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综艺中国大陆2022

主演: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周深,周延,阿云嘎

导演:内详

 剧照

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7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8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9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0

详细剧情

该音乐励志节目由胡彦斌 、张韶涵、胡海泉、周深、GAI周延担任音乐合伙人,寻找音乐中的另一半。每期六组飞行合伙人两两成组合作演唱,一人和常驻音乐人合作共同演绎一首金曲,进行“推荐金曲争夺战”。

 长篇影评

 1 ) 边看边随想

第一期整期看下来节目也可以吧,省省那些哗众取宠和drama,本该是不错的音综。另外,有些编曲实在get不到审美。就有种歌手都是好歌手,但怎么歌出来有种实在是白瞎好歌手了的感觉。

周深的舞台就是视听享受。克卜勒一如既往的保持高水准。周深情商真的我佩服,在场面尴尬争议敏感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表达、缓和、控场,又真诚礼貌又强大美好,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通过这个节目对GAI印象也很好,他也是关键时刻敢于表达又很真诚的那个,唱功水平也在。有趣的是,其实我从小偏爱古典乐和一些经典老歌世界名曲民歌,听当下流行音乐本来就少,摇滚hiphop之类的更是从来不接触的,但是,周深让我听得下去一些流行音乐,他把它们唱的艺术水准很高,而GAI和JACKSON唱的这种摇滚或hiphop让我起码能接受。

张韶涵本来只是童年记忆了,结果一听,这嗓子宝刀未老,有点惊讶。

胡海泉还挺谦逊的,至少目前看到的性格不错。

信,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不尊重合作搭档,不尊重舞台,很多年前他就是这样,当年央视有个晚会他就一张冷脸完全不理跟自己合唱和互动的另一位歌手就给我看的很震惊,印象深刻。这次节目,明显他没看得起那位女网络歌手,他觉得她不配跟自己搭。同时他也跟不上现在内地音综的质量了,还活在过去,觉得来内地不过是一如既往接个商演捞个快钱罢了。

我觉得这个音综别的方面先不说,至少在舞台方面还算追求态度端正,几个歌手对舞台的态度都是认真的。而信从第二个舞台对比就看得出,第一个舞台明显是敷衍了事。结果被批评,拉不下脸,第二期才用挑刺来给自己找补,显得自己bigger高超脱世人,顺便鄙视了在场所有歌手,就他自己高尚有追求。乐评人其实不是因为一个动作批他,而是这个动作背后的态度,但那样太直白撕破脸,拐个弯在点他。但显然他不接受批评。

所有歌手在努力拓宽音乐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向好,而他这些年为市场又贡献什么?你要是觉得原创少,你就努力去做原创,让大家看到原创。你听得到杰伦抱怨乐坛没人原创了吗?杰伦的做法是“有我在,原创市场就在,原创音乐就没死”。而信你有这个底气吗。而且难道别人翻唱你的歌的时候你没有吃过被推广的红利?

如果说市场缺原创,难道就不缺好歌手了吗?前些年众多歌手假唱的时候也没见你跳出来呼吁世风不古。现在场上的几位歌手可都是live不输你甚至后浪推死前浪的实力歌手,你是真觉得没意义还是单纯输不起?不知道你赚到钱包的商演费有没有意义。

内地最缺的其实是打歌舞台,实在是太少了。比如韩国,我知道至少三个很受关注的打歌舞台每周播出已经多少年了,这是完善的产业化的体现,而内地实在太缺这种舞台了,产业体系还在逐渐建立中,跟人家差距还存在太多。这种音综就是一种新型打歌舞台,对产业来说是进步的。

现在太多歌手需要机会却根本没有机会站到台前被人看到,乐坛本来就该百家争鸣而不是几人独大。比如那位网络歌手,虽然我个人取向并不听这个类型的歌,但我也尊重她做的事情,她被人听到已经算千万中的幸运儿。

没有舞台,原创哪来的生存空间。信三言两语何不食肉糜,可知多少人没有原创的资源和条件,没有专业人员为他们鞍前马后,也有人自己不会做歌,他们就都不配唱歌了吗?又可知很多原创人员养活不了自己只能改行?

