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

剧情片其它1996

主演:艾米丽·沃森,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凯特琳·卡特利吉,让-马克·巴尔,阿德里安·劳林斯,桑德拉·沃,乌多·基尔,米克尔·盖于普,鲁夫·拉加斯,菲尔·麦考尔,罗伯特·罗伯特森,芬利·威尔士,David Gallacher,大卫·巴特森,Dorte Rømer,克劳斯·赫朱勒

导演:拉斯·冯·提尔

播放地址

 剧照

破浪 剧照 NO.1破浪 剧照 NO.2破浪 剧照 NO.3破浪 剧照 NO.4破浪 剧照 NO.5破浪 剧照 NO.6破浪 剧照 NO.13破浪 剧照 NO.14破浪 剧照 NO.15破浪 剧照 NO.16破浪 剧照 NO.17破浪 剧照 NO.18破浪 剧照 NO.19破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0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

 长篇影评

 1 ) CC花絮:拉斯·冯·提尔谈《破浪》

本文转自公众号“CC标准电影”

以下是标准收藏发行的《破浪》小册子里的访谈,原本收录于Stig Björkman1999年出版的《冯提尔谈冯提尔》。英文版由Neil Smith翻译。

《破浪》用了五年制作,花了四千两百万克朗。最初从哪里想到了这个主意?

我偏爱极端的想法,而且想拍一部有关“善良”的电影。我小时候,读过一本童书叫《良心》,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让我很开心。这是本图画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口袋里装着面包什么的去森林里。但到了结尾,当她穿过了森林,她全身赤裸,什么都没了。书里最后一句是——“但至少我没事”,良心说道。看起来这极致地表现了殉道者的极端境地。我读了几遍,虽然我父亲认为这完全是垃圾。《破浪》的故事可能来自于此。电影中的贝丝就是“良心”。我也想拍一部宗教主题的电影,有关奇迹的电影。同时,我也想拍一部完全自然主义的电影。

随着年岁增长,这故事变了很多。起初,我想在日德兰半岛西海岸拍摄,后来想去挪威,又想去比利时的奥斯坦德,然后是爱尔兰,最终决定了在苏格兰拍。许多电影在天空岛(the Isle of Skye)取景,这可能不是巧合。十九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也有许多画家、作家在那里创作。那几年,我在《破浪》的剧本上花了很大功夫。我有点像德莱叶,一点点地精简提炼。而之后,就在我们开始拍摄前,我失去了对它的热情。筹备这部影片花了太久,我有些厌倦了。

我能理解。长时间坚持投入在一个项目上可能变得很困难。那段时间里你总有拍电影的新想法。

是的,还有加入新素材的风险,你想让这个项目进步,可未必总是好主意。你冒着失去本来所有的风险,忘记你开始时想要诠释的一切。但给《破浪》争取投资确实花了很久。

那很奇怪不是么,因为感觉《破浪》比你其他电影更容易吸引投资啊。

是的,有个好笑的故事。我们在某个地方搞到剧本的投资,我想是什么“欧洲剧本基金”(Europe Script Fund)。有讲师朗读剧本的申请,然后会有许多批评。所以为了维护地位,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来评估给他们的十个剧本。电脑能帮他们计算出一个项目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相连程度。《破浪》拿到了最高分!很好笑。它一定是有所有正确的成分:水手、美人、浪漫的风景——都是电脑喜欢的!

电影用的技巧——手持摄影和CinemaScope格式——这是你构思故事时同时决定的吗?

不是,那来自我拍《医院风云》(The Kingdom)的经验。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和《医院风云》一样俗套的元素。这让我觉得把它拍得尽可能真实是很重要的。更有纪实风格。如果我用常规技术拍摄《破浪》,我觉得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我认为要让一个项目可操作,决定一种特定的风格是很重要的。通常,你为电影选择一种能强调故事的风格。但我么做了相反的事。我们选择了和故事抵触的风格,给它尽可能弱的重点。

是的,如果你把《破浪》处理得太温吞,它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浪漫主义或者情节剧。

电影本可能过于令人作呕。它本可能是难以忍受的。我们做的是选择一种风格,把它放在故事上面当做过滤器。这就像是你付钱看电影,电视机解码信号。在这里我们给电影编了码,观众需要解码。我在电影中运用的纪录式风格,实际上溶解了、抵触着纪录性。意思是我们接受告诉我们的所有。至少那是我的看法。有点理论性了。然后我们以电子方式操控图像。我们把胶片转成录像,修正颜色,再重新转制成胶片。

