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生活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16

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比尔·帕特森,茜安·克利福德,本·奥德里基,奥利维娅·科尔曼,布伦特·吉尔曼,休·斯金纳,休·丹尼斯,凯文·麦克纳利,乔丹·朗

导演:哈利·布拉德比尔,蒂姆·柯比

 剧照

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3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4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5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6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3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4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5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6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7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8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9伦敦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6:10

详细剧情

  本剧主人公是一个绰号为“Fleabag”的单身女子(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 饰),故事围绕着Fleabag的伦敦生活展开。  她原本和最好的朋友Boo合伙在伦敦经营着一家咖啡厅,然而她的生活因好朋友的意外去世而发生变化。Fleabag的伦敦生活非常不如人意:和姐姐Claire(茜安·克利福德 Sian Clifford 饰)的关系疏远;爸爸选择和继母生活而忽视女儿;男朋友又一次提出分手;最让她难受的是,现在的生活看似早已恢复正常,但是昔日好朋友的身影时常闪现。往日和如今的场景相互交叠,暗涌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口,Fleabag伦敦生活的走向会是如何……

 长篇影评

 1 ) 还好,孤独到哭都哭不出来的不只你一人

标签是喜剧,海报是女主兼编剧泪流满面的样子,看完以后哭了一个早上。 这部剧叫《伦敦生活》。

男朋友让我给他讲这部剧说的什么,我想了半天也组织不出语言。好像说了太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只能甩一句“你还是自己去看吧。” 故事有关一个女人。一开始讲她接到个帅哥的约炮电话,于是在半夜两点爬起来,洗了澡、喝了酒、化了妆、刮了毛、选了性感内衣,明明激动的要死,但在开门的瞬间还要假装快要忘掉这件事。 帅哥跟她做爱时,慢慢挺进她的后庭,虽然不情愿但为了男人的好感她还是接受了。事后,还用“第四堵墙”的方式跟观众调侃的说出个点很怪的笑料“我是不是有个巨大的后庭!?”

说起话来嘴贱的要命,面对男人来者不拒,坐在马桶上似开玩笑的数着自己约炮对象,就算是呆逼兔牙男的邀请也不会错过。走在路上都在幻想,对面的肥仔是不是想上自己。 就是这样一个很婊的女人,被泡在浴缸另一端的男人问“你有时候会感觉孤独吗?”时,认真的回答了一个“yes”。突然感觉有点心疼。

随着剧集的推进,她的孤独感越来越清晰。不断闪回的画面,揭开了她最要好闺蜜死去的信息。与家人的糟糕关系,展示了原生家庭状态带给她的不安。 譬如半夜两点,女主在经历了糟糕的一天后敲开了老爹家的门,几乎要哭着说出觉得自己贪婪、自私、堕落…道德沦丧,老爹只是叹了口气说“你这是随你妈”,不但连门都差点不让女儿进,还叫了辆车要把她送走。

自恋又自卑,可怜又可恶。跟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有时候为了让别人能多爱自己一点,多忘了那深入骨髓的孤独一会儿,就忽略自己的感受——比如做爱时男人一直强调她的胸小到几乎没有,她在意的却是要自己保持性感。 她让人恨又让人疼。有点庆幸的是:还好,大多数人都会感受到这哭都哭不出来的孤独,你不是一个人在绝望。知道了这一点,虽然没能解决什么,还是有了点安慰。 幸亏这孤独感只是阵痛。 在更多的时候,谈话中无意识的笑点、新信息的获取,以及来自陌生人的问候,让我们遗忘了潜伏着的孤独。但导火索被点燃,一股心碎到认为一切都失去意义的无助立即霸占灵魂。 看片时,弹幕中很多人评论女主自作自受,亲自“作”掉了本还幸福的生活。她对闺蜜小波的行为,的确难以容忍,但其脑海中反复闪回的性爱画面足见她对事情后果的忏悔。她无法原谅自己,为自己送小波的仓鼠开咖啡厅,在糟糕的午夜轻描淡写的跟出租车司机讲述朋友的死。 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互相伤害互相欺骗。和闺蜜的关系再好,看到她有了幸福的爱情,心中的祝福与嫉妒孰轻孰重,真的说不好。 第六集的结尾,辛辣、尖酸、逗逼了六集的女主终于装不下去了。她在继母的展览上偶遇了ex,遭到了姐姐的不信任后彻底崩溃。表面上看起来好好的,坚硬的外壳一戳即破。在崩溃的边缘,车中探出头的贷款经理人用一句“Are U OK?”打断了她无助情绪的蔓延。

