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班地铁1980

爱情片法国1980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热拉尔·德帕迪约,让·普瓦雷,安德烈亚·费雷奥尔,波莱特·杜博斯特,让-路易·里夏尔,莫里斯里什,萨比娜·奥德潘,海因茨·贝能特,皮埃尔·贝洛,勒内·迪普雷,阿兰·塔斯马,罗丝·蒂埃里,拉斯洛·绍博,马蒂娜·西莫内,理查德·波林热,亚历山大·奥蒙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播放地址

 剧照

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2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3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4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5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6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3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4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5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6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7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8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19最后一班地铁198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11:48

详细剧情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大奖,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Ferréol)提名。本片同时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政治还是艺术,这是个问题!

  特吕弗晚期的《最后一班地铁》可被认为是对戈达尔责难的正面回应,他们两人的隔阂在于电影是否需要政治化运动,结果,特吕弗拍摄了一部加入历史情境中的戏剧版《日以作夜》来证明政治对于电影的无用性,并在电影里运用隐喻和嘲讽手法,来反击戈达尔强烈而富有攻击性的政治观点,自然,戈达尔在经过“毛崇拜思潮”后,作品愈发晦涩难懂,而特吕弗一如既往的在迷影里发掘电影的魅力。

  如果对电影的形式做出探讨,那么此部电影则是完整的“戏中戏”结构,不同于《日以作夜》,角色在戏中和戏外并没有紧密的联系,而唯有导演深受电影进度的“毒害”,和电影在梦中相遇,角色情感影响的只是一些人的离开,另一些人的到来,电影,依旧被圆满完成。而《最后一班地铁里》,斯坦纳夫人和葛兰格的感情是从戏剧中得以抒发出来,由内而外的,情感的延续在于戏剧《陌生的女人》中,三幕式分别是“到来”“噩耗”“订情”,参照两人在戏外的关系则是“葛兰格驾临剧院”“葛兰格拳打达歇特”“葛兰格订情卡特琳”,而戏剧的大圆满结局和电影的结局也是不谋而合的。实际上,电影的开场和结局都用了红色作为背景色,这也暗含了电影作为戏剧的“开幕”和“谢幕”,而作为故事的叙述人,也可看作是这出戏剧电影的最高叙事者,电影本身就是一出原始戏剧“说书”,而“说书”的舞台就在曾经的蒙马特戏院,那么,此部电影作为“戏剧”想象产物的实体化,完全可以和电影里的戏剧《陌生的女人》形成非常工整的对仗,“戏中戏”因此而来。

  虽电影的背景设置是在残酷的二战时期,但可以看出,特吕弗是从人道主义的关怀出发,并没有对纳粹或者法军做出严厉的批判,他所关心的是大背景之下人的生存现状,而非武装和斗争。相对于角色的设置,涉及环境笔墨最多的当属葛兰格,他作为犹太人,在进行和蒙马特剧院签约之时,甘于放弃自己作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在经历战局一系列的变化后,他离开蒙马特剧院,加入反抗军的斗争,观众可以自然而然的认为,葛兰格是作为民族情绪的“救赎”情感而做出这番抉择的,但从电影背景给出的时间来看,是盟军解放巴黎之际,要知道,德军占领巴黎也就仅仅四年,那么葛兰格的行为从电影前半段(德军进攻非占领区)和后半段(空袭警报的频繁)的转变,是否随着战局的变化而对自己本身做出最好的行动,这很符合他的“浪子”属性。另一个有趣角色就是达歇特了,他作为戏剧评论家,有着很高的造诣,这从他的戏剧评论和发现《陌生的女人》是卢卡斯的翻版所体现,但是,他作为文化部长,就是执行纳粹的命令,对犹太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样两者身份的混合下,达歇特作为电影里明晰的反派角色,是非常有趣的,一方面,他是影评人,他的评论被戏院所唾弃,另一方面,他是纳粹的喉舌,是遭法国人所唾弃的,他在双重唾弃之下,还能对此视为不见,就如同他所说“他是个强大的男人”。于此同时,他对艺术的热爱,却是显得可爱的,但对蒙马特剧院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说到对艺术的热爱,就得提提当时的法国人。他们无论在多艰苦的环境,都要去剧院看戏,这证明电影开端卢卡斯所假设的现象:剧院会因为亏本所倒闭的事实,并不成立,前提戏剧足够的好。卢卡斯处于黑暗中,痛苦,且自我怀疑,但因此却诞生最好的作品。他并不知,未经成年的犹太女孩会无视危险来看他的戏剧,德国军官会带头为他的戏剧鼓掌,达歇特会承诺保护卢卡斯,只为看到一部“像样的戏剧”。由此看,艺术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只要是完美的艺术,它都能积聚起来自五湖四海,懂得欣赏艺术的人。