如同《美狄亚》(Medea),你先用录像带拍摄,再转制成胶片,然后又复制到录像带上。

不,直接从电视监视器拍摄时,那更应该说是基本过程。《医院风云》中,转录程序更先进。《破浪》的时候就更精细了。把Panavision转成录像再转回胶片是很有趣的。可能这太吸引人了……这其中,有完全数字的全景镜头,引入电影各个不同部分。

这也让他们想起经典英国小说,有章节名称来表明每个部分的内容。

我和丹麦艺术家佩尔·科克比(Per Kirkeby)合作了这些图像,他的风格建立在浪漫主义绘画上。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的成果非常有趣。浪漫主义绘画有很多表现的方式。有人们挂在墙上的画,还有画廊里更纯正的作品。我们的画面可能比我当初构想的更抽象。



1995年,你发表了道格玛95 (Dogme 95)宣言,目标是“抵抗当今电影艺术的某些倾向”。宣言攻击了虚假的电影,用一系列规则推广自然主义电影,比如实地拍摄、手持摄影、自然光线、直接收音。最后一条规则是导演不署名。除了电影的高预算,《破浪》非常遵循宣言。

是的,确实很幸运……但是宣言更进一步,这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因为我想遵照规则拍一部电影。如你所见,《破浪》并不完全遵守规则。我无法不修补电影的颜色和技术外观。或许我不该这样做,如果我想忠实于自己的理论。但我感到限制自己的需要,那是创造这个宣言的精神。

你也打破了不署名的规则。《破浪》无疑是一部“拉斯·冯·提尔作品”。法国作家保罗·瓦雷利(Paul Valéry)说过:“艺术的退步始于签名”。换句话说,一部作品会因为它的创造者而受到评价。你觉得这是正面还是负面?

我认为是正面的。对于这我没问题。比如,我年轻时喜欢大卫·鲍伊。他尝试围绕自己构建一种神秘学。这和他的音乐一样重要。如果鲍伊创作音乐时不需要自己的签名,他本可能学做别的事。我不认为在艺术家和观众关系之中,不承认作者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诞生的过程。

宣言完全是理论性的。但同时,理论比个人更重要。那是我想表达的。不知为何,导演的身份总会出现。谁导演了某部道格玛95片变得很明显。

当然,我认为无论他们的特征是否明显,大多数严肃电影人总会容易分辨。

是的,我总觉得光靠看就能分辨是不是我拍的电影,这点很重要。

你觉得你特征的特别之处是什么?电影里的什么能让我们发觉是你的作品?

这可能听起来太装逼,但不知为何我希望人们能发现每个图像都蕴藏着思想。可能听起来太自大,也可能不太准确。但我认为每个影像、每处剪辑都经过了缜密思考。完全没有巧合。

《破浪》有很强的宗教背景。是什么让你把这些包括在电影里?

可能因为我自己就信宗教。我是天主教徒,但我不向天主教祷告。我感到从属于信仰群体的需要,因为我的父母是忠实的无神论者。我年轻时轻率地对待宗教。年轻时,可能被更极端的宗教吸引。可能消失在西藏,或者寻求最严格的教义,完全禁欲之类的。

我认为我现在对宗教有着“德莱叶式”的视角。德莱叶对宗教的观点首先是人道主义的。 他也在所有作品中探讨宗教。《破浪》的情形是,宗教被攻击,而非上帝。

电影里,宗教被描述为权力结构。权力的机制和它的问题是你在之前几部作品中探讨的东西。

我的目的从不是批判某种信仰。我完全没兴趣。这太简单了,不是我想涉及的问题。培养一种普遍的观点就像浅水里钓鱼。从许多方面来说,我能理解被精神问题困扰的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但我不要,如果你想创作情节剧,你得包含某些障碍。我发现宗教是一个合适的障碍。

贝丝和上帝的对话很直接、亲密,给人声一种虔诚的调子。

贝丝也是宗教的外现。宗教是她的根基,她毫无疑问地接受它的条件。在电影开头的葬礼戏上,神父判决死者在地狱受永恒诅咒,贝丝认为这完全正常。她完全没有不安。但另一方面,我们会不安。贝丝与许多权力结构对立,比如医院和医生的介入。她也凭内在的善良采取了某种立场。

在很大程度上,《破浪》由演员成就。你觉得拍摄过程中你对演员的态度有变化么?

