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疯了

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2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3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4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5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6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3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4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5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6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7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8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19一定是疯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5 08:10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在非洲大草原的巴士上看到这部电影

凑巧的是,我在从刚果金的边境回达累斯萨拉姆,一个人背着书包.很孤单也很担心,第一次一个人穿越边境,做野外的长途旅行.教堂的旅馆晚上也会有野兽的嘶叫.

坦桑尼亚民风还算纯朴,因为纯粹和不容易学会不好的事务.坐在晃晃悠悠的大巴,当地人的体味很重,我蜷在司机座后面,挤着窗户,他们开始发可乐和饼干,电视打开,一个瘦瘦的土著为了一瓶可乐而执着地要送回这个不祥的天上来物.

其实美国人只是想向人们灌输他们标榜的文明,很反感他们自大地在当地传教,宣扬他们的文化.

返璞归真并不是坏事,膨胀的文明反让人们四处起冲突.

这不是喜剧,只是上帝不存在.有一群小撮人恰好又是疯子.

 2 ) 百年难得一见的好片

我以桑田的名义发誓,真是是难得一见的好片。
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文明的含义,真难以相信是1980年的片子,我不想过多地评论,这样只能让观众自己思考的东西少了。

看一下吧,相信我!!!

 3 ) 文明vs.原始

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生活着一群未曾经历现代文明洗礼的部落。他们钻木取火,偶尔打猎,完全依靠自然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分享所得,同吃同住。这样的生活平静、简单而又快乐。沙漠中心艰苦的生存条件,对他们来说却是上帝的恩赐。

反观我们这群所谓的civilized people,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断地追求,其实也是不断地索取。越来越自私,贪婪,也越来越多烦恼。正如文中所说,人为了改进生活环境,发明各种工具,变得更加文明,最终让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儿童必须花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危险的环境下生存。

影片中,一个无法分享的可乐瓶打破了原始部落的宁静。这是文明对原始的一次洗礼,在可乐瓶导致了族人内部的争吵,嫉妒之后,酋长决定走到世界尽头去丢弃这个“不详之物”。这个可乐瓶被丢弃到了悬崖之下,酋长愉快地回到部落,回到原来的快乐生活。可是正如观众所知,悬崖并非世界尽头,现代文明无法被丢弃,有了第一次,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碰撞。

从网上查到,这个bushman部落确实已经慢慢开始现代化了,年轻人会使用现代社会的自行车,电器等。不知道对他们来说,这是进步还是退步呢?作为一个现代人,我自然无法接收那样的原始环境;但是作为一个以为沙漠就是整个世界的原始部落人,现代化带给他们的便利会超过烦恼吗?

 4 ) 如果心灵可以回归纯真

最开始看是因为同学的推荐,据说是很搞笑的一部片子,看完以后并没有同学说的那么搞笑,但是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片子一开始就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群是非洲地区与世隔绝的野人,一群是大城市里被生计压得喘不过气的都市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人,在导演一个小时的安排下相遇了。
卡哈里人原本过着淳朴原始的生活,彼此之间不懂得计较,天天劳作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但这份平静却被一个从直升飞机扔下来的瓶子打破了。一个在普通人眼睛里平淡无奇的瓶子,却是他们见过最神奇的东西。它无比光滑和坚硬,于是它被渐渐的运用到了生产中,大家越来越发现它的妙处,于是,这些淳朴的人中,第一次有了占有的想法,谁都想先用它,于是矛盾产生了。这个他们认为是上帝赐予的瓶子在他们眼中成了“邪恶之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决定单独上路,走的远远的把这个邪恶之物扔掉。
另一方面,在大都市中,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编辑,受着上司的压力和作为媒体工作者正义感的两方面夹击,终于忍受不住,决定去非洲那个相对平静的地方做老师。于是,两群完全不一样的人将要相遇了。

