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许知远,马东,克里斯托弗·诺兰,蔡国强,张艾嘉,西川,汪建,林志玲,罗大佑,李诞,许宏,王小川,刘畅,姜文

导演:内详

 剧照

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3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4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5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10

详细剧情

  《十三邀》是一档为许知远量身打造的节目。他“带着偏见出发”,对话罗振宇时“针锋相对”,探寻”二次元“时恐惧且焦虑,采访陈嘉映又“感到被碾压”,在一次次谈话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认知和情感的疆界被拓宽。”

 长篇影评

 1 )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马东与许知远,就像洪七公与黄药师。洪七公总能嬉笑人间,黄药师总是一脸不屑。射雕里这两个我都还蛮喜欢的。参差多样,乃幸福本源。

看到一段评论:“许知远肯定是坚定的站在5%的队伍里的,可是你说马东是95%的吗?我觉得马东其实也是5%那一边的,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所有什么比属于5%的人,站到95%的队伍里去说话更迷人的了。可是你让奇葩说现场上只有马东一个5%的人,他其实也会很寂寞的。蔡康永,高晓松就是5%嘛,奇葩说最初的魅力,就是5%的人,愿意去认真的聊95%的话题啊,所以迷人嘛”。~~~深以为然

 2 ) 我们真正想要的

目前,我看的《十三邀》并不多,有马东、罗振宇、蔡澜、白先勇、俞飞鸿、李安、陈嘉映这几期。
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许知远拿起一本书念了一段不算短的话,问马东怎么看。
马东在听的时候表情是有含义的,但我并未明白含义是什么,但他的回答很明确:“我觉得写这个的人,想多了。”
想多了——这是我对许知远的认知。从马东的理解来看,如果这件事不能愉快地玩耍下去,进入了一种无解的、纠缠的状态时,就是想多了。
在我的理解来看,想得多是一类人在冲突中、在撕扯斗争中,总想去寻求一个答案或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中断。

许知远邀请这么多嘉宾,只是试图做两件事。一:这个人背后的真实心态是什么,是否恰恰与他所表现的言行相反。
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他成功了。
比如:1、他问马东关于娱乐的本质,热闹的背后是否是空洞的,不值得的。
最后马东也说了一句话:没有什么能掩盖悲凉这个底色。在行为上,马东表现出了极度的欢乐和与时俱进,但他恰恰说,他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许知远才是乐观的。
马东说:当他看到有人用力生活的时候,他就觉得乐。


2、他问蔡澜这个享乐主义者有没有如他的快乐一样多的悲伤?
蔡澜喝的什么饮料我不知道,但他“喝”这个动作,他的眼神也是有意味的,他回答:“我是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所以我会把不开心锁进箱子里”。
而且在前面的讲述里,蔡澜关于艺术、金钱等也有过很多困惑,但最后他找到了自己和解的方式,那就是吃喝开心。
3、他问俞飞鸿在强烈的秩序美感的背后是否也有不受控制的一面。
俞飞鸿的表现和回答都没有失序或疯狂的一面,她的答案是:“对于生活的一切我都坦然接受。生命本身豪无意义,所以才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否可以解释她的秩序美感的来源?

4、他问李安持续创作的来源以及他性格中温和的这一面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生活达到更高的高度。
李安导演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他谦卑,不是意气风发功成名就,甚至有一点忍受的姿态。
李安回答:持续的创作来源于持续不断地直面问题并思考问题,总会有问题出现在下一个人生阶段,而他也不会放弃思考。其实这本身恰恰是“坚韧”的最好解释。
至于“温和”,李安说:“我在生活里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不太可能做到激烈。”李安没有解释他的温和。倒是白先勇那一期,许问:“如果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一样怎么办?”
白说:“我会坚持我的想法,但我不忍心伤害别人”。
这可能也源于他的家庭氛围,白先生讲他的父母应该知道他的性向,但从没有讲过,更没有打骂的行为,他的父母都维护着他的尊严,不忍伤害。
我想这可能也是李安温和的原因。
5、他问罗振宇将知识变成付费的经济产品是否有悖于知识分子的情怀。
罗振宇回答:我的产品对得起我的用户就是情怀。可是他也举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例子,《经济学通识》曾经点亮过某个并不懂任何经济学的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在对自己做一个反面陈述,马东狂欢背后是哀伤,罗振宇市侩背后是情怀,蔡澜享乐背后是悲痛。
但一切并不完全如此。
这就是许知远试图做的第二件事:作为一个想得多的人,与这世界有着冲突,他试图向这些嘉宾学习更好地生存方式,他是来解惑的。如果说对其他嘉宾,他都有审视和批判的视角,但他在陈嘉映这一期,俨然是寻找心灵导师的模样,他讲出某种程度上不喜欢自己太过自我,无法更宽广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可是陈嘉映问:“你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过去此刻未来我们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我们的“省察”,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
的确,每一个嘉宾都带来了他们的答案。
马东狂欢的背后是对快乐的珍惜和智慧,蔡澜享乐的背后是对苦痛的原谅,罗振宇市侩的背后是不顾一切的埋头实干,李安和白先勇温和背后的坚韧和包容。
但许知远还是那个许知远,他依然会想很多无意义的事,依然无法忍受很多事。