可以说有吧。但我也用了不同的技巧,根据导演和演员相互信任的技巧,实际上是经典的技巧。可能在这部片里我更接近演员。但我也终于学到了!之前的电影里,我故意不想太接近演员。

你怎么找到艾米丽·沃森来演贝丝的?她表演十分出色,虽然当时只是新手。

制片时找投资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主角没有什么大牌。我们很早就发觉了,找不到想参与的大牌。他们都害怕里面的角色。

是因为性爱戏么?

可能是因为整个故事。这是宗教、性爱和迷思的奇异混合。我们接洽的知名演员不想拿职业生涯冒险,比如海伦娜·邦翰·卡特,在最后一刻退出了。所以我认为找到真正想参与的演员很重要。我觉得看得出来,我们最后选的演员全心全意参与了演出。

我们为贝丝一角试镜了几个演员。然后我和本特(冯·提尔的合作者)一起看试镜带,她认为明显艾米丽·沃森应该拿到这个角色。我也被艾米丽的表演迷住了,但主要是她的热情感染了我。我记得艾米丽是唯一一个没化妆来试镜的,她甚至赤脚来!她身上有一种耶稣似的特质吸引了我。

艾米丽之前没拍过电影,意味着她更依靠作为导演的我。我们的合作完全很轻松。有趣的是,艾米丽出现的场景,我都选的最后一遍,完全一致。而有凯特琳·卡特里奇的场景,我几乎总是选的第一遍。不同之处在于她们不同的表演方式。我们用了不少即兴演出,不管衔接,给了演员更多自由。而凯特琳是更有经验的演员,她表演的强度每多拍一遍会减少。而至于艾米丽,我给她更准确的指导,她的表演就更精细。

男演员呢,你怎么选择的?

男主角我本来考虑《欧罗巴》里合作过的杰拉德·德帕迪约。我在巴黎见了他,但他工作太忙,对这角色也不太感兴趣。我开始写剧本时这角色更像德帕迪约。但这角色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变得对德帕迪约来说太老了。

后来,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成了自然的选择。他也有适合角色的生理特质。而且他很优秀。他也是个很好的人。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可能会一直想到他。

凯特琳·卡特里奇呢?我知道这角色本来是写给芭芭拉·苏科瓦的。

对。因为我们合作过《欧罗巴》。但因为很多因素,这里不适合她。卡特琳是起初为贝丝试镜的,但她不适合——或者更应该说角色不适合她。她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非常聪明。但我给她多多这个角色,她要了。所以组成了精彩的三人组,艾米丽、斯特兰和卡特琳。并且我认为让·马克·巴尔在《破浪》里献出了他最精彩的表演之一。


你剪辑的方式很不正统,打破了所有规则。花了很久吗?

不,剪辑很简单。我们拍了很长的镜头,没有一个是像别的。演员们可以在场景中随意移动,不需要遵循某种准确的计划。

剪辑的时候,我们唯一的目的是加强表演的强度,不需要担心图像是否锐利、是否精心布置,或者镜头是否保持在轴线上。结果是场景中时间很跳,几乎不能说是时间上的跳跃。这些产生了压缩的效果。我基本上是发展了《医院风云》中的所学。

如果要你从《破浪》选出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嗯,你很清楚的,作为一个导演,你拍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个影响是不够的。在戛纳电影节,我们有一张全黑的海报因为我们不能决定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这张海报全黑,只有标题和一些姓名。看上去像是演出海报,印刷在某种软绵绵的材料上,我很喜欢。我得说选不出某个影像来代表整部影片。

电影里一张影像常被用作海报,肯定是你从几百张里选出的,是一张艾米丽·沃森直接看镜头的特写,因此变成直接看着观众。你为什么选那张?

剧照常常是偶然的。不是总有剧照师在边上,而且剧照不总是符合成片里的镜头。那张特写是她第一次和观众直接接触。但我没那么喜欢那张图片。如果电影中某一刻让我发现艾米丽表演中的诡计,就在那儿。我记得那镜头我们拍得很好,我们试过许多不同方式。可能因为这不是需要相互影响的表演的镜头,更像是计划好的场景,从属于一个想法。

看艾米丽出演电影总是让我开心,但那张图片确实不是我的最爱。

但如果要你再选一张艾米丽的图片……

我喜欢的?那我可能会选贝丝和医生(Adrian Rawlins 饰)对峙的场景,在电影结尾处。那是很早拍的一场,情感上非常令人满意,但很难拍。那是我认为艾米丽几乎展现出壮丽的地方。

如果我要选自己喜欢的艾米丽单独出现的镜头,我可能会选那段短蒙太奇,配乐是T. Rex的,她在跳舞那里。那些是很快乐的镜头,有点“新浪潮”,我特别喜欢。



《破浪》充满戏剧化的事件,表达了强烈感情——爱情、激情、信仰、背叛——但也很注重细节。比如贝丝家的内景,墙上有猫狗的图片,或者医院,在一场很戏剧性的戏里,你能看见背景里一个女人坐在病床边安慰丈夫。你能说说那是怎么做的吗?

