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火箭1996

喜剧片美国1996

主演:欧文·威尔逊,卢克·威尔逊,罗伯特·马斯格雷夫,内德·道德,谢伊·福勒,黑莉·米勒,安德鲁·威尔逊,布赖恩·滕博姆,詹妮·图利,迪帕克·帕拉纳,达里尔·考克斯,斯蒂芬·迪南,卢米·卡范佐斯,梅林达·雷纳,胡里奥·赛迪罗,泰迪·威尔逊,詹姆斯·肯恩,库玛·帕拉纳

导演:韦斯·安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2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3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4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5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6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3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4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5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6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7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8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19瓶装火箭199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4 02:21

详细剧情

  梦想成为了不起的罪犯的迪格南(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找来刚结束了精神病院治疗生活的好友安东尼(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以及能够充当司机的大麻爱好者鲍勃(Robert Musgrave 饰)组成了一个仓促上马的犯罪团伙。先用偷窃安东尼家来热身的这伙准罪犯们苦练枪法、设计路线,终于成功打劫了一家书店,兴高采烈进入罪犯行列的迪格南等人驾车逃窜,躲入了一家汽车旅馆,安东尼对旅馆的乌拉圭女服务员一见钟情,而鲍勃却因自己兄弟入狱的消息心神不定。在安东尼和服务员的恋情如火如荼之时,鲍勃丢下二人返家,迪格南和安东尼也终于散伙,各自回归了平静生活。然而迪格南仍然没有放弃犯罪之梦,他向自己的偶像——黑道人物亨利求助……

 长篇影评

 1 ) 瓶装火箭

瓶装火箭
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剧情片,欧文·威尔逊、卢克·威尔逊参加演出。该片不仅是导演的成名作品,还是被Martin Scorsese称赞过的作品。
影片讲述了德州青年Dignan从小向往汪洋大盗的生活,他找到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朋友Anthony和富家子弟Bob,三人开始了他们搞笑的犯罪生涯。。影片于1996年2月21日在美国上映。
1996年,当年戴妃还没去世,当时internet还没有盛行,当时的娱乐产业也没有那么发达,当时的青少年,如果无聊了除了看书做运动看电影外,就是闲逛,然后用一堆一堆闲话来打发时间。同时那个年代,昆丁刚拍完低俗小说,Marty也刚完成Casino,那个年代的好莱坞是警匪片,西部片,动作片唱主流的年代。所以如果几个爱看电影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去模仿电影里面的内容正是一个最好的切入口。这部电影正是Owen和Wes一起写出来,并有Wes执导的处女座。因此 原本含义为小孩子在自家院子里面捣鼓出来的山寨火箭- Bottle Rocket作为名字再贴切不过,无论是电影中就是三个“大孩子”在家里捣鼓出来的山寨打劫,还是这部电影本身,都是有一点点关于第一次的兴奋、激动、生疏又不谙世事的快乐。

 2 ) 漫不经心的浪漫

离开精神病医院后,安东尼和昔日好友迪格南以及鲍勃组成了一个小团伙,试图投身进入属于上层中产阶级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安东尼只想要四处游荡,谈情说爱,并流浪向更远的地方,但兴奋热情的迪格南却为他们的人生设立了一个75年计划。他觉得获取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犯罪。他们打劫了一家书店,并抢得了一小笔现金。之后,三个人住进了边境地区的一家汽车旅馆,而等待着他们的则是躁动热情的逐渐冷却。潜逃的状态让安东尼非常舒服;他遇到了巴拉圭女服务员伊内兹,尽管语言不通,他们还是彼此相爱了。然而,鲍勃随后得知自己呆头呆脑的兄弟被警察抓了起来,因此他离开旅馆去保释兄弟了。

伊内兹、迪格南和安东尼三人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最终,安东尼无奈之下离开了伊内兹。安东尼和迪格南开车回归城市,但汽车半路抛锚,两人还因这次挫折而出现更大的冲突,并大打出手。在分别一段时间后,安东尼再次见到迪格南,得知一场大劫案计划正在酝酿之中。安东尼与好友们重新团聚,开始为这次任务做准备。

