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的火车

剧情片大陆2002

主演:巩俐,梁家辉,孙红雷,李志雄,师春玲,孙周,戴克,张恒

导演:孙周

播放地址

 剧照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3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4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5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6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3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4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5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6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7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8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9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04:10

详细剧情

周渔(巩俐 饰)在小镇上从事陶艺工作,美丽善良的她遇上诗人陈清(梁家辉 饰)后,对他的眷恋油然而生。尽管陈清在另一镇上做图书管理员,生活清贫,爱情的力量还是让周渔甘心劳苦,来往于两地只为照顾陈清。慢慢地,她变得有点疲倦。 火车上经常有同车人张强(孙红雷 饰)。张强暗暗为周渔美丽的气质所打动,二人由起初的争拗渐变理解。张强总是在周渔失落烦恼之时为她解忧,帮她找寻陈清诗中所写的湖,感情在暗涌,周渔也在两地、两个男人之间矛盾的徘徊。在张强身上,她感受到强烈的男子气魄和欲望,然而却也离不开孱弱的陈清。 一天陈清告诉周渔,说他要去边疆支教。这一决定最终成全了周渔和张强,还是让周渔看清了该如何决断?©豆瓣

 长篇影评

 1 ) 不同的周渔

    昨晚早早关了电视,依在床头,在橘黄色的灯光下,读完了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喊叫》。当初之所以拿起这本书,缘于先前看过巩俐演的电影《周渔的火车》(自己也曾写过一篇《玲玲的火车》的小文也纪念周日奔波看望BF的经历),想来小说应该是电影的参照吧??不过读来后,才发现小说里的周渔和电影里的周渔是不同的,也并非有着同样的遭遇和命运,只不过同名罢了,且同样都爱上叫作陈清的那个男人,或者说周渔是活在自己理想的爱情中吧。
    小说看到后来,我竟有点恐慌起来,陈清的死真有点触目惊心,还有那样电闪雷鸣的雨夜也是我所害怕的。直到后来,终于看到了完美爱情的真相:其实大家眼中的爱情王子-陈清也有那么不为人知的一面,两地的爱情真的那么不可靠么?是不是越对自己爱的那个人期许太多就越是让对方压力大和不快乐呢?或许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完美爱人吧?只是希望自己的他可以活得磊落和开心!

 2 ) 我的热情如同一辆永不停息的列车...

   

  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女人,她们炽热,美好。却孤独的仿佛不可碰触。

  她们总不停的寻找,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同飞蛾般盲目。

  所以,在第一束光出现的时候,她们便冲了过去,如此奋不顾身地.


  影片里有很多周渔走路或奔跑的镜头,发现这个女人的小腿长得很好看.

  梁朝伟在《重庆森林》里有句对白说:女人的小腿最性感.

  这么漂亮的一双腿,是不是注定要用来奔波 找寻

  孙红蕾扮演的张强大概是看出了这个女人的不同,我猜他一开始是打算放手的,所以周渔第一次来找他的时候,避而不见.

  可是又有谁可以拒绝这么一个美丽而不安的灵魂?所以宁愿自己跳进命运的洞穴.


  不喜欢梁家辉扮演的懦弱诗人.从未忘记,火车来了的时候,是他先甩开周渔的手.

  他的懦弱和自私,要了周渔的命.........

  几十年后,他却在西藏吼着:不可能,周渔不可能爱上别人!

  是的,他说对了,周渔没有爱上别人.飞蛾扑火,一生只一次.

P.S.其实很喜欢孙红蕾。觉得是那种拼了命让自己喜欢的女人幸福的类型。还记得在《七剑》的首映礼上他跳了段霹雳舞,让我觉得有点意外,好像发现了他另一个真实的一面。其实对他的印象完全来自他的角色,大概是不能和本人挂钩的吧。。。可是,融合真实与虚幻,才是演员最大的魅力吧。。。
http://lyne-edge.blog.sohu.com/41420465.html



 3 ) 藏在夸张与意识流里你我的爱情

2002年,偶然在杂志上看到这部电影上映前的宣传页时,记不清是被剧照还是文案打动,年少的我便生出了向往之心,觉得这是个值得去聆听的故事。

17年后的今天终于想起这个故事,以三十几岁的心智回顾了少年时的向往。

时间轴 & 多视角

想看懂《周渔的火车》,先得理顺时间轴和各个视角。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弹幕一直没有关,虽然很影响观影体验和自己的判断,但时间有限又想知道别人的观点。

从始至终“看不懂”、“什么乱七八糟的”之类的评论就没有断过。

这部片子最独特的点在于时空交错里晦涩难懂的多角度呈现:以阿秀的视角为主,穿插张强的视角、周渔的视角、陈清的视角、列车员的视角、周渔闺蜜的视角;没有主时间轴,随着不同的视角随意切换,想起一出是一出——传说中的意识流?