  从技术上来分析,整部电影所营造的红色基调不仅是建立在戏剧的幕布上,象征杀戮的纳粹是深红的,象征爱情的戏剧是粉红色的,光源大多使用暖光,弱光,尊重事实,回归本真的同时,消弭了电影的冲突性,迎合生活琐屑之美,这也许就是造成电影平淡的重要原因吧。但作品同样是大胆的,特吕弗从人道主义出发,打破道德的禁锢,一女拥有两位男子,且和平共处的情节让人倍感不可思议,同时,同性恋的舞美等,法国的开放也许就来源于此。同时,电影的模糊性和多意性被特吕弗运用的非常到位,电影里大多都使用的是长焦镜头,造成如同扁平的二维效果,像戏剧形式看齐,并多数运用中景的方式,以控制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来造成场景狭小的假象,将焦点聚焦于剧院的内部,而非这个世界,也同样能做的更好,特吕弗也许是这么想的。电影的结局,特吕弗玩了一个小花样,使得电影的叙事和戏剧的叙事完全捆绑在一起,造就了观众误以为“戏剧就是电影的现实”这么一个假象。但谁又说清,开头和结尾夹叙夹议的电影,和现实并没有实在的联系,故事的整体,只是现实的单面反映呢。

  这是唯一一部没有打破“一女两男”三角关系的电影,特吕弗的《占与祖》被弄死了两个,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弄死了一个,而在这部作品中,三人手牵手,葛兰格代表的是随风飘摇的政治,而卢卡斯代表的则是亘古不变的艺术,在特吕弗看来,这两者,是可以和平共处,携手共进的。

 2 ) 最后一班地铁——徘徊于戏剧与现实之间

由于二战期间的那一场空前浩劫,上个世纪电影对犹太人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对战争迫害做出正面描述的《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还是从普通人情感生活着手的《黑色星期天》和《美丽人生》,都使我们感受到那个民族遭受的深重灾难和展现的坚韧性格。本片也是与此相关,虽然主题是着重描述戏剧工作者的喜怒哀乐,却明显刻上了战争和历史的烙印。不过本片却回避了一切杀戮的场面,所有的苦难都得以淡化,人们都在残酷的现实中默默地坚持着自我,寻找着乐观与真情。

片名很吸引我,但故事跟地铁并无关系,只是片头交待在德国占领期间,巴黎晚上十一点开始宵禁,娱乐活动必须早点结束,演员和观众可以搭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在必须看德国人眼色的岁月里,巴黎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否则稍有不慎便有生命之危。最后一班地铁作为那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有产物,或许象征了国土沦丧后的法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但我总觉得针对片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这一符号也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存在。不知道导演的本意到底是什么,但若仅仅是前者,这样的片名未免虚浮了些。

剧院老板路加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占期间只能躲进地窖,而对外宣称已经逃离法国。他每天晚上与妻子相会,也通过通风口聆听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对排演的剧目进行指导。正因为如此,才给了美安和贝纳擦出火花与发展感情的机会。从最后谢幕时美安一手拉着路加、一手拉着贝纳的情景来看,她的情感在两个男子之间很难做出抉择。就像在那段时期里,她白天属于贝纳,晚上属于路加;地上属于贝纳,地下属于路加。而对于她整个人生来说,就是戏里属于贝纳,戏外属于路加;幻想中属于贝纳,现实中属于路加。