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人持续性在意你活的好不好,至少偶然性的陌生援助带来的温暖,总让我们愿意相信“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真的吗?也许吧。 但如果选择死亡,接下来的一切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看完整个剧,都想不出女主的名字是什么。查了影片简介,这个毒舌女人也只有个外号,即本片的英文片名《fleabag》。可能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部分。可怜可恶,又孤独的无能为力。


小疼的微信公众号『电影百忧解』,写写影评、聊聊占星,为有电影陪伴的时光命名。

 2 ) 后门

小林年轻的时候去做过一个牙冠套,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诊所里。
选材的时候还是例行地被推销了一番,彩页上各色的材质对应着不同的价钱。
小林选好了价钱,用牙龈粉色的材料做了倒模,回去等了一周,终于被通知可以来镶嵌新牙。
 新牙被镶嵌上以后,小林感受到了满满的异物感。
 “为什么花了这么多力气和钱,却还是有不舒服的异物感呢?”躺在椅子上的小林问牙医。
 “你回去睡一觉,醒来就没感觉了”,牙医回答道,“跟你自己的牙感觉一模一样”。
觉得也没有更多办法的小林,像自己在所有类似情况下会做的那样,又一次选择了倚靠平躺在时间匀速的传送上,带着异物感洗漱睡觉,似乎并没有失眠。
第二天一早醒来,果然感觉假牙被顺利接纳了。
小林粉色的舌尖从牙冠套上划过,牙冠套带着人工微黄的色号,不动声色地排列在服役多年的真齿之间。
对于小林而言,这个日期不明又度过经年的醒来的清早,是一个具有惊吓效果的无声瞬间,并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焕发出恐怖的样貌。
 “万一是恶劣的材质呢,毕竟是无可追溯的小诊所,没有谁来应答铅色有毒的沾染”倒还是其次的考量。
“原来我貌似清醒的身体用自己粉红柔软的肉和褶皱,保藏和掩护着这么多异质的瞬间。这铅色的流毒与其说来自有形的镶嵌,不如被想象成来自生存本身惊人的妥协和承受。有多少被摊开会忽闪忽闪疼到咧嘴的剧烈都被转换成甚至不被感知的被折叠搁置的隐藏痛觉。这种植入却如种子一样,迟早从另外的某处破土显现。”
上面这段往事,是小林在被男伴说服从后门进入尝试欢愉的时候,心有旁骛中想起来的。

 3 ) 为什么没有人提醒我

这片子会令人厌世

像红酒一样,后劲真他妈足。

在将近第十次被人推荐这个剧,勉强压制住对它的排斥,我和室友吃着鸭脖喝着酒,把它看完了。正在我感慨“你看还有人要帮她,这剧没那么绝望啊”的时候字幕起了,自动分p结束了。然后我们不可置信的查看一下已播放的集数,不得不承认,结束了,这一切结束了。

“还行啊,没他们说的那么夸张。”

我当即对它的评价就是这样。

然后我和室友继续喝着酒,聊着她的前女友,另一个室友出去约会晚归的现实,以及我冲口而出的,我讨厌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脱缰的野兽咆哮着对这个生活的厌恶。我忽然就理解它/她了,仿佛不经大脑说出的伤人的话,不合时宜不遵循社会道德不负责任的举动。why so serious? Nothing means anything, sister.