《破浪》是关于许多事故发生的电影。美术指导卡尔·于利松(Karl Júlíusson)做得很好,由他决定不同的场景怎么布置。但我们最后拍摄时看到的是完全的巧合——当然,在你手持摄影机时发生。布景中有许多细节我们永远不能在电影中看见,其他的更明显。但我们拍贝丝家里狗的图片时玩得很开心。它们完全是庸俗的作品,我们确实想过是不是太过了。但另一方面,它们符合情景。它们强调了真实感。

至于医院的戏,还有其它像这个的,我们尝试创造可信的地点,大多数后来都剪掉了。临演在那里做的都是为了为演员创造可信的气氛。事实上病床边的夫妻出现在镜头中完全是巧合,而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戏里演员发生的事。在我早期片中,我花更多时间担心那种细节,而不是演员。现在都变了。

我认为在电影角落瞥到那样的细节很不错,因为让人感到除了我们关注的真实,还存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你怎么选择章节的画面?你能说说那些图画和他们的背景吗?有一副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终章的那幅,流水上有座桥。

那些全景大多数在剧本里就描述了,但有些改变了不少。我和摄影罗比·穆勒(Robby Müller)、制片人维比克·文德洛夫(Vibeke Windeløv)在苏格兰游览了很久,我们给风景拍了大量照片,甚至有录像。这是开始拍电影之前很久。之后一个阶段,我们联系了画家佩尔·科克比,他在电脑上修描这些画面。我特别希望佩尔——是艺术家也是理论家——做的是,找到表现浪漫主义风光的不同方式。我感觉,这种浪漫主义应该反叛更深的平庸,但佩尔起初的建议相去甚远。成果可以说是融合了我和他的想法的圆滑的混合物。他做的使图片更有趣、更模棱两可。也许我更关注华而不实的东西。

桥的图片实际上是我们做的第一张章节画面,它在佩尔参与之前就出来了。这座桥在天空岛上,但它在一个村庄中间。所以我们把桥摘取出来,配上后面的山和下面的瀑布。佩尔后来又加工了一下。他在图上加了特殊的光线感。他的想法是在图中间的桥拱下加上更强的光。没有加亮遥远的风景的自然主义光线。

我很喜欢那张图。你可以尽可能诠释它的象征义。你能把桥看成生与死的连接。水代表着永恒。等等。但我还没想过。每个人都能自己诠释它的象征义。但我认为这是一幅很有表现力的图片。而且我觉得配了大卫·鲍伊的《火星生活》也很棒。

比起其他的,我更喜欢某些章节画面,特别是桥那张。我也喜欢那张有彩虹的城市剪影。

天空岛的自然风光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只知道许多英国浪漫主义画家、作家去过天空岛。那里的风光极其浪漫。不像丹麦浪漫主义。它浮夸得多。那里风光的对比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在昏暗的群山中间,会有植被茂密的裂缝。

当你现场拜访我们,我们在山上拍电影里墓地戏的那里。我们确实想要墓地在山上,但做不到。我们本可以量好地面,开始建造墓地,但人们会来抗议,他们几乎准备向剧组扔石头。所以我们只好把墓地移到更隐蔽的地方,在水边。我们尝试找到有着和山上一样规模的地方。

墓地还在那里。拥有那块地的人想把墓碑和其他道具卖给BBC,但他还没成功。所以成了个景点,人们去那里看、野餐。但他们想把它清走。因为它毕竟是墓地——而且几乎所有剧组人员都埋在那里!我们得把名字刻在墓碑上,所以剧组人员用了自己的名字。



你常提到德莱叶,作为灵感来源。你是否认为这部电影也是这样?

