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M就是凶手1931

剧情片其它1931

主演:彼得·洛,艾伦·维德曼,因格·兰德特,奥托·维尔尼克

导演:弗里茨·朗

 剧照

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2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3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4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5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6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3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4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5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6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7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8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19M就是凶手193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08:10

详细剧情

  一名针对小女孩作案的连环杀手(Peter Lorre 饰)出没,城中人心惶惶。警察全体出动,频繁突击检查。黑帮首领(Gustaf Gründgens 饰)因生意受到严重影响,决定利用乞丐的隐蔽性布下天罗地网。卖气球的盲丐(Georg John 饰)通过《在妖王宫中》的口哨声辨出了杀手,他的同伙(Carl Balhaus 饰)趁机将“Mörder”的首字母“M”标记在其背上。虽然警方锁定了杀手的住处,但杀手被乞丐围困于商业大厦,成了瓮中之鳖。深夜,在黑帮私设的法庭上,杀手会为自己作出怎样的辩护?

 长篇影评

 1 ) 真是一部太经典的片子

说实话,前1/4段的时候很闷,我都想关了睡觉,但是后来越来越好看,到最后简直兴奋到不行,才发现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影片

一个外貌胆怯又平常的男人,以各种方式骗走并杀害了九个小女孩
这样的罪行伴随着他那独一无二的口哨声印刻在了观者的心里(他估计最后死也没想到是这个口哨声暴露了他)
全城的市民如惊弓之鸟,城市秩序几乎都要到了崩溃的边缘,警察局日夜忙碌不堪依然一无所获("现在连享受十分钟的宁静都成了奢侈")
大段对上司诉苦的描述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拖网式查案的艰难和绝望,警察们似乎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了

而这时比较囧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警察们疯狂地检查和搜索,黑帮们"正常"的生意和行动全部被打乱,简直没法过日子
眼看着抓不到凶手自己的生活就要完蛋了,黑帮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自己也去把这凶手找出来泄愤
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白道和黑道无意中达成一致,一起来拼命寻找这个注定该死的人

下面的故事就开始让我觉得好笑了
黑道买通了丐帮,让他们负责搜寻凶手的下落
这效率真快啊,他们不仅神速地找到了凶手,还在他身上留下了记号,甚至还满大街追着他跑并把他逼进了死胡同
黑帮在夜晚用计闯进了凶手躲藏的大楼,蚂蚁一样地搜遍了全楼把凶手找了出来(最后警察来之前他们坚持到最后一刻抓到凶手才走,实在是太敬业了XDDD)

警察来了,查看了现场,开始大惑不解:
来了一堆黑帮,把全楼都找遍了,撬了锁挖了坑,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拿走,甚至整栋楼没有丢一样东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后来听说是抓走了一个人,那么是什么人值得黑帮大动干戈呢?
警察来的时候只发现了一个没离开大楼的黑帮分子
这人顽固不堪,硬是不肯交代黑帮到底在楼内找谁
结果警察头子用计对他一恐吓,居然发现黑帮找到的人是那个让他们焦头烂额的凶手,于是震惊了

而在黑帮这里,审讯开始了
凶手瞪着大眼发现在地窖里居然有几百号人悄无声息虎视眈眈恶狠狠地盯着他
逃是没用的,黑帮开始对他进行控诉
其实真的很囧,这时我怎么看都觉得黑帮那就是一正义的法庭啊口胡
凶手大呼黑帮不懂法律,黑帮冷笑着说"我们很多人坐过十几年的牢了,还不明白怎么审判嘛?!"
凶手这时尖叫着要他们把他交给警察,说要从法院判刑他才心甘情愿
黑帮头子冷笑着说"你想得美,我们现在不把你干掉,你早晚会找个理由从牢里出来,到时候再去追袭无辜的小女孩是吧?"
黑帮的人很聪明:把他送进牢子,他不仅死不了还要花纳税人的钱养着他,而且万一以精神有问题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你以为我们傻啊?你今天哪里也别想去,就死在这里吧!"