《瓶装火箭》的编剧是韦斯·安德森和他的男主角欧文·威尔逊。90年代中期,本片令美国电影在节奏上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那个时候,电影院和录像带货架上塞满了昆丁·塔伦蒂诺的作品,塔伦蒂诺的模仿者们在自己的犯罪影片中堆满了酷姿、子弹、肌肉和无脑的举动,他们完全舍弃了令塔伦蒂诺成为惊人天才的最重要的才智和叙事创新。《瓶装火箭》没有放弃灵动的才气。它还注入了充足的热情和闲适感,并宣告了一位同样才华横溢的新导演的降临;尽管,这位导演对类型解构不太感兴趣,也没有那么多凸显男子气概的姿态。安德森之后又拍摄一部迥然不同的《青春年少》(1998),因为这两部电影,马丁·斯科塞斯曾公开称赞安德森是他的继承人。依斯科塞斯来看,自信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感是导演的真正标志。在后续的诙谐喜剧中,安德森继续雕琢了他规整而生动的叙事风格和技巧,但《瓶装火箭》的简约和率真仍旧是值得珍视之物。

直到拍摄《穿越大吉岭》(2007)的时候,安德森才开始在既定框架内给予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自己在叙事范围内寻找平衡。在许多方面,《瓶装火箭》都是安德森最漫不经心的作品。当然,直到你抵达故事的终点,那种克制的魅力才蜕变为意味深长的、意想不到的温柔,这一切就潜藏在表面的愚蠢之下。所有的表演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当时的新人欧文·威尔逊(饰演迪格南)和卢克·威尔逊(饰演安东尼);老牌硬汉詹姆斯·凯恩的咆哮也非常精彩,不幸的是多年来他一直没有获得太好的机会。1996年上映时,哥伦比亚影业把《瓶装火箭》推销给了一些影院,但却被观众所忽视了,不过,借助DVD的发行,本片还是收获了一些赞誉。本片是否就是安德森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作品也许值得商榷,但毫无疑问,它是整个90年代里最精良的处女作之一。那个十年里拥有太多令人难忘的首秀。