我也想肆意的戳破别人粉饰太平的伪装,看她们被迫面对自以为掩饰的很好的失败与伤痛。想破坏美好有秩序的一切,原本一切都是丑陋的自私的血淋淋的,你们看不出来么?愚蠢至极,可笑至极!

然而最后,失声痛哭独自买醉的是谁。

我讨厌马男和此剧的统一点,那就是之所以活的荒诞活得虚无,其实还是因为他/她咎由自取。

谁说痛苦都是咎由自取,人生来孤独,死亦孤独。痛苦是天生赋予,所有不痛苦的瞬间不过是自欺欺人。就算你没犯下那么大的错,你依然可以憎恶一切,包括你自己。天经地义不是么。

为什么我们没有朋友?

因为你总是伤害真心爱你的人?

谁真心爱我?

你们最爱的都是你们自己,只是你们愚蠢到都不知道这个罢了。

可笑。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我从未如此清醒过。麻烦谁明天早晨请递给我一杯酒。如果你问我还好么,我肯定会说,我很好。是的,我很好:)

 4 ) 糙女郎:都市女性的身体与权力

“你们有谁愿意用五年的生命来换完美的身材?”

《伦敦生活》(Fleabag)在第一集就借女性主义者之口抛出了它的中心议题——女性身体的价值。换不换这个问题对普通人来说并不简单,因为完美身材能给一个女性带来的效益太大了。同时担当编剧和女主的Phoebe Waller-Bridge在评论自己20多岁的生活时如是说:“我当时对自己的性吸引力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很明白那对我的个人价值意味着什么......20多岁的姑娘们只要够瘦够辣,怎么胡来都能被纵容,太不公平了!”

张扬的青春和鲜活的肉体,这本身就是稀缺的资本。女性的身体从古至今都是一种个人甚至是社会资源,于是对于它的利用,规训,占有和剥夺总隐含着权力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忙碌躁郁的都市生活中,这种权力关系又具有了新的形式和结果。正是对于这种新式性别权力的挖掘,对于当下人际关系状态的质问,让这部顶着喜剧外衣的6集短剧除了无底线的笑料和超流畅的节奏之外还同时拥有了沉重的基调和社会批评的空间。

女主以独白方式直接将观众带入剧情,并且频繁和观众直接对话。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除了加快了叙事节奏,确立了女性视角之外,还为全剧增加了一种私密性,甚至是挑衅意味。本剧的观众不能做轻松的看客,安然地视淫剧中那近乎泛滥的肉体。女主把身体暴露给你,用自己的挫败和狼狈引你发笑,却又透过镜头直直得看着你,让你尴尬局促。于是,她的迷惘痛苦,她的压抑绝望你都有份。她用目光锁定了观众,让观众成为她的同党,一起去做一个在伦敦生活的年轻女人。


剧集的原名Fleabag,特指那些蓬头垢面,邋遢混乱的人,一字解之曰“糙”。我们的时代不断地在女性身上制造着矛盾,让她们成为漂亮的“糙”女郎:一方面浮华的消费社会、周密的都市生活不断要求女人活得更美丽精致,她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有万种技术和产品去修饰。如果说在物质贫乏的过去姑娘们还有借口活得糙一点的话,那么在小学生都开美妆频道的今天,你简直不得不拼尽全力的去打造完美的自己;而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也设立了一个无法达到的成功标准。在这个标准下人人痛苦着挣扎着,却又拼命佯装正常,他们疲惫而绝望地奔走在城市霓虹之中,掩饰自己的空虚脆弱。第二集MV式的片头中,地铁里的人们在女主的臆想中演示了他们的狰狞和痛苦,这种诗意的渲染简直神来之笔。与此同时,社会角色对个人的异化和压抑在私人空间里得到了夸张甚至病态的释放。姐姐Clair说:“我有两个学位,有老公,还有一件Burberry 大衣”。女主说:“你在洗脸盆里拉过屎”。剧中捧着花对着不同墓碑哭泣的老男人,女主姐姐在灵修课程上的大笑与大哭,银行职员对充气娃娃的谩骂等都是情绪爆炸的表征。正是这种公共空间里的光鲜标致和私人空间的狼狈粗糙构成了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女性最基本的精神分裂症。