这是导演带给我们的一种人生如戏的意味,演员由于入戏太深而难以自拔,结果无法分清戏里戏外,《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自刎是个很好的例子,即便是张国荣自己的纵身一跃,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种悲情。美安一开始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贝纳的爱慕,对他一副冷酷严肃的表情,等到贝纳说他要去前线了,心中的激情才一下子迸发。贝纳本是一个多情种子,但对美安却从不敢表白,可见他对美安的特别态度。两人之间纠缠着微妙的感情,又在舞台上演绎着路加所创作的爱情故事,到底是假戏还是真做,恐怕他们自己也分不清楚。就像导演最后玩的那个噱头,两人似乎是在现实中相互真情表白,但镜头往后一退,掌声响起,两人居然是处于舞台之上。这样对人生如戏的阐释,我们在《黄金马车》里也曾有所领教。

如此看来,或许乘坐最后一班地铁,是暗示着观众们从浪漫的戏剧中回到残酷的现实;也跟那通向地窖的楼梯一样,象征着美安在两个男子之间的徘徊和缓冲的余地。她可以白天沉醉于与贝纳的情戏缠绵中,但晚上又从中脱身回到路加的身旁,两者之间就隔着那一层楼梯、那一班地铁。我认为她根本无需做出挣扎和抉择,演艺生涯本应是如此看似荒诞不经、却又无可回避的现实,否则无论哪种选择带来的都是伤感和悲剧。她最后应该也明白了这一点吧,因为她已经能够微笑着同时拉起两个人的手了。

 3 ) 战争时期的生活细节

当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领时,你将怎样?奋勇的反抗?顽强的生活?继续事业或在爱情中苦恼与快乐?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就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内的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看过电影才明白了在那段时期的日常生活一样是复杂和多样的,你无法用一个“屈辱”来概括,因为其中也有抗争,有欢笑、幸福、趣味,在敌占区的生活没有改变生活本身的多样与复杂,但是,敌占区的背景又为它抹上了一丝平常不见的顽强与坚韧。

影片并没有太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线索很简单,卢卡斯和他的妻子玛丽安本来经营着一座还算不错的剧院,但是他的犹太人身份使他不得不藏身于剧院的地窖之下,而他的妻子则走向前台,维持着剧院的运营。在排练一出新的话剧时,具有反抗精神的演员伯纳德走入其中。一方面玛丽安要掩护他的丈夫,另一方面她又要牵扯于与伯纳德的爱中,直到战争结束前夕,她紧握两个男人的手,完美谢幕。尽管有犹太人深藏地窖,躲避纳粹的情节,但是影片中处理的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心动魄,特吕弗更多的还是为我们展示了被德占领下法国的人情百态。

我们习惯于歌颂在外敌入侵时,挺身而出,以生命捍卫民族的英雄,对于默默生活的人们往往有些不以为然。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们当然值得赞颂,但是那些顽强生活的人同样有他们值得尊重的一面。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普通法国人的生活,他们或许没有直接的向敌人发抗,但是他们以一种继续生活的态度进行着默默的反抗,影片中随处可见这种无声的反抗。比如一个德国兵摸了孩子的头,孩子的母亲说“我们现在快点回家洗头”;比如贝尔纳在夜总会正要将衣帽托放在前台,却发现那里许多德国军帽时,马上收回了衣帽。更多的体现还是剧院在巨大的压力下顽强的坚持他们的事业的故事上,在卢卡斯在地窖中藏身八百余天继续他的戏剧事业的坚持中。卢卡斯在地下世界通过一个通道倾听着地上世界的演出,他也有焦躁与不安,有沮丧和失落,但是,我相信他更有对事业的爱和希望,否则他无法在地窖里倔强的生活两年多的时间。当然,还有他妻子的支持,玛丽安是片中真正的主角,一个令人可敬的女主人,她希望平安的生活,希望可以继续上演她和丈夫的话剧,为此,她在地下与地上的世界里穿梭忙碌,要与当局的审查周旋,更要为生活操劳,更令她疲惫的是,她要在丈夫和伯纳德之间陷入感情的纠缠。而伯纳德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有些玩世不恭,但是他却又支持着同伴的抵抗事业。在他和玛丽安的关系上,导演处理的颇具悬念,一直到最后才揭示了他和女主角那深藏的爱情。在这部片子中,三个主要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出彩,使这部描述相对平淡生活的影片又很亮色。

