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城

剧情片大陆1993

主演:狄龙,杨凡,杨丽菁,关之琳,赵长军,洪金宝,黄锦江,邹兆龙,刘洵

导演:洪金宝

 剧照

一刀倾城 剧照 NO.1一刀倾城 剧照 NO.2一刀倾城 剧照 NO.3一刀倾城 剧照 NO.4一刀倾城 剧照 NO.5一刀倾城 剧照 NO.6一刀倾城 剧照 NO.13一刀倾城 剧照 NO.14一刀倾城 剧照 NO.15一刀倾城 剧照 NO.16一刀倾城 剧照 NO.17一刀倾城 剧照 NO.18一刀倾城 剧照 NO.19一刀倾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5 16:1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开了东方睡狮闭锁许久的大门,慈禧太后只手遮天,无心国运。华夏大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革命的火种酝酿蓬勃,即将成为一场足以颠覆王朝的燎原大火。出身于刘永福黑旗军的大刀队长王五(杨凡 饰)怀有一身高超武艺,然而在刺杀日军司令的行动中他遭遇惨痛的败绩,手下们相继阵亡,愧对部下的他跳崖自杀,侥幸生还后则隐居在东北乡野。在命运的安排下,王五结识了谭嗣同(狄龙 饰)和袁世凯(赵长军 饰),三人情投意合,携手上京闯荡。创立了强武学会的王五邂逅了美人颜夕(关之琳 饰),而对方却是奕亲王(黄锦江 饰)的爱妃。  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王五和谭嗣同、袁世凯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长篇影评

 1 ) 大刀王五与王妃之间感情表达很传神

没有亲亲爱爱的言语,也没有搂搂抱抱的动作,仅仅凭借一把纸伞与精炼富有意涵的台词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大刀王五与王妃之间的情缘,情感戏的最高境界!

――王妃:“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王妃“你会记住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王妃:“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王妃:“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2 ) 《一刀倾城》:不该遗忘的历史,不该忽视的经典…

《一刀倾城》:不该遗忘的历史,不该忽视的经典…
文\三错


细细看完《一刀倾城》,很多旧事、感慨涌上心头,一时间不知该从何说起。

-、渐行渐远的记忆

依稀记得上中学时,我在村里的露天放映场第一次看《一刀倾城》。那时候,我对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不多,看武侠电影纯粹图个痛快。记忆最深刻的是,王五等侠义之士在袁府与朝廷鹰犬大战后尽数被杀,只有一个小孩(王五的大弟子左宗生)逃掉,他站在高高的屋顶上大声呼喊。在我眼里,这个场景意味着好人没有死绝,正义的力量还在继续。所以在电影结束后,我一直想着小孩长大后肯定会成为王五那样的大侠,然后领着自己的弟子为师父报仇,将朝廷鹰犬全部杀死。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完全是定势思维的一厢情愿,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强烈的正义感。这一点与我们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有关,正邪之争的最后就是要让“好人杀尽坏人”嘛。

今天重看《一刀倾城》,我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坏人杀尽好人”的结局,也不会设想左宗生长大成人后为师父报仇雪恨。历史的真相摆在那里,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但《一刀倾城》能够让我们以电影的方式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回到那个外忧内患、民不聊生的激荡变革年代,回味各色人等的侠义、仁爱、雄心、抱负、胆略、才气、奸诈、狡猾和无处不在的浓浓深情。

两年前,我在央视的电影频道第二次看《一刀倾城》,打开电视时影片已经演到谭嗣同和王五见面。当时,我不知道导演是洪金宝。看完影片,意犹未尽,从网上查看相关资料,惊讶中发现导演竟然是洪金宝。那一刻,我对洪胖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我已将《一刀倾城》和《八两金》作为洪大哥个人导演、主演生涯的两部神作。

二、票房不过一坨狗屎

影片由内地和香港共同创作,以香港方面为主:监制罗维,策划叶荣祖,编剧张炭、司徒卓汉,主演杨凡、狄龙、杨丽菁、关芝琳,联合主演陈国惠、王振田、黄锦江、刘洵、倪星,情商演出赵长军、洪金宝,导演兼武术指导洪金宝,副武术指导萧德虎、黄兆强、倪星,武术顾问赵长军,副导演田俊、于万山、楼南光。