这种独特给观影人造成了极大的理解障碍——在这一点上,作为文艺片非常合格。

在仔细捋顺每一个视角的时间轴后,会发现这个视角中存在与其他视角完全冲突的内容。

比如阿秀在开篇一直追踪的周渔,在陈清的视角里早就死了。比如张强临时决定跟着周渔的火车去重庆,回来时跟周渔说自己看到陈清了,而这个时候陈清在周渔的视角里应该已经到了西藏。

视角中真实内容的呈现与想象、梦境相穿插。

孰真孰假,亦真亦假,谁活在谁的想象里,谁是谁的执拗,分不清、说不清,没有答案。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

两男一女,火车,奔波,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这不过是韩剧般女主在男一男二间摇摆不定的套路。

全错。

甚至两男一女都是错的。

除了一点点替身以外,巩俐一人分饰两角:长发的周渔热情奔放风情万种,短发的阿秀看似时尚却差了一点味道,巩皇毫不费力让观众看出两个角色的性格迥异。

阿秀

完全没有交代,影片一开始是从阿秀的视角切入,如果不看剧透,很多人都以为阿秀是遭遇重大变故之后性格突变的周渔。

阿秀遇到陈清的时候,陈清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签售会已经开始排起长长队伍。

阿秀因为与周渔同样的面孔而受到陈清的关注,两个人开始交往。

和全世界的女人一样,阿秀也想从前女友的身上了解陈清的过去。

所以这个故事中大部分关于周渔的故事呈现都是从阿秀的视角切入的。

女朋友是最好的侦探,周渔生前的经历被拼凑的愈渐完整,阿秀的失落就更多一分:有羡慕也有妒忌,有欣赏也有鄙夷。

她越了解周渔,就越明白自己除了面孔以外,不会有任何一点可以代替周渔。

陈清看着自己的脸,想起的永远是再也回不来的周渔。

明明自己与陈清住在一条街上,却因为陈清偶然的一次出差先与远在三明的周渔认识。

“周渔有别的男人”——这恨恨地戳穿,是为了破坏陈清心里周渔红玫瑰的形象,更是为了对陈清的报复。

周渔

影片给了周渔很多小碎花裙子在小腿边翩翩起舞的跃动镜头,是天然去雕饰的美好。

周渔艺术家的人设能很好解释2002年并不开放的大环境下周渔的热情奔放和主动。

为了爱情倾尽所有。

陈清的诗给了周渔关于爱情中自己最好的想象,燃起了她的奋不顾身。

相处久了,陈清的浪漫与诗情画意是她想要的,陈清旧时书生般的酸腐懦弱她就没有看在眼里么。

只有陈清能给她关于爱情以及爱情中自己最好的憧憬,她的爱情源于陈清,却也与陈清无关。

她努力爱,用尽热情对陈清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陈清,却全然不顾对方是否心甘情愿全盘接受。

关于火车,关于奔波。

从三明到重庆,一周两次,似乎只有这样不停地靠火车频繁地奔波才能诠释自己爱情的热烈。

所以即便后来陈清已经离开重庆去援藏,周渔还是雷打不动地一周两次火车去重庆,这是仪式,更是她完整爱情的一部分:义无反顾地奔向爱人。

在爱情里,她对陈强追求的回应甚至主动从来不是因为摇摆不定,而是早已明白陈清不是一个完美的爱情载体,对自己的执着越来越迷茫。

她努力尝试,希望陈强是爱情的救世主,让她的奋不顾身有新的出口——陈清的怯懦更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她的爱情有去无回、自说自话。

周渔不爱陈强,在陈强给她的爱情里找不到燃烧的自己。

她的第二次主动被陈强拒绝更像是关上了她的最后一扇(备胎)门,她的爱情不可能换个宿主,只好继续她对爱情(而非陈清)的义无反顾。

陈清

给女神塞情书,不敢等对方做出反应就跑没影了,连自己随身的破书包都没来得及拿走。从最初的相遇,陈清这个角色胆小懦弱没担当的人物特色就交代的非常清楚。

“周渔,你别再逼我了好吗?”女人不惜一切代价帮男人成功,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对成功的向往,你做再多也都只是给他的压力。

