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

记录片美国2004

主演:本·阿弗莱克  斯蒂夫·旺达  乔治·W· 布什  詹姆斯·贝克三世  理查德·盖法特  Tom Daschle  杰弗里·图宾  阿尔·戈尔  康多莉扎·赖斯  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萨达姆·侯赛因  乔治·布什  瑞奇·马丁  拜伦·多根  奥萨马·本·拉登  

导演:迈克尔·摩尔

播放地址

 剧照

华氏9/11 剧照 NO.1华氏9/11 剧照 NO.2华氏9/11 剧照 NO.3华氏9/11 剧照 NO.4华氏9/11 剧照 NO.5华氏9/11 剧照 NO.6华氏9/11 剧照 NO.13华氏9/11 剧照 NO.14华氏9/11 剧照 NO.15华氏9/11 剧照 NO.16华氏9/11 剧照 NO.17华氏9/11 剧照 NO.18华氏9/11 剧照 NO.19华氏9/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57

详细剧情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长篇影评

 1 ) 评纪录片《华氏911》(Fahrenheit 9/11)


本片从2000年的大选争议说起,罗列了使共和党人布什执政的几个非比寻常的关系,上任后,作为总统的布什只考虑休假和如何作秀。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外国袭击,美国民众经历了惨痛的时刻。
然而袭击发生后,白宫却不顾专业部门的意见,帮助拉登家族成员和一些阿拉伯人离开美国,甚至阻碍独立调查,纪录片在此引申出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长期的利益关系,以及布什家族背后的石油利益和副总统切尼背后的国防建设利益与沙特阿拉伯的瓜葛。
当时的调查人员表示,布什政府在未发现证据的情况下试图胁迫其证明伊拉克对恐怖袭击的作用,同时对反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消极对付,引申出在美国协助阿富汗推翻塔利班后,副总统切尼与阿富汗新任领导人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
美国人忧于安全的程度大为提升,有关民权、和平、环保等政治声音相对被忽视,而为了安全和稳定,人们有时会选择放弃部分权利。曾经忽略911袭击威胁、错失防范良机的司法部长却提出了“爱国者法案”,法案对“恐怖分子”的定义模糊,扩大行政权限,侵犯公民权利,而国会议员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通过了法案。
布什近似宣传地强调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塑造个人强硬的形象,而外来威胁从来就是人类族群凝聚在“领袖”周围的力量,公众感受到安全的必要性,理性思考能力减退,利用民众的恐惧,布什牵强地将伊拉克统治者萨达姆与国家安全威胁联系起来,并获得支持。2003年3月,美国以当时没有查实、至今尚未发现的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理由,入侵了这个与911袭击无关的主权国家,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伤亡。在他轻易地宣布“任务完成”后,美军却陷入泥潭。为增加兵源,军队招募贫困者的孩子和失业人员参军,而众议院内仅有一位议员的孩子在海外服役。
美国最后没有发现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政府用谎言将美军与伊拉克人置于相互厌恶和为生存而杀戮的境地,对待军人服务国家的回馈言行不一,削减了退伍军人和留守士兵甚至作出巨大牺牲的伤残人员的待遇。不必要的战争引发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导致更多恐怖分子出现;战争同时也创造着各类商机,与布什和切尼有关联的企业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取得了这些商机。
纪录片更像是对当届政府的控诉,这位“有些激进和对政治极其感兴趣”的导演通过本片指控布什领导层和共和党官员将个人经济利益凌驾于国家安全利益之上。
纪录片利用各类表现手法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例如,布什听闻911事件时的表情及旁白,喜剧感十足的配乐,运用切换镜头在布什轻松的演说口吻与战争中血腥的场面之间进行对比,结尾反战母亲的声音等,这些手法能够令人信服或者不安,使观众意识到:也许决策者欠美国和伊拉克民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应当承担责任。
但是,本片在铺陈事实的同时,充满了大量推测,尽管推测大多不乏合理,但论证性欠缺,部分逻辑性不强,作为纪录片,仅仅靠推进观众情绪来说明主旨是不够的。