二〇〇九年,也就是《一刀倾城》拍摄后的第十六年头,香港电影人奉献了一部与《一刀倾城》相似的经典制作《十月围城》。分析这两部电影,它们都讲述大变革时代多难的奋斗的民族历史,但它们没有《建国大业》那般的政宣说教色彩,它们一样好看耐看,一样包含深情,令人深思、唏嘘、感怀。

回过头来,我甚至疑惑是不是陈可辛、陈德森从《一刀倾城》里得到了灵感?然而,这两部电影的命运大相径庭。《十月围城》在疯狂的“前《阿凡达》时期”赢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中傲视群英,斩获最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美术指导等8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一举登上经典的殿堂。《一刀倾城》却生不逢时,制作投入1800万元,在香港上映九天,票房仅仅约100万元,致使身为监制和投资人的罗维先生不得不宣布破产,抒写了香港影坛“一片倾家”的悲壮之举。这种惨淡结局,让我联想到精彩深情的《赤脚小子》的可怜票房,不由得再次说一句:所谓的票房销量不过是一坨狗屎!

观众的眼镜是雪亮的,历史终究会还《一刀倾城》以公道。在烂片横行、贱片当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影迷给这部电影以高度评价,认为是洪金宝导演的最好作品,是一部不该被忽视的武侠经典巨制。

三、多义·多血·多情

在《一刀倾城》里,洪金宝的纵横才气展现无遗,叙述张驰有度,故事高潮迭起。开篇直接交代故事发展背景:“中国甲午战败后,满清政府向日本乞和,割让台湾,撤走黑旗军,台湾子民愤慨莫名,自组义军大刀队,时为一八九五年……”荒郊野外,大刀队队长王五舞刀扬威,仗义执言,对酒当歌:“黑旗军,力万均;杀外敌,保家国。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王五率大队刀兄弟计划炸毁日军弹药库。行动中,兄弟死伤惨重,王五血战逃出,看着火海中被日军惨杀的兄弟们,他悲痛万分纵身跳入深渊。身后,留下一代大侠无可奈何的绝望感叹:“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何处有我王五容身之所?”

这样的开局为全剧定下了整体基调:雄浑、苍凉、悲壮!

王五弃刀跳崖,所幸逃过死劫。在白石镇,为了从清兵和贼寇的战乱中救出灾民,他与谭嗣同、袁世凯相遇。三个意欲救国救民的男儿决定一起上京,成就一番事业。在京城,王五得到康有为、谭嗣同的相助创立“强武学会”,袁世凯步步高升统领朝廷新兵大营,谭嗣同写就《仁学》立志推行维新变法,但遇到了奕亲王等顽固保守派的反对。紧急关头,维新派决定实行兵变推行改革,谭嗣同将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袁世凯却将维新派兵变的秘密告知保守派,谭嗣同被捕并斩杀于菜市场。为了给谭嗣同报仇,王五找袁世凯决斗,最后被朝廷火枪队包围英勇就义。

清末维新变法时期,“大刀王五”是民间代代交口称颂的一个传奇,谭嗣同和袁世凯分别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各自重重的一笔,一个永垂青史,一个遗臭万年。《一刀倾城》以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回望历史,向李翰祥的《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学习,融合正史与民间传说,让侠者王五处于中心地位,将谭嗣同和袁世凯置于从属地位,并以武侠片的特色让谭、袁两个历史人物身怀武艺向武者靠近,简约而完整地抒写了民族变革时代武者的民族气节和激越悲歌:
――“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们?”
――“我们做大事的,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有刀义,就有刀在;有战义,就有人在。”

《一刀倾城》不仅是一部多血之作,变法之血,男儿之血,杀戮之血,更是一部多情之作。一行男儿不轻弹的泪水里有王五和谭嗣同的英雄情,一句“只要有你就永远有大刀队”的话语里有王五和万田的兄弟情,一串最爱吃的冰糖葫芦里有谭嗣同和九斤的主仆情,一曲愁肠柔转的情曲里有王五和王妃的男女情,一番谆谆教诲里是王五和左宗生的师徒情……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在这部悲壮的影片里温暖着滋润着观众的心田。

四、那些话,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次一次地按下暂停键在电脑上敲打下一段段穿越时空直击心灵的台词。这些对白,或言简意赅,或大气磅礴,或充满哲理,或包含真情,或富有诗意,无不令我感慨万千、感动不已。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台词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剧情的起承转合、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历史的沉痛叙说紧密相连:

众人一路同行,来到进入京城城门下。同一扇门,不同的感叹,预示着迥异的前程和命运:
――谭嗣同:“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红日西落,风平浪静,杨柳低垂,佳人抚情,英雄静听:
――王妃:“五爷似乎也是个伤心人。”
――王五:“当今中华大地,只要有血性,哪个不是伤心之人?”
――王五:“我的心虽伤过,但没死过。”
――-王妃:“好,这场雨冲得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让我替五爷助威……江湖风雨多,五爷多珍重。

在“强武学会”的讲堂里,袁世凯慷慨讲兵法,谭嗣同不能苟同,亦要“纸上谈兵”。双方唇枪舌剑,正与邪、黑与白、对与错、高与下、优与劣模糊不清而又清晰可见:
――袁世凯:“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不理战场的变化,不管怎样艰辛万苦,都要按法则去行事。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到大家的生死,国家的兴亡。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天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便是尝试,也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

谭嗣同被捕,王独闯大内监狱,与押阵的“京城四岳”之一的余万山输赢定对错:
――王五:“中国自有监狱以来,监禁的都是好人居多。”
――余万山:“我只是一个狱卒,不是历史学家。”

王五打赢余万山,意欲救走谭嗣同。在这里,历史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悲壮绝笔: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谭兄,你对,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今日你败,只是败在气数,中国始终会走你的路。”
――谭嗣同:“中国,始终会走我的路。五哥,我想睡一会,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王五泪别谭嗣同,向余万山前辈借刀。谭嗣同被押赴刑场,百姓围观,九斤哭送,王五握刀执法,谭嗣同笑傲苍穹:
――谭嗣同:“五哥?!”
――王五:“我送你上路。”
――谭嗣同:“能够死在黑旗军统领的刀下,岂不快哉。”

王五决意为谭嗣同复仇,与奕亲王王妃诀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王妃:“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王妃“你会记住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王妃:“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王妃:“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王五来到袁世凯的府衙,大厅的正堂上摆着袁世凯暗设下的“吾兄谭嗣同之灵位”,决战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历史的成败既然已定,双方的生死当然亦要决出:
――袁世凯:“你终于来了。他的确是治国之材,可惜生不逢时。”
――王五:“错了,是他所托非人。”
――袁世凯:“他去得痛快吗?”
――王五:“痛快,一刀百了。”
――袁世凯:“是你刀法好。”
――王五:“过一会,你就知道了。你不怕吗?”
――袁世凯:“袁某投笔从戎,早已置生死于度外。”
――王五:“置生死于度外,所以也都视人命如草芥。”
--袁世凯:“这一仗,输的是你们,如果你们赢,还不是一样尸骸遍地?”
――王五:“成败已定,可是生死未决。”
――袁世凯:“不错,你不应该来。”
――王五:“你当然不想我来。”
――袁世凯:“五哥,天涯路远,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如我们…”
――王五:“我和你只有一个人可以走以后的路。”

五、悲歌颂情义,大刀扬正气

影片的主题曲《血像火》悲壮激昂,由卢冠廷作曲,唐书琛作词,吕方主唱,在剧中响起两次。一次是王五在“演武大会”上打败奕亲王府的拳术顾问、京城四岳之一的“花拳王”步亭,声名雀起,“强武学会”人丁兴旺蒸蒸日上的时候;一次是王五英勇牺牲,奕亲王王妃来到英雄墓前祭拜的时候。一首歌将人生的辉煌与死亡联系,令听者热血沸腾而又掩面长叹:

“一生起伏浮沉云雨里,谁愿长伴相随?一生的梦若随时间去,谁愿留在我梦中?真的心假的意,假的心真的意,朦胧俗尘世事。千变际遇,这心永坚持,智勇中送情义。血像火,心绪激昂,四处风涌云荡。爱像火,千串光芒,照四海永未亡。”