是的,我可以说《圣女贞德蒙难记》(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和《葛楚》(Gertrud )对《破浪》来说很重要。德莱叶的电影自然更偏学术,更文雅。对我来说新的是女性主角的故事。当然,所有德莱叶电影都是女性为主角——同样是受苦的女性。电影原来题目叫《爱是一切》(Amor omnie),德莱叶电影中葛楚希望能成为她的墓志铭。当我的制片人听到这标题,他爆炸了。他无法想象有人会想看一部名叫《爱是一切》的电影。

《破浪》结尾,受伤又被驱逐的贝丝回到教堂,她反对教会中女人要安静的规定,说:“你无法爱誓词。你只能爱一个人。”那句泰克可以看成是对德莱叶的致敬和回应。

可能有写过度解读了,但那实际是很少几句我当场改写的台词之一。剧本里,有些啰嗦多的基本没形成的语句。她爆发是为了选出教堂会众说的、支持的几句话——然后反对它。神父谈到要爱誓词、爱法规。那是你唯一要服从的东西,那是让一个人完整的东西。但贝丝曲解了概念,说唯一能使一个人完整的是爱另一个人。那实际是这部电影的道德观。

但台词就在拍摄前重写了。在剧本里,贝丝应该说:“敬爱的上帝,感谢你神圣的爱的礼物。感谢你创造让人成为人的爱。敬爱的上帝……”艾米丽·沃森和我讨论了台词,说她不理解。我很感谢她,因为它们确实很烂。根据剧本,教堂里在这之前没人说话。不,后来的台词好多了。她和神父辩论也很好。所以你可以说贝丝代表了对抗厌女的神职人员的女权主义。她的嫂子,多多,也是差不多。

是的,尤其是结尾贝丝的葬礼。

是的,多多反叛了权势者,男性等级制度。

延续你之前大多数作品的一个概念、一个元素是讽刺意味。《破浪》中却没有很多讽刺内容。

我在电影学院时,他们说所有好电影都有某种形式的幽默的特征。所有电影,除了德莱叶的!他的许多电影都毫无幽默。你可以那么说,某种意义上,当你在你的电影中灌输幽默,你就创造了距离。在这部片子里,我不希望我和情节与角色蕴含的情感之间有距离。

我认为这种情感的强大介入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在一个文化激进的家庭长大,这里强烈的情感是禁止的。看过这部电影的我家庭的成员都很挑剔它——我的兄弟和叔叔(Børge Høst,丹麦短片、纪录片导演、制片人),他也参与了电影。我的兄弟认为电影冷漠又呆板,我叔叔认为它从头到尾都是错误。但另外,他非常支持我的早期作品。或许《破浪》是我的青春期反叛之作……

《破浪》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它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在世界上不同的电影节得了无数奖项。评论压倒性地好,观众蜂拥去观看。但是不久,在丹麦和瑞典出现了逆反应,电影受到女权主义评论者的批评。她们反对贝丝为丈夫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形象。《破浪》被指控为厌女,充满无耻的操控。

我还没有直面过这些指控。当然每人都有权对于电影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唯一要说的是我很惊奇花了这么久才出现这样的批评。我本来以为会更早。早在我们找投资、只有剧情梗概的阶段,到后来为电影选角,我们面对着这类批评。大多数女性读了故事有相同的反应,同样强烈。

但后来,电影有了自己的权力。剧本中挑衅的部分到成片里没那么挑衅了。如果你用几句话概括电影故事,当然会显得挑衅。在丹麦,没有影评人认为这是问题。甚至《信息》(Information),这是一份很学术的日报,也表扬了影片,这是很厉害的,因为他们总是很挑剔我的作品。但后来他们发表了一群愤怒的女权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我没兴趣参与的辩论。我了解到这很大一部分复制于瑞典的评论。

这部电影的一个想法是尝试这种极端挑衅性、完全令人难以相信的情节,我认为如果我们获得了接受这些的观众,如果我们能使一个观众接受,那么我们就成功了。但是在操控观众以外,我从不想这样做。我认为《破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是对它的反应没有让我惊讶。在那种意义上,电影又奏效了。它应该是让人参与辩论的天赐之物。女权主义者和其他人应该庆幸找到一部作品能激起这种辩论,欣然用它佐证自己的观点。

美国一位女性艺术史教授在瑞典开启了这个辩论。她用小仲马对新人作家的建议总结她的评论:“让你的女主角受难!”

但是,天哪,大多数美国电影也遵循那条建议……!