虽然有对占领者的抵抗,但是我看到的还是法国普通人的生活景象,片中法国人并不是想象的苦大仇深,双眉深锁的样子,他们一样在生活,在娱乐,一样赶在最后一班地铁前在剧院里享受艺术,纵情鼓掌。我曾听说过在大萧条时期,美国人醉心于电影世界带给他们的片刻欢乐中,而好莱坞也是在人们寻求痛苦中的欢乐期待中兴起。那么,作为国土被占的法国人,他们更企盼着那怕片刻的安宁,面对侵略者,大部分人充满了鄙夷与愤怒,但是能直接起来不顾性命反抗的只是部分。那么剩下来的不愿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的人们,只能选择好好生活,因为只有顽强的生活才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就像卢卡斯那样,等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像在剧院的人都是平凡的,他们很多人即使在战争中也充满了平凡的愿望,寻找亲人的老太太,渴望飞黄腾达的学生,埋身与琐碎生活的剧务,周旋于社交界的剧院经理,种植烟草玩耍的孩子,这些普通人与抵抗者,同流合污者加上占领者才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占领区生活,而对这些普通人,我们过去总是关注的太少,所以我要说,特吕弗令人尊敬。

本片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视听艺术的经典之作,不管这样的评价是否过誉,不过我承认,在视觉上这部影片确实很有特色,红色是一个片中的主色调。整部影片始终笼罩在一种淡淡的深红色彩中,这样既给观众以美感,同时有增添了一丝历史感。该片作为反映战时平凡人的影片,没有战场的硝烟与声浪,没有生离死别的紧张与沉重,最终,平凡生活的人们等到了胜利,他们终于可以尽情的在剧场获得快乐,而影片也没将女主角置于在两个男人间选择的尴尬,在一次谢幕时,玛丽安一手牵着战时与他在地下相伴的卢卡斯,一手牵着战时与他在地上相伴的贝尔纳,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影片也就此结束,给我们留下一个同样悠长完美的谢幕。

盛佳蓝光标注

 4 ) 玛莉翁为什么扇他耳光?

朋友被捕后,贝尔纳打算离开剧院,并告诉玛莉翁他将去参加抵抗军。我本以为他能改变玛莉翁的冷眼,享受点英雄待遇,结果呢?他实实在在地吃了一耳光。

开始我蒙了,后来感觉到玛莉翁的深情,因为她怕他去送死,什么都来不及想,耳光就打出去了。纵有千言万语,难敌扇一耳光。很棒的情节。

所以真爱可以是鲜花拥抱,有时也可以是耳光。挨过耳光朋友体会一下。

 5 ) 来自圣让的爱郎

大概是考CFA二级时唯一好好看的片子。

-------------------------------------------------------
连续六天赶完了四个会计段落,据pass和没pass的鬼子说,是CFA这个级别最天书的部分。不过,迄今为止,我好像没听过华人有这样的抱怨,可见是西方不识向。

昨晚忙完现金流量,看时间还早,就犒赏自己,看了很久以前就想看而一直忍着没看的Before Sunset。看完以后,居然不痛不痒,与我原来预计的大悲哀落差甚远。以至于我有点怀疑,也许我感性的触觉已经完全钝了?又或者我的“忍功”已然极致,把早早存蓄的那点多愁善感逼尽了?

更可能,是看戏之前的铺垫太多。比如,在看完Before Sunrise后,我问Rocky为什么Celine和Jesse半年以后会错过对方,她卖官子,说不如你继续往下看吧。但是我当日觉得,立刻跨越到九年以后,演员不老,观众都要老掉,做人还是要善待自己。却因此颇费心构想他们之前的曲折。再后来,我碰巧就听了Julie Delpy(Celine的饰演者)的专辑,偏偏被那首夜的华尔兹打动,一看MV,就出自这部戏。又和台湾朋友C交流过,还多事地google出,原来演Jesse(他也是编剧之一)的Ethan Hawke在 Before Sunset时期也卷陷入了婚姻危机。

于是,所有的感触似乎都预支,只剩下空匮的我再印证一遍,哦我终于看完了它。我还是喜欢这种典型的欧陆式的没什么波折一律对话下去的故事。它很真实,可是我仍然一直问我自己,现实中两两不忘的男女,他们真的有可能时隔九年再见面,见面了就一拍即合谈不完的话题,最后要谈到女子的家里去?