女主最大的魅力和笑点正来自于她的糙,她的放浪形骸,狂野不羁,她的一团糟。在别人小心翼翼地去扮演正常人时,她无所忌惮甚至是不知羞耻的释放着自己的荒唐怪异,不管是在男友身边对着奥巴马的视频自撸还是顺手牵羊小偷小摸,她的糙既是对于别人的不满和嘲弄,更是出于自己的厌弃和惩罚。身体,性爱,甚至是作为艺术品的性器官在剧集中不断出现,却充满了戏谑,讽刺和指责。显然,编剧不是为了性而性。在最终集的性展览上继母点明了全剧的主题,她说:“现在,请你们把欲望都留在门外,用你们的思想来理解这作品,我认为你们看到裸露的身体的时候不该只能联想到性,我相信你们会想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权力,这才是这场show(show既可以指展览又可以指剧集)真正的主题——权力!”

全剧中最根本的权力斗争是什么呢?在访谈中编剧把这部剧的源起归结于一个女性主义者的愤怒和挫败感:“年轻的女性在她们有能力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前就被设了限。”的确,这个看脸的世界给了妙龄女郎们许多特权,让她们以为年轻美貌就是一切,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欲望之上。她们可以大作特作而不必付出代价。这种特权极易把她们变得贪婪,堕落,自私,冷漠,厌世和低俗(女主对父亲坦白时对自己的评价),因为青春性感这一资源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世道里太好用了,有了它你暂时不需要其它美德或特长。

在以前的无数世代里,女性身体是作为财产被特定男性占有的,它可以拿来交换稳定的身份和生活,而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男人们一起拼杀的女人们来说,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处置的,于是她们同时拥有了任性的能力和机会。本剧对于这种特权和这种任性的鞭笞是刻骨而残酷的:女主滥交的代价恰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生命。

这些都市中的女人到底是怎么糊涂地看待和利用自己身体的啊?!女主闺蜜Boo想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换来男友的忏悔;来咖啡馆小坐的一对闺蜜的谈话透露出其中一个为了保持身材要离开深爱自己而渴望生育后代的伴侣;女主在对银行职员哭诉时说如果自己的身体变老变得没人要,那她宁可去死。这便是身体特权的反噬,身体成了这些女性价值的唯一寄托,也就成了锁链和囚牢。反观女主姐姐Clair,她在事业和家庭上建立了她的价值,不必依赖身体,这份成功是建立在她强烈的控制狂属性和顽强的自律基础上的,但是她的成功却伴随着她的性挫败,她难与他人肢体亲近,连丈夫都怕她。全剧中唯一在身体和情感中游刃有余的反而是女主可恶的继母,可是她得意的前提是她既很优秀,又很虚伪。可以说,本剧刻画的女性角色都不幸福,都破碎而压抑,而男性角色都又很愚蠢,有些力不从心。大家被孤独地隔绝在自己的小岛上,渴望相互温暖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对着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吐露心事。

“其实我每时每刻都想哭。”这是女主的真心话,却也是无数生活在大都市里,独自承受着生活重压的女性的心声。女性的身体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都市中拥有了最大的自由,它因此可以拿来兑换最多的价值,也可能因此不值一文。都市女性们懂得美貌易逝青春短暂,又努力地让身体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时准备与这个世界交易谈判。她们的身体被修整得愈加光鲜,而心境又磨砺得越来越糙。