经典的影片必有经典的角色,《一刀倾城》中的王五、谭嗣同和袁世凯就是此类经典形象,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个性。正因这些与众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命运。扮演王五的杨凡是辽宁省话剧团的演员,出演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作为黑旗军大刀队的队长,王五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侠肝义胆,重信承诺,光彩照人,堪称中华武者之楷模。当年的狄龙已是47岁的大龄,二十多年演绎生涯积淀的“英雄本色”和“大侠风范”无可替代,将忧国忧民的“中华变法第一人”谭嗣同演绎得形神俱备,豪气冲天,雄心满怀,仁义为先,为国家兴亡置个人生死与度外。扮演袁世凯的赵长军是内地武术界响当当的人物,曾十次荣获国际国内武术比赛“个人全能冠军”,后在西安创办赵长军武术院并任院长,洪金宝任该院董事长。受洪金宝的邀请,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反派“窃国大盗”,为人处事圆滑,善于投机,喜怒不形于色,善于见风使舵,在风云际会的京城步步高升实现个人野心。

影片的武打由洪金宝亲自设计,虚实结合,风格杂糅,主要有四场打戏。第一场是黑旗军大刀队偷袭日军弹药库。众义士身轻如燕,远距离跳跃,勇杀日寇,亦被惨杀,更有王五一刀砍下五个日军头颅的血腥夸张场面。第二场是义士、官兵和贼匪在白石镇的战斗。其间有许多为避瘟疫的村民,杀敌与救民交织,有的徒手退敌,有的以衣为器、回旋收箭返射杀敌,有的以一敌十、力斩匪首。第三场是“演武大会”的擂台比武。这是中国武侠片最常规的一个套路,也是洪金宝武术指导的强项之一。大清王朝以武平天下,京城各派高手在圆形擂台上见招拆招,步公子毒手致人以命,王五出手救人,单臂打败步公子;随后“花拳馆”馆主意气用事,与王五龙争虎斗,从擂台打到旗头再打回擂台,花拳神技,胜在义举,最终结果是“赢的装没赢,输的装没输”。第四场是最后在袁府的生死决战,配以赵长军、倪星等人的扎实功底,演绎得很像一场武术比赛:王五与袁世凯,大刀对利剑,火花四溅,难分伯仲,双双受伤;步三爷与小川,徒手对决,旧情新恨,师徒反目;敖白与王五,大刀对徒手,招招致命,刀气纵横,敖白暗器杀死小川,王五怒目将其一刀斩为两断,血腥惨烈;左宗生一对双刀,智斗大批清兵,招式有模有样,打斗充满喜剧质感;九斤与陶安,长枪对流星锤,以直破柔,最终她为抢回“谭嗣同灵位”被袁世凯阴谋炸死。

六、于经典中重回历史

作为武侠片,《一刀倾城》不同于称霸武林、仇怨仇杀的非一般类型片,而是以武侠片的形式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壮之事。影片虽然讲述历史,却能引发我们思索当下。鲁迅去世时,郁达夫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在,我们的大小银幕多是歌功颂德、三呼万岁的历史垃圾剧,对谭嗣同此等的民族志士鲜有问津。

李敖先生对谭嗣同崇尚备至,倾心写就小说《法源寺》,以这座古刹为背景,以悯忠为基调,描写百日维新后谭嗣同英勇就义的过程,歌颂谭复生以血救国的民族品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李敖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编剧题材!)正是谭壮飞这些仁人志士们的血换回了民族今天的繁荣和发展。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应当看到中华民族的处境依旧险峻,霸权主义大国遏制的包围圈基本形成,内乱外扰依旧此起彼伏。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大势之下,国人们还都沉迷于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之中,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成为历史的弃儿。现实生活中,心忧天下的人越来越少,及时享乐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崇尚英雄转身疯狂追星,形成一群群庞大的粉丝军团。好吧,粉丝们从来追求娱乐,那我在这里不妨向他们推荐这部被人们忽视的讲述不该遗忘历史的经典娱乐电影!


PS:
1.片中一再说江湖上的“京城四岳”,但剧中只说明了三位高手:“神手”敖白、“花拳王”步亭和“监狱守卫”余万山(此名大抵源于影片副导演于万山之名吧),但影片似乎没有交代另一位是何方高人?
2.本文也贴发于《刀光.剑气.侠影》系列,为让更多的人欣赏这部经典,故而单独贴出。

PS:
下期细说《双旗镇刀客》;
更多电影文字:错看电影
http://gsgbr.blog.163.com/

 3 ) 成功的人物塑造,精彩的台词演绎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当时是冲着武打场面去的,觉得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特别悲壮,其实当时也不明白其中含义,但情感上也触动不小。