 3 ) 从Bottle Rocket谈Wes Anderson和Owen Wilson的合作关系

我看的Anderson的第一部作品是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这部作品总体来说无论是在媒体评价,观影人评分,电影票房,还是收获的奥斯卡等学院系提名方面来说,绝对是Anderson从事电影事业近二十年来的一个巅峰。这部电影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Anderson执导的电影。之后我看了天才一族,但当时并没有注意到导演是同一个人。 在看本片之前我只看过导演的这两部作品,说实话,我之所以会看这部相对小众的电影是因为本片的主演Owen Wilson.在我还小的时候就看过这个演员很多电影,我之前超级喜欢看喜剧片,自以为对这个演员足够了解,后来偶然发现他是天才一族的编剧之一,这让我真的很吃惊。相信大多数看过Wilson的其他大众喜剧电影的人都很难相信他与在美国独立电影界独树一帜的名导Wes Anderson合写了Anderson的前三部电影--Bottle Rocket,Rushmore,The Royal Tenenbaums.毕竟这三部电影的风格和Wilson本人给人的感觉确实相差太大。Wilson在电影里总爱演智商不高甚至非常蠢的角色,所以很多人对于他出演Woody Allen的Midnight In Paris存有很大偏见。其实我也曾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在这个电影刚出来没多久后我也尝试看过,但看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放弃了,当初我是为了Rachel McAdams看的,当时我也觉得让Wilson这个演员演作家这个角色有点不适合。就这样在多年以后,在我知道Wilson也曾是个编剧之后,我又尝试去看Midnight in paris,一切突然又变得非常让人信服。就连Woody Allen本人也承认自己是Wilson的粉丝,自己很幸运请来他演Gil这个角色。 长久以来,不论是媒体还是Anderson的很多粉丝们,大概都会不假思索忽视他前三部电影的另一个编剧--Wilson,而只会讨论Anderson多么多么天才,这样也确实没错,编剧在电影这个行业的确总是被忽视,但他们,至少在我眼里,是比导演更重要的存在,但往往人们最关注的是演员和导演。而Anderson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受到的关注就更大,我看了很多影评,很少会有人提到这部电影是Anderson和Wilson合写的,就算有,也只是一笔带过。但如果你是导演的忠实粉丝,在看完他的全部作品后,相信你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早期和Wilson合编的作品和之后的的确有着明显的变化,我并不是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好坏之分,但Bottle Rocket,Rushmore,The Royal Tenenbaums这三部影片绝对是导演最接近现实世界,最容易引起普通大众共鸣的三部作品。即使这三部电影也有很强烈的不真实感,但对比Anderson之后的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 ,The Darjeeling Limited ,Moonrise Kingdom,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他的前三部电影的确是他最具人文色彩最接近现实生活的作品。 Bottle Rocket是关于三个德州中上层青年不甘于过平凡的生活而结伴犯罪的故事。Rushmore讲述了被私立学校开除的差生和小学女教师以及一个富商的爱恨情仇。Tenenbaums讲述一个家族的三个天才孩子在父母分开后的生活轨迹。Steve Zissou和Darjeeling Limited都有着一个不寻常的地点设置,一个是在船上,一个是在火车上,和更不寻常的是故事情节,一个是在海上找神秘鲨鱼复仇,一个是三兄弟印度寻母。而Moonrise Kingdom讲的是两个古怪孩子早恋离家出走的诡异故事。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在我看完导演所有作品后仍然是我最爱的一部,但这也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的故事,电影背景更是设在一个虚构的国家。Fantastic Mr. Fox作为一个动画片,我就不讨论了。 其实所有的Wes Anderson电影都有一种非常诡异和离奇的感觉,并和现实有点脱节。这一情况在Anderson与Wilson停止剧本合作后就更为突出了。这些电影和之前的三部电影背景设置上就有很大不同,格局越来越小,电影里的世界越来越超现实,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我并不认为导演在后期作品中更加突出自己的强烈个人风格是一件坏事,但在这一过程中,他在剧本创作上的探索并没有跟上电影视觉风格进一步个人化的脚步,我看到有人评论,Anderson有机会创造出完美的电影,但可惜在Tenenbaums之后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近乎完美,但总是少了点什么的感觉,而少的东西就是一点人文气息和HEART,我也有这样的感觉。Anderson的电影虽然总会引用一些还算比较流行的音乐,但是相比其他导演,却很少会去引用流行文化,他的前三部作品也是这样,Wilson在Rushmore的评论音轨里提到过,虽然没有直接的pop culture references,你却能从人物的设置和人物间的对话以及一些小细节中看出导演的引用和想致敬的东西,如果想了解更多,建议去听听这三部作品有评论音轨。而在这之后的作品里更明显的是导演的个人风格,这些引用什么的已经越来越难发现了,更多的是导演对镜头、色彩、场景布置、配乐的把握,还有追求极度对称,但他对剧本的深度的追求貌似并没有那么执着了(个人感觉)。 当然,Anderson的后期电影的改变也不会全是因为剧本合作搭档变动,可能他只是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一个不受拘束的阶段,想尝试改变一下风格,突破特定的框架,除了他自己谁又知道呢。看完Anderson全部长片,我也被导演的天才所折服,即使有几部电影,诸如Rushmore和Moonrise Kingdom并没有打动到我,但我还是要说,这个导演还真是没拍过一个烂片。在看完导演所有作品后,再想要忽视Wilson对Anderson早期作品的影响是不太可能的,有很多人认为Anderson的出道作品Bottle Rocket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弱的一部,但却是我在多次观看后越来越喜欢的一部。 Rushmore时期的一个采访中,Anderson谈到了他与Wilson的合作关系,他说他们喜欢的故事人物以及他们的幽默感和兴趣都非常相似,他认为只要和Wilson合作他的作品会更好,不知道这么多年过来,特别是在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一个没有Wilson太多参与的电影成为他最成功的作品之后,他的想法有没有改变,但我本人还是非常同意他在多年前说过的这段话。Wilson在被问到Anderson时,非常谦虚的说自己最爱的是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也非常喜欢Steve Zissou和Darjeeling Limited(这两部都很不受媒体评论的待见),都是Anderson和别人一起编写的电影,在被问到两人是否会再度合写剧本时,他的回答也模棱两可,他说他很希望有这么一天,他和Anderson合写经历非常的愉快,但他和Anderson就算只在一起吃个饭也同样很愉快。就我本人来说,真的很希望在不远的将来,Anderson和Wilson能够再度共同执笔。