原创的才华当然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很珍贵,年轻歌手里毛不易的歌我很爱听。但没原创的,难道就得抨击吗?只要是有实力的歌手,都值得一份尊重。而且这些没原创的歌手,很多总得等被人看到了,才有学习原创或接受原创的机会。

周深那几句话是发自内心,是他切身体会,GAI也有同感,他们都知道求一个舞台太难得了,太值得珍惜了。他们都是走过无数艰难从一个个小舞台如今才有机会走到台前的。歌手想要个舞台而已,非得那么难吗?正因如此他们才珍惜认真对待每一个舞台,做到极致不留遗憾。很多年轻歌手包括周深都说过很多有才华的人却根本没机会上台来。那位网络歌手能来台前忍不住激动的落泪还不能说明什么么。

而信你的舞台呢?是不是人们给你捧得太高以至于你根本不懂得珍惜了呢。

一不小心吐槽太多了,出于信的发言足够荒谬和自大。

希望后面节目组少点drama吧,虽说奇葩是会有,但节目组你剪的出来说明你就是想要这种效果。一首陈奕迅的浮夸点播给节目组。

第二期第三期似乎越来越好了,第二期有趣,第三期走心。算你狠改的很魔幻现实,第一遍听也没觉得特别,结果听完了越来越上头,又想继续听。对GAI的印象更好了,情商高会说话,内心似乎是个挺真实的人。以前对胡彦斌只听其名未听其歌,这期的奉献胡彦斌的感情抒发太好了,这是好歌手。张韶涵的嗓音是多好的条件,然而似乎合作度比较低,而且技巧性强,情感性弱。这首歌胡彦斌显然是发挥更好的。玫瑰少年,曲子旋律对我来说还好,并不起眼,但是立意和周深的情感抒发太打动我了。

前两遍听不觉得克卜勒多特别,只是一般的好听,结果第三遍看完前情再听,一下子击中内心了,单曲循环停不下来了。好像在银河系漫步了一圈。而且看了后记,很多部分比如结尾的小星星曲、中间高八度的拉麦、一些尾音,都是他的灵感即兴发挥,然后固定了下来。很有玩音乐的才华。更神奇的是,他每首歌都是为歌服务,各有不同,即使知道他有高音,他的高音却从不让人厌倦,从不雷同,只会让人欲罢不能反复听。

越看越觉得这个节目其实挺不错的,从刚开始的期望很低到逐渐有惊喜,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呢。周深的歌这种高级处理和真挚用情足够给节目抬高几个档次。

第四期不太行,首先是几个来的嘉宾一些奇奇怪怪的情绪。就想说,至于么。普罗大众都各有各的苦,比他们苦多了。一些过的很好的人卖惨搞什么。如果你想做个公众人物,你该有这种觉悟:就是试着带给听众力量,而不是负担。很令人厌烦的就是公众人物只知索取却不知感恩。听众只是想听好听的歌。然后如果演唱得力,别的还其次,但歌曲也没有特别的记忆点。没有出色的技能做基础,就注定得不到我的尊重了。

第五期,似乎走进疲乏期,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影响,制作水平下降,歌曲没什么惊喜。我其实能理解张韶涵都选男生合作,因为她嗓音太出挑了,其实就是适合独唱的,很难有女生跟她合作声音不被淹没的。

孟佳的唱跳水平似乎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是从韩国正经练习生培训出来的,又女团那么久,底子坚实。但似乎一直缺个很炸很红的代表作。至今也不知道她唱过什么。也可能是因为她的音乐风格不是我取向吧。

哭砂,不太好。对于周深一直极高的舞台水准来说,在我看来这已经接近车祸现场了。他从来没有一个合唱舞台是这次这么不搭的。两个人的唱法完全不同,陈的嗓音很好,但气息有问题,也许适合民谣什么的,控制气息的能力差,唱句子的声音不均衡。能力有限导致他不适合合唱。