前两天CCTV6上碰巧又看了一遍,老实说,剧情上不是特别有亮点,最后两个徒弟的死也有些刻意,但是这不妨碍整部电影的精彩,对三个主角的塑造非常成功,契合了史实的背景,又表现出了英雄的悲壮和正气。尤其是王五,粗中有细,不怒自威。和谭嗣同的狱中对话、亲手送谭嗣同上路以及最后从容赴死。一个“大英雄”的形象简单、干净的展现出来,这种情况下,人们被主角的主管形象所触动,貌似剧情已经不太重要了。

另一方面,台词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单刀直入,干净利落,却又毫无造作之感,十分自然,契合主题。简单的几句对白,你听着就是很爽。杨凡和关之琳的对白真是侠骨柔肠、红颜知己。而杨凡和狄龙之间的对白又是英雄相见恨晚、兄弟鼎力相助的仗义豪情。可以说,台词让整部电影更加有武侠气息!

这是一部精彩的武侠片,爽!

 4 ) 感动,不需要理由

   今天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影片——《一刀倾城》,至今重温,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整个影片背景和音乐充满着一种难以排抑的悲壮和苍凉,一如我此刻的心情,一人身处沪上的孤寂。
        片子以清末戊戌变法为背景,讲述了名将刘永福麾下黑旗军的大刀队长王五(杨凡),率领大刀队刺杀日军司令,部众全体壮烈牺牲,王五愧对部下,弃刀跳崖,但幸免于难,其后巧遇谭嗣同(狄龙)和袁世凯(赵长军),一齐上京,欲成就一番大业。王五赴京得康有为、谭嗣同相助创立“强武学会”,以替民间培养一群有志的男儿,希望能重振国运。谭嗣同写“仁学”,立志维新变法,但紧要关头被袁世凯告密,于菜市场被斩首,王五为替其报仇与袁拼命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在这个社会,接受理性训练的我,很少能感动了,即使是所谓的肝肠寸断,悲欢交加的电影,我也不为所动。因为我已经理性化了。这个社会已经很难有什么事能让我感动。而此片,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崇敬、感激、赞赏之情。崇敬片中以王五为代表的一代习武之人那博大的爱国之心;感激此片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们价值观面临空前挑战的今天给予我感动与思考。片中的台词也非常的经典,对话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且饱含哲理,可以说是字字有意、句句耐寻,再配上古典的旋律和特定的历史场景和情节,很有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虽然作为一部武侠片,片中的武打场面很炫目。但是,我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识之士总是壮志难酬?“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们”?特别是在近代,这个内忧外患,风云际会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新旧矛盾尖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也是个悲壮的年代“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何处有我容身之所”。在这个救亡的年代,“自古忧国忧民之士,皆是千古伤心之人”,“我们做大事的,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决定冲决罗网,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急迫心情去维新变法,“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先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可惜的是,志士仁人,空有一番热情与豪气,手中却毫无实权,也毫无从政经验。在面对掌握实权与圆滑的顽固派面前,不堪一击,最后只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引身就义,慷慨赴死。仰天长叹:“天下虽大,竟无我容身之所”,“逃得出牢狱,逃不出天下”。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这一幕,唯有临影嗟叹,唏嘘不已。这也许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近代变法救国,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在体制内,有权有势、有手腕的人,没有意愿变革,而身处体制外的志士仁人,虽认识到变法的重要,也有变法的热情,但是却没有变法的手段,唯有抓住一个无实权的傀儡皇帝。面对的却是一群顽固守旧与投机圆滑的实力派,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这不仅是他们的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剧。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却更加激起进一步对旧制度的反抗,从体制内改革已经不可能,那就只有完全颠覆整个旧制度。一次次的失败,只会激起一次次的更加的激进,我们的民族,一步步走向激进主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从个人来讲,志士仁人(如片中的谭与王)大都豪气冲天,义气满怀。待人接物,以义气为先,以他人为目的,重信守诺,为朋友两肋插刀。而小人(片中袁世凯),则是以他人为手段,处事圆滑,善于投机,惯于见风使舵,八面玲珑。最终,志士仁人终将倒在罗网之中。令人唏嘘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唯有怀着敬仰的心去怀念他们。
        另外,在这个救亡时代的儿女情长,是那么的婉转,那么的悠长,那么的惆怅、那么的令人回味无穷。第一次王五在船上遭遇关之琳,乱世中倾诉儿女情,却不忘舞琴明志,“看来你也是个伤心人”。“当今中华大地上,只要是热血男儿,有哪个不伤心?”“我的心虽伤过,但未死。”在这个“故国非国,有家无家”的年代“中国没前途,我们无后路”。所有的儿女情长只有抛诸脑后了。最后一段他们的诀别让人感动不已:
        “你想听什么”?
        “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你会记住吗”?
           “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5 ) 让人为之热血沸腾的电影