一群罪犯对一个罪犯进行的庄严审判,真是快意得淋漓尽致
黑帮陪审团对凶手激昂的控诉和指责让观者亦被正义的力量所洗礼.....
正义,果然是可以以任何形式从任何人手中表现出来的

而且,这黑帮果然敬重法律........居然还依照程序法在黑帮里给他指派了一位辩护律师.......我囧大了我.......这叫黑帮吗............根本就是法律神圣的执行者...........

最后,警察在黑帮群情激奋的人们快要把凶手打死的时候出现了-v-
我相信凶手见到警察的时候一定在想"终于得救了!".....-v-+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凶手演得太好了,他的惊恐的面孔和声嘶力竭的辩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精神病杀人犯

 2 ) 反思《M就是凶手》:危机中的德国文化

弗里兹·朗在1931年完成的《M就是凶手》讲述了一个专门谋杀孩童的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单是其技术成就就值得关注:实用而极具想象力的声音运用、巧妙的交叉剪辑、细致且如图画一样吸引人的构图。因为这些成就,《M就是凶手》将永远吸引不同国家及不同年代的观众。但我认为,朗的电影之所以迷人,是因其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动乱的德国社会。不论是否有意为之,《M就是凶手》就像是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崛起的镜像。但是,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影片企图将这样的事实呈现给那些深陷于法西斯主义及其成长之中的德国观众。 公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早期的德国文化危机四伏。1919-1933年,魏玛共和国逐渐衰落,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混乱和无序之中,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心理上,贫穷、失业、萧条变成了普遍现象。“一战”的惨败摧毁了德国传统的个人身份及秩序社会的稳定意识。这种普遍的失序和不稳定也反映在当时许多主要的文化风尚中。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那些如梦魇般的作品,就代表了德国表现主义学派的绘画风格,它们集中表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下的黑暗而狂暴的世界。在那个时期,弗洛伊德的作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他的作品讨论了女人和男人意识生活之下的黑暗潜意识,同时,也描绘了一个充满秘密的不满的文明。 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同样关注此危机及对它的刻画。正如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和洛特·艾斯纳所言,那个时期一些最重要的电影展现的都是“着了魔的银幕”,它们反映了社会不稳定的现实。从《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到《诺斯费拉图》、《夜访吸血鬼》,许多这样的电影都是关于疯狂与毁灭的,甚至是现实主义的街道电影(street film),其背景和情节也表现了一个崩溃和走向灭亡的世界。影片中,那些独裁者和狂人控制着混乱,许多观众都能看到这正暗示希特勒就是卡里加利这类人物,会利用危机中的恐慌作为大毁灭的工具。 这些主旨都是《M就是凶手》的中心,此片源自表现主义的传统,朗在20年代也相当投入这一潮流。主角贝克特被一种他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攫住了,这个力量驱使他去杀害小孩。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和日常生活中,这个疯狂的杀人犯开始将世界推向混乱。在风格上,影片吸收了德国电影中的表现主义和“街道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大量的表现主义镜头呈现了疯狂不安的气氛,例如,螺旋式楼梯象征着深陷的困境以及眩晕恍惚的视野。相反,也有描述社会贫穷和下层阶级生活状况的街道现实主义,因此有时候该片看起来像纪录片。应当注意的是,与其他表现主义电影不同,在《M就是凶手》里,很难区分梦幻世界中的心理混乱和街道上的社会混乱。或只从故事本身来说,在这部后表现主义的电影里,朗使得有个问题很难回答:贝克特是一个邪恶的疯子,还是遍布这个社会的某种力量的牺牲品?