 2 ) 华氏911

《华氏911》是一部激进的、主观色彩浓厚的政治纪录片,企图揭示小布什上台到攻打伊拉克的一系列阴谋内幕,含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以及大胆的猜测。而同时它期待引发的是人们对布什政府及其政策的重新思考甚至激烈抗议,在片中我们随处可感对这种明确的丝毫不加掩饰的目的性,而在片外,导演迈克尔摩尔也直称本片的拍摄就是为了阻止小布什连任、赶其下台。但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因为无论持何政见的人都不能否认本片体现出的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部并不是客观记录而是向观众灌输主观观点的纪录片,很可能会使观众厌倦或是反感,但一旦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本片是成功的典例,让观众感到震撼与过瘾,这正是摩尔一贯的风格与其所擅长的,本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尽管具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他强大的叙事系统上。
首先,本片的论证思路异常清,从布什的竞选上台有舞弊嫌疑开始,紧接着展现布什上台后无领导才能与责任感(支持率下降,出去度假);随后911事件引出布什政府前期反恐力度不够、后期调查不及时不透明,随即开始分析原因,即布什及其领导班子与本拉登及阿拉伯人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布什与本拉登家族投资企业的资金联系,布什修改自己的记录以掩饰某些关系);911事件之后,爱国法案夸大恐惧增强人们的不安全感造舆论大环境,同时一方面政府对普通民众的行为加紧监控,却在真正的公共安全方面鲜有作为,由于与阿拉伯人的各种利益牵扯美国只是象征性地攻打阿富汗以给人民以交待,却以国家安全为名义实则为了转移注意力以及石油等实利令美国人民攻打伊拉克。整部影片步步深入,虽然信息量大但分析细致逻辑极具条理。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本片的所有论证的确基于真实的数据、报道、录像的,导演实地考察,采访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甚至解说里也经常引用权威媒体的报导、数据,比如在展现小布什度假场景的时候旁白都提到,根据《华盛顿邮报》显示布什42%的时间在度假。正是这些坚定了本片纪录片的形象,也是让人信服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上导演迈克尔摩尔广大的人脉与知名度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的信息收集非常到位,既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内幕信息(甚至是小布什修改前的从军记录),又选取了我们日常接触却从未给予注意的东西(比如日常的新闻)并整合起来,放在聚光灯下再呈现,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并重新认识我们曾经所顺理成章接受的那些说辞转而开始大胆的思考导演希望让我们接受的质疑。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精心组织编排后的日常还是揭示后的内幕,在本片列举的事实面前,它的一切分析猜测都显得那么合理。
因此如果你非常了解电影内容的相关信息、仔细分析了他的每一环分析你会被他的逻辑说服,如果你时而不清楚具体的背景或是跟不上他的层层推导——在大量列举事实过程中是这是很可能的——那么导演的旁白也会帮助你分析、得出结论,而基于清晰的逻辑和大量的事实从而观众在他的引导下愿意直接接受他得出的结论。比如摩尔介绍了一连串的美国政府上层与阿拉伯人、本拉登家族令人眼花缭乱的关系网,后加上他的如下总结:“有一群人每年付你40万美元让你做他们的总统,而另一群人在很多年之间向你、你的朋友、你的生意投资14亿美元,那么谁是你的老爸?”大部分人即使没有理清这种种关系,也会选择直接接受这一结论。
    另外本片表现手法也是直接调动观众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莫过于剪辑。片中通过剪辑展现了各种对比、强化,首先是人民的看法、要求、真实生活与政府的官方说辞交叉剪辑,例如布什在军舰上说祝贺取得的胜利下一个镜头就是伊拉克炸弹在美军士兵身边爆炸;一边残忍的战争场面,当地人民的伤害、愤怒、哭诉和士兵的自责,另一边官员冷血地介绍武器的先进和进攻的高效;一边战争进展不顺利士兵强烈不满,另一边政府宣传要继续增兵、征兵还有宣传片中的鼓吹的理想状况与现实情况的强烈落差。其次是不同场合的同一说辞或是前后不一的行径剪在一起使片中讽刺对象自相矛盾:比如布什多次强调smoke him(本拉登) out,却与实际在阿富汗战场的敷衍形成反差;各电台报告戈尔大选占优继而却又集体宣布布什胜出等等。此外,其对场面的展现富有感染力、风格化,酝酿了观众的情绪以及铺垫了观点的阐述。可以看一下导演有力再现的911场景:黑暗中的噪音、尖叫、新闻播音——周围人们恐惧的表情——音乐响起,狼藉的现场——寻人启示、纪念活动——旁白叙述,受害者家属面对镜头——一气呵成,完全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再现了911给人们带来的阴影———紧接着对比布什在小学教室里的愚蠢与不知所措,这时的摩尔可以尽情的讽刺,因为观众都会和他站在一边。还有伊战前的一部分,伊拉克快乐的儿童滑下滑梯的一瞬间直接接上爆炸镜头,震撼有力,伊拉克人民的无辜与战争的残酷、荒谬不言而喻。
除了剪辑,从音乐表现上也看得出这种现象。欢快、滑稽的音乐用于调侃、讽刺与深情/沉重/紧张的音乐用以煽情展现悲痛、不公等,这两种音乐,与剪辑旁白配合,两种风格一冷一热双管齐下,转换自如,譬如布什上任后情况一团糟,紧接着接人家度假去了,调动了观众的愤怒、质问与嘲讽两种情绪,使影片极富观赏性与张力。
其实每一部纪录片之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制作者的个人观点,甚至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及影响力正是由于观众对其作者观点、意图的强烈认同、共鸣及深刻印象。
导演迈克尔摩尔是个极富个性的电影人,激进的立场、犀利的批判以及在记录片中从不避讳个人色彩是他的一贯特色,他热衷于关注表现与抨击美国社会现实问题有时甚至行为艺术般的参与各种现实活动(本片中就可看到,他在广场上为议员们高声宣读爱国法案内容,直接围堵议员向他们的儿子宣传征兵,使其难堪、狼狈,露出自相矛盾的尴尬嘴脸,这种实践的效果很有力,也体现了导演的狡猾之处),这些使他在美国社会各界都相当有知名度。他之前的一些影响力极大的代表作都秉承这种理念:《科伦拜恩的保龄》针对美国枪支管理、社会安全,《神经病人》直指美国医疗体系的弊病,以及去年发行的影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之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风暴。
而本片呈现出的内容对普通民众无疑是震撼的,无论是不是美国人。无论这种对布什政府阴谋论的猜测有多少真实性,我们都不禁感叹政治的复杂性。人民赖以信任的政府是以怎样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滥用着他们的权利的,而普通人又是怎样在社会体系中不自知的生活着、被利用着的。导演有一段旁白:“我一直对于那些被迫生活在城市最差地段的人们感到惊讶。他们上最差的学校,生活最艰难,但总是他们第一个站出来保卫那令他们受苦受难的系统。他们去服役,于是我们就不用去;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自由。他们给我们的礼物是非凡的,而他们所要求的回报仅仅是我们不要故意去伤害他们,除非迫不得已……他们还会再相信我们吗?”虽然是煽情,虽然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引导观众的心理,但这真真切切是站在美国人民的角度发出的心声,对政府冠冕堂皇对人民的欺瞒的抗议。往往那些不明真相的而为体制做出牺牲的最弱势的人,社会、政治上却总是被拉拢、利用又实质上被抛弃。
它让我们又一次看见,对我们生活其中的体系的认识是困难的,有太多普通人不能左右的社会力量社会规则的阻碍,甚至人们对自身的既定认知也是难以改变的。片中在伊拉克失去儿子的母亲在白宫面前伤心欲绝地指责布什,却被路过的女人责怪无理取闹,认为应该是基地组织的问题。这位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面对普通人的无知,他们不了解真相,大家以为自己了解,但他们并不了解。”
因此抨击现实、挑战权威是艰苦的,更别说是改变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样一部影片也没能阻止小布什的连任。但是这种声音是必须要存在的,这也是纪录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吧。