很久以前是在央视6套看的,当时的片名叫神州第一刀,是部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的片子,无论从武侠的角度,还是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或是从演员演技的角度,都让人耳目一新,后来死命上网想下载来收藏,但找不到,直到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一刀倾城,是部不可多得的片子,是汉子的都要看这部,本人力荐

 6 ) 看一遍哭一遍的砍头戏,被遗忘了的好电影,连小狗都自带演技

《一刀倾城》:谭嗣同慷慨就义_腾讯视频

看一遍哭一遍的电影,就是这一段:

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狄龙)走上刑场,侍女(杨丽菁)哭法场,为谭嗣同送来冰糖葫芦,大刀王五送他上路,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嘴里掉出冰糖葫芦……

洪金宝导演《一刀倾城》(1993年),狄龙、杨凡、杨丽菁、关之琳主演。拍得撼人心魄!所有人演技爆表,连那条小狗都带着演技!第一次觉得杨丽菁那么漂亮。

小时候看过,这不是一般的武打片,而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烈而悲壮的一页。

影片开端交代了时代背景,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割台湾撤走黑旗军,台湾人民愤慨而起,组成大刀队。大刀队夜袭日本军营,几乎全军覆灭。只剩下王五策马疾奔,带着愤恨与绝望,跳进万丈深渊。

镜头一转,主人公王五、谭嗣同与袁世凯在白石镇狭路相逢,三位心怀壮志的英雄意气相投,相约一起到京城闯荡。然而,谁又能想到日后会白刃相见,血溅五步。

接着是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虽然已成为回忆,但有些镜头还是让人泪目。比如,谭嗣同变法被捕,在水牢中以指代笔,以血替墨,写下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最后王五与袁世凯决斗,也是念着这两句诗从容就义!好男儿就是这样!

影片的主题曲是吕方唱的《血像火》,在剧中两次响起——

人生浮沉,命运起落,情与义永不灭亡。就如关之琳的那句台词:“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有回忆便未亡。

影片的对白棒极了,处处蕴含着人生哲理与大义智慧,从豆瓣电影评论中摘录一些,大家体会下:

众人一路同行,来到进入京城城门下。同一扇门,不同的感叹,预示着迥异的前程和命运:

谭嗣同:“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红日西落,风平浪静,杨柳低垂,佳人抚情,英雄静听:

王妃:“五爷似乎也是个伤心人。”

王五:“当今中华大地,只要有血性,哪个不是伤心之人?”

王五:“我的心虽伤过,但没死过。”

王妃:“好,这场雨冲得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让我替五爷助威……江湖风雨多,五爷多珍重。

在“强武学会”的讲堂里,袁世凯慷慨讲兵法,谭嗣同不能苟同,亦要“纸上谈兵”。双方唇枪舌剑,正与邪、黑与白、对与错、高与下、优与劣模糊不清而又清晰可见:

袁世凯:“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不理战场的变化,不管怎样艰辛万苦,都要按法则去行事。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到大家的生死,国家的兴亡。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天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便是尝试,也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

谭嗣同被捕,王独闯大内监狱,与押阵的“京城四岳”之一的余万山输赢定对错:

王五:“中国自有监狱以来,监禁的都是好人居多。”

余万山:“我只是一个狱卒,不是历史学家。”

王五打赢余万山,意欲救走谭嗣同。在这里,历史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悲壮绝笔: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谭兄,你对,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今日你败,只是败在气数,中国始终会走你的路。”

谭嗣同:“中国,始终会走我的路。五哥,我想睡一会,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王五泪别谭嗣同,向余万山前辈借刀。谭嗣同被押赴刑场,百姓围观,九斤哭送,王五握刀执法,谭嗣同笑傲苍穹:

谭嗣同:“五哥?!”

