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剧情片大陆1983

主演:沈洁  张丰毅  张闽  郑振瑶  严翔  

导演:吴贻弓

 剧照

城南旧事 剧照 NO.1城南旧事 剧照 NO.2城南旧事 剧照 NO.3城南旧事 剧照 NO.4城南旧事 剧照 NO.5城南旧事 剧照 NO.6城南旧事 剧照 NO.13城南旧事 剧照 NO.14城南旧事 剧照 NO.15城南旧事 剧照 NO.16城南旧事 剧照 NO.17城南旧事 剧照 NO.18城南旧事 剧照 NO.19城南旧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16:10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小女孩林英子(沈洁 饰)住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南城,在他们家院子附近住着一个疯女人秀珍(张闽 饰),秀珍的丈夫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杀,孩子也不知所踪,因此落下了疯病,时常把英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小桂子”看待,英子也喜欢秀珍,答应帮她找回小桂子。英子有个苦命的小伙伴妞儿,学戏时常遭干爹打骂,英子偶然发现妞儿有小桂子的胎记,帮助她们母女相认。英子上小学后,一家人搬到了厂甸。在家门口荒废的院落里,英子发现了一个小偷(张丰毅 饰)藏赃的草堆,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只得干不光彩的勾当,英子却不把他看作是坏人。不久,女佣苏妈返乡,父亲去世,英子的童年,彷佛一下结束了……

 长篇影评

 1 ) 《八月》之前,我们如何讲述童年

《八月》那篇的另一半内容,以同样的模式对《城南旧事》的分析。

链接:《八月》:散文化的“童年”成像


《城南旧事》是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电影史画卷中留下了淡雅却又浓厚的一笔。相比《八月》,它已基本完成了经典化历程。我们可以从《城南旧事》与《八月》的对比中看到,同样是散文化的叙述,中国电影对“童年”的讲述方式的差异。


一般来说,散文化电影‘排除一切一般电影注重的戏剧情节和矛盾冲突’,‘选择淡化情节、弱化冲突、甚至是生活化流程的细微记录来作为电影拍摄的主要手法’。‘它将外在的艺术张力转为内在的心理张力’,其‘抒情意味要大于叙述’。

《城南旧事》与《八月》的散文化风格呈现方式大体相同,都借助了意象的重复。

驼铃、下课铃、拨浪鼓、锣等声音贯穿始终。空灵之声,声声入耳,是为时间流逝最为直接的暗喻。井窝子与井台打水的镜头也反复出现,时间的流淌获得了更为具象化的表达。

门墙

此外还有象征着禁锢的门墙、窗户等意象反复出现,作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屏障的象征,表现了儿童世界美好外壳下潜藏的痛楚。《送别》的主旋律贯穿了作品始终,一唱三叹式地强调了英子童年中凄美的“离别”色彩,又包含了某种对于“离别”轮回宿命般的体悟


《城南旧事》中,父亲角色的重心位于第三部分,而在之前的故事中也有部分穿插。一方面,父亲工作辛劳,是“我”童年物质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父亲也是青年学生运动的地下支持者。尽管母亲一直反对将政治活动带入家庭,父亲依然慷慨相助。最终,父亲日渐憔悴,英年早逝,而秀贞的丈夫思康由于学生运动而不知所踪——或是已经牺牲,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与父亲命运的互文。

英子对父亲的政治运动并不了解,然而不可否认,父亲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或多或少对她产生影响。父亲为英子构筑了一道半透明的墙,让英子与外界庞杂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始终隔着一段距离。故事中,英子以一双澄澈的眼眸注视着人与物。这是一个孩童本身质性的焕发,也是父辈臂膀护佑下心的境况。

《城南旧事》中的死亡书写分布于不同层次中:首先是英子在路上遇到的走向刑场的陌生人,他们带给英子极为遥远的死亡暗示;接下来则是宋妈的孩子的夭折,这让英子更近距离地感受死亡给人的伤痛烙印;最直接的一层是父亲的死亡,它的阴影笼罩于英子童年故事的末段,但却又带来了更进一层的成长;“爸爸的花落了”,英子对时间与生死的体悟才真正指引着她脱离孩童的世界。


在《城南旧事》中,我们还能大致寻找出原著小说的几个故事,从而获得基本明确的分层。各个故事内部依然能以“离别”为核心找到相对统一的联系,仿佛是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从一个点生发,最终交汇于同个点。所呈现的人与物大多具体可解,甚而意味深长。似乎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物象都为承载了特定的含义而存在。