如果对方的唱功实力足够,周深就会敢放开唱,比如跟梁龙的算你狠,梁龙的音非常稳而有力,周深也就放开了玩嗨不必存顾及。又比如康姆士,周深也是在高音区可以放开唱的。但这次,周深其实从头到尾是迁就着陈在唱,自己的发挥一直在收着,怕压过去了,一直在上面轻轻飘一飘划一划,音域也做了让步,没在自己最舒适的音区。而且主要就唱和声,把主旋律让给了对方。整首歌实在是挺一般的。那位总给批评的乐评人要么觉得是常驻不好批评索性没说,要么剪掉了。其他常驻的评价都是描述画面用抽象的方式夸,避开了唱功和合唱效果。一开始周深就说这个编曲不是他期待的效果,显然这个作品在演出前已经是不合人意的。节目也没有像之前放出他们排练的片段。节目组给他这么草率的安排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就不清楚了。

其实周深是配合度很高的歌手,你强他便强,你弱他就托着你,总归是尽量呼应着对方。但两人实力差距太大的时候,托也没法托了,基本就车祸了,跟周深一对比,对方会全方位暴露出自己唱功上的短板。从结果上得结论的话,就变成了所谓的“普通歌手跟周深一起唱吃亏”,但这不是周深的问题。他跟杨洪基萨顶顶张也腾格尔李克勤费玉清合作的时候,都是成就了经典舞台的;跟毛不易胡夏郑云龙GAI等人合作的时候,也能达到个势均力敌的不错效果。

雨一直下,也有点怪。这种曲目太经典了,观众是会有期待的,然后这个改编改的…就是要说改到认不出来吧,又零星看到熟悉几句熟悉的歌词。最熟悉的陌生人,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要是大改就最好是有很大的亮点和玩法,但是也就还好。不难看也不精彩。可能是因为表现形式的局限,livehouse如果在现场感受气氛比较燃,在屏幕前就感受不到这点了。

第六期,水准回升了。几首都不错,势均力敌的合唱才能出彩。刘惜君的唱法和声音有种清爽高级感。马吟吟不错,声音有厚度。胡彦斌不错。周深似乎又是在陪朋友玩,前三期拿了两场金曲之后,就一直在韬光养晦了…这次的歌虽然有美声高音和十多秒的连拍,但对他来说都是很基础很寻常的操作。这次合作伙伴的水平是ok的。

第七期,调查中,意大利文低语和美声吟唱天鹅湖是亮点,胡梦周钢琴是亮点。果然我还是偏爱古典的,周深这嗓子不唱歌剧音乐剧小语种民歌是暴殄天物了,浪费啊太可惜,多唱点古典乐吧,别在情歌上浪费太多时间。

这两期乐评人都没批评了,只有夸,其实还是有点客观的批评会比较好。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也不知道是没说还是节目没剪。

第八期,这个节目妆造多少有点问题。来的嘉宾,女生大多网红妆,男生就是刮大白脸+大艳唇,实在是审美怪异,看着可怕。这期张韶涵的服装终于是我觉得很好看的一次,八期以来。

看得出节目经费不如某节目多,主持人业务水平和情商实在是不够用,说话经常不过脑一样,声音、报幕和衔接这种基本操作是ok的,聊天不行,还时不时嘴瓢。

最早几期用来介绍排练和探讨的时间最近几期都用给嘉宾讲故事卖惨了。

米卡嗓音不错,低音炮,他唱第一段时候觉得发挥还不错。然而周深声音一出来,我忍不住心里说天哪。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情绪的表达,声音的层次,力度,音色,发音,咬字,对每一个词和衔接的打磨,情感和技巧确实都是巅峰,像海浪涌动,像风起云卷,那种动态起伏实在是太极致美感。这种声音下埋藏的功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舞蹈也是个新的亮点,跟歌曲很搭。他的歌声是有生命的,能深入到人心里,我感觉到他在讲故事。他实在应该属于音乐厅。