王五:“我送你上路。”

谭嗣同:“能够死在黑旗军统领的刀下,岂不快哉。”

王五决意为谭嗣同复仇,与奕亲王王妃诀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王妃:“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王妃“你会记住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王妃:“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王妃:“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

王五来到袁世凯的府衙,大厅的正堂上摆着袁世凯暗设下的“吾兄谭嗣同之灵位”,决战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历史的成败既然已定,双方的生死当然亦要决出:

袁世凯:“你终于来了。他的确是治国之材,可惜生不逢时。”

王五:“错了,是他所托非人。”

袁世凯:“他去得痛快吗?”

王五:“痛快,一刀百了。”

袁世凯:“是你刀法好。”

王五:“过一会,你就知道了。你不怕吗?”

袁世凯:“袁某投笔从戎,早已置生死于度外。”

王五:“置生死于度外,所以也都视人命如草芥。”

袁世凯:“这一仗,输的是你们,如果你们赢,还不是一样尸骸遍地?”

王五:“成败已定,可是生死未决。”

袁世凯:“不错,你不应该来。”

王五:“你当然不想我来。”

袁世凯:“五哥,天涯路远,要走的路还很长,不如我们…”

王五:“我和你只有一个人可以走以后的路。”

 短评

CCAV5播过 派了好多便当 看完伤透了心

5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7。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经典台词很多,但是动作偏快了,一快就什么节奏都没有了,什么美感都没有了,洪金宝比较擅长的还是拳脚和木棍,刀剑不是很适合他。很好的一个题材,很能拍出现代性的议题。除了李翰祥的《倾国倾城》,一直没人能拍好过这个题材。

8分钟前
  • Mark解影
  • 还行

一部被大大忽略和低估的好电影,历史武侠片中的闪亮之作。洪金宝导演并且客串的片子,武术方面相当牛叉,每个演员几乎都是专业出身,而且出手不凡,特别是王五和袁世凯的扮演者,狄龙的谭嗣同也展现出了一代仁人志士的风采,杨丽菁不但美打的也好,片中台词的设计堪称大气豪迈,音乐烘托出了壮志情怀。

13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到最后,谭嗣同慷慨赴义,王五舍生取义,惜乎窃国者总是侯,长使英雄泪满襟。侠义柔情加之清末国破山河演绎家国天下的壮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台词牛X,动作设计也是华丽霸道非常专业,单刀、长枪、多节鞭、流星锤的展现,我很喜欢袁世凯(赵长军)那一段醉剑。导演洪金宝!7.7

1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

15分钟前
  • dt66
  • 力荐

不怎么喜欢。动作戏一般(洪金宝的动作戏老出现快进播放过界的情况,快进的痕迹实在明显,且暴露无遗),文戏也平淡,很多对话它尽显刻意,情节衔接就更是如此,其实对于戊戌变法这个题材,光是这几个人物就可挖掘一堆故事,但影片的整体成效却也太过停留于动作戏的打打斗斗中,因此人物也没怎么立起来

17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还行

张炭这个编剧好,人活一口气他分为吸气和吐气,吐掉晦气那叫扬眉吐气;吸入清气那叫新鲜空气,大刀王五陆隐于市那就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呼吸的都是清新空气。气清而心静,所以借一把刀,杀一个人,送君子(谭翤同)上路,替小人(袁世凯)收尸。就连孙子兵法中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变成了改革派的当机立断和保守派的待时而动,不愧是90年代功夫宇宙之成员,台词写得铿锵有力,大有人在千里,枪在眼前的感觉。中国写不好历史剧,关键还在于文史教育教的都是功利哲学,什么政治上的就是直接原因和经济上的就是根本原因,小孩学多了,少年老成,世故俗气,还不如影片中的小女子,谈的是情(琴),助的却是威啊!

18分钟前
  • 欢喜陀
  • 推荐

一部戏说戊戌变法背景的热血动作电影,台词有惊艳之处,但镜头语言十分缺乏像电视剧。主角是大刀王五,与谭嗣同和袁世凯相交,谋求变法,但遭袁出卖,谭被处死,王五大杀一番和同伴一起不敌弈亲王的洋枪队,只留下了徒弟。之间王五认识了红颜知己却是王妃。