就像这个节目里很有深意的一幕:三个年轻嘉宾很热情地讲述《奇葩说》的辩题,许知远却打断了他们,用手机放了一段轻音乐。
静默的时间,音乐流淌。
三个年轻人的表情就是所有不同性格互不理解的人的表情,尽管我们所遇到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但我们最终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不断调整,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3 ) 其实怼这个世界,一点都不来劲

公众号:xuyi_bpz

《十三邀》是一个我坚持收看的节目。有时候,暗自思量,这节目的好处,恐怕也就是目睹许知远面对这个当下是如何的窘迫。从他身上,其实看到自我。

最近几期都有可谈的的地方,但最冲击的一次,便是这次采访李诞。我倒是没有看到那个拉仇恨的所谓剪辑版,直接看的是三个小时的饭局和差不多时间的 书店。两个访谈完全不同,饭局那个,录完节目刚下来,、陪许知远喝着酒的李诞,呈现这个晚辈对与长者的尊重,甚至打算挽救的心态,是真诚的。而书店那次,则充满懈怠,甚至流露出一点点作为艺人的恶习,是的,一点点,有点拿乔了。反而许知远,倒也甚是恭敬,比较放的正主宾关系。书店这场谈的比较融洽。却远不及酒局那样有冲突感——但是真诚!

当然,这还无关内容,只是态度的部分。

许知远与李诞的酒谈。充满了相互的着想与着急。许起初就有那么一点点慢待!一个节目,开口便是我觉得自己不大想说话——这话还真叫受访者不知道怎么接。但许知远还是捧场了《吐槽大会》。说真这个节目是唯一看的下去的。乃至觉得这小孩是希望的。

但李诞觉得,许老师其实蛮可以不这么做。他的那些笨拙和被世界的误解都是有药可救的。他确实真诚的跟许知远讲,我教你啊。——这恐怕已经让好为时代师的许老师很不自在了。于是氛围中满满你算哪根葱的镜头感。

但下半段的时候,许知远终于按捺不住,有点生气了半天不说话。任由李诞反复讨好。最后拿起酒杯敬酒,说了一句相当伤人的话。敬你,厂矿子弟。

这话讨厌在什么地方呢。讨厌在当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掏心掏肺,结果话说到最后,你拿人家掏心掏肺的话反过奚落他一下。不但失礼,连所谓的分寸也不讲了。我看到这里,对许知远的恶感大增!

我爱这个节目,爱一个知识分子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样性,但看到最后,实际上,所谓的左派知识分子,只是呈现了另外一种恶而已。他们心中有根深蒂固的阶级观,所以他们出来喊世人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的阶级感!

有人说李诞和马东很像,但这两人毕竟还是两个时代的人。是的,时代越进步,人们越失去所谓的厚重。马东可以把妥协的事情说的非常的圆满,甚至文艺。以致在话语层面,许知远都无法反驳,陷入尴尬。而李诞则远不及马东那样说到四平八稳,老神在在。他毕竟是年轻人,他有热心,他用坦白到没有任何歧义的大白话说到许知远无法反驳的时候,还是真诚热烈的试图赢取许知远的理解或者体谅。而许知远的反应,已经不是尴尬了,而是愤怒。下半局喝酒不语的愤怒——一度使话题难以为继。李诞圆场式的没话找话自讨无趣,让场面一度变得极为难看。作为一个看冲突,但不是为看难堪的观众而言,突然也觉得甚感无趣。

有一段落,许知远自语归宿,说希望死在女人身上。李诞先自我解释了一下,这是知识分子与艺人的差异,因为作为艺人,是不适合说这样的话。即便要说,也说,我最终死在女人身上——是被她打死的。其次,他说到,作为公共传播,说女人这样的词汇严重不讨喜。显得油腻!许知远说我就说了怎么了,我不感到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会对你造成什么伤害。李诞说,会损失很多钱。

是的,很多钱。

有人说,现在最好的犬儒主义象征,应该找李诞,而不是马东。实际上,马东还是有点士大夫样子。李诞不是。李诞说他就是做个谐星,而他的理想,就是人们一见他就笑。这就是喜剧的最高境界。这话我是同意的,比如我看到周星驰,按说这个长的还不错的男人,确实只要在电影里一出现我们就按捺不住爆笑。

许知远的毛病,是一遇见但凡读过一点书的人,就要引为同类——最后为他毕竟不是同类而感愤怒。他的访谈中,仿佛只有采访西川的那集,才看出他是真正的自在。但李诞,不但不是,作为小几岁晚辈,他还有一套不是的自洽理论。让许知远上下左右前后都没有下嘴的地方。