 3 ) 哗众取宠的恶搞式误导还是责任心触发的勇敢呐喊

哗众取宠的恶搞式误导还是责任心触发的勇敢呐喊

 


片 名:华氏911

英 文 名:Fahrenheit 9/11

主 演:迈克尔·摩尔、乔治·布什

导 演:迈克尔·摩尔 Michael Moore


对于这部纪录片,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主观意念过于强烈,强烈到有误导观众从而达到某种集团目的的可能。但是此片在戛纳上的成功,又说明了本片绝非意图明显的政治工具或者胡戈式的恶搞以狂卷票房。

先说说我们国人对它的评价。许多网友在网上大发感慨,大呼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电影。这很显然,在我国,即便法律给予公民再大的言论自由,也没有人可以如此公开地对国家领导人评头论足。想想历史上的文字狱,还有曾经在建国后复兴一时的思想禁锢,有种严谨的传统在人民中间传播,很少人愿意去做出头鸟,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挨这头一枪。一党执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模式让所有这般大胆放肆的人没有任何党派或者大集团能够保护他支持他,唯一的结局只会很惨。美国的情形不一样,假如说对共和党和布什失去信任,还能依靠民主党。

多数国人对影片的态度反映了他们已轻信了影片,他们无以回绝地站到了导演一边。这是中国观众的习惯。

来看看美国。美国在公映了本片后(注意,是公映,对这部电影的公开放映),上座率极高不说,引起的舆论激辩更是剧烈。许多人在走出电影院后说这是个坏电影,它很糟糕,奇怪的是,违反常理地又有下一批观众去影院寻找他究竟坏在哪里。我不禁怀疑受采访的民众是否说出了心里话,难道他们也面临着同中国人一样的境遇,不得已才贬低影片?无从得知。