 2 )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孤勇者这首歌,据说是一个患癌症的女孩子写的。 这首歌我曾经单曲循环过许多遍,这首歌曾经给处于低潮中的我带来很多力量。 不是只有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满身污泥的、奔波前行的都是英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在努力,我们就都是自己的英雄。 这首歌带给与生活对线的我许多勇气。 时至今日,我的低潮已有了转机,在天赐的舞台上,我又听到了这首歌,很惊喜。 节目中这一版的演绎我更喜欢一些,我想,我会反复把这一版演绎反复听上许多遍,也推荐大家把节目里的这首歌听上许多遍,记住这句话: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3 ) 不是影评的影评:关于女孩

看到汪小敏和锤娜丽莎合唱我的那一期,两个人都唱哭了。然后锤娜丽莎说希望大家记住她也是一个女孩。也有小公主的一面等等。

想起来前几天跟一个人聊过去,他说你一个女孩子能做到这样子很不容易啊。甚至于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么觉得,偶尔还有隐隐的小委屈,觉得人生不得不坚强。

现在想想,如果一个男的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大家会说一个男孩子不容易吗,大家只会觉得他励志坚强,他自己应该也极少会觉得委屈,顶多是愤慨一下这命运。所以在宣扬男女平等的时代,为什么身为女孩吃了生活的苦会让人觉得心疼呢?身为女孩自己为什么又会觉得委屈呢?自诩女孩当自强的我是不是潜意识里也默认男女其实有别,女孩子就该娇养着?

可是仔细想想其实生活不分男女,坚强也不分性别。自己撑起的天才是最牢靠的吧?

 4 ) 抢了《爱乐之都》风头的,居然是款豆瓣差评不断的“奇葩综艺”?

一个音乐剧爱好者对于第二集的碎碎念...

今天是愚人节,然而笔者并不想开玩笑,而是想认真探讨一下音乐剧和综艺的结合~

首先《爱乐之都》有多拉垮相信不需要赘述...它打着音乐剧推广节目的旗号,一开播就让众多音乐剧爱好者恨不得马上与之划清界限,崩盘速度恐怕能与国足相媲美><

表示被这一声明刷屏了(其实也是有点太夸张了

而就在大家看完第二集,怀疑中国音乐剧是否还有希望的时候,与之同时播出的《天赐的声音》却喜提了“天降猛男”的剧本!阿云嘎来客串了,并且一口气唱了《在远方》和中文版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称“中罗朱”)中的两首歌...而这两部剧的其他选段,也恰恰就在东方卫视《爱乐之都》(简称“东爱”)的舞台上表演过——所以四舍五入相当于两款综艺撞歌了,然后“东爱”犹如国足一般被人家踢了一个5比0!

没想到“东爱”中神级纯享版还没出现,隔壁就来了一个double kill

港真,对于出品《天赐的声音》的浙江卫视,笔者是恨不得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的,因为其黑历史不断,盘点下来恐怕能超过国足惨败的记录...而这次,却不由得刮目相看~补完阿云嘎客串的那集后,更是觉得这个综艺非常的精彩!然而打开豆瓣,却傻了眼:

虽然第三季的评分还没有出,但这前两季...

笔者不知道是豆瓣的评分有偏差,还是这个综艺的第三季逆袭了,总之《天赐的声音》原来一向口碑很差!难道《爱乐之都》就那么耻辱性地输给了综艺界的越南队?

4首对9首,优势在我!

坦白来说,笔者相信第三季的《天赐的声音》,起码嘎子哥梅开二度的第二集,值得更好的评分——它单从歌曲数量上,就比同期的《爱乐之都》多过一倍...

而且在质量上也卷的很厉害:你甚至能听到戏腔周深!而不论阿云噶还是周深的演唱,甚至都没能成为最后的推荐金曲!中间还穿插了信的退赛风波,及音乐原创还是翻唱的大讨论...感觉不论信息量还是爆点密度,都比隔壁《爱乐之都》高了不止一倍!