《M就是凶手》中的镜中影像

有时候,影片明显地呈现出这种困惑和危机。气球在片中象征着贝克特的一名受害者,其矮胖的形象又恰好和贝克特的体型相仿,也许是要暗示杀手和被害者之间的联系。代表法律与秩序的警察展开追捕贝克特的行动,通过朗的平行交叉剪辑,与黑社会中的暴徒也在寻找贝克特一事极为相似,几乎无法区分。最后,有几个精心安排的暴民场景(在最后审判时),那些场景的出现看起来与那个悲情的凶手一样歇斯底里和残忍。这些例子不禁使人想起纳粹以法律及秩序的名义,以及那些拥有完美纪律、成为战争机器的士兵的名义来进行 屠杀的行为。

然后,《M就是凶手》产生了许多双重影像或反思,这似乎混淆了关于一个危机社会的很多问题:危机起源于哪里?秩序在哪里,混乱在哪里?噩梦是什么?现实是什么?他的双重形象以及随之产生的问题在贝克特这个人物身上,更确切地说,是当电影里的他和看电影的观众都留心审视他的形象时,表现得最明显。影片中,贝克特一遍遍地审视镜子中的自己,试图找到那个似乎一直潜伏在他体内某处的“疯子”。又一次,贝克特向商店橱窗里看,橱窗玻璃显示他的影子置于一个景框当中,而这个景框又是由商店里一组排列成方形的刀具的影子形成的。在这里,这个本来普普通通的人居然变成了一个凶神恶煞的影像。后来,同样是在镜子里,贝克特发现自己被看穿了,因为他在另一次照镜子时,看到他背上多了个字母“M”。

商店橱窗上反射出一排排刀具影像,创造出一种半抽象的气氛,映照出杀手的着魔状态

在不同的场景和镜头里出现的反射并不是相同的东西,但都在揭示黑暗面、混乱及自我(和社会)的谋杀冲动,而且,在大多数镜像里,摄影机将观众置于一个角度,似乎他们也参与了这样的反射——从贝克特的过肩镜头或直接反射本身。正如影片似乎对疯子贝克特有一种奇怪的同情一样,这些镜像似乎强迫观众从这个精神失常凶手的反射影像中,发现自己内心的黑暗面。 像其他20世纪20年代后期及30年代早期的德国电影一样,《M就是凶手》间接反映了处于危机中的德国文化,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反映。结合表现主义和街道现实主义两种传统,它使噩梦变成了现实,而现实又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变成了一场噩梦,同时代的德国电影远远不及。也许,德国官方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强制朗改变了最初的片名《我们之间的凶手》(A Murderer Among Us),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片名政治敏感性太强。在逃离纳粹德国数年以后,朗也许会认识到,即使《M就是凶手》那么强大有力,还是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足以阻挡蔓延于德国街头的专制黑暗。 M.Trillo

 3 ) M就是凶手有感

M就是凶手有感
一个不需要法律制裁的凶手

同样的犯罪题材的电影,这个电影风格就是不同希区柯克的画风,就像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他们的电影点相同的是都是说精神病患者的行凶。

M就是凶手,他重点的在于平铺直叙的讲述这个电影,涉及人物关系之多,有犯罪团伙,警察群体,小镇市民都是一堆一堆的演员,到影片中间部分才真正出现主角就是男主人公凶手M(ps:整部电影两个多小时,除了15分钟有一处凶手的闪现)。凶手M的露脸戏份并不多,很快他被犯罪团伙分钱雇佣的卧底市井们捉住,然后就开始自述自己的行凶是无意识行为。

那个时代的电影注重的是故事,所以编剧也是个煞费苦心纯技术活。而这部电影的演员也是平起平坐,因为没有所谓主角,他涉及演员关系之复杂,人员之多,所以应该把主角分为阵营,凶手,警队,黑帮,群众。同样胖子老希在《惊魂记》中也用了同样方法,假设女小职员是主角,随着故事发展,20分钟她就遇害了。所以主角并没有不死光环,故事才是真理。

惊魂记,胖子老希重点放在角色上的多重身份的塑造上,例如一个普通的女职员成为突然变成了携款逃走罪犯,一个友善的旅店老板原来是变态的杀人凶手。(ps:胖子老希的电影总是喜欢在人物身份的多重性下功夫,例如说西北偏北的一个才华横溢的广告商人莫名其妙的突然卷入犯罪团伙的卧底,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又是警察那边的卧底,又是犯罪头目的一张棋牌。在例如后窗里面的一个报社摄影师因为意外腿伤,通过偷窥又意外成为了侦探。例如迷魂记里面本来一个平常的售货小姐受雇佣变成了迷惑警察的演员。)