不过,我也没有很失望。Before Sunset这次经验是再一次警戒我,屯片不是好习惯,预热太久,势必人走茶凉。

今晚,也许想再次试探我的感觉,没有想很清楚,就开了一部老片,80年的Le Dernier Métro(最后一班地铁)。在巴黎时,是从中间开始看的,不是很清爽。然而戏里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舞台上,导演说戏演员排练,或者就正式演出。我很喜欢那种严肃而脱离实际的气氛,到了Depardieu(著名的所谓的大鼻子情圣)诉说他对Catherine Deneuve(她比较冷淡,一直常青)既痛楚又甜蜜的爱慕时,也竟然有些震动。

当然,我在温习这部戏之前,也不是没有设想过它的种种冲突。所以原来的感觉又变了,哪怕我关了灯,刻意想靠近爱情一点。而且我又一次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预热:戏里萦绕不散,是听了很多次的 L'amant de Saint-Jean(来自圣让的爱郎)。不是Patrick Bruel的版本,由Lucienne delyle表演,透过薄薄的电波,更悠扬,也更怀旧。Catherine帮她戏里的丈夫剪头,一面叫他不要动。他流着被她掩护的犹太血统,待在地窖里,不得动弹。他顺手牵过一只胶皮鼻套戴上,一边自嘲,怎样才算像一个犹太人呢。收音机里飘来这首歌,他扭大声音,专注地说,听,我最喜欢这支香颂。而音乐的故事,已然转至行将流走的爱情。他有一点凝重,她那时,还不以为意,笑吟吟。

这是发生在巴黎沦陷以后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不得不掩盖的秘密,有必须挺身而出去保护的亲人。卡特琳保护她的吕克,孤身一人在日光下担负大梁;吕克窝进老鼠洞,不能导演无法调度。一个伸展一个压抑,形成他们之前的奇特的矛盾和不平衡关系。作为男人,他敏锐地体会到了卡特琳和德帕迪约之间透过戏剧而隐显的情感,却无计可施。他是导演,在戏里,他还需要她真地爱另一个人。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比较含蓄节制地处理爱情,只在戏剧对白里迸发。卡特琳和德帕迪约的爱情戏,仅仅一幕,言情不足数十秒,他们的每个共同的夜晚,只能爱这么久。而不远的地下,吕克听得真切。

电影的尾声是光复巴黎后吕克的一部新戏,卡特琳去探望伤疾的德帕迪约,试图唤醒他们之间的爱情。那大概就是吕克为他二人量身定制的交流,他们有爱情,但没有实在的基础,只好停滞在抽象隐约的距离上。

卡特琳从来没有背离吕克,她应该也爱着德帕迪约。谢幕时,她坚定地挽起这两个男人的手,对着观众,开朗地笑起来。我倒回去又看了一遍,直到这里才开始感动了。

这一次重来看,感情是温习,心思倒常常旁落。不免又一次体会法语电影里特别的现实意味。好比这一家戏院,不足十人的班子,置身风雨飘摇的乱世,要活下去,要演自己,那便不得不与敌人与狗腿子周旋,还不好拿乔,又不能愧对艺术者的节操,很难做。人生在世,何尝不如此?不能不埋头做,揽责任,万千忍耐,逢人只奉上笑脸。

这样战时的戏,居然也很少敌我的火药味,大概因为,城里,尤其巴黎城的日子,总要过下去。法国人对德国人的仇视,倒是很经常地从这些艺人们对亲德媒体的态度表现出来。不能不退让,但要保持距离,这大概就是他们可以容许自己的最后底线和最大让步。卡特琳在舞台上到底还是暗暗骂走狗了,德帕迪约揍走狗了。后台伙计问走狗,您知道这什么吗?比起一根杆子说,这叫gaule(钓鱼竿),再来一根,deux gaules,(谐音De Gaulle(戴高乐)),我们就喜欢这gaule。我看着这些细节,有一些心酸,但还是忍不住要笑。