节目环节及评审设置

笔者感觉,节目环节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不同效果的关键因素——《天赐的声音》每集有两轮,参与者分为每集变动的飞行音乐合伙人和不变的常驻音乐合伙人;第一轮是飞行组组队演绎,然后再各自争取和心仪的常驻嘉宾合作,共同完成第二轮的作品,而中间的配对可以去争取、可能被截胡,也是很有戏剧性!

反观《爱乐之都》,笔者感觉在赛制上完全就是抄了《声入人心》的错题本:人家是首席、非首席,音乐剧中没有这种说法,结果改成了不伦不类的3A4A,换汤不换药啊!令人直接串戏到了花滑...然后配对和选曲也是莫名其妙,完全就是节目组的安排,而在表演的时候又是在PK,完全把重点放在了人的比拼,而不是作品本身orz

在评审环节,《天赐的声音》引入了毒舌乐评人,经笔者了解这也是节目最具争议的地方——不过,这种甩锅机制其实保护了常驻音乐合伙人,因为他们经常也会下场帮被批判的飞行音乐合伙人辩护(可能再顺带打下感情牌),感觉有点人均“东爱”里的嘎子哥的感觉...

而在第三季,乐评人少了一个评论里一直被诟病的丁太升,常驻音乐人里却多了一个情商爆表的周深,节目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起码在阿团长的音乐剧表演后,全场都是一片赞美之声,就差原地卖戏票了!

天赐的音乐剧?

笔者其实很想看《爱乐之都》抄《天赐的声音》的作业...一来音乐剧也是靠配合的——不妨设想一下,就现有的阵容微调一下,将阿云噶、郑棋元、丁臻滢等公认的大咔设为常驻,然后每期跟不同的新演员各种搭配,岂不美哉?而在最后的效果上,相信也能提携后来的佼佼者,重现《声入人心》里“老云家带娃”的效果~

二来,说句实话,魔都音乐剧可能哪里都不专业,但观众是最专业的!笔者甚至在很多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专业爱好者跟从业者对线,然后越聊越深,牵扯出各种八卦的 ...这可比千篇一律的套路访谈有意思的多了!

举个栗子,笔者曾经在CJ的发布会上get了很多内幕

当然,以上仅仅是脑洞,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多难度,比如音乐剧的舞台恐怕没那么容易搭建和调整,所以制约了选曲的自由度...

但问题是,《爱乐之都》里花大精力搞的舞台效果,似乎却并没有被观众所重视!对此,笔者并不觉得是这届观众不行,而是节目组舍本逐末了,以至于最基本的“戏”都没有呈现好!

音乐剧本质是戏

正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在音乐剧表演中,令观众入戏是非常重要的...可引入方式其实各种各样——比如,可以靠逼真的妆容、震撼的场景,也可以靠演唱前几句像“我叫陈桂林”这样的对白~

在笔者看来,《爱乐之都》节目组对“戏”的理解太浅了,甚至连“show not tell”的道理都不懂!结果千篇一律的旁白引入,然后强行唱歌加几句对白,反而没能体现音乐剧特有的“唱演结合”...

我们就拿中门对狙的“中罗朱”举例:张韶涵虽然不是音乐剧演员,但在《阳台》这段的演技真是绝了,而同时这首歌本身就兼具了叙事的效果,哪怕根本没听说过“罗朱”的纯路人,听了歌词、看了表演也能知道这是“冲破禁忌,超越世仇”的爱恋;反观东爱的《爱人》,又是旁白又是对白,结果演的还是很尬,又突然插入了舞蹈的死神——最后论起演技来,反而死神发挥的最好 0 0

笔者感觉,《爱乐之都》这种片段式的呈现是不行的,更何况它选取的往往都不是那些最合适的片段,编排上面也令人一言难尽...反而是《天赐的声音》尽量配合阿云噶,呈现出了音乐剧应有的演出效果,不仅把非专业的搭档带入了戏中,也能在不靠旁白的情况下,边唱边演将观众带了进来~

主场作战 VS 客场作战

话说回来,启发笔者思索的,其实是在这个“未播出片段”(需VIP观看)中,直接做了个现场调查,结果发现进剧院看过音乐剧的人还是太少...