21分钟前
  • mmhh
  • 还行

袁世凯醉里挑灯看剑,谭嗣同去留肝胆昆仑

25分钟前
  • 一灯
  • 较差

总体挺烂的,受不了这些人的表情。台词写得很搞笑。。。每个人都很能侃。动作设计没什么新意。

29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较差

杨凡、赵长军一正一反表现上佳,国语版历史厚重感尤其强。谭嗣同作为中心人物也让人眼前一亮,历史上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康梁之后,但英雄气概其实远超康梁,在维新派群体中最显悲壮色彩。现实中朱毛相当于谭的徒孙,片中引用了两句与毛密切相关的名言恐怕不是巧合。

31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相信剧本本身是很好的,可以看出编剧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应该是导演为了“商业性”的考虑,故意加了很多没必要的角色和没必要的情节,改动了剧本的根基、破坏了完整性,实在可惜。另一方面过于文学化的词汇导演也没能力甄别,就没文化真的很可怕。结局王五去见袁世凯的大乱斗真是大败笔,收的极其草率。一个在万军从中活着走下去的人,竟然死的如此草率,完全不符合角色经历。也不知道是导演的锅还是编剧的锅。当时内地演员的表演水平完全碾压港台演员好几倍,真是令人唏嘘。

32分钟前
  • 今夜
  • 较差

点击豆瓣的推荐,发现了这部中学时看过的作品。武打很炫,但印象更深的是那些充满历史情怀的对白:“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们?”“自古忧国忧民之士,皆是千古伤心之人”“故国非国,有家无家”。类似的悲情,在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中一再上演,至今未已。

3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勉强及格。万里电影有限公司出品,但这家公司查不到任何资料?张炭这时刚写完徐克的前三部黄飞鸿,台词上延续了形式工整、追求意蕴并有豪情、大气的古风,只不过在视角上稍显主旋律,把人写的有点古板了。对人物的塑造成功,比如最后一场戏先动手的一定是急性子的杨丽菁了,小徒弟也又莽又纯真,谭嗣同与王五的狱中诀别也写的壮观,狄龙一捏刀锋留两句血诗,这种笔法在华语电影史上并不多见。洪金宝的武指尚可,让赵长军舞剑表示决心已定,利用了演员的身手也起到以形证心的目的,都很聪明,不过最后用了大段的特写和快放来呈现动作场面,实在是糊弄事。本片在合拍片的历史上,是充分利用了两地资源的一个范例

3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凌然正义,一打起来就很销魂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依旧活在记忆里。记忆虽然支离破碎,却仍旧是个神奇的东西。

39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推荐

有史以来台词最好的武侠电影,没有之一.

44分钟前
  • K.Ludisia雪夜
  • 力荐

重看。过于一般的跟风制作。在现在中文互联网上能被认为是被低估的时代遗珠也是奇葩。本身开头的戏份即黄飞鸿第一部的复盘,不过第一戏说氛围过浓,第二台词语境也塑造的混乱无比。本以为后面会越来越好,谁知道却愈演愈烈,很多无意义的热血台词以及现在看来逻辑很感人的场景真的让人想笑,还塞入的各种被认为有卖点的人物关系以及娱乐化设定,只能让本就糟糕的电影愈加无趣。洪金宝的武打戏也很乱,剪辑上面想要大搞夸张,却使得各种对打都凌乱无比,明明是大场面却总是显得小肚鸡肠。总而言之,真是部一般的作品。罗维真的是活了一辈子,半辈子都是笑话。

49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较差

死包子你要不要一出來就淫濕啊濕……那個什麽袁世凱的,好像沒眉毛版陳道明,出場很拉轟啊。三個星太多,兩顆星又太可憐,還是三顆星吧……

51分钟前
  • 还行

把历史剧当武侠片拍,只有香港人拍得出来,谭嗣同、袁世凯都成了武林高手,但家国大义又是那么燃,多少有点历史感。九零年代合拍片,取景在内地,男一号杨凡也是内地演员。狄龙演《英雄本色》已见谢顶,但演谭嗣同,竟英气逼人,有年轻时的范儿。关芝琳纯花瓶,戏份全删不影响剧情。

53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台词和动作都“猛”到过火,流畅无比。其实谭嗣同就义已经是高潮,可结尾还是要打一打的。“将来中国一定会走我的路”,这片子也可以放到90年代港片家国情怀的脉络下看。三毛客串了个蛊惑狱卒,“我是狱卒,不是历史学家”,哈!吕方的主题歌真好听。老港片就有这个好,一把把你拉回青春期!

57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