不同人物承载着相对明确的含义

吴贻弓在创作谈中自述:“我理解小说《城南旧事》的视点,应该是主人公英子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而他在拍摄过程中牢牢抓住了“我”的视点,并将这个统一的视点视为“影片的命脉”和“纽带”。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镜头在英子主观视角的影响之外,一草一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的视点旋转排布,从而带有了人性化的判断。

尽管有不少长镜头的运用,《城南旧事》的整体剪辑思路依然偏向于英子主观视角的组接。影片中在人物交谈与离别时反复出现由远及近或是由近及远的运镜,有时镜头还会环绕着人物运动最终停在靠近英子视线的方位,有时还有颇似《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般长时间停留于面部的特写——这些显然是英子主观视角的影像表达。

吴贻弓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沿着民族化的方向”进行创作,“把传统的单镜头组接技巧与新的电影语言有机地融合起来”,具有“中国气派的‘赋比兴’的美学特点”。因而总体来看,《城南旧事》更多地置身于“童年”的镜像之中,赋予我们更多直观的情感体验。


去年12月初《八月》的观影与导演见面会时,曾想提问导演张大磊导演《城南旧事》在《八月》创作中的影响,但还是犹豫了很久没有发言。现在想来,也许《城南旧事》对《八月》一部影片并没有太大影响(台湾新浪潮对《八月》的影响恐怕要大一些),但是它采取的讲述方式却成为了中国电影“童年”题材的一个经典范例,以至于童年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它的影子。

《城南旧事》和《八月》采取了类似的模式,呈现了中国上世纪一头一尾的“童年”。而中国“童年”题材的新路径到底导向何方,这依然是留给中国电影人的问题。


引用及参考资料 (同《八月》长评

1. 吴贻弓等:《城南旧事》,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

2. 张大磊等:《八月》,北京永旭良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等,2016年。

3. 李泱、孙志强:《电影文学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4. 张建勇、顾象贤、杨远婴、奚珊珊:《当代中国电影(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5. 赛人:《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

6. 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7. 吴贻弓:《我们怎样拍<城南旧事>》,《电影新作》1983年03期。

8. 艾红:《散文化电影的主题倾向》,《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9. 周湘玟:《吴贻弓初论》,《当代电影》1987年02期。

10. 李辉:《论<城南旧事>散文诗的特性》,《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0卷第9期。

11. 石川:《重读吴贻弓 : 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当代电影》2006年03期。

12. 李宗刚:《对人生永恒存在方式的诗化呈现——电影<城南旧事>艺术魅力的再解读》,《理论与创作》2009年05期。

13. 杨波:《<城南旧事>的艺术性重复探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4. 飛了:《专访 |《八月》导演张大磊:我特别热爱那个简单的年代》,豆瓣电影2016年11月8日(//movie.douban.com/review/8162567/)。

15. 西楼尘:《<八月>: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豆瓣电影2016年10月2日(//movie.douban.com/review/8110893/)。

16. 文中所有插图均来源于你瓣。

 2 ) 电影审美与时代风气

昨天晚上,在央视电影频道的节目回放资源里搜索,偶然间,找到一部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好电影《城南旧事》。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却带给我不少感触,下面一一跟大家分享如下:

电影改编自林海音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是一个六七岁的女孩——英子的视角,展现上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城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变迁。影片反映的社会现实,其实是相当沉重的:英子的邻居秀珍姑娘发疯的原因,是丈夫参加学生运动被杀,而自己的孩子又被家人抱走,遗弃在城墙根下;被领养的小姑娘妞儿,成天需要忍受自己养父养母的打骂;朴实的市民为了供学习优异的弟弟读书,只能以偷盗为生;英子家的保姆宋妈每天省吃俭用,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却被乡下的丈夫挥霍,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被送了人。影片串接起的几则故事,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礼教残存和女性地位低下的民国初年的北京乱相,展现无余。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影片反映的,几乎都是相对阴暗和悲惨的故事,但影片的整体美学风格,却是极其明亮,带有几分童话色彩的。那些或忧伤、或沉重的人和事,经过女主角英子的视角传递,仿佛都变得举重若轻起来。因而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是古朴雅致的胡同与老房子、天真烂漫的孩子和淳朴勤劳的劳动者,而这些画面的背景色都是明亮而写意的,甚至会有一些西方印象派油画的感觉。