更有说服力的是电影公映后的下一次选举。许多人担心电影公映后会对下一届的总统选举造成很大影响,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也许美国人仍是抱着爆米花把它当作商业大片去观看的,也许美国人的确思考的独立性太强了。西方人的理性早就让我惊叹过,我拿它与中国人的摇摆不定相对比。追究原因,很大程度上有信仰差距的成分。中国人在世界上是一个特殊团体(不只中国),原因是这些人是无神论者,不信教,甚至有许多人对无神论者予以鄙视,这很普遍。而西方众多国家的人民有延续了多年的宗教信仰,这种生活方式让西方人更加相信自己,更加理性,外人更加难以说服他们关于信仰的观点。改变一个美国人心中上帝的地位,这个难度可想而之。所以,布什顺利地连任,毫无悬念。布什政府依旧有着极高的支持率,许多人会为布什辩护,其实那不过是无所依靠而顽固的坚持,就像当年美国街头的嬉皮士一样,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一样,他们缺失了信仰,只能找点什么代替,找点什么依靠,比如说毒品,比如说性交,比如说布什。

蓝莓身材的导演出现在电影中,他为我们解读着布什的幕后有怎样的目的,假如说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布什肯定是全美国人的敌人,但是,这一切无从论证,也无法探寻,《华氏911》只能成为政客们茶余饭后扯淡的对象。政治无限大,有人若想颠覆现存的这一切,根本不会有人站出来阻止他,事实会告诉他,别他妈做梦了。

不管怎么说,在哪个国家,一个导演,以极度辛辣嘲讽的笔调去揭发他的总统,这种勇气,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它,充满理解。