作为回应,同样是激进女权主义者又是基督徒的Maria Bergom-Larsson,把电影描述为一位现代圣徒的故事,提出圣母的赞美诗作为电影的格言:“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这是很美的想法,我全心同意。另一方面,丹麦的女权者几乎不能提出宗教的解读。赞美诗是她们立刻会攻击的东西。这只会使她们更愤怒。提醒您,丹麦女权者这几年可能变好了。十年前,她们精明得多。她们当时可能想看到我被阉了。

 2 )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一个非常容易制造感动的年代——并不是说没有值得感动的故事,而是呈现在你我面前太多的感动,让人觉得刻意、拙劣和低级。有些电影或是电视,总是从画面里散发出铜臭的气味,总是会漏出商业的马脚。也许这样的东西也能挣取眼泪,可却很难进入你的灵魂。没有触痛灵魂的感动,既廉价,又可耻。

只有像破浪这样的影片,把一个人用生命去守护的价值一点点撕碎给你看,即便是天国的钟声响起,给影片的结尾一丝暖意和安慰,也难以释怀久久的痛楚。当医生不能理解贝丝,嘲讽的问她:你有什么才能时;贝丝天真的说,我会相信(i can belive)。贝丝的疯狂扰乱了教会的规范,他们以神的名义遗弃了她。而贝丝却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为了给丈夫生存的意志,这个女人从怀疑到信仰,从信仰到死亡,被社会遗弃她,并没有被神所遗弃。中国历史传统里没有基督教文明,很难真正理解诸如祈祷、天国的力量,可我是愿意相信,丈夫是被妻子救活的。

鲁迅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破浪而出,就是这样一部把爱情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这也是六七年以前的事情了。模糊的记忆被破浪唤醒,我想拉斯.冯.提尔涉及的是更为普遍的主题——爱,不同的是,黑暗中的舞者讲述的是母爱,破浪讲的是情爱。如果直觉是正确的,那么我更愿意说这也是一部把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爱——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

 3 ) 如果你知道我有多爱你

Bessie & Jan,教堂里昏暗的灯光,男人们的黑衣,迟到的新郎,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这将是一场不被祝福的奇情。

疯狂降临在爱情里,生命都变得苍白。除了在一起的欢愉,所有的现实都被忘记了。寒冷的苏格兰北方,纯得如婴儿般的姑娘,来自海上油田的异教徒——高大的金发男人。

摄影机的视角是摇晃的、好奇的,仿佛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观察这个世界。

“If 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you might get upset.”人们都说Bessie很脆弱,她需要时时被人呵护在掌心。当婚姻缔结以后,Jan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生命的全部。他知道。可他不知道她会为他牺牲一切,哪怕是生命也无所谓。只有上帝,祂在注视着我们,怜悯我们为爱所犯的罪。

 4 ) 小笔记: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之路

因为懒惰没搜到合适的资源,一直没看齐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却等到了大屏幕观看《破浪》,何其幸运。可是看过《反基督者》和《女性瘾者》再来看《破浪》,简直气到七窍生烟。同样是强烈的性元素和宗教题材,在反基督者里彻底背弃基督的导演却在破浪里用刻意的钟声意象祈求神的宽恕。而强烈的性有罪化色彩,和女性瘾者的奔放也背道而驰。

但是对照了一下每部影片的拍摄时间,就释然了起来。

(以下涉及剧透)

《破浪》1996

天真善良愚蠢的女主为了满足瘫痪在床的丈夫的性幻想,给病痛中的丈夫提供生存下去的希望,主动去寻求放荡的性关系,最后死于变态暴力狂的水手手里。这个过程里,不管是女主本身对不忠之性的恶心感,还是家人邻居和教堂的鄙夷,都给性本身抹上了浓重的有罪感。可是导演却大张旗鼓地表现被宗教禁止的放荡的性,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然后导演套用了一个耶稣献祭的壳,将女主的死变成了牺牲,换来了神迹般的丈夫的康复,虽死后在教会的诅咒中卑微地下葬,却换来了本不存在的教堂钟声的响应。

此片中导演已经表现出对自身欲望的迷恋,愧疚和迷惑不解,但仍试图在已有的基督的理论框架里获得原谅和拨乱反正。

《狗镇》2003

和破浪一样的小镇环境,同样是看起来善良容易受欺负的女主,同样大部分重大决定在小镇教堂中进行。不是无关宗教,是个社会道德片。用讲道理摆事实,揭露人类道德的伪善。

《反基督者》2009

一开头也对性做了有罪化的描述,但用了历史上曾被基督教徒迫害的女巫作为反基督的主要反叛方。最后女巫力量获胜,背弃基督,而赞颂大自然的生命力。使用了大量女巫元素,和邪恶寓言象征,用你(基督)的理论的反面,彻底反叛你。