这样的美学风格,自然是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代风气密切相关。正如众多关于八十年代的口述史和访谈录里所讲述的那样:那是一个富有朝气和理想主义的年代,人们普遍对未来抱有非常高的热情与期望。这样的社会心理氛围自然而然会影响到文艺作品的审美取向。今天再来看这部《城南旧事》,面对这种理想主义的影像氛围,有的人可能会难以代入,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全面市场化、商业化进程的洗礼,今天的时代风气,跟八十年代相比,已经可谓是大不相同。如今充斥于院线里的电影,一方面极其强调剧情张力,要求在叙事中不断制造冲突和悬念,一方面非常看重对于观众的感官刺激,采用各种各样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特效。《城南旧事》里舒缓、悠然而从容的叙事节奏和淡雅、明亮而写意的视觉风格,在当下很多一线导演看来,已经是那么地不合时宜。

这从这部《城南旧事》在央视电影频道的排片时间段就可见一斑。这样一部优质电影,只能放在频道的凌晨6点多播出;而频道夜晚的黄金时段,则要留给新近从院线下线的最新电影。然而,对于这些充斥着浮夸画面和无厘头笑料的所谓票房大卖的电影,我却无法提起任何兴趣。我更愿意沉浸在《城南旧事》的美妙意境之中,让平日里因工作和琐事而浮躁的心灵净化、升华,久久回味。

以这篇小文,怀念我度过童年岁月的八十年代。

2017.1.16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是蓑翁在《江海晚报》“文化视点”栏目刊发的专栏文章之六。)

 3 ) 无法远去的童年

很喜欢小英子,就是《城南旧事》的林英子。2001年林海音逝世的时候,才去买了《城南旧事》珍藏版,而吴贻弓导演的同名影片,是如今看的。那是部老片子,2001年时还未上大学,也没有网络,比较难找。在我没有出生前,小英子清澈的眼神早已映进了许多人心里,影片在国内与国外得了大奖。

还有那首李叔同作词的《送别》,也是自电影《城南旧事》起盛行,电影的《城南旧事》与《送别》是不能分离的,无论从主题或是画面摄影上。这首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著名校园歌曲里,真正能感怀别离的,莫过于逐渐告别青春而成长的学子,最美好的青春与天真渐行渐远,带着淡的哀愁,与童年作别,带着浅的忧伤,与青春作别。

什么时候我们越懂事了,就越难忘记小英子。因为长大的我们无法再像小英子一样,睁大眼睛,稚气而极认真地对询问名字的人说:“我叫英子!林英子!”那认真的神情,是天下顶顶有趣的事和最自我的肯定。一个人的成长割舍不开童年的经历,当你开始懂得人世,与己浑然一体的世界渐被拆开,苦难或幸福被划分开,我们必须顾及生活的一切细枝末节,而无暇再用简单的快乐去想象着拼凑故事。

影片一开始小英子模仿着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相信可以让很多人回忆起儿时也曾对着简单的事物好奇地玩味半天的情形。到底,成长是怎样地叫人渐失了童真呢?英子从中快乐着的,皆不是什么愉快的结局,惠安馆疯子和进步学生的凄惨爱情和骨肉离散;妞儿受尽打骂的孤苦生活;社会压迫下走向犯罪的小偷叔叔;失去儿女却深爱他人孩子的宋妈。大人眼里爱听事儿的小英子有时觉得委屈:“哼,你们说什么我可都知道!”想起儿时的自己也常这么想,我就可理解英子了!可不是,明明都知道,可就是分不清,为什么大人偏说小孩子不懂事儿,可小英子,就只是想帮秀贞找到小桂子,帮妞儿找着她亲爹妈,让宋妈把栓子和丫头子都带在自己身边,还有和“小偷”叔叔去荒地说话。这一切,到了大人眼里怎么就成了声声叹息。待到小英子分清海和天的颜色,分清好人和坏人的时候,已要和这童年天真无邪的岁月作别了。

虽然对内心的刻画没有如今一些电影来得细腻与细节化,但是我至今认为,这部二十多年前就拍摄的电影,是描写童心最为动人的一部。不思量,自难忘。从电影开场,便是叫人浸在一切回忆里的。片头吱扭的水车,片尾香山的红叶,老北京的城墙,都从几十年后远居台湾的英子回忆里走来,近了阵阵驼铃,又远去了这清脆的铃声,远去了“曾经有我”,真真切切的城市的变迁。