胖子老希的人物身份的多重性设定,使得电影更加立体,富有饱和感。这就是一个没有电影特效,一切剧情靠剧本的年代,因为没有特效,导演必须在电影的故事上花费心机,才能博得观众欢心,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特效的年代,更加考验摄影师现场布光和演员的表演能力。而不是像现在的电影,那些演员只要美美的,很傻很天真就够了。现在的黑白电影质感都懒得打光,就像迪斯尼的仙野踪境,后期把实景变成黑白做复古的感觉就好。

故事的核心是角色,所以角色需要丰富多重的心理塑造。角色的每个表情,每次动作都是体现他的心理层面,电影没有小说里面的心理描写,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进行视觉传达。

那是一个法律制裁的年代,法律至上,但是凶手并没有受到所谓制裁。因为他行凶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说他的行凶时,就像背后有个魔鬼告诉他这样做,然后他脑袋一热就做了,这种无意识是不受谴责的,而且要受政府保护。但是就像影片说的那样,那些受害者,甚至她们的家庭,就是这样无可奈何的承受罪犯不受制裁,他们的疼痛夹杂着更多的无奈。影片中冰冷的旁观,没有正反派的人物结局设定,没有给观众留下坏蛋必须死的正义快感,而是像一部缺少感性思维的摄像机,好像说着我就是拍摄而已。

影片的小细节应该有掌声。一部变态凶手犯罪电影,却没有一个直面血腥镜头。一个电线杆上的氢气球,一个乱草堆上的小皮球,成功地暗示了小女孩已经遇害了。道具运用的有意义,小女孩放学回家玩的小皮球,遇害现场周围的糖纸。电影渲染的氛围很到位,一群人在一个密闭的会议室,因为想找出凶手的却又无能为力的焦头烂额的情绪,利用抽香烟雪茄弥漫开来的烟雾,来表达人心惶恐。每一个设定都是有存在的意义。还有就是当行凶过程前响起的音乐,口哨的音乐代表凶手的出现,先声夺人很好的例子,每次行凶前的口哨声音也表达了凶手的玩乐性格,他不像十二宫的杀人犯般的心思细密,说明了凶手的行为是一个无计划的感性行为。

黑白两派的介入。白派就是警察,负责正面搜寻,根据凶手线索,凶手给报社寄出了一张声明,潦草的字迹显示了凶手艺术情感的不确定性,为后面的无意识犯罪做了充足的铺垫。后来机智的警察顺藤摸瓜找到了凶手的住所,找到凶手写字用的红铅笔。白派是确定凶手的。黑派,觉得这个凶手出现导致黑派干不了事业,因为大规模的警察搜罗阻碍他们的交易。所以他们也讨厌那个凶手,赶紧捉赶紧判,赶紧恢复他们的生意。所以黑派分发市井人金钱,有序安放他们在固定方位作卧底,来捉住凶手再次犯案。不过他们也有正义的一面,面对凶手的兽性行为他们加以谴责,声讨命债命还。他们也有人性的一面,居然给凶手配置一个辩护律师,然后辩护律师说凶手是精神病患者,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受到惩罚。

这是一个法制的小社会,因为有法,所以有依据,而不是通过看的不顺眼就治罪。

 4 ) M is for movie

M这部电影主要出现的有三个版本。
最早送德国电影当局审查的版本,是最符合导演用意的版本,117分钟,当时电影的名字叫就Murders are among us,可惜这个版本目前已经找不到了。
最新的版本是109分钟(约110分钟)的,这个是尽最大可能保留原来117分钟的原貌而进行修复整理的版本,也就是CC公司最新出版发行的版本(CC公司之前发行过96分钟的版本)。
第三个版本是96分钟的版本,是当时该片的制片人为了电影能公映,根据送审的版本修改删节之后的版本,这个版本修改了其他两个版本的结局,结局只到了法院开庭审理罪犯的情节,而删了后面三个母亲的场景。而且还对电影中一些导演故意采用默片手法的片段加上了后期配音。也就是这个版本把这部电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M。