说到电影的配乐,还有一支德国的旋律,叫做Bei mir bist du schoen(在我身旁,你如此美丽),可惜我水平太次直至收场了贴告示才知晓,应该是完全错过了它的味道。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再去找找看。

 6 ) 最后一班地铁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短评

法国人的抵抗,法国人的爱情,法国式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没有鲜明极端,始终谈论着中庸之道的艺术和生活。自由、宽容、理智、高贵地接受和理解着人性的软弱和挣扎,包括结尾处的ménage à trois.

10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还是不要对大师太崇拜的好

14分钟前
  • 罗伯特小姐
  • 还行

看了好几遍居然都看不完。怎么回事?

19分钟前
  • rhyme
  • 推荐

★★★★ (2005-03-11) [资料馆] 艺术的力量真强大。最后那场戏是神来之笔,似真非真,分不清戏剧和现实。

24分钟前
  • 小熊娃娃
  • 推荐

2022.10.16资料馆。本片我愿称之为“德纳芙和她的两个男人”。凯瑟琳·德纳芙的熟女脸非常适合在大银幕盛放,这个角色很少有情绪起伏过大的时候,仿佛一切事情都能搞定,反观两个男人,很有才华但非常情绪化。最后,这部电影跟地铁的关系是啥?我没搞明白。

27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德纳芙真是美,有一种即便被乱局、被波澜冲刷,也依然维持得了体面的优雅与贵气,而这克制的体面,会放大战乱、情感本身的惊涛骇浪。身份的杂糅,注定了秘密的交汇,也注定了要用额外丰饶的感性来滋养皲裂的理性,所以这人物有越来越深远的层次,愈发迷人。也所以,以她为中心的戏院众生,也有一种干涸岁月里的丰富,暧昧丛生,却又暗涌明流。男人多是不顶事的,要起码两个,才比肩得了一个女人的繁复,因此糊涂起来,就多为小丑与弄臣,朽木与沉疴。那很多时候,就尚不如那两位在半世纪前亲在一起的女人。@ 资料馆

2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刻画的最圆满的角色当属玛丽安,一方面照顾丈夫显示出一个好妻子的坚贞,一方面在情人面前有所克制又是一个好女人的柔情,很少喜欢上银幕里的女性角色,西西里美丽传说的玛莲娜是一个,她是一个。当真的裸看,完全不知导演是特吕弗,虽不说喜欢的紧,但至少人物饱满

33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被军官摸头后要洗头发,用颜料和钢笔画丝袜,把火腿藏在大提琴盒里,用汽车尾灯照射自行车发电,在屋旁种烟草。可是,电影和名字有啥关系来着。

35分钟前
  • 小艺
  • 推荐

细腻,特吕弗的片子确实细腻,关于那些爱和误解,结尾很好,既是戏剧的结尾也是电影的结尾。但名字太无厘头了,这跟地铁有关吗,只不过是电影的时代背景。

39分钟前
  • 疯马
  • 推荐

这不就是特吕弗当年反对的优质电影么?回家又看了一遍译制片版本,其实译制的真心还不错,把片子本来的那个俏皮劲儿也翻得挺到位(比如“戴高乐”那个笑话翻得很硬但是也翻出来了,以及里面两处同性恋段落还都留下了)。就片子而言,最厉害的可能还真是结尾那个实景转舞台的处理(整个自指结构一下就拉起来了)。男女主角确实都在巅峰,俩人之间没按欢喜冤家套路写(德帕迪约的角色简直就是《痴男怨女》里的痴汉嘛),但女主和导演老公的戏写得是真不错。另外才终于理解到《那时花开》为什么要cue这部片子。

42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也许没有品味到电影本身真正的好但就想给满分。。新浪潮代表作。。贵妇人Deneuve大鼻子Depardieu。。以二战中巴黎的戏院为背景编织爱情爱国故事从舞台恋人转为地下相爱又不能爱。。结尾差点被骗还以为这就是宿命原来是一幕剧。。听上译配音享受。。