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是块练武的好材料。

不!,我练的是街舞。我不要匡扶正义最后一文不名,我要出名要赚钱。我要堕落你别管我。

好吧,最后说一点结论

李诞怼许知远的地方,便是忧伤一点都不牛逼。

而许知远觉得忧伤是最高层次的欢乐。

实际上,许知远心怀人群,却在实际层面上躲避着人群。

而李诞这样的人,一张手,便拥抱这个世界。但内心恐怕一点也不以苍生为念。

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人,深怕自己不是个体,生怕自己不能替这个时代代言。

而当下,大家都知道,只有赚到足够不屌这个世界的财富以后,必定躲得远远的去了。即是彼此都是罪孽深重,但在其中,必然选择忽视。即刻脱身而去,更是一声去你妈的。

说到最后,还是要讲李诞不及许知远洒脱的地方是,李诞自己也说看上去你许知远看上去很愤怒,但其实你是真正的享乐主义者。而李诞,他的公司估值也是十几个亿了,他最大的乐趣喝酒。他却说自己在戒酒。他说听 王思聪在KTV唱一句“谁又能摆脱这人世间的悲哀”特别唏嘘!

太在乎现实的人,确实没有理想主义者想得开。

忽然感觉得,马云也真是不容易的。他穿着雷锋装唱红歌的一刻。我宁可祝愿他乐在其中。

(以上所有许李两人的言论都是根据胖子印象归纳,出入请各位观看视频自行修正)