 4 ) 源于政治,服务政治

    《华氏911》是一份政治作业,我这样看它。至于这份作业是交给了谁,是民主党的上层领导?是共和党的布什政府?还是身为平民,只能作为看客的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清楚。
    《华氏911》也是一枚砝码,是压在党派竞争这座天平上的砝码。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这样一个现实:导演麦肯摩尔是民主党的一分子。可在美国,这样的在中国可能会被认为是不良的竞争却是被认可甚至是吹捧的。因为什么?因为民众的眼睛不够雪亮,也因为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用事实说话”的力量实在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美国人民乃至嘎纳电影节的众位评委都为这部纪录片振臂高呼,慢慢地,摩尔的民主党人身份自然被湮没在了一浪又一浪的赞叹的呼声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事实,是总统,而不是两党相争的那档子事了。这就是我想要说的问题了,摩尔的《华氏911》在自由、真实的背后其实也是充满了政治的倾向性,它是为政治服务的产物。
    先说这部纪录片本身,片名《华氏911》,取材自经典的科幻小说《华氏451》,在那部小说描述的未来世界里,统治者通过焚烧书籍来使人们无法思考,而华氏451则是书本燃烧的温度。摩尔这样给电影取名,必定是想要联系911事件对布市政府展开一番猛烈的抨击,事实的确如此。在影片里摩尔调用了大量资料,对布什的批判就如连珠炮一般。先是揭露布什在选举中的舞弊行为,紧接着讽刺了布什执政时的玩忽职守、对911事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披露这背后的原因,他和沙特人的特殊利益关系,为何要发动伊拉克战争,发动战争带来的后果。一个个骇人听闻的背后事实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观众披露出来,如此一来,想必即使是铁树也要被吹得开了花了。观众一定会是满心充满了震惊和对布什政府的愤恨,而有些人相信还会义无反顾地要去加入民主党。其实这,也就是《华氏911》的最终意义了。
    我想说的是,《华氏911》可是一份政治作业,缺乏冷静的头脑则会很容易被它所迷惑,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件政治作品也许无甚稀奇呢!
    让我们从电影中的“事实”说起,大概观众最感兴趣的问题便是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中那些被披露出来的“事实” 是如何被摩尔搞到手的。若是我们天真地以为这一切都是以摩尔一人之力去发掘、捕捉到的,那么我们实在是可以相信被撞倒的市贸大厦可以自己再长出来了!其实透过这些材料的披露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两个党派之间的竞争是多么地激烈。这些资料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而去收集的吗?显然不是,让我们看看片中出现的布什开车和工作的镜头,那个时候的布什哪里是什么总统,还只有二十多岁,而如今这些影像资料在民主党人的手下被披露出来,显然可以看出民主党对共和党的监视是早已经开始,而从未停止过的。这里面要参与进去多少特工我们无从知道,但起码我们看到,一位总统,在你和总统这个职位还八竿子打不着的时候也许就被盯上了,那些人随时都在收集你的“小辫子”,他们可是深刻地理解了“人无完人”的精辟理论,他们想:只要总统是个人,我就能挖掘出你不光彩的历史。而相信,共和党的诸位也一定是知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的道理的,将来某个时候若是轮到了民主党内某人走马上任,说不定又会有哪位“充满正义感”的导演会拍出一部《华氏10.11》呢!
    仔细看看电影,里面的“事实资料”却是未必属实的。电影对许多官员进行了采访,我们不能说那些官员说的是谎话,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每一句都是爆料而轻易地全部相信。因为那些官员本身就是有倾向性的,他们若不是支持摩尔的观点,又怎么会站出来说话呢?导演把这些分开来看只具有极小的倾向性的言论布置在影片中,巧妙地使人们把焦点聚集在爆料上,而忽略了里边的政治把戏,真是高明。
    另外,我不得不说影片中的某些事实本身只能算是相对事实。因为有些事实本身是没有什么颜色的,而我们的导演,却又一次给它们上了色。片中那个片断,持续不断地记录了布什在一次发表讲话前一分钟的坐姿,表情。常人相信都会那样,但是导演把它强调出来,不就是要告诉人们布什是个没内涵,缺教养的人吗?而影片中剪接出来的数句布什说的“伊拉克”、“杀伤性武器”也是一种虚夸。因为我们听到的只是“伊拉克”,我们不知道不是说这三个词的时候是在讲什么,而导演告诉我们了:他说那三个词的时候是在表示要打伊拉克。这,又是摩尔的一个高招。
    试问哪个总统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做过什么暗箱操作呢?在美国这个经济社会,相信没有那样的“傻子”,谁不想给自己捞点钱呢?即使他本人不想,他所在的党派也不想吗?虽然我也痛恨小布什,没有对911事件作及时的处理、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带去了苦难,但我也理解小布什。美国以前又何尝经过那样的恐怖袭击呢?对于一个刚刚上任一年的总统来说,能不手足无措吗?不发动伊拉克战争,钱又从哪来呢?虽然这是个卑鄙的理由。但是就算是换了民主党的总统,他们也未必就不会作这样的事呢,因为,金钱至上。
    这样说来,好似我是一直在为小布什申辩了,其实也不然,我承认这部电影的成功,但只是也关注它璀璨的背后所掩藏的阴影。
    从电影拍摄手法来说,这部纪录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揉合了大量的新闻录像,实地拍摄,资料取证,当事人采访以及从未披露过的真实影像资料,构架非常地系统,详细。对于我们学习新闻的人来说自然是一部楷模作品。
    从内容上来说呢,摩尔故意弱化了他民主党人的身份,只是以一个电影导演,一个普通美国民众的身份,来揭露那些布什政府不为人知的密情。通篇都与美国大众为伍,自然博得了美国民众的欢心。这种把布什政府推向敌人一方,自己则和大众站在一起的做法实在高明。我记得电影最后一句话,摩尔先引用了布什的一句话:“他以为他在玩弄我们,但我们是不会上当的”,然后意味深长地附加了一句:“这一次,我们的意见终于一致了”,难怪我要说摩尔高明了,这一招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功夫果然十分奏效。只是在所有人都欣欣然地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又有谁想过,摩尔最关注的,究竟是美国人民的利益,还是自己所在的民主党的利益呢?呵呵,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许下面我要播报的一条新闻会给我们一个答案呢!
    那就是:
    导演麦肯摩尔将于08年美国总统竞选之年推出新纪录片《华氏911 1/2》。
看看,又要交作业了!

 5 ) 华氏911

2004年,麦克·摩尔的《华氏911》称冠康城。

对于一贯看重艺术性的嘎那电影节把金棕榈奖颁给一部记录片这件事,我是有点疑惑的。但是真的看了影片之后,发现它的确是实至名归。

本来我以为这是一部讽刺之作,目的是揭布什的短,直到我发现,它其实是以相当认真的态度,试图还原9/11的真相。

情况很复杂,两个小时的影片,发声和字幕都是英文,这就使得情况更复杂了一些。但是全英文的记录片,深夜观赏,两个小时下来并没有使我睡着,这不能不说是影片的成功。第二天,我又把它看了一遍,然后坐下来,把我所看到的,写在这里。

 
影片一开始先质疑了布什的当选,暗示他依靠裙带关系,依靠好朋友贝斯的大财团支持,而该财团和本·拉登家族之间存在着贸易往来。

当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我因为选修了政治,不得不关心民主党共和党的那些是非恩怨。基于戈尔和布什之间的争斗,随时有可能变成我们高考的材料分析题的事实,我们讨论着驴象之争,同情着“在两个不喜欢的人里面挑选一个次不喜欢的人做总统”的美国人民,仅此而已。