 4 ) 正在发育

看完后,终于可以很负责地说一声:这部1996年上映的电影,是韦斯·安德森个人风格还没有完全形成时期的作品,当然,这是他第一部长电影。三个傻头傻脑的小子一个刚从精神病院出来,一个和弟弟关系不好,一个想成为团队的组织者,结果他们一起去打劫。这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夜袭面包店》和《再袭面包店》,还有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果然镜头中出现了经典的弹子球。成长的代价有时候就是,你再也找不到那时的幼稚,笨拙和疯狂。另外,让人过目难忘的还有那辆用来逃跑的红色迷你公共汽车。

 5 ) 不如反叛

作为Anderson的处男作,整个片子竟带有某种公路片的味道,一群肆意的青年分分合合的探险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后现代叙事可见端倪。中产的审慎态度,让探险结束的三个小伙带着对剥离现实生活的美好怀念回归现实,淹没在主流之中的单纯;身份错置&符号权力的争夺,是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纷争,是叙事道德和主流话语的制高点;“他者困境”的逃离,是主流叙事下的忽视,是不愿被定义、不愿被包容进别扭的社会秩序里。被困在瓶子之中的火箭无法升空,在狭长的瓶壁中无目的地漂浮着。不是无处可归,而是因为流浪而选择流浪,飘零的主角们在铁丝网的两端开怀大笑。既然计划轻易地被现实撕得粉碎,既然坚持总会沦为莫名的妥协,那不如让世界多三个穿着跳伞服的笨贼,三个穿着囚服的逃犯。

 6 ) 瓶装火箭

梦想成为了不起的罪犯的迪格南(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找来刚结束了精神病院治疗生活的好友安东尼(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以及能够充当司机的大麻爱好者鲍勃(Robert Musgrave 饰)组成了一个仓促上马的犯罪团伙。先用偷窃安东尼家来热身的这伙准罪犯们苦练枪法、设计路线,终于成功打劫了一家书店,兴高采烈进入罪犯行列的迪格南等人驾车逃窜,躲入了一家汽车旅馆,安东尼对旅馆的乌拉圭女服务员一见钟情,而鲍勃却因自己兄弟入狱的消息心神不定。在安东尼和服务员的恋情如火如荼之时,鲍勃丢下二人返家,迪格南和安东尼也终于散伙,各自回归了平静生活。然而迪格南仍然没有放弃犯罪之梦,他向自己的偶像——黑道人物亨利求助……

 短评

越来越燃,看得开心。“他说他爱你”,自乱阵脚的打劫现场,生活如同平静结尾中突然冒出个越狱计划。明媚调子饱实着色,俯拍物什跟移镜头,田园风光和动人配乐,隐约可见的韦斯标识。未尽工整,璞玉浑金。三个穿着跳伞服的笨贼,后来又有了三个穿着囚服的逃犯

1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本来准备只给三星,但最后抢劫那段太好笑了!Wes尚处在风格培养时期,也还没有细致到极点的美工,但冷幽默果然从开始就那么冷,音乐和色彩的配合也可以看到现在的端倪。他是多喜欢黄颜色啊!!!CRS=Can't Remember Shit,LMFAO!!!