昨天看了110分钟的版本,可惜了那宝贵的7分钟,否则电影肯定有更独特的味道。
电影拍摄于1931年,正是纳粹主义逐渐要在德国兴起的时代,因此,这部电影当中的一些情节表现往往会被认为是在映射当时的纳粹势力,例如其中的盗贼势力——其实这并不是电影的初衷。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正是一战后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所以其中的盗贼猖獗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客观反映,但电影并没有把这些盗贼作为反面的批判角色,甚至是企图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权力(替代政府)来描绘,其实这部电影里扮演盗贼的人,很多就是导演弗里兹•朗请来的真正盗贼来参演,而且很多是当时警察通缉的盗贼,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在和警察打游击的过程中拍摄出来的。电影的起意也在于导演朗的妻子对一个事件的感触——政府在这个动荡社会下的无能。所以,这些抨击政府的无能——司法公权力的严重缺失才是私力救济诞生的土壤(盗贼主持的审判)——才是这部电影明确的主旨。
电影当中警察数月的毫无进展,只会毫无目的的盘问和搜索,以及最后也就是被删节的结尾这些情节都使电影带上了反政府倾向,也使之区别于一般的惊悚片(甚至不适宜归为这类)。结尾处三个母亲面对着镜头哭诉:判决也挽回不了死去的孩子,所以我们还是要依靠自己看好我们的孩子。还有你们……你们。(最后面对观众时说,这里树造了一种人人自危的环境,同时也是对司法无力的谴责)。

电影的一些处理也很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影史上第一部讲述变态杀手的电影,当凶手第一次现身之前,是一个黑影慢慢呈现在通缉海报上、受害的小女孩面前。这个很写意的恐怖手法不知道使后世多少的恐怖、惊悚片都打上了“影子”的主意。还有女孩遇害时的处理也是非常的简洁——一个皮球滚进画面,一只汽球缠在了电线上。这一手法也是被无数次的效仿。电影还结合了一些默片的处理,罪犯在逃跑和盗贼在追捕的一个阶段完成没有了声音,观众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都灌注到了画面上,令人不禁想摒住呼吸(96分钟版给这段配上了配音)。电影采用的1.19:1的特殊比例也使画面产生了很强的束缚感,也使电影的一些场景有非常独特的感觉——仓库、会议室、地下室都显得非常挤压。也许你能从那样的画面里闻到一股烧焦之后烟灰的味道,呵呵。

 5 ) 《M[凶手M]》表现主义

http://axinlove.com/2010/04/m/

《M[凶手M]》表现主义
by @xinl.ve 100406

杰作,推荐一看,但不能理解为什么能位列Top 250: #56。

在艺术的表现力和电影理应具有的戏剧性与趣味性来看,《M[凶手M]》臻至极致。数十年后,Guy Ritchie的极具风格化的摄影、叙事等技法,本片导演Fritz Lang[弗里茨·朗]和拍摄《Sunrise:A Song Of Two Humans[日出:二人之歌]》的茂瑙早已为之,特别是Fritz Lang拍摄的本片,“没有”过分玄乎的宏大主题,《M》单凭表现主义的风格登上了荣誉之巅。

借一段文字:
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他们思考的驱动力来自于战败后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塑造了他们思考的姿态——面向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发问。在表现暴力、谋杀和死亡的主题时,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也是全人类的愿望。当时的德国中产阶级对现实不满,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助长了表现主义的发展。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按照上一段文字,《M》已经隐喻着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陷入萧条的德国社会有迎来纳粹极权的可能,加上《Das weiße Band[白丝带]》的推波助澜,《M》的题旨好像真是如此。按照部分电影介绍的说法,柏林的警察历经数月抓不住诱拐小孩子并杀害之的罪犯,无奈的普通人(电影中实际是黑帮组织乞丐、小偷和混混等违法之徒,真实世界里少数演员还有被逮进去的情况发生)只好自己组织起来行使正义,“In the name of the law/people”。政府无能,老百姓有力,革命来改朝换代是可以的,《M》因此暗示了德国纳粹的登台。并且导演Fritz Lang为了警示这种危险,在最后结局时,让某个悲伤的母亲说,“看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看好自己的孩子?既怕被拐走(被杀),也是怕被诱骗(成为纳粹)。