其实我们也很明白,总统可以是一项金融投资。而现在,导演试图让我们进一步明白,投资方大可以是你的敌人或者你的国家的潜在威胁势力,一句话,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你可能不满意竞选最终结果,但是木已成舟,你有私下反对甚或游行示威的权利,总统大人也有他的非暴力回应权利——

With everyting going wrong,he did what any of us would do,he went on vacation.——据调查显示,布什在他当选总统到9/11爆发的八个月间,有42%的时间在渡假。

当然了,渡假并不表示不工作,布什表示,大家可能低估了当代科技,诸如传真机、电子邮件的能力。——看来他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句中国古训倒是颇有体会。

第一次见到麦克·摩尔时,布什笑嘻嘻地对他说:Be yourself,will you?Go find real work.——事实证明,得罪导演,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麦克·摩尔很善于制造戏剧效果,严肃的主题和布什大人笑嘻嘻的自以为幽默的调侃剪接到一起,诞生了意味深长的对照。

接下来,9/11发生了。

 

第一架飞机撞到双子星大厦的时候,总统正在去往一家小学的路上,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他悲壮地决定,继续他的原定行程。

有意思的是,当那群天真幼儿向他展示教学成果的时候,念的第一个单词是——mad——坐在一群无知幼儿面前的布什,表情复杂。

然后,第二架飞机撞向双子星,助手跑进来告诉他,“The nation is under attack.”

Not knowing what to do,with no one telling him what to do,and no secret service rushing in to take him to safty,布什just sit there,拿起一本彩色插图童话书……

在表现9/11的时候,导演并没有试图通过让灾难重现来哗众取宠,他用了黑屏,伴以各种真实的声音。

然后镜头切换到满脸悲意的人群,无论是正在受难者的亲友,纽约市碰巧路过现场的普通民众,还是匆匆偶遇的游客,没有人幸灾乐祸,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灾难。

上了年纪的人老泪纵横,我猜他们也许是在想,为何在人生的晚景,还要目睹这一场惨剧?

 

四个星期后,美国对阿富汗宣战,因为官方认为,他们隐藏了本·拉登。

但是战争开始了两个月,对于本·拉登最可能隐藏的地区,他们一步都没有靠近。

 

读高中的时候,每天到了学校,就会有人兴致勃勃地谈起电视里现场直播的战事,我也附和着在听。

考上大学后,注册的第一天是9月12号,领完宿舍钥匙出来,和随行的家人坐在学校附近的饭店里聚餐,电视里正在转播9/11实况,看到双子星坍塌的一刹那,想着常常欺负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终于也有此报应,很多食客拍起手来,我们虽然没有拍手,也很是愉快。

后来又得知,麦当劳出了新广告,Mc-Donald的汉堡起名Mc-ladan,听到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

——的确,对于遥远的灾难,我们总是可以保持幽默细胞,博爱在自卑面前,总是不堪一击。

 

后来,美国人胜利了,however——

The war is not meant to win,it’s meant to be continuous.

2003年3月19日,美军入侵伊拉克。

伊拉克在哪里?——The nation had never attacked the United States,the nation had never threatened to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and never killed a single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n,why?

出于某些利益考虑,不能去攻打真正的敌人,但是,为了堵住群众的非议,必须有人牺牲。那么,找一个不搭界的地方打一仗,得到一个胜利的结局,也算是对全体人民有个交代了。

声东击西,这就是布什的逻辑。谁说他笨?

更卑鄙的还在后头。

距离圣诞节到来仅有四天的时候,布什一边让官方制造恐慌,使人感觉they are no longer safe,一边亲自出面叫群众尽可能放松,大家去Disney吧,take your family and enjoy your life。

双管齐下的最终目的,就是教民众无所适从。看来布什不但深得一张一弛的要旨,还很懂得愚民政策,和当年铸造小铜人的秦始皇有的一拼。

 

再后来,伊拉克的无辜民众成批成批地死去了,美军当中无辜的士兵成批成批地死去了。

还记得看《阿甘正传》的时候,当丹中尉的断腿出现,屏幕下一片压低了的惊呼。可是原来,在美军营里,像丹中尉那样的惨状,还不止一个,他们也在努力地做着复健,可是不见得有故事里那样的好运。

与此同时,伊拉克的一名老妇人,在失去五位亲友后,声嘶力竭地呼天:we can only count on you,God.——她叫的是他们民族自己的神:“阿拉”,但是当“阿拉”出现在字幕中时,他变成了“God”,这样的译文让我悲怆。——假如她乞求的“阿拉”,也是美国人的“God”,我可以想见天庭里的为难。

伊拉克的民众,把他们能找到的烧焦了的美军尸体,悬挂到集市高空,一群人冲过去鞭尸。——只是,You can not kill someone without killing one part of yourself……a part of your soul was killed when taking another life。——可怜的人伤害同样可怜的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这样无济于事,但是为了让心里好过一点,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可是做了之后,真的能好过吗?烈焰熊熊,怨怒四起,望上去,却是满目荒凉。

So,God,where are you?