 4 ) 许知远的忧伤其实是大众的一种错觉 | 许知远对话李诞

某种意义上,《十三邀》就是一档以许知远的价值观为视角的谈话节目。 《十三邀》直接摒弃了客观、中立的专业原则,赤裸的标榜节目就是“带着偏见出发”。节目制片人朱凌卿说,“我们提供观念本身,观念之间的交锋,观念生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提供也不判断观点的对错。” 2018年1月18日这期节目,是许知远对话李诞,认真看下来完整版,内容很有趣,有趣之处在于许知远和李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指双方言语的交锋,事实上,两个人聊的既真诚又开心,吸引人的地方是,许知远作为一名秉持精英主义、崇尚严肃文学的知识分子,和李诞,这个活跃在大众娱乐领域的脱口秀艺人,两个人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价值体系。 许知远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写书、开单向街书店,他的创业项目—单读app,内容定位高级又正统。许知远是一个不会甚至是不屑于取悦大众的人,李诞评价许知远的语言体系的三个特点是,很不口语、和大众割裂很严重,以及受很多批评。 如果读过许知远的书,会非常认同李诞这个总结,许知远的文字确实对读者不算友好。 “他们没有被当做独立的个人来看待,而只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他们渴望在这里被启发,被引导,被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并寻找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 ——《祖国的陌生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就像沃尔特·李普曼所观察到的大多数落后地区——“人们渴望被统治”。这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以个人之力、家庭之力来对抗时代的震荡。” ——《时代的稻草人》 许知远的书中,随处可见的词语是时代、巨大、空虚、无力,他还擅长引用,引用那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很生僻的作家所说的话。虽然许知远活在这个时代,但他本身并没有融入在这个时代中,所以不管是在书中还是节目中,他一直在拷问、反思发生中国大地上的事情,为什么现代人逐渐丧失了反抗性?人的精神世界怎么可以如今天这样匮乏?为什么肤浅的东西会流行起来?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好奇心,孜孜不倦地寻求答案。 正是许知远这种太过于咬文嚼字的语言风格,被人认为是 “陈旧” “不融入社会” “拧巴”,除此之外,许知远另一个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他从来不避讳谈及女人和性,这点被营销号抓住之后,开始大做文章,批判他“油腻”“直男” “猥琐”。 许知远最新推出的音频内容,叫《艳遇图书馆》,艳遇,这个露骨又迷人的词语就这样被大张旗鼓的放在名字中,许知远在这个音频节目中谈一些城市,也谈与该地有关的书籍和故事,当然,也谈一些男人,和女人。 只是有时候,人们只知道他谈女人。 李诞把自己定义为艺人,艺人是需要靠大众赚钱的。他研究喜剧研究笑的成因,加上这几年积累的舞台经验,现在已然锻炼出了敏锐的抓住大众嗨点的能力,他写段子的时候就能想象出观众在哪里会笑,在跟许知远聊天过程中,他同样能快速捕捉到许知远说的哪句话会引起网友的反感。 在节目里,李诞问许知远,“你想怎样死去”,许知远回答“死在女人的身上”。 李诞说“这就是知识分子和艺人的区别,这么想我也不能这么说” 许知远下意识地问,“为什么呢”,李诞回答,“会少赚很多钱” 。 采访快接近尾声时,许知远察觉出来李诞在采访过程中并不是彻底敞开心扉的,因为有些话题是难以进行的,李诞戏谑着,嘻嘻哈哈调侃道“我是艺人啊,我得赚钱啊,我在您这哐哐走心了,啥都说了,回头……” 在镜头面前,在镜头之后的数以百万计的大众面前,李诞非常明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许知远不明白,许知远过于真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尽可能袒露出来,但许知远也不需要明白如何做一个让大众更喜欢的人,正如李诞所说,许知远是自己的强者。 许知远是一名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他怀疑宗教,认为个体本身,有一套寻找意义的系统。许知远欣赏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那些熠熠生辉的、壮丽的、崇高的、无法被替代的事物,同样,他也渴望自己死去的时候,能为后人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 学社会学出身的李诞,坚信人是为别人而活的社会性动物,李诞就是想成为社会的一个齿轮,正常运行,或庸俗或渺小,有妥协有适应。他丝毫不介意自己活在浅薄里,当有一天这个世界消失了,他希望自己是烟消云散的一部分,不需要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都行,都可以,无所谓,这是李诞回答很多问题的态度,许知远认为这种方式是反谈话的。 许知远问李诞“你觉得大家为什么喜欢这个呢?” 李诞回“就是好笑吧”,许知远反问,“跟普遍的无力感有关系吗?” 许知远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宏大叙事,试图找出普遍现象下隐藏的某种高深莫测的本质,而李诞的字字句句都散发着解构主义的气息,反感深刻,不追求崇高。这听起来多少有点像佛系少年,也确实,李诞是认真钻研过佛学的人,在采访中,他还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佛是,宗萨钦哲仁波切。 但实际上,李诞真的浅薄吗,当然不。 当大多数高中生都沉浸在明媚忧伤的青春文学中时,李诞高中在读弗洛伊德、王朔、米兰昆德拉,采访中,许知远经常谈及外国名人和经典著作,李诞的知识储备毫不逊色,可以跟许知远聊诗歌聊历史、聊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聊库斯图里卡,聊布可夫斯基。 李诞对艺术也有自己的审美和见解,他深知小说是高级的艺术,脱口秀不是高级的。李诞认为最好的作品,应该是读完之后心中萦绕着某种不知名的情绪,而不是非常流于表面的哭、笑或者是其他实际的改变。 许知远评价李诞的文字很干净。读李诞的书,能感受到他对写作确实是有洁癖的,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时代,就是他文字里那个世界。写作对于李诞来说,更像是一块保留着纯粹自己的乌托邦。 其实,李诞曾经也是忧国忧民的文学青年,改变他的一件事情是,大学期间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时,他坐电梯听到两位同事“托人”买春运期间回家火车票的对话,而他自己的返乡车票是去车站排长队买的,他想,两位同事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如果可以通过“走后门”的手段买到火车票,他也不会选择排队。 大概就是这个时刻,李诞认识到,所谓的内心世界的秩序,其实是那么不堪一击,崇高只是自我感动,那么,索性就彻底融入这个世界,跟着社会运转起来。 那时的李诞20岁刚出头,就决定了放弃做一个文艺青年。 如今李诞28岁,他说,其实自己是喝三块钱的啤酒也能很开心的人,窝屋子里喝一辈子酒,也行,他也有欲望,只是发现有些事情被满足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而是也就还好。 这一点,许知远与李诞不同,许知远,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会去马尔克斯走过的地方,并且心潮澎湃,是发自内心的欢愉,许知远依然有对伟大的人的崇拜,享受那种切身走在他们走过的路的体验,这像是一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许知远如今最想去南美看看,一个洋溢着热情,有歌有舞的地域。 许知远比李诞大了13岁,但许知远却更充满了生命力,那种镜头面前赤裸裸的真诚,那种对每种情绪的解剖,那种循着自己的好奇心挖掘被采访者时的笨拙和用力,那种内心深处对经典之作一尘不染的敬畏和热爱。 李诞说,不要享受忧伤。 许知远毫不犹豫的说,忧伤当然是很享受的。 能享受忧伤的人,会活的不快乐吗。 非常开心这期节目让人看到了许知远的另一面。

 5 ) 俞飞鸿说“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你却只看到了许知远的“猥琐”

我是个泛女权主义者,但如今有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真是令人厌恶——仿佛谈话中只要加个性别,就成为性别歧视、漠视女权了。

求求你们了,挥舞着女权主义大旗的时候,先把初中的语文阅读理解学学好。事实证明,阅读理解学不好,长大了连看一个访谈节目都看不懂,处处曲解别人的意思、鸡同鸭讲,还敢出来传播价值观。这个风口浪尖上的人是许知远,这个充满争议的谈话节目叫做《十三邀》,这个被人叫屈的嘉宾是俞飞鸿,这个把许知远快怼死了的微信自媒体叫“她刊”。