是反叛主题的作品里非常出色的作品。然而,反叛,不代表意义的构建。而意义的构建,又涉及不同的主题方向。

相比于破浪,导演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固有框架,彻底放飞自我了。

《忧郁症》2011

从一开头的末日预言到结尾末日确实来了,全灭结局,非常舒爽。是对日常生活的反叛和颠覆。

在这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拉斯冯提尔因发表纳粹相关的不当言论被戛纳驱逐。一件并不意外的事。

《女性瘾者》2013

放飞自我后,对自我欲望的拨乱反正和意义的探寻。虽然对性的探讨非常极致了,但结尾,只看到了空虚,缺乏意义感。

《此房是我造》2018

导演放飞自我后试图构建意义的作品。然而,从结局那个难看的尸体房子来看,也没找到确凿的意义,这个房子,盖的不怎么样。

拍《破浪》时,拉斯冯提尔40岁,到了《此房是我造》,62岁,这位如此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还未找寻到人生的意义。期待他晚年的作品吧~

 5 ) 《破浪》:丧钟为爱而鸣

8.5/10分 本作是我第一部完整看完的拉丝冯·提尔的作品。

1.本作基本遵循道格玛95的拍摄要求,尽是手持镜头,镜头晃,实景不打光,画面暗,这也是影片风格。虽然有时候并不认同拉丝疯的故事,但他的画面表现力以及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在当世导演里确实是一流的。

2.故事分八章,章节过渡的音乐用得挺好。主体故事是挺毁三观的,结果就是妻子献祭了自己让丈夫的病好了,故事完成得很扎实。本作看似是让人质疑爱,质疑上帝的,爱让人行苟且之事,控诉与讽刺了小镇人民与教会的伪善与封建,但结尾爱的献祭真的让丈夫站了起来,上帝显灵,丧钟响起。这其实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坚信爱,更加笃信上帝的。

3.女主演得真好,脆弱,偏执,神经质,对于爱坚定的笃信,对她而言,爱即是上帝。那对眼神犹如天使。结尾真是神来一笔,如丁一言“丧钟为爱而鸣”。

4.我自身经历尚浅,也并不能理解影片所有的表达,对于一些宗教隐喻也无心细究。但还是惊叹影片对人性的把握,男主在生死面前,企图用性唤起对生的渴望,在死亡面前,性成了他最大的欲望。而对于女主这个生人而言,爱欲却是最大的欲望,她又疯狂笃信爱情,宁肯让肉体受辱,接受了丈夫“爱的要挟”,为善良而死,为爱而死。影片展现了伤痛对于男主的异化过程,由于肉体能动性的丧失,内心患得患失,疯狂的向外界寻求自身存在的证明,以滋养自己的自尊与安全感,渐渐向内心的狭隘与龌龊屈从,“满脑子邪恶”,最后他真的站了起来,内心再愧疚却也于事无补。