我认为片子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博士开车去接女教师的一路。其实再淳朴甚至是无知的人都是会有私欲,但是卡拉哈里人会把影响他们团结的物品扔的远远的,而不会考虑这个物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多大的方便和变化。都市人则通常都是以方便自己为第一出发点,这就是俩个人群的最大区别。他们狩猎是为了生存,我们狩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他们眼中没有私有的东西,而我们却想把一切不属于自己的据为己有。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纯真的内心,就如他们不会理解我们把大象猎杀以后,却只拿走象牙的行为。
片子中又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当基给博士打完了11周的工以后,博士坚持要给基钱。基不知道这是什么,随意的把钱给扔了,于是空气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毫无意义的纸。在第二部里面也有累死的主人公要付给当地人钱的场面。当地土人根本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他们对于别人的帮助是出自内心,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别人会故意陷害自己。他们的心里认为对方无礼、粗鲁就是恶劣的极致了。
他们的纯真让人感到好笑也感到心酸。不知过多少年以后,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变成这样。

 5 ) 上帝的错

  对于一个原始家庭来说,出现一个不可分配只能独占的生活非必需品时,种种麻烦也就随这出现了。
  完全是可乐瓶子的错,让一个单纯可爱的布依人开始怀疑起上帝的用心。他带着这个不详之物,准备走到世界的尽头;去问问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故事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然后接下来是......
  距离沙漠几百里,居然就有现代化的城市,有下岗换工作,有革命,有爆乱,还有野外科学家的爱情遭遇。
  .......
  原始与文明的相遇,本身就是一个离奇的故事;更何况在这故事里,原始是作为文明可以使用,可以帮助的一个有益工具。故事里,其实还是以文明人的眼光在看世界。
  片尾处,钞票满地飞,布依人走到一个山崖处;下面和远方有厚厚的云彩,文明的瓶子滚落下去,布依人终于可以回家了。

  极早就收的片子,一直丢着没看。找出来,这两天当作功课一样看下去。
  蛮不错的,有早期那种滑稽戏的感觉,人物都特别有趣。

 6 ) 如此干净的种族

这部片子绝对是一部喜剧,但看完后再思考,这部片子不仅仅是喜剧那么简单的,它还包含着很多人类学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是表现了泰勒的万物有灵论或泛灵论,泰勒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始宗教,并提出万物有灵论或泛灵ο

凯所生活的卡拉哈里也许就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净土。可爱的布希族人,纯真、简单、善良、执着,没有嫉妒,仇恨,权利之争,非常纯净的种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的为生存而生存。没有烦恼、负担,快乐的生活,真是感叹地球上竟然有如此简单干净的种族。里面有这样一句描述布希人的话:在卡拉哈里,日子随你高兴的过,高兴的话天天都是星期天,不需要以时钟或日历来决定作息。

 7 ) 上帝也疯狂?或是导演也疯狂

在开始看这部电影之前,由于老师“人类学电影”的描述,我产生了一种最初的预设:这会是一部客观记录的记录片。(当然这也反映了我内心对于客观性描述的一种偏见)

但实际上,这却是一部以非洲为背景的喜剧片,一部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剧本的现代电影。

看完后,我将其归纳为一种“坦率的不真实

怎样坦率?

最初的旁白的确会使得人有着纪录片的感觉,因此会给人一种真实记录的错觉,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这种感觉便逐渐弱化了。在拍摄镜头时并没有刻意地去弱化电影感,或是强行塑造成类似于纪录片的呈现方式。

怎样不真实?

电影中夸张的影视语言,两位男主屡屡出现的不合常理的行为,都在告诉我们其中充满了虚构。但恰恰由于观众与所描述的非洲生活的距离感,这种不真实又并不显得荒诞。非洲草原、抛锚的越野车,都在描绘一种异乡生活的同时满足了观众对于这里不真实的幻想。因此,这是一种合理的不真实。

但除却这种坦率的不真实以外,为什么这部电影还可以被称之为“人类学电影”或者一部“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电影”呢?