标题很露骨,很色情,很有争议性,攻击力很强,光是这标题就已经足够让许知远闹心一阵子了,也果不其然吸引了海量的流量,让大家在没有看过这个节目前,跟着也别有居心的作者一起痛骂许知远(以及一代老男人们)。(后文统一称这篇微信文章为《调戏》)

我看到这篇文章和里面所谓的截图和“分析”,也自然而然的被作者带走了,在没有一睹节目实情的情况下,就立刻分享到朋友圈,评论曰“好恶心”。直到深夜,我才想起来这个节目,好奇心驱使我找来看了这个节目,一看就是两个小时。我才发现我冤枉了许知远。

我觉得许知远亏大发了,就因为“天生的卷发”以及粗糙的面相,就这么被伪女权主义者兵刃相向、颠倒黑白、杀人诛心,扣上了“猥琐”“直男癌”“丑陋”的帽子,并结合了几个他人所为的确实很猥琐的例子,试图想把这些帽子扣在许知远、甚至一代男人身上。 首先看看许知远的“几宗罪”是怎么回事。

第一宗罪:质问俞飞鸿是否经历过潜规则

首先是许知远对俞飞鸿“是否靠男人扩展边界”的质问。

其实许知远在问出这句话之前,俞飞鸿在剖白自己的成长历程,说到从小是在一个家教比较严、比较限制、比较规矩刻板的家庭中长大,造成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性格缺点,比如无法对他人表达愤怒等等,而后他选择的离家到北京读书、而后去美国留学,都是为了找到自由和独立的感觉。

随即他们转换了谈话的场所,继续刚刚的话题,许知远问出了是否“靠男人扩展边界,接受一些帮助”,从上下文来看,其实要表达是是否通过自由恋爱、交男朋友来摆脱家里严格的管教、感受到想要的“自由”、以及改善自己的性格缺陷。

俞飞鸿给了否定的答案之后,他马上接上:那么其实是靠精神面的汲取,在电影、阅读、思考这些方面。俞飞鸿表示赞同。

第二宗罪:质问俞飞鸿为何成了一个庸俗的女人

接下来就是《调戏》一文指出的,许知远的“女神堕落论”。

如果你从头到尾的看了《十三邀》这个节目,哪怕只是看了俞飞鸿这一集,你会知道,许知远其人,其实确实是报着一种对文化和时代上的偏执观点,而去在他欣赏的一些文化人身上去寻找共鸣和答案的。

而这一点正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和看点——“价值观的碰撞”。这个包袱其实被明白人马东在第二季第一集抖出来了。

他说,其实综艺节目的内核,就是“价值观的冲突,一旦有了冲突,他就会自发的产生内容”。

许知远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文化人、“公知”,访问俞飞鸿的时候,自然是要准备一些预设好的文化视角

如果说他对于马东的疑问是“这个时代可以更精致吗”——其实是想知道马东作为一个书香门第文化人,做这么娱乐化的节目,他自己是否觉得有意义;

那么他对俞飞鸿准备的问题,其中一个便是她在电影艺术上的追求——她曾经在二十岁的年华便主演了文艺片《喜福会》、而后在2000年之后经近乎偏执地花了十年的时间自己制片、自导自演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在做了这么文艺而反商业主流的一件事(投资四千万、票房只有两百万)之后,为什么近年去演了通俗的家庭伦理剧(也就是我们说的狗血剧), 想了解她在这个过程中过程中是否有落差、经历了怎样的,这个逻辑很正常吧?

我并没有看到她所谓的“反驳”,而是由于俞飞鸿给的理由过于简单(“只是想尝试各种不同的角色”),许知远做了推进式的询问,得到的答案却是一样的。

我想,许知远可能预设想问出俞飞鸿的话,莫过于是希望她袒露一点对现今这个充满商业气氛、忽视真正的文化、真正用心做文化和艺术的人无法生存的一种失望——这同时也是许知远自己的观点。

然而俞飞鸿大概也是人生阅历丰富,经历过起起落落,反而显得很淡定。之后她自己也袒露了,如今她在艺术上已经不会有特别高的追求,去做出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同时对坚守阵地的文化人(许知远人)表达了欣赏,认为“在这个容易被诱惑被左右的时代,任何一种坚持都很难”。

许知远哪里是在质问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属性;这样的对话就算对方换做一个对艺术偏执的男人,也一样讲得通吧?