【阿云嘎】未播出片段 阿团长与音乐剧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相信这也是阿云噶来到《天赐的声音》的意义所在:归根到底,音乐剧的受众太少了,哪怕《声入人心》带来了一波破圈,其效果还是很有限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地客场发力~

但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有自己的侧重点,难免就会把这真情流露的安利时刻剪出正片——起码在别的音综上,唱好还是第一位的,只能通过一首歌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吸引观众进来逐步安利...

而《爱乐之都》则是主场作战,一开始就打出了音乐剧的旗号,可这一来吸引到的,大多数是音乐剧的基本盘;二来节目也没有做到多专业——于是几乎只是割自己人的韭菜,很难给中国音乐剧市场带来增量orz

当然,笔者虽认为现阶段客场作战更有利于扩大观众群,也要承认主场做得好的话,也是能破圈的:比如之前说唱、街舞、脱口秀方面的节目,就从小众走向了大众...但前提是得真的懂,做出来好看!就像不是随随便便立起一个大旗就能天下云集响应,你得在这个旗号下能打胜仗,能让百姓觉得这帮人虽然少,但确是王者之师~

《爱乐之都》目前明显是含金量不足,反而急着挂羊头卖狗肉,结果就成了袁术一样的伪帝的存在...恐怕廖昌永老师来了也难以救场!

总之,笔者建议后来者不要那么急地去打造音乐剧的综艺,还是要广积粮、缓称王,应先像范大将军说的那样——把自己的理念先搞懂...或许,从业者们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多去客场,用“音乐剧+”的形式先把蛋糕做大?不知大家怎么看?

起码笔者宁愿上海成为不了“爱乐之都”,而更希望音乐剧的火种能够开枝散叶,真正普及到全国!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5 ) 玫瑰少年这首歌真的让我被改编的恶心到了。(甚至包括后续以及粉丝的言论。)

并不是纪念苦难的歌,内娱综艺不能唱。也不是说性少数的歌,非性少数群体不能唱。 但删了藏着被纪念者的名字的歌词,把立意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就是完全相反,在人家失去了生命的苦难上蹦迪来装点自己的人气,就挺让人反胃的。 就不说什么呼吁包容了,唱这种歌,最最起码得对死者存有敬畏之心吧,对着被霸凌至死的叶永志唱“感谢你们的言语把我推上绞架,每次挫折只会让我更强大,迷茫的孩子让我用这首歌把你唱醒”,不觉得很不要脸吗?完全是活人对死者另一种高高在上的霸凌了。 原曲是在说“人不用强大,也可以活着”,改成“bro来我教你怎么变得强大”,这种慕强逻辑其实跟当年霸凌叶永志至死的那帮人是一样的,甚至跟看见小孩儿自杀就说人家“现在的小孩心理太脆弱”的人是一样的,对不够阳刚之人的生命嗤之以鼻。