过分的解读莫过于此,多少人真看出了晦涩的《Das weiße Band》背后幼年纳粹的成长,抱着自己创造的幻觉可能误读了《M》。

忽视警察为抓捕变态凶手M付出的努力,并把抓获罪犯的功劳归功于黑帮代表的普通人,从而强化“人民行使正义”的电影主题,一厢情愿地厉害。黑帮分子要找出凶手的动机是因为警察的扫荡和宵禁政策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并不是真要为民伸张正义。独立于黑帮分子找寻线索的警察并非想象中无能,在嫌犯的住处搜寻到香烟、铅笔屑,并在其家中设伏等待其回家后抓住之。在黑帮分子抢先一步带走凶手后,两个警察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地唬骗被落在办公室的倒霉蛋,从而获悉“普通人”一伙审判罪犯的场所。等等诸如此类,描写政府、警察一方的情节,说明他们的效率其实还是蛮高的,并非电影的反面人物或者参照物。

召集法庭并为嫌犯指定辩护律师的最后一场是电影的高潮。“民意汹汹”的“小偷小摸们”在地下世界一本正经地采用了世俗里的法官、辩护、控方和评审团的形式,要以师出有名的方式判处宣告嫌犯有罪。如此的安排,的确会让人误以为导演站在了人民的一边,然而联想表现主义电影中黑色、夸张、荒诞和颠覆性。正常的“形式”与风格化的电影格格不入,黑帮审判凶人的场景才是异常里的正常。

截两张图,顺便参考表现主义的特点:





1.影像:表现主义的导演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个构图中用相似的形状并列而形成相当具有表现力的镜头。表现主义电影经常摒弃常规的影像形态,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采用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会很大。表现主义电影常用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使用特写可以看作是在“放大”表演,增强戏剧性;而对环境的渲染可以看作是对人物行为和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诱因。此外,主观镜头也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艺术家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

2.表演:表现主义的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3.题材和类型: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内容荒诞离奇,有时结构散乱,情节变化突兀,故事人物类型化,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吸血鬼》等),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56的排位,有了些许答案。

M.1931.720p.BluRay.x264-SiNNERS

 6 ) 笔记:叙事结构的创新与深度—<M>

创作时代背景

1931年德国

纳粹作为德国国会第二大政党,危险的极右意识形态,主张对少数民族进行镇压和种族灭绝,以扩大雅利安种族的利益。

导演弗里茨与主演彼得·洛均为犹太人。

奠定了惊悚片的基石

《M就是凶手》作为最早一批探索着用音乐音响来服务剧情的影片,其对光影的创新运用,启发了德国黑色电影,此外,它还代表着电影向着更为复杂细腻形态的进化,开创了一种模式:在电影中精心设计道德与哲学问题,观众可以自己得出答案对自身道德信仰进行检视。

叙事结构

电影中讨论的话题遵循着议论文式的撰写结构:

a.对主题进行概述的引言

b.支撑论点的论据、推论规程

c.得出结论性假说(但<M>将假说抛给了观众)

电影通过镜头、场景、表演、剪辑、蒙太奇代替语句来表达观点。

其实,在弗里茨早期最为著名的作品《大都会》中,便已经展示出了这种叙事结构。

a.电影开篇向我们抛出了议题

几分钟交代背景,一个孩童杀手给城市蒙上了恐怖的阴影,孩子们传唱着他的顺口溜,家长们忧虑孩子的安危,孩子在警察的帮助下过马路,这是一个关爱弱小的社会环境。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凶手通过写满自己罪行的通缉令时映出的阴影。