第三宗罪:强调性别属性,漠视女权

《调戏》中数次攻击了许知远对女性的物化、猥琐,强调女性的性别属性与性别差异。

其实你只要完整的看了这一集,你不难发现,所有关于性别差异的话题,都是由俞飞鸿自己打开的。

比如说到她喜欢名人传记的时候,她说喜欢武则天的故事,是因为佩服她四十岁之后当政的人生智慧,“政治远见上完全跟男人(没什么区别)”,甚至在死后给自己里了一块无字碑,“这件事哪怕男人都做不到吧”。

之后俞飞鸿谈到拍《爱有来生》的时候,因为天气、环境,很多的困难和限制。大雨一连下了很多天不停,“第三天的时候,我站在我房间的窗前,我看着外面的雨,内心没有起伏,没有悲哀,是一片空白。这个当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是没有感觉,是漠然,是空白。”

许知远问:“你说死亡之前是不是这种感觉啊?”

俞飞鸿反问:“死亡是不是你们男人特别难面对的一件事情?”

许知远这时候也反问道:“为什么你对男女性的性别这么强烈地敏感呢?”

俞飞鸿坦言,她觉得千百年来这都是一个男权社会,一直没有改变过,男女性之间一定是不那么平等的。

本以为俞飞鸿开始要抨击性别差异和男权社会了,她话锋一转,却说:

她认为,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她自己认清了这个社会的规则,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去适应,而不是轻易地去喊女权。她相信精神世界上,不管男女,总是平等的。

最后又强调了一遍,她认为女人最自在的方式,就是去认清这个社会状况。

大概“她刊”也没料到,俞飞鸿自身是一个毫无斗志、毫不在意男权社会的悲观主义者吧。

女权主义不是风声鹤唳的神经质,也不是草木皆兵的粗浅理解

我其实很为《调戏》一文的作者可惜,也为所有女性可惜。因为这届女权主义者不行啊!

我其实很好奇这个作者的动机,不知道她是为了讨厌许知远而讨厌许知远,还是对俞飞鸿“恨铁不成钢”,还是看什么都不顺眼、根本是反社会性格,再或是收钱炒话题。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可能,都很蛮横,很粗鄙。

许知远外型有些猥琐,你就可以用“女权主义”做挡箭牌,无视他的文化积淀,扭曲事实而诛心?

俞飞鸿不想随意喊女权、更想以一个普通女人的身份正正常常地生活在世上(当然她是有这个资本的),人家有自己的权利,也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什么要用自己对“女权主义”粗鄙的理解,把她包装成一个男权受害者?

“女权主义”这个词儿现在太流行了,很多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不高的女性,都喜欢用这个名义去抹黑男性,辱骂女性。就拿我喜爱的Emma Watson来说,我也颇不赞同她在这个话题上的双标: 认为Beyonce等女艺人强调自己身体的特征及性感,是屈从于男权的表现; 而自己展露身材登上杂志,则变成了:“女性要对自己的身体自信、要有自主权。”

不可不承认的是,我对“女权主义”是男性视角,我对“女性主义”的支持,缺乏从女性内心出发的思索;然而对于社会、职场上的不公平,我也会认为不公正,也会支持女性平权。

但我不认为,如《调戏》此文作者一样只是在键盘后面曲解事实,对一个节目语境、社会语境的阅读理解都做不好的人,怎么去做女权主义的头阵,除了招致反感之外又能改变什么?

猪一样的队友,不能要。

女权主义者应当怎么做?请自行补习以下两部电影,我这里不做赘述了。

《隐藏人物 Hidden Figures》

《妇女参政论者 Suffragette》

许知远是猥琐的罪人,还是天真偏执的文化探寻者?

我觉得许知远的这个节目,很牛逼。

再细说之前,先放几张截图,大家感受一下。

女神俞飞鸿在节目中吐露了这样的想法:

而马东在访谈过程中解释了自己去做通俗化节目的动机、以及对目前这个时代和文化节的看法的时候,最后表达了和许知远其实类似,都对这个时代不甚满意。

为什么说《调戏》一文的作者太粗浅了呢?

和马东访谈的整集,我都能感觉到两人的“老友”气氛,是不是真正的老友我不清楚,但是能感觉出两人的惺惺相惜——有不理解、不赞同对方的部分:比如许知远觉得马东从书香门第出来,如今却做了这么通俗化,“可能对文化上没有任何积淀”的节目;而马东会觉得许知远太理想化、太乌托邦、太不接地气儿了(这不单向街书店要看不下去了还是出来做节目了吗?)。

然而在人生哲学和思辨交换之后,马东却表达了这样的殊途同归,“我底色悲凉”,表明自己其实是个悲观主义者,对这个时代、对文化产业也有怀疑,而认为许知远反而是一个勇敢抗争的乐观主义者——因为许信奉“时代总有高下之分”,而他内心似乎其实相信“时代和文化,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你在任何一个谈话类节目里曾经看到过这么深层次的人生哲学的探讨吗?至少我没有。

明白人总是知道明白人在说什么,不明白的人总觉得那百分之五的人在故弄玄虚搞不知道什么幺蛾子。

扣帽子谁都会,焚书坑儒,批斗整风,还不都是这帮人干的。

最后,马东的这句话,送给《调戏》一文的作者,还有没头没脑连节目都没看上来就怼许知远的人。书读的少,中学阅读理解学的不好,现在开始找补,也还来得及。“女权主义”,这话题咱还是先放放吧。 我的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

心灵洗脚水

 6 ) 你对《十三邀》中许知远最关心的时代命题有何看法?