1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我们有个刚从精神病院出来有个刚进监狱还有个纨绔子弟 但我们不是坏小子 我们只是傻小子 我们是哥们

2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怎么豆瓣评分怎么低啦~

21分钟前
  • small hands
  • 推荐

每次看wes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感动,三人组的结构看来从那时就一定奠定了下来,真是又打又闹面对无数问题最后仍然在一起的一帮人。那些不愿长大但外表又煞有介事的男人们,总让人能想起一些青春年少的事儿。笑料也很契合我笑点,散乱的故事却总是很通顺流畅,真是奇了怪了。这就是wes呀!四星半!赞一个

25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最后的工厂打劫挺有喜感,其他部分就一般般了,也许是我理解力不够吧……

29分钟前
  • 奥萨姆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的首部导演作品,所谓风格初现,冷笑话和话唠式段子堆积,异想天开的大男孩行为,尤其是最后乱阵脚的打劫真是丑态百出,威尔逊三兄弟联手银幕搞怪,几个角色塑造的各有特色,配乐蛮好听,整体不算太工整,节奏掌握尚显生涩。

32分钟前
  • Milkyway
  • 还行

Wes Anderson长片处女作,粗糙生涩稚嫩但诚意,而且相当灵。

3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now, that's a good little weirdo movie~

40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有时带着一股浓浓的昆汀B级片味儿,摇身一变又成了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公路片。改编自同名短片,亦是其长片处女作,虽然风格尚未完全确立,但本质上还是韦斯·安德森式的怪胎电影,三兄弟(未必是亲兄弟)的设定一直延续到了之后的几乎每一部电影。P.S.欧文·威尔逊三兄弟联袂出演。

41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也算是犯罪片,更多是青春喜剧片。入选CC大概是某类型代表,幽默和讽刺都很平和,没有无厘头和夸张、戏谑,反而有种温情在里面。不是太欣赏。

45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终于全看完了,韦斯·安德森的处女作,很独立,没有之后的那么冷幽默就是,但还是不错,豆瓣分是低了。严重怀疑欧文威尔森的鼻子是在这部里面被揍歪的,最后还被袭胸了。。。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韦斯·安德森的处女作,确实有一种青涩和稚嫩的感觉,但那种骨子里的琐碎,温暖以及黑色幽默却已植根于此。

5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450|韋斯處女作,好獨立,Wilson三兄弟都有出演。比第二部<Rushumore>還要好看。果然和韋斯最配的不是Jason Schwartzman,還是短髮的歐文·威爾遜!想和歐文談戀愛,嗯這樣。

55分钟前
  • 介意
  • 力荐

One of Martin Scorsese's top ten favorite films of the '90s.

60分钟前
  • Jessie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的开山之作,原来风格从处女作就定型了,清新自然的赶脚迎面扑来。没看到短片,但是还是感觉长片毛病很多,故事是不错,有些地方还是必不可免的闷。男主人公的友谊让人感慨,爱情线更是唯美。

1小时前
  • 炭烧八爪鱼
  • 还行

在酒店的电视上看的,新年标记的第一部电影就献给安德森咯。这部处女作由1994年的同名短片扩充而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风格,但还是觉得不如后面的作品给力。据说老马丁还将本片列入他的90年代top ten list。

1小时前
  • stknight
  • 还行

维斯安德森处女作 青春的肆无忌惮吧

1小时前
  • 双一
  • 推荐

出道作,风格已经初步展现,故事性差一些。CC很看得起Wes Anderson啊,独立制片导演这么多,唯独Wes Anderson是基本每部都出了的

1小时前
  • 且歌且走
  • 还行

原来那时候韦斯·安德森还愿意玩手持摄影,就是片头一部分距离让人感到不适应。剧本不太好,想表达的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起伏平凡但缺少波澜,要不是最后有一个小高潮,整个电影就要在平淡中结束了。故事、分镜、节奏、构图还都没有后来他招牌的样子,但在配色运用上个人风格已经初现端倪了。不过这才显得真实而令人熟悉,即使是天赋和优点也不是与生俱来就趋于完美的,也是在不断地练习与尝试中逐渐成型和成熟的。

1小时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