糙女郎不同于女汉子的性别倒置或干物女的自我放逐,它更是一种在被各种压力和约束挤压的都会生活中无伤大雅的离经叛道和维持底线的混乱放纵。心糙身不糙,说到底,是女性在高压迷乱的都会生活中摸索出来的生存之道。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玲珑茄,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需授权请给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woxueyingshi@126.com

 5 ) 我觉得,这喜剧的泪点确实有点多了

女主渴望性交,但并不那么渴望做爱

女主上了最好的朋友的男友,一直在内疚,一直在回忆和好友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飞去留言信箱的好友的声音挥之不去;一直在闪回脱裤子的情景

一切一切都挥之不去

和姐姐斗嘴,和继母扯破脸

姐姐为妹妹偷雕像,这个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真是太感人了

但是一切都是稍纵即逝

姐姐不再相信妹妹了

女主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但还是等到了阳光

就像当时和他在阳光下,坐在原木上抽烟一样

平静地,平静地

女主自己确实是一个彻底的混蛋

她对前男友实在是太过了,以为对方会像一只小狗一样每次都跑回来她的身边

她错了

尽管女主一直很桑心,其实她也是在意这一切的,但我还是支持前男友的离开

我以为这部剧评分不会有这么高,因为很多人肯定会对女主的私生活评头论足,尤其是她上了好友的男朋友的这一点

但是大家都给出了好评,我相信这确实说明了一些东西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混蛋,都对自己很不满,这方面,那方面

无从改善自身,怠惰,得过且过,纵欲,纠结,多情,敏感,脆弱

依旧任由自己沉沦

即使知道自己这样是错的

还是止不住这样做

不停地逃避

用性逃避,用爱逃避,用食物逃避,用睡觉逃避,用衣妆逃避,用游戏逃避,用书籍逃避,用音乐逃避,用电影逃避,用交际逃避,用旅行逃避……

我们什么都逃不掉

还是要继续生活

继续面对该面对的

做该做的

或者说是,必须做的

(生而为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降生在这个时代,体验人类能够体验的喜怒哀乐痛苦纠结大彻大悟,也是颇有趣的呢

 6 ) 没有人可以理解另一个人,也没必要。

这剧居然能够接近9分,可能真的太多人活得不容易了。

虽然我活得也不易,但给六分已经很高估了。本质就是渣女的自白书。

影片里的有一串台词印象挺深的, 大概应该是I fucked it into liquidation. I also fucked up my family. I fucked my best friend by fucking her boyfriend.

出轨闺蜜的男朋友,导致闺蜜死亡;

咖啡馆看着其实还可以的,但女主从未好好经营,即使它算是闺蜜的遗愿了;家庭关系也是一团糟。

单看第一条的话,渣女就妥妥的了。

希望用做爱来证明自己一直有吸引力不算错,世间单身男人那么多,只要自己想约哪个就去撩好了。 自己活得很丧也没事,甚至极端点的像日本的部分高度宅群体也可以,但请不要去干扰别人。

前段有一个新闻,南宁地铁的一个18岁男孩持刀挟持一个姑娘,被特警干净利落的击毙了,大家一片叫好。 也许男孩有万千难以言说的故事让人同情,但在那一个时刻他就是最危险的犯罪分子。也许有某个抢劫犯真的是为了妻儿而犯事,但他仍然是罪犯。

更何况剧中我也没看到女主也未有任何苦衷,于是乎,她的姐姐最后不信任她,是个正常人基本就不可能对这样的人有任何信任感。

最后,生活不易,我们更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去深入了解和解构一个人的内心,很多的是其所言所行去对其作出判断。 假使我是女主的朋友,同学,我大概率会远离她这样的人吧。

 短评

很英国,很伦敦。尴尬与喜感水乳交融,悲伤和孤独时不时插一刀又瞬间抽走,留下滞后的疼痛。原来以为就是daily life in London,结果是在讲trauma,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也有意思。