对于许知远,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从马东的那一期开始关注他的节目,一期期看下去,倒也不觉得他讨厌,也理解他对娱乐化的焦虑。他总是一遍遍地问嘉宾,“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这个时代是不是更加粗鄙了”“过去那个时代你怀念吗”等等。

而他的每一个嘉宾,似乎都比他现实。

如蔡澜、白先勇,过去俱往矣,只争朝夕。

如马东、罗胖子,怀抱科技与年轻人。

如西川,在文化道德和生存道德的选择下,承认自己俗人。

如诺兰,我不能评价。

如林志玲、李诞,人设不能塌。

就像很多人所说的,许知远在这个讲求现实的社会,有点那么不现实。但也是这份不现实,让他有点固执地可爱。

大众更愿意去指责一个人贪图功利,而不会去指责注重时代命运和理想的那个人,哪怕那人的表达方式有一点笨拙和自负。所以不管许知远招了多少骂,问题问得多么偏颇,这档节目仍然有它的市场。

但是我对许知远仍然存在着一些抵触,刚刚在打开圆桌派的时候,我突然明白这种抵触从哪里来了。

许知远总在说年轻人变得不向往崇高了,不爱看书了,不注重理想了,但他从来没说出为什么,而他的嘉宾要么不答,要么与他一样,感叹“是啊”。看完了两季《十三邀》,我既不知道时代为什么堕落,也不知道过去为什么崇高,所有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用几个专业词带过,留下那些"肤浅“”粗鄙“的指责。

但是看圆桌派的时候,谈到佛系青年的时候,他们会说现在的大学生脸上都很茫然,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不愿意听就逃课,他们逆来顺受,乖乖地听着,然后茫然地看着你。

这个时候,我心里一惊,这不就是我吗?!!

窦文涛的节目,总是以生活见哲学,锵锵也好,圆桌派也好,都是从当代年轻人的情境说起,然后通过嘉宾引出更深的哲理和学术讨论,所以他让我觉得他在观察年轻人,理解年轻人,他不会单单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多么不好,他会问为什么,他会想哪里出了问题,他也会指点,表达他对年轻人的期许。

而许知远的节目,先不说节目的部分注水以及他反复的自我独白。很多时候,他似乎想说服嘉宾,得到嘉宾的认同,如同对待他的观众一样。他更像在做一档精英会谈,以大见大,但对于没有看过那些书、没有拥有那些情怀的人而言,是那么难以接近。

而当他在谈论对过去如何如何向往的时候,我甚至有些难过,因为“无知之幕”里说,在帘幕拉开之前你都不知道你是谁,也许你仍然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也许你生于贩夫走卒,也许你出生于战火连天。许知远好像是哪个大院出生,放到那个时代仍然殷实,而我大概都没机会读书,十几岁就嫁人了吧。

所以我敬重那个时代的知识与创造,但我绝对更喜欢现在的时代。我们当然应该去关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和时代的命运,但是当我们天赋平平,生于人世,又面临着新时代的诸多新问题时,也有权利选择先把自己的生活拎拎清。

所以有时候我又想,许知远大概和高晓松一样,他愤怒的是北大、清华的精英们都没有情怀了,而我大概都不能被划到他愤怒的对象当中去。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为不知所云的毕业论文发愁,我也没有那些知识分子家庭的情怀。

这样一来,听着许知远的责问,我就更难过了。

我大概喜欢文涛、马东那样的,温声细雨地对着你说,我知道你很难、我知道你很焦虑、我理解,但你看,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看,有空你还可以去看看XXX的书,我的见解就是从他那儿来的,也许对你有些启发。

 短评

许知远对庸人忧虑,马东对庸人悲观。实际上人们崇拜的应该的是许知远,但是因为理解水平的问题,他们只崇拜马东。

4分钟前
  • 预则立
  • 力荐

概括而言,许知远想问马东的是,这本应是个聪明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为什么选择去做赚浅层快感的傻事?马东回答许知远,这本是个愚蠢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不如去赚个快感,带着一群人一起傻乐也是一件聪明事。

6分钟前
  • 贝克街卢平🏃
  • 推荐

许知远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别较真,较真到一种不自知的程度。他是那种智商上没有优势,情商不高且非常笨拙的人,这样的人很不适合做采访人。再加上他对整个社会的愤怒和自己理想主义的期待导致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跟人尬聊,受访者对他的否定和质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马东这期也是极致了