想起七月离别,岁岁年年,多少校园里还会唱起“长亭外,古道边”,多少人会唱起离歌,祭奠逐渐远离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 ) 《城南旧事》:电影的诗性

   《城南旧事》:电影的诗性

   盘小瓠

   电影《城南旧事》(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改编自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由吴贻弓导演执导,于1983年上映,电影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的肯定,在一系列国际电影奖项上也有所斩获。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在北京城南居住期间的几段童年回忆。民国年间(1920s),小英子随父母迁到了北京城南居住,并且在那里长大。七岁的小英子是个聪明活泼又勇敢的姑娘,有着一张俏皮嘴巴,很善于交朋友。在第一段回忆里,小英子结识了大家都不敢接近的“疯女人”秀贞,被秀贞先是当做自己遗失的孩子小桂子,而后又和秀贞成为了朋友。她还有一个好朋友——妞儿,是一个不受养父母疼爱的遗弃儿,一直希望逃离养父母的桎梏,得到自由。在秀贞准备“逃往”天津的时候,小英子认出了妞儿就是小桂子,并促成了母女相认。然而,结局却让相认的温馨维持了仅仅一幕,英子目睹了母亲带着孩子最终丧生于奔腾的火车之下,而后她晕厥在了暴雨之中。第二段回忆里,英子在一次捡球经历里结识了一个把北京城南闹得鸡犬不宁的小偷,小偷是她学校里高年级学生的哥哥,爲了家庭生计不得已而行窃。在英子一次无意的泄露行踪后,小偷被便衣发现并被警方逮捕,最终在英子的目送下走向了不归路。最后一段回忆说的是英子家来自农村的保姆宋妈,家里的男人无用,死了儿子,送了女儿却一直不敢告诉她,直至影片最后,得悉真相的宋妈几近崩溃,最后随着男人回乡里寻找渺无音讯的女儿。影片还提到了英子善良正直的父亲的生病与去世,其实也是小英子童年记忆里极为重要的一笔。

   整部影片基本忠于原著,在小说分段式的叙说上做了有效的电影化处理,以时间为剧情的逻辑主线,很好地叙述了几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故事不复杂,结构很清晰,这些“简单”的背后是整部电影操作上的困难。如何把一部“并不复杂”的电影拍好,是这部影片试图为我们解答的问题。

   首先是利用对场景和台词的有效驾驭来深挖电影背后的历史文化元素。电影叫《城南旧事》,除了旧事本身,到底还有什麽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老北京城南所独有或应有的呢?电影开场,我们便看到了驼队,看到了卢沟桥,从第一眼开始,我们就随着驼队进入了老北京城。随后见到的古井,打水人,逗孩子们发笑的留声机,黄包车,胡同,枪决游街,小贩,王府的红墙,煤油灯和电灯的共存,五色旗,集市,世界日报,成绩单以及父亲去世时的秋日红叶等等,种种细节都深埋着浓浓的1920年代的老北京味,一切拿捏得恰到好处,融入了剧情之中,让我们在聆听故事的同时,默默地感受着老北京的气息。影片对台词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很多时候人物一张口,我们便知道他们是北京人,这既有赖于京片子较高的辨析度,也有赖于导演细心的安排。我们常说,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一些糟糕的电影,其对于载体的认识就仅限于口头上的说教或一两件糊弄人眼球的物件的把玩,以至于电影本身时常陷入文化的虚无之中,甚至闹出了唐朝人说宋朝事,明朝人用清朝物的笑话来。在电影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切场景和道具都被编排好和分类好,它们无需再被拾掇,只需在某一个条目被激活时心不甘情不愿地出现一下就可以了。电影人在享受其中便利的同时往往丧失了用心做电影所应有的细致,而这种不细心的后果,往往是糟糕的电影呈现。