陈清的未来没有周渔,他也没有设想过什么未来,所有的一切保持现状就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偶尔发表在报纸上豆腐块的诗文,以及主动找上门来用尽全力爱着自己的周渔——都刚刚好,活在当下。

除了不知道谁视角里和周渔火车的擦身错过,陈清基本没去找过周渔,包括周渔生病了也没有去看她,只是打了个电话告诉周渔“没什么事儿不用两边跑了,我工作也挺忙的”。

为爱奔波的只有周渔。

为了逃避周渔帮他走向成功的压力,选择去援藏只给周渔发了“我要走了”四个字,周渔追来他也只是说“我只是去两年”,连逃避都要逃避。

在阿秀告诉陈清周渔还有另一个男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恼羞成怒:“这不可能!她的心里只爱我一个!”然后走开了。

被动-逃避-被动-逃避,如果当初看到周渔跳舞没有那史无前例的主动写诗,一切会更好么?

陈强

第一次对孙红雷有改观。

陈强这个角色太讨喜,接地气儿,专情,又拎得清。

男二光环,但陈强比韩剧中的男二好找多了。

土大款一样给周渔现实中死水池一般平平无奇的仙湖整成人造仙境,只为圆了周渔心中的诗意,这段情节真给我气笑了,这人工水平也太low了。

他能在俩人已经发生实质关系之后明白周渔的主动与爱无关,一次次送周渔去已经没有陈清的重庆完成她心里关于爱情的仪式。

他能在周渔第二次主动时候不再趁人之危,他也不想做周渔无处安放的爱情中的救命稻草。

每次都是明白清楚主动的示好,最后的挽留也是希望周渔能放弃与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爱情之间的纠葛。

03

因为真实 所以满分

电影可能太过文艺太过意识流,但我愿意给满分。

抛去表现手法不谈,满世界都是周渔、阿秀、陈清,冷不丁碰上个陈强的概率也不小。

所有的夸张都那么自然,太真实。

世界上的女人爱上的都只是爱情,最终能不能获得幸福,要看自己什么时候能清醒、愿意去接这个地气儿,在一次次浪漫与世俗的冲突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

愿所有人都不要一条道儿跑到黑,也不要矫枉过正。

 4 ) 火车开往哪里

张强望向周渔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必然会与这个女人有所牵扯。张强是个典型的汉子,对于自己看中的女人,他不会有任何的迟疑,他知道自己要周渔,只是周渔这个女人,眼神中有太多的飘忽不定,就像她蓝色的裙子,总是令人引发太多的遐想,难以割舍却也难以挽留。喜欢看着孙红雷小小的眼睛里露出狡黠的光,表情有时坚定,有时透着对这女人的放不下。如果没有陈清,张强是温暖的世界,足够将周渔包围。

陈清是周渔的梦想,一个敏感、有才气却不得志的诗人。文人常常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特别吸引女人,却很难养活女人。陈清是一个有梦想的人,然而梦想太过沉重,而周渔的爱也太过沉重,他无法承担。陈清爱周渔,但他的爱里面并没有太多的付出,他享受着周渔每周来看他,却渐渐发现自己不能承担这样的爱,所以他最终逃离。这是一个想爱而不敢爱的男人。

周渔觉得自己很爱陈清,是的,她可以为陈清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却渐渐发现陈清逃离了她,也许这就是男女关系之间常常发生的情况。张强是现实中一个温暖的拥抱,周渔在贪恋这个拥抱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也许很多时候,人们也是宁可放弃现世的安稳,也要追逐着自己永远达不到的梦想,只因为寻找的道路上,能够遇上很多不一样的事情。许多人一辈子也找不到,就死在了半路上,但我想,周渔依然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与旁人无关。

 5 ) 《周渔的火车》触不到的真实——真或假真得有那么重要么?