8分钟前
  • Cecilia
  • 推荐

对许知远的好感大概来自被问及是否能干这么一件能挣钱又有巨大成就的事时,许知远沉思一会给出很肯定又小小委屈的回答:我干不好,就干一下,出于诱惑或者自我证明的渴望。因为他对我没有真正的驱动力,我大概很快就会厌倦。是很较真又可爱的清高了。

11分钟前
  • 云岫
  • 力荐

这是两个都很痛苦的人,只是应对命运和内心的手段同,表达方式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许知远的表达方式致使他更加痛苦,马东的方式更加圆润。我们应该庆幸还有少数人在用许知远的方式来应对世界,虽然不喜欢许知远这人,但他的这种对内心的坦诚是很有价值的,而且有勇气去讨论这种坦诚,而我辈之流只能藏匿

12分钟前
  • 不码字
  • 推荐

《十三邀》最合适的访谈对象应该就是罗振宇马东这些在文化领域创业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奇,也认同他们是同一类人。而采访艺术家明星等人就会失去观点的交锋,沦为普通的访谈节目。

14分钟前
  • 马扎罗
  • 推荐

妈的,越来越想看许知远对话tfboys 许:在这个日益粗鄙化的时代,你们是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你们如何看待粉丝的狂热,你们难道没有身份焦虑自我怀疑过吗tfboys:???说实话其实我觉得tfboys的底色也是悲凉的。。

17分钟前
  • jumptigee
  • 还行

对谈成了辩论,强烈的戏剧性是第一季没有的。争起来,文人总是要被商人包容的,这是情商的差异。许知远还真是典型的心念大众的老派精英,他的历史观的确过时了。马东苍凉底色论可作为所有商人妥协的借口。唉,马东又成功,又被崇拜,又能忍受不完美的世界,多让傲娇清高又愤怒的知识分子嫉妒啊。

22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许老板一直喝水(还是啤酒)来缓解尴尬,这尴尬来自于一个中年知识分子落魄的清高,科技的进步把他的话语权淹没在茫茫的自媒体海洋,而马老板已经看穿一切,自始自终从容淡定,文人的关怀和商人的运筹帷幄奇妙地重叠在他割了眼袋的脸上,个子不高但令人高山仰止。

25分钟前
  • 林久久
  • 力荐

要求马东创造多么悠远的文化价值 就和要求郭德纲反三俗一样驴唇不对马嘴 不是现今时代的文化变得鄙俗了 而是技术革新推翻了精英的话语统治 马东利用这一点赚钱 许知远面对它内心焦灼 我始终认为 社会的进步在于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容许有禀赋的人成为精英 而非直接去改变大众的趣味

28分钟前
  • 躺倒斋主人
  • 力荐

该节目详细记录了一位正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心理治疗过程。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臭老九的气味。

29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马东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世界的虚无,意识到社会的悲凉,才能从偶得的美好中得到似乎惊喜的快乐。

31分钟前
  • 刘大壮
  • 推荐

看完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什么完全没感觉到尴尬!深度交流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很流畅没有冲突的聊天…叫做寒暄吧。

3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昨天终于看了传说中的“马东那期”,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许知远真是可爱啊。他的问题更接近“真”问题,所以容易让人错愕。而马东的回答,听着好像更通达,其实就是更懂得怎么让那95%的人高兴而已。那句“底色悲凉”真是引起了严重不适,他所有的语言都是一种包装。反而是许知远,尽管喜欢掉书袋,喜欢拽名词,可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困惑。跟这些人相比,许知远的言辞才是真正的奇葩说吧。这一季最喜欢蔡国强的那期,比较受不了的是马东和好评度最高的李诞一期。。可能我也比较奇葩吧。

33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最近好像好多人骂许知远 我看了一期反而觉得他很有意思 马东在做95%的大众文化 许知远作为5%也在坚持

37分钟前
  • 一生热爱
  • 推荐

我站许知远,终于看到一个和我一样,觉得奇葩说是垃圾的人了。

38分钟前
  • 培疯
  • 力荐

许知远的牢骚里有一股天真,一种热爱生活的劲头,对改变抱有期待,就像爹妈念叨不争气的儿女,想把他认为最好的给你,虽然会不接受,也觉得固执烦人,但其中有热乎乎的关切。而真正的绝望,是心平气和的,是马东说的悲凉的底色,不批评当然很礼貌,也很高级,但本质上就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了。

43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反对许知远这样的老清新,但把他骂到墙角以后发现崛起的是一群马东,是不是也挺悲哀的?

44分钟前
  • goodfella
  • 还行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所谓清高和优越感,那真的是一场灾难之前的感觉吧现在的感觉是,尤其看了李诞这一集我觉得,鄙夷崇高,其实是对自我实现没有达成的迁怒,解构确实也是一种无奈。从这两个人我看到一些时代的特质。

45分钟前
  • 柚子桑
  • 力荐

思想需要融合吗?

48分钟前
  • 豆汁儿大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