4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姐姐最终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生活去芬兰,爸爸最终没有离开控制狂继母,好朋友死了,男朋友再也不会回头,小基佬还在自欺欺人,就连自己都无法认同自己:因为做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事…生活真是太糟糕,但是偶然还是会有新朋友,新转机,就为了这点盼头,也要在这个物价高涨的城市里撑下去(一个鸡汤)

9分钟前
  • Lau~
  • 力荐

以假装的微笑武装孤独失落,以放浪形骸麻醉无法弥补的过失,以互相伤害维系彼此仅有联系;和自己作对很容易,和世界作对很难,在这个充满性格缺陷的人物身上,我们竟都能窥到一丝半毫自己的影子。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马男好歹算个成功人士加负能量正常人,这女的根本就是psycho idiot bitch pathetic,自以为冷眼看透生活本质,其实自己才是需要吃药的那个,而且基本没救了。整部剧还算耐看的重点是演员本身的外貌气质以及迷之自信比较吸引人,而现实生活中这种女的想想就可怕。

17分钟前
  • 年逝
  • 力荐

每声大笑过后都觉得生无可恋。啊,现代生活。

2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你热闹万分,你孤身一人。你开怀大笑,你泪流成河。你若无其事,你跌跌撞撞。你平静无比,你歇斯底里。你假装光芒万丈,你内心一片废墟。

26分钟前
  • 木山豆睿
  • 力荐

一部关于创伤的电视剧,放肆自己的性格会快乐,但谨防悲剧发生。最近的自己被各类事情搅乱,其实内心像女主一样万分渴望被理解,但总会习惯装出一副坚强面孔遮掩自己的脆弱。挺棒的,开始时对秀下限感到排斥,看到最后一集,理解了这一切。故事狗血,但万分符合人性。生活即是如此,绝望与希望交织。

27分钟前
  • 森林公民
  • 推荐

酷一时,丧一世,天生烂人。人生真相,并没有谁能拯救谁。

31分钟前
  • 井戒
  • 力荐

一开始会被女主机智诙谐的神吐槽所吸引,会觉得她周围的这些人和生活的样子是多么荒谬,而她的应对直截了当,冷眼看待并调侃着这些荒诞,慢慢才发现这是生活的残酷扭曲而成的,身处其中的人能察觉但害怕改变,于是继续庸碌着,这让清醒的人感到无比孤单和绝望。这是喜剧吗?我只觉得特别难过。

34分钟前
  • 芝麻小元宵
  • 力荐

好像我们都是把生活过成这样,浑浑噩噩,却又爱憎分明。

36分钟前
  • 凌晨呛
  • 力荐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充滿疑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漂泊,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馬良《坦白書》

39分钟前
  • 一瓶子蕨
  • 还行

把生活过得这么尴尬的原来不止我一个

44分钟前
  • 海马区的突触
  • 推荐

共鸣真是个坏东西,你一边骂着女主角,一边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讨厌的人。

48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力荐

被嫌弃的伦敦豪放女的一生。

5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Miranda mix Max

5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她的同伙,认同着她,纵容着她,并同时从她的所作所为里获得快感,直到最后,我们也抛弃了她远离了她,只留她不知是否能独自重新开始。

55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还行

i just want to cry all the time

56分钟前
  • Akaashi
  • 力荐

我所追求的,是孤独的自由,封闭的枷锁,残缺的承诺,流离的生活,或者只是极其简单,而真实有力的一句,你爱我。

59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铅笔的鼻头有橡皮是为了涂改失误吗?前半程略《弗兰西斯哈》。只能说这几年是丧剧的天下吧,探讨得深刻的其实不多,有些离生活太远的为丧而丧只是套路更深更伪善的鸡精汤而已。

1小时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每个女人都该看一看,学习如何微笑着当继母,真是个厉害角色啊!

1小时前
  • 荞麦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