布什自称“战时总统”,美国人的发家史注定了他们对于战时经济有特殊的敏感,在这场双方受害的战争里,无疑还是会有人受益。

布什自豪地告诉大家,他们不但胜利了,还极为人道地开始伊拉克重建计划。微软和DHL等大财团开始出力,怎么,他们是想对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快递电脑?

 

老实说,我对政治没兴趣,也不想对它产生兴趣。“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由于地域、历史、文化习染和语言的隔膜,真相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相信布什或者相信麦克·摩尔,都不见得高明,我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

我曾经误解过9/11,也许此刻正在继续误解,也许我根本就不该刨根问底。但是我总觉得,一个城池的覆灭,其悲剧并只不在于曾经的繁华变成废墟,或者是文明的倒退,我所关心的,正如麦克·摩尔所说的,是那些personal story——每一个家庭的破碎。

 

眼看着心爱的人死去,却无能为力,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她说——

I need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him,that men was my life and I had no plan.

If I’m not doing something about him,I don’t know what reason I have to live,so it’s very important……very important。

夺走他们十五年美好记忆,让她沉浸于悲痛的人,你有什么权利这么做?!

 

悲剧还在继续。

美军部队开始到处招募志愿者参军,几个官方人员在大街上追踪他们所遇到的青壮年,男女不限。他们不是抓壮丁,而是以各种方式说动对方,利诱,甚至用年轻人的音乐理想来欺骗——你喜欢rock&roll?很好,海军会为你提供这个机会的……

Do you believe in rock&roll?Can music save your mortal soul?

年轻人怀揣着理想,去了伊拉克,然后,在《圣经》边上死去。

Do you have faith in God above?If the Bible tells you so.

只有一个议员,同意他的儿子参战。

做议员的儿子,还真是不坏;做总统的儿子,也是一样地好。

 

很多人说布什愚蠢,现在看起来,他倒是颇为精明,好总统的名声、好总统任期内的势力,通通比不上实在的美钞来的实惠。——但是谁知道,那不是更大的愚蠢?

千千万万的其他人,为他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Ignorance,that’s you deal with everyday people.

People don’t know,you thought you know,but you don’t know.

——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悲极而笑,说了如是这番话。

最后,麦克·摩尔也以一句布什自己的话为影片画上了句号——

You can fool me once,but next time,you can’t.

像林肯曾经说的——

You can fool all the person at a time,or you can fool a person at all the time,bu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rson at all the time.


记起曾在《读者文摘》上读到的一首关于越战的诗:


记得那天,借了你的新车,我撞凹了它,我以为你一定会杀了我,但是你没有。

记得那天,我在你的新地毯上吐了满地的草莓饼,我以为你一定会厌恶我,但是你没有。

记得那天,我忘了告诉你那个舞会是要穿晚礼服的,而你穿了牛仔裤到场,我以为你一定会放弃我了,但是你没有。

是的,有许多的事你都没有做,而你容忍我钟爱我保护我……有许多许多的事情我要回报你,等你从越南回来,但是你没有。

 6 ) 主观还是客观 ——从《华氏911》到《冰冻星球》

       纪录片课上放了《华氏911》的最精彩片段,下课后找助教拷过来,得空跟Jen一起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引我和Jen争论不休。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精彩的片子,惊叹于美国言论之自由,想起一个敬重的老师说过的,“千万不要相信党和政府” ,人民拿这个作信条,时刻警惕着政府,造就了美国;“一定要相信党相信政府”,政府拿这个当标准,时刻警惕着人民,造就了贵国。
        这部片子也处处充斥着迈克尔•摩尔对布什政府的冷嘲热讽,看过后必是热血沸腾,对影片所揭露的布什的种种罪恶行径愤怒万分。但须知能引起人荷尔蒙暴增的多是非黑即白的东西,有着强烈的煽动性和倾向性,导演把自己对拍摄对象强烈的价值观导向通过纪录片这个媒介传输给观众,不得不说在某个层面上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但Jen在这个问题上与我持不同意见,她认为纪录片和新闻媒体一样都应该尽量做到客观与真实,但是在信息如此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苛责媒体从业者达到怎样的职业高度,因为只要是人,必会有主观性。所以我们能做的是训练观众的判别能力。这样说似乎是为犯人犯罪寻找脱罪的借口,即使我们无法真正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做到客观,但也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以最大努力去追求客观。至于看毕观众对电影主题持怎样的意见,应该交由观众自己去作出判断。
        当初看完美国国家地理做的《走进朝鲜》的时候也是极端热血澎湃,惊讶于人类社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怎么还会有这样的社会存在,极端专制暴政,言论非常不自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毫不自知,恐惧和敬畏浑然一体。但此番再去回想,不禁开始重新质疑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在拍这一部纪录片的时候会带着怎样的主观性和诱导性。
       与这种传播自己的价值观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自然纪录片,这一周的纪录片课上放映的就是一部非常棒的《冰冻星球》,BBC一贯的大制作大投入没有白费,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惊叹自然的美好与奇妙。BBC这样一个公司,不愿意受到政府的制约或者商业的侵袭,让观众缴纳不算便宜的电视费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同时他们也没有让观众失望。英国大部分人民都是极愿意每年支付这一笔费用来使自己拥有一部自己的电视台的。这样一个坚持自由的公司,加上拍摄的又是与意识形态关系不大的《冰冻星球》,自然把纪录片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既又壮美的场景,又客观真实。
       这让我想到了《海洋》,雅克•贝汉在拍摄和制作的时候解说词非常非常少,甚至每一个物种都没有添加名称,观众的注意力由此完全放在了生物的美妙而不是人类人为地为它们归属的类别和科目。他这么做大约还有还原自然本貌的意思。在我看来,《海洋》唯一的败笔就是结尾处雅克•贝汉自己出场上演一段“保护大自然”的课堂。一百个读者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许观众们在看《海洋》前半部分的时候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但看到最后思维还是被导演限制在“环保”上了。这么做颇有早期美国现代诗歌的意味,前面咏物,最后升华主题,而且往往是升华到一个比较世俗功利的主题上去。
       这是《冰冻星球》做得好的一点。英国人毕竟有着漫长的历史积累,沉得住气。即使在拍到南极大陆缩小面积达到原来一半的时候也不慌不忙,只字不提“环境问题”或者“全球变暖“,但是每一个观众心里都有一杆秤,都会因屏幕上地球南端那块迅速缩小的大陆感到心疼,也会因大陆缩小后趴在浮冰上的海狮感到心悸。不着一言一句,以尽量客观的方式去拍摄,其中意味观众自己去琢磨,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应该有的模样。

 短评

前半段很有意思,另类解读。

2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议员们是不会让自己孩子上战场的

4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力荐

时在广州

9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还行

那个傻比演的真好。

11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歹毒的死胖子要整死布什个B,哈哈~~~

12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我就是信了,怎么着吧!

1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美国李敖有话说

18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江奶奶也有把小梳子

19分钟前
  • 茶壶
  • 还行

相比胖子其他的作品,这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片子倒是没有多么的喜欢,当然胖子一贯的水准摆在那儿是没可能差到哪儿去的。一如既往的,他带有强烈倾向性和引导性的用旁白和剪辑抨击着小布什政府,配乐依然给力到想揍他。对于一针见血的讽刺,胖子表示已经习惯了。【纪实】?算了吧,本来也不是个老实的!

20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纪录片的效果就在于震撼世人

21分钟前
  • copymie
  • 推荐

扑通跪倒在鬼畜的剪辑面前

2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那些相信所有的此类影片都是为特定政治集团服务的人注意了,中国有这样一群导演,他们看不到任何能为之服务的政治集团出现的希望,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事实,不管你如何轻视他们

2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1.政治阴谋,真相难寻。越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日常”,越是不会让人去怀疑所谓的“合理性”和“真相”,于是人们昏昏然生活在谎言中,那是所有人的“真实”;2.不公平,是不可挽回的真理。

2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拍出华氏911呢

30分钟前
  • 马七柒
  • 力荐

批判的不僅僅是美國。

31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很强。对布什的表情记忆犹新。

33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我曾以为这是一部纯粹讲述“911事件”来龙去脉的纪录片,以至于9.11这天特地观影时,前面的十几分钟看得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随着观影的继续,我不太敢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原来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多我所不知道的纠葛?惊讶中!《华氏9/11》获戛纳金棕榈奖后北美票房大卖,布什拿了金酸莓最差男主角……!

3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爱国中年摩尔

41分钟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较差

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纪录片,迈克尔·摩尔的政治倾向性突出,从手法和内容上都有违传统纪录片中立客观的特质,但还是感染力十足。前半段揭露布什从当选、“黑金”丑闻到反恐的多处黑幕,后半段批判伊拉克战争。全片将幽默感与沉重感并置,通过剪辑、配乐、旁白将对比和反讽运用得炉火纯青。(8.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第三世界的国家高层们看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47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