 6 ) 以爱的名义精神分裂

    晚钟敲响在天堂上面
    传来星空的回荡
    生者依旧依旧习惯擦去泪水
    逝者已矣请返回你们的天堂

    看拉斯·冯·特里厄的《破浪而出》结局,忽然想起这几句诗。诗中的沉静和拉氏电影的沉痛有差别,但究其内核实则殊途而同归。
    拉氏的电影总那么震撼,他习惯把善良和美一点点碾碎在眼前,让你在极度压抑中体验苦难的狂欢。从他的电影里我体验到尼采所讲的酒神精神,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说“悲剧能让人的灵魂净化”。
    和比约克饰演的塞尔玛一样,艾米丽·沃森饰演的贝丝也是看起来不太正常——拉氏总是让这种偏执的人来演绎终极故事。
    ——And What's your talent,then,Bess?(那你的天分是什么,贝丝?)
    ——I can believe.(我能相信)
    是的,她能相信。她经常自言自语,和心中的神对话,连表情都惟妙惟肖。这应该是长期在精神上独处的结果。她不信大众的神,也不信自己的意志,她的信仰只有一个指向:爱情。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贝丝也不能幸免。
    整部电影分成了八个段落,结构与《狗镇》有点类似。开头的音乐很好听,还有那些场景,从海边小屋到蜿蜒山路,再到流水潺湲,每处均有寓意。
    的确,电影开头的那场婚礼让人想起《猎鹿人》,那部片子中最初的狂全部变成后来折磨终生的回忆。而贝丝的婚礼并不顺畅,甚至有点慌乱。她首先接受神父和乡绅们的诘问,表情是那么沉迷。接着新郎简迟到。贝丝愤怒了,整部影片中她似乎只有这一次愤怒,当简乘坐的直升机降落时,她冲上去。好友都都劝她不要这样,否则会弄脏婚纱。她不明白,在贝丝的心中,这时还接受不了爱情的一点瑕疵。
    “贝丝,你的胸怀最宽广,你总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这是受过帮助的人,对贝丝的评价。这在一方面说明贝丝在平时的为人不错,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些东西对贝丝都不重要。她只要爱情,所以当别人都对这场突入其来的婚姻感觉惊愕时,贝丝却认为这是她祈祷了多年的结果。
    他们举行婚礼的教堂没有钟,所以没有人为他们敲响祝福的钟声。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隐喻,一切在刚开始便注定了。
    稍后便是两个人的生活,像寻常人一样幸福。做爱时,贝丝会说“谢谢”。一起睡觉时,听着简如雷的鼾声,贝丝只有甜蜜的笑。看片时,这种笑容让人刺痛,谁都知道在你最想睡觉的时候,耳边的打鼾有多可恶。
    简是个石油工人,他不得不离家去工地。然而正是那种幸福的记忆,让分开后的贝丝备受煎熬,几乎进入精神危机。贝丝在电话亭给简打电话,沉浸于两个人的性爱回忆中。贝丝对自己心中的神祈祷,希望让简回家。
    简在工地出了事故,全身瘫痪,住进了家乡镇子的医院。时光流逝,每个人都认为贝丝和简的爱情遭遇了考验。
    简告诉贝丝,要她去和别的男人做爱,然后把经历告诉自己,这样自己才能活下去。贝丝开始不同意,后来进行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她真的认为不这样简会死。为了简,为了自己的爱,她同意去找别人。于是她首先找到喜欢自己的医生,在医生家喝酒后,躺在床上一丝不挂。然而医生拒绝了她。贝丝把自己裹在毯子里泣不成声。
    站在简的角度考虑,他这样做是为了贝丝着想,而他不明白这恰恰是对贝丝最大的摧残。贝丝为了简开始放弃自尊,放弃原来的观念。她按照简的说法做,希望能以此来激起简的欲望,让病情好转。她的人格开始分裂,爱情与身体完全割裂,也将自己与世俗社会中完全孤立。最终贝丝的母亲也将她赶出家门。
    后来,在遭遇了水手的施暴后,身着妓女装的贝丝被一群孩子追打,羞辱。她昏倒在地。当地的体面人来把孩子赶走,却不会对她给予任何援手,还是朋友都都赶来,把贝丝送进医院。濒死的贝丝在动手术前,去看望简,可是同样濒死的简仍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贝丝死在了医院。朋友都都替她在简的病床前祈祷,希望他能活下去,并站起来走路。
    最后一部分是贝丝的葬礼,充斥着人们的唾骂声。而简居然真的活了下来,而且站起来走路。在夜色里,他偷走了贝丝的遗体,他不能让贝丝沉睡在这片屈辱的土地上。一向阴冷沉郁的拉氏在这里使用了浪漫的结局,当贝丝的遗体被沉入海水时,屏幕一片黑暗。继而便是钟声想起。
    青天白日,影片的视角却完全变成了俯瞰,这是天堂传来的钟声。如同都都对简所说的:“她在为你牺牲,她已经完全不在乎自己了。”贝丝的爱情,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敲响。
    这个结局冲淡了电影的悲剧气氛,也变得让人感情上容易接受。事实上,简又怎么可能站起来?即便你把爱情当作信仰,并为此付出了所有,谁又能来保证你梦想成真?人心难测,何况是神的心。
    《破浪而出》中也包含了拉氏对良心的拷问。如同《狗镇》中的孩子一样,这部电影中孩子也是那么阴鸷,对于弱者的欺压让人不寒而栗。而与《黑暗中的舞者》中塞尔玛的好友琳达一样,贝丝也有好友都都。拉氏的主角往往是女人,男人在其中都那么无力,危难时刻也只有女性才能闪耀出慈悲的力量。

 短评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12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16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17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20分钟前
  • TWY
  • 推荐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21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2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30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3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36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39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44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45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48分钟前
  • Hephaestus
  • 还行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51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56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60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1小时前
  • X
  • 力荐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1小时前
  • 蘭女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