音综没有办法很好区隔的点。你到底是想要一个唱将,还是一个制作人,还是全能的音乐人(唱得好加写得好)。我本来还是挺期待这个节目的,毕竟是吴梦知开得新坑,现在看来这个团队也就三板斧。

 7 ) 沈川绮可真的太能折腾啦!

“我的style自我介绍就是没有自我介绍”—沈川绮

沈川绮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呢?拥有很多奇思妙想,自身天赋极高。初舞台的她凭借一首《青杉路古堡》惊艳众人,身着自己设计的衣服和配饰,站在绿幽幽的灯光下化身暗黑芭比,空灵魅惑的声音一出来,让不少观众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还让另一位同样注重舞台形式感的选手李昂星大为欣赏,说她是女版的自己。

当众人还沉浸在她怪诞抽象的固定风格时,她反手又来了个抒情浪漫的爱情歌,从暗黑芭比化身海的女儿,创意改编《水形物语》,身着的服饰到舞台设计都是由自己一手操办,用直观的视听享受,将自己对唯美爱情的理解传递给每个人。

其实沈川绮这个人就很real,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只做自己,没有固定风格。她的微博也展现出极强的个人属性,或鬼马可爱、或妩媚动人,就像π一样,拥有无限可能,永远期待她的下一个舞台!

 短评

别蹭未来声生不息华语季的热度,怎么会变成了访谈节目,又不是多大咖,谁想看你后采啊,是音乐太烂了,所以用这些水时长吗?多人音乐节目能不能用音乐介绍人啊,而不是访谈回答你是谁。

5分钟前
  • 左撇子
  • 很差

其实我诚实地说,觉得这节目和最强音犯了一样的错误,第一期无聊的舞台太多了,而且甚至第3期期还有踢新选手登场。一公就应该像101一样把无聊的舞台都剪掉,压缩到1期播完就得了。第2期好几位唱完我能记住人,我感觉挺好的,启动这么急促选角差一点也可以理解,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比全民歌手值得做。

9分钟前
  • Sid洋
  • 还行

闫桉的确帅

10分钟前
  • poppy
  • 推荐

看完第一期,华语乐坛的确是后继无人了。

12分钟前
  • 玛德琳
  • 很差

……太软太无聊了

13分钟前
  • 你的地缚灵
  • 还行

很奇怪,这个节目里很多人的歌比较小众,很有音乐性,人也很有个性,但是节目愣是拍成了一群怪怪的人年轻人被评委强夸,让观众无法理解,节目组好像没有想真正剖析和理解现在的青年音乐的样子,只是敷衍的做了一档节目,只有舞美在线……

15分钟前
  • 还行

第1期1小时56分钟全程看完的感受是:如果这些就是当下青年音乐人的顶尖代表,那看过这节目的所有人都应该为华语乐坛的明天默哀。

19分钟前
  • TOM表弟
  • 很差

还得是文兆杰

20分钟前
  • 眼眼
  • 还行

扑街货,把声生不息的档期还回来

25分钟前
  • 飞天小女警
  • 很差

曹屿辰也很帅啊,怎么都没什么人讨论他啊

30分钟前
  • 刚哥
  • 力荐

舞美很用心 喜欢谭聪翀、沙一汀、陈乐一

32分钟前
  • 光里
  • 力荐

不如不做系列+1

33分钟前
  • 我是机器人1号
  • 很差

华语乐坛的继承者们……谁允许你们继承了?

35分钟前
  • 余贰
  • 很差

内地流行乐我觉得是没完蛋,但是内地流行乐的舞台肯定是完蛋了。整个节目给我的感觉是乌烟瘴气,唯一清爽干净的是看到曹屿辰微博里那一句音乐剧唱腔。节目主题让人迷惑,似乎是说一群有个性风格各异的年轻音乐人,但是表现形式还是只能落回演唱本身,但是各种风格类型要怎么比。加上一部分嘉宾的演唱水平和审美都一言难尽,看他们点评简直尴尬至极。整个节目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37分钟前
  • 😂
  • 较差

华语乐坛?

41分钟前
  • 我太低调
  • 较差

看了这期学到一个新词“尴尬美学”,我要做它的传播大使,文兆杰看到这条评论,请给我颁发证书。

45分钟前
  • 冒失鬼
  • 推荐

还以为内娱选秀复活了,结果啥都不是,打着选秀的旗号,就一群不火的老油条炒冷饭想红,妖魔鬼怪群魔乱舞,还说继承华语乐坛 吐了

50分钟前
  • Fedd
  • 很差

一群又没有实力又虚浮的“年轻音乐人”

55分钟前
  • 两个路障
  • 较差

亚逼开会

56分钟前
  • 弗洛义德
  • 较差

张亚东那时候好像i人混进了一群e人,实名心疼

59分钟前
  • 就喝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