       我昨晚看完了,睡前又想了一下,想到了一个词“四度空间”。我觉得这部片子描写了四个时空,第一个时空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周渔和陈清以及和张强的故事;第二个时空是陈清诗集里所描绘的他对周渔的情感;第三个时空是读者秀通过诗集感知到的周渔的形象;第四个时空是秀想象当中周渔的形象和周渔的感情经历。这四个时空交错层叠地展现,如梦如影,亦真亦幻,有如开篇的仙湖一般可以想象得到但却触摸不到,导致观者分不哪些镜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哪些又是片中角色主观意识中的想象。张强跟周渔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么?陈清知道么?他在诗集里隐晦地表现出来了?秀通过诗集触到了这段故事?或者诗集里没写,秀通过旁人的讲述得知的,比如阿香,比如列车长?又或者周渔跟张强这一段完全是秀自己想象出来的?她想象着如果自己是周渔的话那么就会遇上张强这一样一个男人展开这样一段故事?周渔最后真的死了?还是陈清为了获得自己心灵上的解脱而把她“写死”了?秀其实就是劫后余生的周渔么?导演是从读者秀的视角,带领我们去触摸周渔的故事的,秀是通过陈清的诗集来感知周渔的形象的,那如果周渔本就不存在呢?就象陈清写的那首关于仙湖的诗一样,仙湖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用这样子的思路来解读的话,就颇有梦中梦,戏中戏的味道了。张强这个糙人时不时地蹦出一两句禅语式的台词很有意思:千万别当真啊……心里有就有,心里没有就真得没有。那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张强说,我看见陈清了。秀说,我看见周渔了。也许,正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陈清和张强是同一个男人,而周渔和秀也是同一个女人。真或假真得那么重要么?其实导演在飘渺朦胧的镜头下,要表达的是对爱情的追问, 对男女关系的探讨,如果我们观者对此有所感悟,也就是触到了电影的意图吧,我想。顺便说一下,看豆瓣上的剧照截图,发现有不少镜头被删掉了?我一直觉得巩利的五官比张曼玉好看多了,在孙周导演镜头下展现出各式各样的美,这种美感迥异于之前老谋子镜头下所展现过的,她的确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在孙导的影片里开掘出她以前不为观众熟悉的另一面,令人耳目一新。

 6 ) 爱,用一生往返

光影在房间内荡漾,是暗涌的情绪,是女人的呓语。

上火车时,张强的一个退让,周渔的一个闪躲,她手中的瓷碗在车厢上磕了一下,打开包瓷碗的报纸,一对白色瓷碗的其中一个,碗口上硕大的缺口,周渔看了,内心为之一颤,这是给陈清的,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那次见面后,我每天给你写一首诗。”在蜿蜒的铁轨上,他们漫不经心地走着,陈清怯怯地递给周渔一沓诗稿。周渔看了,天真地笑了,陈清却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害羞地在前面跑着。周渔喜欢陈清诗中的自己,陈清喜欢梦中的周渔。他们的交集是诗歌,是梦境,是虚幻,却不是现实中的彼此。

周渔一次次拼命地追赶着火车,其实在追逐另一个自己。陈清在站台上一次次等候,等候诗中的女神降临。在堆满书籍的图书馆内,书页、纸片在风中散落,那正在进行一场情欲的搏杀。在图书馆的老墙上,绿色的植物恣意的向上攀附着。火车翻山越岭,铁轨在撞击中发出轰隆的声响。这一切交织成最初的憧憬与冲动。他们彼此将梦想嫁接于对方。

“这首诗是我男朋友写给我的,他把我比作仙湖。”周渔在一个陌生的叫做仙湖的车站寻找陈清诗中的仙湖,寻找另一个自己。“你心里有就有,你心里没有就没有。”张强劝慰周渔。也许,我们一生都在找寻另一个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遭遇合适的人,你一定会看到另一个自己,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陈清的诗歌朗诵会只有陈清与周渔两个人,洁白的诗稿从码头的空中(我感觉那是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缓缓地飘落,无力苍白得有点宿命,好似周渔与陈清的爱。

陈清离开了,好像是难以承受爱情之重。周渔爱得太隆重,太投入,他迟早要辜负,不如早点退出。在陈清走后,周渔依然一周两次往返。那一次,周渔犹豫了,没有上车,而每次送她去车站的张强却上了车。张强重温了周渔曾经描述过的前往陈清家的那条路,他翻阅了周渔内心的书页,不知读懂了多少。