影片近乎赋予了我们全知全能的体验,以便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

弗朗茨展示了连环杀人案给小镇带来的影响,猜疑和紧张的气氛使无辜的人们互相攻击,影响着家长、公众、警方及犯罪团伙

b.心理学家在分析罪犯笔记时,判断出他精神失常

对着镜子调皮的拉伸嘴角来取悦自己(见到孩子并尝试平复犯罪冲动的时候)

贝克特杀人前的口哨声,轻快童趣的曲调(与悲剧的对比,形成更强烈的意味)

口哨(内在欲望无法压抑的外在冲动表现)

导演弗朗茨并没有让贝克特这个角色变得讨喜

而是通过展示他的生活环境,来帮助我们理解他,我们看到他挣扎着克制自己,也看到他的恐惧与孤独,但并没有同情他。

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他罪恶的影响,心碎的遇害者父母、被恐惧与猜疑击垮的城市。

c.最后一幕的“庭审”

我们听着市民与检察官的控诉,以及他的辩解。

如果放他生路则会带来更多杀戮,贝克特坚称自己犯罪时不受控制,不应受到审判。

最后他被警察带到真正的法庭,而法庭宣判的那一刻全片戛然而止。

我们则变成了审判员

当我们面临了这样一个哲学问题:我们愿意牺牲多少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以血换血,以牙还牙虽然并不会让观众变为纳粹,但却引来了一种思考,如果我们来治理这个社会,又会怎么做?

《M》运用的手法与内核思想,放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最终,我们的答案将决定了自己的三观及决策

至今我们依然没有答案。

 短评

传说中的德国表现主义力作。这种片子放在现在的天朝完胜那些大片。最后的辩论进入了人权、制度和法律的思辨,而他们的概念完全是基于人性的角度,这是人权的思考。前半部的悬疑解惑,后面的基层社会的私设法庭,凶手的经典口哨还有夸张的表情和肢体。经典!8.6

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每次看德国电影都忍不住往政治隐喻上想,德国真是一个牛逼的国家啊。影史上第一部讲连环杀人的电影,却比后来的那些要高明得多。黑社会审犯人那一段是我觉得电影最好看的一段,“难道把你交给警察送进监狱,让国家养你一辈子?”,警察搜寻许久无果最后由盲人找到了线索,这真是个无比讽刺的故事。

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开场利用影子铺设惊悚氛围、人人自危的紧张空气,与明暗双线并行的抓捕过程构成高反差对比,制造出不少萌点;空无一人的街道,M惊恐的表情,口哨的运用,堪称经典;对连环杀手的心理描摹,以及对法律制度的揶揄,都具有前瞻性。

1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向美国黑色电影转变时期的牛逼片子,而且就我目前的阅历来说,它好过所有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以及八成的(另两成我没看而已)美国黑色电影,这当中的差距,是巨大的

17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力荐

弗里茨·朗十分大胆地让一位罪恶滔天的凶犯在大银幕前为自己辩解,凶犯与群众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朗用一个社会新闻进行了一次政治反思,这是1931年的魏玛德国;按照克拉考尔的观点,M同样预示了纳粹德国的崛起。马克·费罗更认为结局中女人的警告表明朗和他当时的女友Thea von Harbou(后加入纳粹)对魏玛共和国民主的不信任,流露出两人的意识形态(cf.Cinéma et Histoire, 1977)。从以微观的社会事件对社会制度进行宏观的分析角度来看,朗无疑是影史的先驱。

22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M逃进阁楼那一段特别精彩!彼得·洛长得果然猥琐!演个绑架小姑娘的变态杀手太合适了!1931年的这部电影现在看来还是有些琐碎冗长!翻拍的话应该不错!