 6 ) 随笔

说实话,看音综虽然音乐也很重要,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看里面的一些人的历程。这个节目是第三季了,前面两季其实有听到不少批评声,也看到节目组的调整,这一季我猜应该也有吧,比如对于信的离开,还有Gai一般还是会比较惹网友攻击吧。总体来说,这一季前面鉴音团还是有一些火药味,后面好像就开始调整了,然后有一集我也听到了好像是流水纪说这是他们的工作,发出不同的声音,在他们角度的,这会让我更了解他们,毕竟文艺批评这种东西其实还是蛮容易招黑的。我稍微回顾了一下前两季,我发现基本上第一季胡彦斌是有一些压倒性的部分,然后第一季其实吸引我的点是会看到一些艺人更真实的一面,就算说“翻红”或者“回锅肉”也好,还是可以了解到这个行业一些人的心态,在听到一些职业的建议的部分,我也会有学习,也会看到不同性格的人的人生路可能的不同。这个其实是当时吸引我比较多的,然后改编的歌曲确实也还蛮好听的,有新的东西。到了第二季,引入新人比如孟美岐,虽然或许她也有她的专业实力,不过还是很难压场的在影响力的方面,后面又找了其他人来,好像张信哲那次也是因为鉴音团有点不愉快?不太记得了,不过第二季印象很深的是胡海泉借助音乐作品表达了一些现场人无法直接表达的部分,然后似乎他拿金曲就开启了新的路线,同时之前胡彦斌对单依纯要求改变的力量有点太强势,似乎引起她的很强抵触情绪,那之后其实有一些人对胡彦斌就有点不满吧,反正第二季胡海泉的印象力慢慢上来了,然后我发现胡海泉在与人联结,突出对方特色,变弱点为优势的部分非常有一手,这个是很不一样的。第一季的时候,还有一个印象深的是胡彦斌很会说话,深得我心,我都怀疑他有专门受过训练。到第三季,周深的加入,发现这个团体又有很大不同,基本上周深又很暖会安慰人,又犀利有时候一针见血,比如说其他人选他是因为说话,后面他写了“听我说”,这个就非常一语双关,搞得我都怀疑周深学过团体了,哈哈哈,还有故意隔空喊话陈小春,制造了很多节目的幽默笑点,让我这次对周深印象大为改观,而且他又非常低调和谦逊,鞠躬都是快90度,唱歌的实力又很好,几首歌不同风格的切换,体验得到里面的情感又很好听,真是佩服。然后,这次其实对于Gai的印象也改观了,不过我没有去看过“披荆斩棘的哥哥”,不知道他在那里表现如何,反正他过去的黑料还是有点多,蛮容易被黑的,我这次体验到他很真实的一面,印象有改变,那首《玫瑰少年》非常喜欢,他和周深的合作也是蛮有意思的。这一季,不知道是不是信那次问节目的意义,反正会感觉到似乎鉴音团(还是荐音团?这两个词味道很不同)后面有一些对大众的科普,一些歌手的技巧有多好,演唱的好听点和难点在哪里,也可以侧面似乎看到他们还是有一些实力和鉴别力的。第一季后面开始有一些讲述平凡人的故事的那一集开始,整体的联结和氛围感开始变了。然后,还是看到好几次歌手的一些流泪瞬间,不过这一季似乎几个常驻音乐合伙人个人的情感部分呈现更多一些,也会觉得这样更真实,同时和第一季还是有不同,或许也是一个浸泡和铺垫的过程吧。胡彦斌和胡海泉之间还是有点火药味,在后面说话的时候。乐评人崔迪说这是最后一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可能就说漏嘴,后面周深马上救场圆回来,不过海泉致敬每个人还是有点感动,同时似乎也有点在说确实或许是最后一季了,胡彦斌后面说的泛泛之交不知道到底是只是坦诚自己,还是有影射海泉,他也没有选择说他自己的信,我记得只有刘惜君和张碧晨读了吧,两个人都写的很好呀,挺感动的。周深和张韶涵的《一路生花》把这次和张远搭档的美女歌手唱哭了,其实我当时但是没有那么强的感觉。周深好喜欢拥抱啊,抱了张韶涵三次,每次时间都满长的,里面的情感还是比较纯净的吧。胡彦斌和张碧晨那首歌后面把所有工作人员都请上台,还是蛮感动的,似乎也是节目组对所有人的一次感谢和庆祝吧。下一季到底有没有,谁知道呢,不过这一季还是挺有感觉的。对了,这一季常驻音乐合伙人在回应歌手评论时用了很多联想和比较具体形象的一些表达,其实在我听起来,是有在让大众有机会了解到如何更进入到歌曲的聆听体验中去,比如听到会想到谁啊,整体的感觉形容出来是怎样的,也是了解到专业歌手是如何听歌的一个切片部分吧。就写到这吧。