   然后,我想详细地谈谈本片的叙述技巧和情感输出,这里必须把它们作为整体进行评述,下文会有论及。

   电影《城南旧事》和原著一样,以小英子的视角为切入点,来讲述几段故事。电影的叙述非常的舒缓,整部影片,哪怕是冲突最为紧张的母女命丧火车的情节都没有用太大的力度去渲染,一切都在平和中推进。这样的舒缓与女主人公一点一滴地在深挖半个世纪前那段童年回忆的节奏暗暗切合,在不制造大冲突的叙述环境里,依然给观众极好的观赏体验,我们似循着女主人公的思绪,在展开的时代画卷里,寻找被遗忘的记忆。舒缓的同时是相当一部份画面的留白,镜头里是美好构图下的北京城南场景,没有主角,没有对白,没有冲突,这正暗合人类回忆时的真实体验。往往我们记住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场景里面有人,但具体已经不知道是谁,场景里面有风有雨有雪有大太阳,可我们也想不起具体的温度,唯有情感默默地寄托着。而关于童年的回忆,往往重点处变得格外的鲜明,乃至于艺术夸张,模糊处变得模棱两可,成爲了我们可以自由补充的空白。影片里几个重要的冲突处,英子都似旁观者一般存在,她盯着世界看,她没有在唱歌,没有在说话,没有激烈的表情,到底是回忆中的自己愕然,还是现在的自己情感复杂得无以言表,导演保留了女主人公这份淡淡的迷茫。影片多处运用到了复沓,水井打水的画面出现了三次,学校铃声响了三次,送别的乐声奏起了数遍,在不用任何言语的情况下完成了时间的推进和剧情的衔接,其实也默默地暗示着英子的长大。从冬雪皑皑到秋天落叶红,小英子度过了最为难忘的一年。

   影片的情感输出和其叙述方式相映成彰。如果说叙述是舒缓的,那么情感就是委婉而含蓄的,这种委婉含蓄在场景配乐的渲染下大大提升了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本片独特的审美意趣。先是小英子认出妞儿就是小桂子那段,妞说完自己身世后,两个人相顾无言而只有雨声雷声没有断息,这巧妙的留白让我们彷彿听到了两个孩子心灵的颤抖。小偷被抓那段,镜头拉远,配乐响起,枯藤老树昏鸦,悲剧的结局在声画中被勾勒,我们不禁在心中凝鍊起一份凄凉。而宋妈得知真相那段,男人大口大口地抽着烟,宋妈无声啜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景。随后宋妈麻木地抱着英子的那段,沉寂得让压抑的氛围进入了每个人的心间,直至校园钟声响起,才回到了电影之中。影片对于情感的把握始终落脚于英子的理解,“我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其实是用孩童的迷茫来控诉时代的荒谬。

   电影的开场是苏轼的词作《江城子》里的名句:“不思量,自难忘”,这让我迅速联想起其上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林海音女士生命的前五十年,神州大地正在种种革命的浪潮席卷之中,无数个大事之间,往往就是生死两茫茫的怅然,五十年生死迷途迈过了,回首最为牢记的反而是童年时发生在北京城南的那些事、那些人。这种对于老北京城和对于童年回忆的强烈追思,需要电影以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去应和。而电影《城南旧事》正是以诗歌和散文的态度自我约束,完成了对这样的情感最好的表达,我在其中,看到了电影寻求诗性的可能。诗性是真诚的,激烈的,美的,而与此同时它和虚构的,舒缓的,残酷的又毫不冲突。它是用人性的真诚,激烈与美去冲击记忆的虚无,日常生活的平和与社会现实的残酷。本片用演员质朴的表演,场景的写实,配乐的切合,剧情设置的合理,以及技巧的巧妙运用达到了这样一个诗性的境界,难怪有人说《城南旧事》是中国第一部散文电影,在我看来,它更是一篇用中国式的电影语言写成的散文诗,为中国的电影拍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说了那么多,《城南旧事》给我最为震撼的地方还是老电影人对于电影制作的用心。思想,价值观,世界观都可能桎梏于时代的限制,唯有用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优秀背后不变的法则,而这或许正是当下华语电影最为缺失的环节。最后附上弘一法师的《送别》,感谢这样一部好电影的诞生。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5 ) 海与天的永恒

大屏幕看到修复版可能是今年最难得的事之一,能够让自己完全投入进去这90分钟像梦幻一样的世界里,觉得好幸运啊。出来之后我和朋友激动地说:我知道这部片子很好看,可是我没有想到会这么好看。几乎是,层次丰富到超出我当下言语可以表达的好看。

它的好看当然与小女孩自己的灵动有很大关系(天哪,导演到底是去哪里找到的这样能把天真、困惑、迷茫、灵动、忧伤一切都表现得那么自然的小姑娘!);当然也和导演的视角有关,你好像能感觉到导演是用怎样一种温柔耐心去蹲下来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心里的每一个细小的波动;也更和原著作者心里的那个小女孩以及她看待生活看待人的方式有关,知道她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知道那种掩盖不住的对外的温柔真真切切地发生过。像这样透过去一层层看到好多个人投射在其中的影子,好多层纯真叠加在一起,真令人感动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电影是虚构出来的真实,我再一次感知到了这句话,而在这里,这种真实变得比现实更真。