我觉得关键在于两点

其一,演员历苏本身即来自初民社会,虽然在与西方电影界的大量接触中逐渐接收了部分现代生活方式,其长期的生活经历无异于一场大型田野调查。而出演这部电影就是将这种田野调查转换为影像民族志的过程。

其二,“不完全的真实”本就是无法避免的过程。就像《写文化》中所说,作为赫尔墨斯的民族志学者保证不说谎,但绝不保证会说出全部真理。民族志是部分的真理。所有的翻译都只是各种语言的陌生性达成妥协的一种权宜之计。民族志本身也是属于各个文化和社会的语言达成妥协的一种近乎权宜之计。

因此,尽管导演尤伊斯在拍摄电影时并没有深入思考电影背后人类学或社会学意义,但在后人看来,呈现一种“有偏见”的影视民族志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启发和有人类学意义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另一种文明形态的简单一撇(虽然只是一个成员),导演也让观众看到了另一种生存方式,构建了一种被称为“单纯”“简单”的生活想象。而开启这一切交织的,仅仅是一个可乐瓶。

 短评

看过好多遍 比较经典了

8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推荐

这是一部微喜剧,笑后依旧引人深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电影也是如此。

1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应得到尊重。当被科技和现代化充斥的"被文明“的社会及成员面对一个被隔绝的族群,来到一个蛮荒之地,他们会发现,自己是无法生存的。而他们所标榜的价值观会像一层人皮面具被烈日剥落,争夺打斗,尔虞我诈,文明社会真的文明吗?

16分钟前
  • o”mygod101
  • 推荐

小时后只看到表面的搞笑.........只有长大了才看得明....

19分钟前
  • 新世纪囧战士
  • 力荐

超棒的喜剧!笑过之后也引发思考

24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推荐

看完很愉悦的电影,纯粹感

25分钟前
  • 潇潇暮雨
  • 推荐

经过再三斟酌,我得出结论:贸然分析这片是不妥当的,而贸然的分析那两种文明也是不公平的。无论人性还是欲望,都绝非三言两语便能概括,毕竟好坏相生,对立而行的事物我们都已见太多。如此看来,影片阐述的最好的一点,便是两种差异繁多的文明最终能一起共存。而一部喜剧能做到引人深思,是很有意义的

30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可乐罐就好了!只是如果!

32分钟前
  • Jacob
  • 力荐

非常好的片子,很喜欢!从头笑到尾。不过笑过之后是惭愧。人因文明已失去了纯真。

35分钟前
  • 萤火虫小花
  • 力荐

6.5分。本片的评价很高,但我看下来却很不感冒。无非就是拿淳朴的非洲土著开涮而已。你如果真涮得精彩也就算了,问题是一旦镜头从土著身上转移到男女猪那条线,全片立即变成三流的喜剧电影了。无论镜头,表演,音乐都毫无亮点。可能还是一开始的创意在当时太过震撼了才会有如此的评价吧~

37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太搞笑了,在我心中可以排在看过的喜剧电影里的top3里

40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力荐

其实最具喜感的是那辆车~

42分钟前
  • makki_8786
  • 推荐

上帝也笑了

46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看海报还以为是个啥破电影,没想到这么好笑。

4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80年代拍出这种电影真的很棒了!感觉挺好玩的

51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纯净原始的感动

52分钟前
  • Zia
  • 力荐

这是一部朴素的、善意的电影。它从来不会让生活丧失希望。

55分钟前
  • S
  • 推荐

成龙早期电影的风格和这个超级像……

56分钟前
  • 熊野爷(老年版
  • 力荐

这是一部微喜剧,笑后依旧引人深思

60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记得小时候学校就组织看过 现在回过头来又看 其实画面什么的现在看来都非常糟糕,但是对于一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影就能思考这么多的问题,却极其弥足珍贵

1小时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