25分钟前
  • 隐遁
  • 还行

【B+】第一次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不负盛名。在许多方面的想法都远远领先于同时代其他影片(尤其是对声音和光的运用),只是毕竟是先行者,已如今眼光再看有些地方还是显得生涩,比如那个平行剪辑,很生硬。

2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黑白构图的张力,无声与画面的急速运作的对比,轻快口哨和极端反人性行径的并行不悖,空镜头与人物戏剧性夸张表演的穿插。电影在那个有声片刚诞生不久的年代,可以承载太多的艺术手法和社会诘问。如同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个体背负社会病是流行于每一个年代的瘟疫。

32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8论底层人民群众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人民法庭所代表的民声与法庭所代表的正义 情感与理智的对决 谁才是真正的正义30年代就拍出如此前卫的社会题材作品 完爆如今各种院线商业流水线粗制滥造品结尾人民法庭的大法官与激起的群众又或是集体主义兴起的预言与写照

36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群众大会真牛啊

41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黑社会对杀人犯的人道和法律审判是很有意思的。真正的执法机构是无能的,但是一个罪犯又有什么权利来说另外一个罪犯是不可饶恕的?尤其是,这个杀人犯在倾述自己的心理病态时,听众席上的若干观众还默默的点着头。终究,这个社会的罪恶似乎是没有出路的,因此才有最后一幕的,父母们应该看好自己的孩子。虽然这最后一句台词真的出现得很突兀和莫名其妙,像是匆忙之间添上去用来过关的。如果没有执法机构的审判和最后母亲的画面,我想这部片子要好得多。

44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除对白和口哨声外其他声音基本无,更别提扣人心魄的配乐了,但作为一部1931的有声片,如此足矣。有趣的地方在民众对警察(政府威权)的不信任(妓女朝警察啐口水),以及黑道擒获凶手的设定,加上最后私设法庭和真正的法庭审判对比,如此种种真是大胆的讽刺。口哨声很瘆人。

48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观感很奇怪的一部电影,就像无声和有声的结合,无配乐仅有图像来烘托情节,前段闷的要死,中段的剪辑很棒,结尾升华主题的对峙是点睛之笔,全片的悬疑点布置出众(说的就是那个口哨!), 对杀手的人物刻画很深刻(选角!)。(问题:那封信是谁写的?)

52分钟前
  • TWY
  • 推荐

看到底下那么多装逼的评论,心情就像M突然发现身后被标记了白字时那样,好惊悚好害怕!!!!!瞪!!!!!

55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解读一部经典电影就要联系当时的环境,读过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癫狂与文明》可能对电影中欧洲的法律体系有所了解。其实就剧情来说这部电影很是粗糙,不过最后的审判意味伸长。人权,自由,权利,精神病一系列中世纪的产物柔和起来,这才是这部戏的精髓。

58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淘到DVD了哈哈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原来,他只是个卖萌大师。中间有一段很惊艳的平行硬切剪辑,瞬间明朗了两个势力、一个目标的局势;想不到在全民哄笑那一刻燃了;最后的辩论虽然升华了高度,但也同时削弱了快感;那支口哨的旋律,忘不得。配乐贫乏、完全依靠影像推进的原味悬疑片,这是黑色艺术品。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B+/ 大半部散点透视无主角剧本,结尾审判似黑化生之欲;超低仰角俯角,移魂般长镜空镜,阴影与光的博弈; 心理音效恐惧感仿佛真空。无论文本还是影像都有新的尝试,昭示着尼伯龙根大都会的默片时代之后似乎稚嫩却更有生命力的弗里茨 · 朗。万万没想到喜剧效果这么出众。可作最近网络话题镜鉴。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近乎完美,扣一星最后的伪庭审,当民粹已然发展到人人相疑,社会不安时,是无法产生如此模式化的场景的。东方快车式也许更加契合

1小时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 他说“你们要是杀了我 你们就是冷血谋杀!” 群众听到后笑了起来;他说“我要求把自己交给警察!” 群众也笑了起来;他说“我要求把自己交给民主陪审团!” 群众还是笑了起来。群众没有兴趣也觉得没有必要听他说些什么 这不重要 “让他死”就是大家坐在这里的目的。M是凶手 而乱审判的群众也是凶手——从个人观点来看 某些罪犯——就如M 单单交给法律来处理是难解自己的心头恨 就应该让他受折磨——但民主审判又不能当主流 如何让法律和民主完美结合这才是国家最最重要的治国之道 最后在法律和人情里留了一个做选择的悬念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小时前
  • 黄悦_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