它的好看,也当然是因为浑然天成地展现了一种天真浪漫。这种天真在后来很多年乃至今天的儿童电影里都是难得的。

可是当我以为它只是展现这样一种童趣的时候,猝不及防地,我被荒草丛中她困惑地说出“我分不清海与天,就像我分不清好人与坏人”这一瞬间击中了。世界的价值观那么复杂而多变,人有那么多的无奈和痛苦,她懵懵懂懂地说出这句话时,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她只是觉得,为什么有一些人莫名其妙被大家讨厌,为什么看起来很好的人要去做不好的事,为什么连我的无意甚至好意也总会从结果上伤害了别人。也可能在她的心里会想,每次我问爸爸这些问题时,爸爸总跟我说因为我还小,所以我不懂,大概等我大了就懂了吧!但是小姑娘啊,最难过的事情就是,这些事永远不会等你大了就变少,你甚至也不会因为大了就少一点困惑。你可能会随着知道得越多而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想不明白很多问题。到那时候,你脸上的笑容会完全消失吗?你柔软敏感的内心会变得迟钝吗?可能英子不会,但我知道很多人会。

可以这样以小见大,以寥寥几句就展开无穷无尽的空间,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最了不起的地方。它用一些那么琐碎的细节展现了如此宽广又复杂的人类的内心世界,在烟火气里藏着的是那么多厚重的感情。它不止是一部成长片或是儿童片,它有种永恒性在里面。

就像海与天是永恒的一样,人类的善与恶、情感和困惑也是永恒的啊。

英子在院子里给忙碌的爸妈念起那首看海诗时,我整个人都头皮发麻了,被感动得几乎要掐着自己不让自己尖叫起来。“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天哪,太灵动的意象和情绪了。当时我脑海里就不停在想起米沃什的那首《礼物》:

多么快乐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的上面。 尘世中没有什么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去妒忌。 无论我遭受了怎样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窘迫 我的身体里没有疼痛。 直起腰,我看见蓝色的海和白帆。

是不是很相似的意象。那种辽阔永恒,和在这种永恒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的人类情感。

但是它又不止是抬头望望远方忘记现在的烦恼这么简单。当你那样抬头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人类深沉忧伤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和苍茫的海与天融为一体了。而把这两首诗一对比时,又突然觉得童年英子念的这首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一种快乐的向往;而米沃什的这首呢,好像是到了年老之后回过头对童年自己的一种回应。可能到了人生的最后,你也不会获得答案,你也还是分不清海与天。但是你再抬头看向它们的时候,一切大概会忽然清透了起来。我被自己想象出来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动了。

深圳影展的开头有一小段导赏,导赏的讲者提醒大家,电影里有句歌词原本是“天之涯地之角”,被改成了“天之涯海之角”,一字之差有着独特的深意。现在也更能理解了,大概也是意欲在此吧。

感谢明日青春影展,感谢用耐心和温柔给我们留下这样回味悠长的感受的导演演员作家和所有创作者们。用自己的纸笔镜头表演去呈现和记录人类的永恒,多了不起啊。

 6 ) 我们失去了童年的真善美


反应贫困社会的无奈与无助,《城南旧事》与《单车窃贼》同样魅力非凡。

不同的是《城南旧事》,沿袭原著者林海音『纯文学』理念,更多着墨于小女孩儿眼中,一个虽然凄苦辛酸,但真善美仍然存在的世界,保持着儿童世界的单纯,真挚。整部电影情感把握的很好,抒情节制,举重若轻。一点也不滥情,没有一处嚎啕大哭呼天抢地。小孩儿的愁绪,是淡淡的若有若无,大人的凄苦,隐忍麻木。这种情感控制,令人物真情流露,减低表演感,令观影的人心头热乎乎,眼睛湿润,又不至于难过到落泪。


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宏大的历史与政治是不存在的,生活是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可能儿童对别离分外敏感,她们的伤心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源自肺腑,分外惹人怜爱。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直至最后的死别,永不能再见。伤别离,乃人生至苦之一,所以早早就开始训练。人也是在一次次的分离的情感教育中,走向成熟的。