 短评

玫瑰少年不改不能唱可以不唱,改成这样就好难看了

7分钟前
  • Kaoquanmao
  • 很差

没有丁太升

12分钟前
  • LIIYann_
  • 较差

几位常驻导师都很好啊 没有淘汰的赛制让大家都安心唱歌 很和谐的综艺

14分钟前
  • 坐等1900
  • 推荐

不错的音综。不过太多期了,还是前几期的周深.guy和吉克让我印象深刻。

16分钟前
  • 破产君
  • 推荐

这次是合作歌手了,可以看到更多形态的歌曲,但是怎么导师还是这几位啊?想有点新鲜感了。

20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光污染舞台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编曲

24分钟前
  • 团小纸
  • 还行

第一期选歌的立意真的很好,女生们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啊

25分钟前
  • 再也不囤货了
  • 力荐

希林娜依高/胡海泉「唯一」,以及希林和胡彦斌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加入歌单

26分钟前
  • KeneL裤头
  • 推荐

浙江台现在所有节目都是一个小时录完的??一半以上嘉宾全程看提词器?几句歌词都记不住?拿着巨额通告费来唱卡拉OK的吗?

28分钟前
  • cc子
  • 很差

周延也配当导师反驳说真话的苏见信?

33分钟前
  • D.va
  • 很差

什么年头了,还用搞剧本吵架这种脑残套路?

34分钟前
  • 所有团的团长
  • 很差

为了小深深来看,但节目真的看得我脑壳痛,尴尬得我都替他担忧,只能说为了生活。这个节目第一季还能看,第二季真的够烂了,以为第三季会有所转变,靠制造冲突博眼球,节目组觉得大家喜欢这招吗?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啊?没有丁太升,来了另一个丁太升,服都服了,我真的要气死了!搭配也是让我无言以对,他真的能唱金曲,真正的金曲,唉

38分钟前
  • Jacky
  • 还行

歌手们现在连歌词都不用记了吗?一边看提词器一边凹沉醉的样子真让人出戏。

40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还行

快进只看唱歌,结果三期了也就两三首首歌听得下去。周深就有两首,yyds

41分钟前
  • 猫猫爱吃薯片
  • 较差

节目中还是吵架的剧本,真是看的尴尬。

42分钟前
  • 走路去东京
  • 很差

看了三组表演弃,你说你导师合作其实早就有脚本有选择我就忍了,毕竟音综能带来好歌就算成功了。可是每一首歌改编又无聊又低级,且前几季的丁太升仿佛给这个节目打开了收视密码,就是吹毛求疵的骂,你唱摇滚我就骂你不够安静走心,你唱情歌我就骂你不够high,你再唱我就骂你结尾手势不对。另外,抖音网红歌手怎么了?每个年代歌手出来的平台都不一样,从学校到星探到选秀到直播,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出来好歌手有什么问题?动不动就引领话语乐坛怎么怎么样。在座的哪一位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也没想过要去引领?怎么来了粉丝3000万的就眼红说别人不思上进,要真那么赚钱何必在街头和旅游景区唱歌?引领话语乐坛这个重任,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周杰伦,其他的都是复制日韩欧美的,引领者有那么容易当的?!interesting!

46分钟前
  • 卡卡
  • 很差

都开始唱抖音神曲了

51分钟前
  • 不如_不见
  • 较差

你喜欢唱歌、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想唱痛快了、想随感觉...你完全可以去KTV唱啊。以此为职业想靠这个赚钱还要说“不用管别人喜不喜欢怎么评价唱自己的歌就好”,这是什么逻辑啊。通过唱一首别人不喜欢的歌来表达“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很酷”,所以你们的真实职业不是唱歌的而是行为艺术家?靠卖酷人设赚钱?

52分钟前
  • 小笼包
  • 较差

三星全部给周深,他的舞台没有一场是让人失望的。顺便节目组听我一句好言相劝,后期趁早给开除了吧,后患无穷!

54分钟前
  • 你挡我晒太阳了
  • 还行

我主要是来看有张韶涵、希林娜依高和周深。主题曲听了,热血沸腾。

58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