周渔爱陈清吗?与其说,她爱的是陈清,还不如说她爱的是陈清的诗,她爱的是陈清诗中的周渔。仙湖、青瓷,那些暗含着某种梦境的周渔才是她的最爱。她追逐着火车,追逐着另一个周渔,那个被陈清的爱火点燃的周渔,那个在爱中幸福的义无反顾的周渔。铁轨、火车、缆车、河流、石阶,诗稿,那些是陈清赋予的记忆,是承载情感的记忆,即使陈清不在了,周渔也能凭着记忆与幻想自燃。在女人的爱情中,一切皆是载体,包括男人,最终她爱的是自己,爱的是被爱的种种感受。她如同精神自虐一般的付出,因为她爱的是那一刻的自己。电影中那疾驰的火车成了主角,火车经过什么站台已并不重要,只要它在前行。在女人的生命中,经历怎样的男人也不太重要,只要被爱,可以铭记的不是某个男人,而是那些个自己。


人的一生都在寻觅,是归宿,是自己。也许女人的智商真的很低,她必须通过爱人的描述或暗示才能看清自己。周渔披着雨衣在水汽氤氲的山中寻找仙湖,她坚信那个自己一定存在。片尾,火车的车厢内遗落了一块瓷片,它被小心地捡起,夹进了陈清的诗集中,它是周渔吗?它还将继续陪伴陈清。

“爱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会让你更加清楚地看见自己。”

陈清,怯懦、脆弱,并不完美,但是一种理想,他成全了一个女人的幻想。对于周渔,她不愿醒来,她愿意永远一周两次的往返,有什么比化身为仙湖、青瓷更美妙呢。张强是一种现实,他有强健的体魄,有乐观的生活,也有追逐女人的小伎俩,他更像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提醒一个女人快回到现实的躯壳中。“也许根本没有陈清”周渔奔波得筋疲力尽,终于倒下了。陈清不堪重负,终于退出了。周渔的火车,难道这只是空间上的往返吗?表面上,她在两个男人间往返,在理想与现实间往返,而实际上,它在女人心灵的旷野上往返,在两个自我间往返。当女人竭力接近另一个自我时,她也无法否定原本的那个我。她只能拼命地跑,从一个我到另一个我。

或许仙湖只是一滴水,青瓷只是一掬土。女人在爱与被爱中虚幻地升华了,在给予与收获中得到了暂时的精神救赎,在自虐自怜中解脱圆满。如果一旦不能爱与被爱,她会因为不能面对自己而痛苦。

《周渔的火车》,多年前首映时,我就看过,似懂非懂。那天,我收到一条短信,我想起了周渔,我重温了电影。也许是阅历,也许是心境,我写下了此文。如果要用一生的往返去寻找,这或许只是一篇序。

 短评

再次承认我不适合看文艺片,除了色彩流动的小镇,几乎什么都没记住。小镇故事多,仅仅一个暖黄调的镜头就可以衍生出许多情节和遐想来。瓷器,清画,红色旋转的裙摆,火车,这些元素糅杂得太乱。片中写诗的男人太虚,不如给猪配种的男人来得有味儿。影片的每一段都太突兀,像一个来不及收场的成人游戏。

6分钟前
  • 苢蘩
  • 较差

喜欢巩神穿裙子时,裙摆拍打小腿的画面……

8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还行

不是跟诗人有关的电影就一定非得文艺至上,素材被胡乱的剪辑,看着令人思绪凌乱,感到莫名其妙。为你写诗却又不给你承诺的男人,大多就是渣男,写诗的真不如养猪的。以及,巩俐真的不适合周渔这个角色。

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昏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周渔的火车》上,真是乱成了一团麻。我们随着这台时光机边走边看,最终看到的是一个沉醉在昔日世界里,不愿前行的男人。大概是受了王家卫的影响,从当下穿回过去,飞蛾扑火般的「周渔」似乎又走到了《漂亮妈妈》的反面。你喜欢我的诗,还是我的人?周渔答得完美而认真。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位诗人,犹如那件刚烈而又柔软的青瓷,亦如画在泥坯上经由炽热的爱情淬炼而溢出的仙湖。然而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青性格也着实将自己推向了历史的潮水当中。这是一个被过去填满内心的男人,他的世界再也容不下将来。幸好,周渔不是「周渔」的替身,倘若这辆小火车呆腻了,那就搬进豪华的《2046》去住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4分钟前
  • Muto
  • 推荐