看《千与千寻》时,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千寻闷闷不乐的在车后座,捧着班上同学送的花,久石让的音乐准确的传达小女孩的离愁别绪。而坐在前排的父母,兴高采烈的开着车,谈笑着,心情愉快的奔赴新家。没人会过分介意小孩的感受,小孩儿只是不得不跟着父母迁移一个又一个地方,可能更好,可能更差,可能是因为工作,可能是因为发财,可能是因为破产。但无论因为什么,小孩儿都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不得不重新开始结识另一批,频繁迁徙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一生情感,无处寄托,这么说并不夸张。好像小树不能频繁摇动,否则根基扎不深,难长成大树。


看完这部电影,百感交集,在那离乱的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民贫穷困苦,但那个时代,却并不缺乏真善美,犹如《单车窃贼》中,战后的意大利,我们看到战后一片废墟,社会生活凋敝萧条,父子情深却令人温暖。《城南旧事》比《单车窃贼》更加明亮。


电影完整改编自原著的几个故事,惠安馆传奇,讲小英子无意中帮小伙伴找到生母,第一次别离。我们看海去,讲小英子和一个盗贼的交往,第二次别离(盗贼终于被抓),驴打滚,讲小英子家的佣人的故事,第三次别离,紧接着父亲去世。第一次永别。


这些故事令人感慨的是那个年代,生活对小孩儿的教育,耳濡目染,尤其是在“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里,好人坏人,天和海,分不清。在小英子眼中,这个盗贼和蔼可亲,她们每天都会在那所『闹鬼的院子』里聊上一阵子,她亲眼看着『盗贼』的弟弟,从自己学校优秀毕业,彼时她坐在台下,和大伙一起唱着『长亭外,古道边』,她看到他们的开心与幸福。而在『盗贼』(张丰毅饰演)眼中,小英子:聪明,厚道。


『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小英子摇头

『我分不清好人,坏人,我分不清天和海』


这是我能看到对小孩最好的教育了。

小英子出身小康之家,从童年朋友『妞』的身上,她看到不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躲在养小鸡的房子里,一起聊天,分享各自的秘密,一起笑一起哭。从盗贼身上,从『出红差』(即:杀头)的学生身上,她学识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从家佣一家人的遭遇中看到人世的悲苦,生活教育她很多,但未泯灭她的善良纯真,与人为善,今天这样的大家庭的小孩儿,从生活中学到的却是,人不分好坏,但分穷人和富人,要多结交富人朋友,离穷人远远的。小孩儿自小就知道毛公仔是没有生命的,可以随意扔来扔去,小孩儿从小就觉得家佣是好吃懒做的,呼呼喝喝,指手画脚。


这种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不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可以单独提供,而是社会。

现代人离这样的社会越来越远,人性泯灭自小就已经开始。一生人再也看不到纯真的笑。


看旧书,看旧电影,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沦陷的步伐,不看旧作,又有什么可看呢?

小英子的父亲去世了,一家人坐着马车离开墓园,家佣宋妈坐在毛驴背上渐行渐远,她们依依不舍的对视着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里,是消逝了的民国背影。










 短评

8/10。实景是看到的象,离愁是看不到的意,譬如秀珍思索缘分的目光摇向院落空景,表达爱情之深。家门口有意无意碰到的宋妈丈夫,结尾又是英子目送宋妈骑着驴离去,离别的意境在父亲病房叠化到香山红叶时达到高潮,每次悲剧都用静默手法积累情感的余味:西厢房里喂小油鸡、荡秋千和玩乐的笑声将不同时间的事件叠加在同一场景,天真烂漫的小桂子留不住,同看雨景的屋檐下她挂满泪珠告诉英子自己的身世,英子唯有长久的诧异与沉默,火车汽笛长啸叠化到卖报的噩耗和洁白病床上醒来的英子,悲剧就这么含蓄地淡化了,而被捕的小偷对英子眨眼的默契动作,此种的滋味只有躲在母亲身后落泪的英子能明。重复手法上石槽、放学后操场跑满孩子的镜头多次出现且拍摄位置、景别不变,表现琐碎生活的流逝。驼队铃声和夏天热得吐舌头的狗等细节都包含在情感真挚的氛围中。

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一个孩子眼中的种种离别,犀利而深邃。

6分钟前
  • 徐达多
  • 力荐

中国版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很难想象文革后这么成熟的电影比芙蓉镇还要早出现一年。郑振瑶全身都是戏,小萝莉太漂亮了以至于张丰毅对她的每句话每个眼神都引来影院内一阵猥琐的怪笑。将来的事就是新家新朋友新学校。那过去的呢?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慢慢都会忘记的。抓学生。中产阶级旧中国。没有城墙的民国北京。

14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大陆#300,成功认出张丰毅老师!(我的脸盲症有治愈的希望了么?)小萝莉真萌。三段式,微妙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暗流涌动,还有北大的校友。若以[童年往事]作比,本片还是生硬,无怪朱天文极为不喜欢,也正是侯孝贤所谓“大陆第四代第五代有太多的苦难”。片尾那个著名的7次叠化,不过那能叫红叶么!