44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这是我至爱的法国电影,谁都撼动不了它的地位。ok,没有绝对的完美,那我可以说它是相对的完美。

48分钟前
  • 兜小猪
  • 力荐

电影名字很浪漫,只可惜内容好像和名字关系不大。其实是很有发掘空间的题材呢。犹太舞台剧导演躲避搜捕藏在舞台下面暗中指导新戏等待战争结束什么的,虽然我们总是抱怨好莱坞电影多么多么俗套,故意制造惊险和矛盾等等,但… 本片这种温吞吞、最后还莫名来个毫无火花的三角恋的做法,也实在夸不太出来唉。德帕迪约的角色这写的,活活浪费了好的设定,败笔

5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特吕弗倒数第3部作品,横扫10项凯撒奖。平庸之作,沉闷乏味,冗长拖沓。当然,楚浮背叛新浪潮也大可美其名曰"走向成熟,平和,圆融之境"。舞台剧戏中戏,巴黎占领时期的日常,德纳芙在白天地上与夜间地下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细节精彩,主线没劲,前半部分很难熬。结尾戏中戏噱头和三人牵手赞。(7.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德帕蒂约年轻的时候真帅~~~~这算怎么回事。。。。这2个人这么克制压抑,最后算是不了了之了吗。。。。。

59分钟前
  • 李哥
  • 推荐

虽有喜感欢愉,远不至你逃我也逃的力度;有创造悬念,那个偷盗的女贩子,缺乏呼应不了了之;有危机时刻,盖世太保搜查地窖,流水账走过场毫无紧张感觉……整体趋于平庸,只有两性关系和吐槽剧评保持了高水准,因为这是法国人的强项。最后时刻看到北非谍影的影子,而主导者也顺应法式从鲍嘉变成德纳芙。

6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拍给法国人的好莱坞,不像特吕弗的特吕弗,展现出非凡的商业艺术平衡力,晚年中庸是姿态成熟还是品味蜕化,见仁见智,我觉得是前者。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最好的楚浮 总留到最后 刚在天津路看完 兴奋坏了 强卡斯 强故事 强表现力 嘲英国人和德国人那些小段子真经典 最好的戏中戏 出入无痕 最好的三人行 携手炮火间 特吕弗的私人印记 首尾呼应 作者电影与商业片 完美平衡 几首歌也好 慢点找 PS 有提及希区柯克的煤气灯下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还有…

1小时前
  • mecca
  • 力荐

@小西天。二战时期犹太裔戏剧导演被迫隐于地下指挥排演,他的妻子则爱上了剧团的演员。情节剧的设定抓马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开掘空间:可以见出占领期的巴黎众生相、可以做戏剧与真实关系的思辨,也可以在又一个三人行中探讨爱情关系的诸种可能。然而,特吕弗却没能完成任何一层的立意:群像戏杂乱无章,配角故事有头无尾,更谈不上什么时代缩影;戏中戏只沦为了单纯的情节元素和结尾的小花招;三人行的故事,则是祖与占的草率赝品。特吕弗的新浪潮以反抗“优质电影”起始,《最后一班地铁》却褪尽了新浪潮色彩,拍成了拙劣的“优质电影”,一个意味深长的轮回。

1小时前
  • 奥兰少
  • 还行

制作很考究,技艺很精湛,可惜没能在思想深度上更进一步。1942年、二战纳粹占领区、戏剧院、抵抗组织,题材设定很容易联想到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对比之下特吕弗没拍出足够的危险临近紧张感,就是顺顺利利地排演了一部新的戏剧,而这舞台上戏剧的内容似乎也没和电影剧情本身形成互文,稍微有些可惜了这么好的选题和这么好的制作。总体看更像是仅仅延续《日以作夜》的形式结构,挪移到舞台上而已。德纳芙刻画得很贤良坚贞,德帕迪约就像是个愣头青小伙,演着演着突然被告知二人爱上彼此,这俩也太没铺垫出感情火花,

1小时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