绿皮火车是一种很魔幻的存在,它用最廉价的方式打破了不同时空的壁垒,一个个站台之间,时间仍在,而你我不停飞逝

15分钟前
  • 尘埃眠于光年
  • 还行

耽于唯美,这样没出路的啊。把一个逼仄的爱情故事用一种自怜自爱的方式来表达,视听很美,但也很造作。

18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巩俐太太太太太太美了!!!!!!这俩男人谁都配不上她!!!诗人只爱自己 医生爱她但是又hold不住她 拍得气氛很好 湿润朦胧 但是后半段太散了 节奏不好 看着闷又没闷到位。。导演火候还不够啊 但是演员都很棒~还有那首什么仙湖的诗 其实写得很俗啊。。没觉得哪儿好

19分钟前
  • 小M
  • 还行

在一个小城市,总有一些向往温情向往文艺的青年,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另一个是瓷器厂的画工,都是和文艺搭边的工种,碰巧一个人会写诗,另一个人还画的不错,这样的两个人只要看上一看,就会象磁石一样互相吸引

21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忘记了结尾,最后巩俐有没有跟了梁家辉?印象最深的是巩俐去看望梁家辉,带着吃的。梁在家穿着松垮的背心,用手提着两大摞书,巩俐被他狼狈的模样逗笑,问他这是要干嘛,梁说,要锻炼身体。

25分钟前
  • 有些话不必问。
  • 推荐

铁轨是来来回回的眼泪,纵横交错,编织着你我之间不可言说的梦。你给我沾满露水的鲜花,给我纯净而热烈的湖,却也给我如影相随的寂寞与不安。我是爱情里的流浪者,漂泊不定才是我的归宿,在陌生的车厢里寻找熟悉的脸,还未出发,就已经望见归途。爱人如镜,爱意如梦,恍然间看见你,原来却是自己。完全被低估的神作,看孙周审美水准这一部就够了。房屋里错落的光影,一如漂泊无依的心,周渔之所以往返于三明和重阳,是因为诗意是流动的,绝非一潭死水,她的救赎起源于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流浪意识,这种不确定的求索,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淹没属性,足以击溃(干扰)任何一种生活状态。无论张强或陈清,在周渔面前都有点怯,火车在此处象征一种永不休止的汹涌爱意,二人互为终点和起点,如此反复。剪辑上故意做的杂乱,如同交错的轨道,绝美的超时空质感。

29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在从爱丁堡到诺丁汉的火车上看的 身临其境地听着那一串串迷人的轰隆隆 就忽然特别能体会这片子想要表达的流动意象 女人像是火车一样 永远在开往不同的站点 不停歇。周渔不爱陈清 爱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诗意的转变 因为爱人有时候真的像是一面镜子。

33分钟前
  • 四月姑娘
  • 力荐

巩俐:坐火车上瘾,徘徊在两男之间,抽烟,做爱,迷茫,追求幸福又一无所获,这就是那在瓷器上作画小资得不行的周渔。

35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它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38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巩俐在这部戏里散发出柔软的光芒,豆瓣评价不高,我却很喜欢这部电影,那种火车声贯穿全剧的氛围,被感情溢满之时,痛苦却无法分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绵绵柔情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生活里爱情是次等的,即使开局的时候无限的甜蜜与美好,磨合之后的粉尘也会让你灰头土脸,一切要看你怎么收拾

42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有时候女人为了让自己信以为真,便故作姿态的做些特别情绪化的事情,这种偏执的追逐被扣上了文艺的帽子后,所有的不切实际都变得容易理解。女人最后只剩下映照在脸上明媚却冰冷的阳光,清脆又单薄的虫鸣。电影的结局是死,生活的结局是认命罢了。电影里环境氛围烘托的很好,但过于文艺,有点做作了。

46分钟前
  • MUSHROoM
  • 还行

把巩俐阿姨拍得这么美绝对是比老谋子还成功的!+1星。

51分钟前
  • M.
  • 推荐

要我就选孙红雷。跟文艺青年除了自虐找抽添堵之外还能干啥。找个土鳖多欢乐啊。

53分钟前
  • 黑色七月半
  • 还行

这些诗是大面积抄袭聂鲁达的吧

54分钟前
  • watly
  • 还行

张元的《绿茶》,徐静蕾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娄烨的《苏州河》,孙周的《周渔的火车》,大陆华语文青必点之四大。这样的低角度中近景、暖色调、微醺晃动感,张淑平拍情色片会有多好。6.5

57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我的仙湖 用尽世界所有语言,也不够弥补我们分离的忧伤。 把泪水留给自己,如果我消失,你也将寂静无声音可听。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有时候变的纤细,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 仙湖,陶醉的青瓷,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1小时前
  • 海 盗 砰 恰 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