1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当你开始有了牵挂,而别人却被时代洪流卷走,甚至都没能好好告别,这种酸楚和无奈穿透了银幕内外。“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我也分不清海跟天” 北京城南的市井生活娓娓道来,悲伤而明媚。张丰毅的小偷让人离不开眼神~ 记2020SIFF第一场,继《夺冠》相隔187天后再次走进影院。

1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吴贻弓代表作,告别童年的散文诗。1.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成长中无可避免的失去与分离,李叔同[送别]旋律贯穿始终。2.采用分段串珠式结构,融合留白、复沓、象征、反衬等古典手法。3.片头的驼铃水车及片尾的香山红叶。4.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我也分不清疯子和常人)。(8.8/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

25分钟前
  • shu
  • 力荐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一位上影厂厂长兼上影局局长拍摄了一部台湾人讲述在老北京的童年往事。有意思。上海国际电影节后天就要开幕了,本片也在展映片单之中,而去年去世的导演吴贻弓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创办人之一。《城南旧事》最近也因为短视频片段中“你是来拉屎的吧”名场面又重新火了一把,老电影焕发出了新生机,只是倘若只晓得去玩屎尿屁的梗,而不能真正体会到小说和电影的情怀,那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了。B站版本的画质极为清晰,色彩看着非常舒适,透过三个悲剧结尾的故事折射出当年旧社会下老北京的一角,也是对逝去童年的一种怀旧与沉思,李叔同的《送别》与电影的表达也极为契合。沈洁饰演的林英子谁会不喜欢呢?那经典的歪头杀简直太可爱了。

28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看到张丰毅出来那一段,我童年的记忆回来了,这片子我小时候看过,只是记忆太过模糊,如今再度重温,看懂了更多的故事,依旧觉得好片子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有所改变,反而经典每次拿来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还有电影里的小英子浑身满满都是戏,演的太棒了。

2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2009.7.14看过。非常经典,那张小朋友学骆驼咀嚼时的笑脸成了我童年的可爱女孩标准相。2020.6重看,太有意思了,简直是短片集,三个小故事勾勒出那个年代的人物和记忆碎片,讲得不急不躁,有些东西点到不说破,留下一点点唏嘘,而这种戛然而止没有解决没有交代,不正是记忆中很多时刻的真实状态么。细节丰富,每个人都好看了去了,小英子的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真是太可爱精致了。

30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32分钟前
  • 秋の午后时光
  • 力荐

好悲伤的电影好悲伤的歌,刻下的满是时代的印记。

3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看似儿童片,却是人间真情留无计,今宵别梦寒。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说不出的天真,却是人世复杂的情感。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英子教人最纯粹的天真善良,实在太美~~~8.5

3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自传式小说改编,讲述老北京人的故事。英子的童年是在风筝歌声驴打滚中度过的。英子喜欢把她当大人看的人,故事就穿插在其中。

37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驼铃叮当,不思量自难忘,娓娓道来每一秒悠远又绵长,那里才是再也没有的故乡……一曲长亭外古道边送别了童年,全程泪眼茫茫……@MOMA

42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44分钟前
  • Jean
  • 力荐

中影史:结构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

48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英子一直在相信,也一直在道别,这些人来了又走,在她的心怀里泛起涟漪。上个时代的中国电影,还没有受到编剧的教条主义的浸染,讲故事各有各的真诚,不以结果为主导,不是为了什么,而是本来是什么,就像这部自然的电影,虽然生死离别,感伤不已,但仍是一份情感的真挚与美好。

49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FIRST青年影展展映】透过刚开始懂事的,好奇心旺盛的孩童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世态与人物。在天真无邪的眼光下,竟有丝丝缕缕的悲悯与哀怨。让人感慨与叹惋。比想象中还要好太多的片子,好到不像是中国大陆拍出来的。89年后更不可能拍出来了【原来《送别》那首歌的歌词是天之涯,海之角。而不是地之角

5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